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英语长句是英语言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各种类型的英语长句经常出现在大学英语的各种等级及水平考试中,所以说能否对英语长句进行准确的翻译不但关系到译文是否通畅的问题,而且还会关系到考试的成绩。在此首先对英语长句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探讨英汉语言的差异性,最后以英语长句翻译为研究对象,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英语长句的具体翻译技巧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科技文献中,从科技内容的严密性、准确性和逻辑性出发,常会使用长句,这是科技语体的一大特点。汉语情况也是如此。长句的特点和长处是结构复杂,叙事具体,说理严密,层次分明,语气连贯。无论英语还是汉语,形成长句都有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并列成分或分句多;二是修饰语长。这也就是长句难译的根本原因。即:一方面句子长,句中修饰层次多,意思难以弄清楚;另一方面,翻译时各种句子成分的相互关系和层次难于安排妥当,容易出差错。长句按其结构来说,不外是简单句和复合句两种。在科技翻译实践中,我们见到的长句以复合句居多,我们遇到的难译的长句则几乎全是复合句。有的复合句长达数行,句型异常复杂,分句和从句错综交叉。因此翻译长句时,首先还是通过语言结构分析,弄清构成长句的各部分的功能及其  相似文献   

3.
<正>代词,顾名思义,就是概括地指称事物特征,数量状况的一种特殊的实词.代词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一种指称词.它不同其它实词类有称谓功能.代词没有称谓功能,只是概括地,抽象地指称事物特征,数量.俄语中代词的意义,比其它任何实词都有着更大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例如,只表示“城市”这种事物,而OH则可指代任何用阳性名词表示的事物.代词的抽象概括意义在每一个具体的运用场合获得具体的内容.正因为代词有以上的本质特征,在汉译俄的翻译中要充分顾及到代词的这些特征,符合译文的特点,遵照民族习俗,才能使译文力求达到准确、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4.
发扬译文语言优势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一个翻译标准;而切合风格则是刘重德先生的观点.比较这两种观点,通过译例分析说明作为艺术创作的翻译必须发扬译文语言的优势.同时尽可能保持原作的风格.两种标准可以而且应该互相补充,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好的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5.
接受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原文和原作者.也要尊重译文的目标语读者--儿童,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实现原文与译者期待视野、译文与儿童读者期待视野之间的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种杂合过程,既涉及语言杂合,又涉及文化杂合;翻译又是一种世界观建构的过程,译者的语言选择会影响世界观的传达;翻译还是一种再度叙事化过程,原文本的叙事性在译文中得以呈现.因此,杂合、叙事与世界观紧密相关.Susanne Klinger教授所著的《翻译与语言杂合:世界观的建构》一书将三者融合为一体,探讨文学翻译问题,其翻译理论可以视为认知诗学翻译观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7.
英语和汉语无论在句式结构还是在表情达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笔者以弹簧作为对应物,通过把弹簧的"伸缩效应"和英汉句式翻译过程的比对,探讨英语长句汉译的方法。本文涉及的例证形象而又深刻地体现了笔者自身对我国英语长句汉译的理论畅想。  相似文献   

8.
专业英语教学难点有三:专业技术词汇;被动句式与非限定动词短语;长句.专业英语翻译学习的第一目标是准确与通畅.  相似文献   

9.
以翻译功能学派的语篇分析法为理论指导,对《道德经》的三个译本进行评析,说明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原文、译文、作者、译者和读者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过程。译者在典籍的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字面上的对等,还要考虑社会、文化、读者等各方面因素。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语境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翻译研究一直以原文作者、译者和翻译标准为重点,很少涉及译文读者.提出翻译实质上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译文读者作为译作最终的接受对象在翻译过程中占有特殊地位,译文读者的要求对翻译实践有着能动的指导作用.建议无论是翻译理论研究还是翻译实践,都把读者因素置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逻辑与翻译的关系入手,解析了翻译过程中理解原文、分析结构、表达准确、检查译文与逻辑思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的解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中具有重要作用,准确地把握交际的言外行为是翻译技能的一个基本要素.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关注的焦点始终应是原作意图和译文读者,翻译不能仅仅停留在译文与原文在语言表层意义上的相等,而要使二者真正达到语用或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13.
试析英语长句的翻译技巧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译汉中英语句子长而且比较复杂,而汉语则相反。由于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差异,长句的翻译往往成为翻译难题。本文结合例子,介绍并分析了几种翻译长句的方法:顺译法、逆译法、分译法和综合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Danes的延续型、平行型和派生型三种主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出发,对《简·爱》的李霁野译本和黄源深译本的语篇连贯性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探讨了翻译实践中遵循主位推进模式对构建语言流畅、逻辑连贯的译文上所起的作用,即在语篇翻译中,译者应该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依据目的语的语言特点适当进行句式结构的调整,尽量使译文语篇遵循主位推进模式,才能译出逻辑清晰、语言连贯的译文;否则过度忠实于原文结构、无视主位推进模式进行翻译,势必会影响译文的连贯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语义三角理论出发,通过对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具体思维过程和译文读者的阅读过程的分析,指出物体名称翻译中的误区,并且从词汇的三个层次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中具体物体名称的翻译.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站在译文读者的角度,排除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和不解,实现译文信息的转达.  相似文献   

16.
英语长句的翻译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难点。学生在理解和翻译英语长句时的失误主要源于他们没有掌握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系统的不同结构特点。面对长句,学生应沉重冷静,先找出主干,化繁为简;再寻找关联,顺藤摸瓜;进而划分意群,各个击破;最后重新整合,水到渠成,从而一步步瓦解长句。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的介词for在译为汉语时常作为动词使作用,而许多学生则按英语思维习惯去翻译,结果错误百出。本文介绍一些常见的介词for在汉语译文中的动词性功能及不同含义。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翻译出贴切的、合乎汉语思维习惯的译文。  相似文献   

18.
断句译法是翻译英语长句时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本文探讨了断句译法在长句翻译方面的重要性,并且使用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断句译法在长句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影响翻译的因素多种多样,而语言因素和语篇因素为其中最基本的因素.语言因素对于翻译的过程具有直接的重要影响,语篇因素则影响译文正确的传情达意.掌握此二才能为因素为翻译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a.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 ;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 ;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 (尤其是自我评价 ) .b .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 ,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 :“为了…… ,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c .结构严谨 ,表达简明 ,语义确切 .摘要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 .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 ,互相呼应 .摘要慎用长句 ,句型应力求简单 .每句话要表意明白 ,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 ,但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