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菊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27-2429
目的:掌握遂昌县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简称"两癌")的发病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两癌"的治疗成本,提高患病妇女的生存率。方法:对2009年自愿参加"两癌"免费筛查的24 099例农村妇女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 099例妇女中,宫颈细胞学异常578例,经组织活检确诊为宫颈癌18例,患病率为74.69/10万(18/24 099);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10例,患病率为456.45/10万(110/24 099);乳腺癌2例,患病率为8.3/10万(2/24 099)。宫颈癌多见于40~64岁妇女,乳腺癌多见于50~55岁妇女。结婚和生育年龄较早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文化程度低、保健意识不强、经济条件差的农村妇女是"两癌"的高发人群,也是重点干预对象。结论:农村妇女"两癌"发病率高,应加大农村防癌普查力度,希望政府能继续执行惠民政策,切实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京市秦淮区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状况。方法按照《江苏省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的要求,对年龄35~64岁已婚妇女免费筛查。结果 2013-2015年共完成宫颈癌筛查30 113人次、乳腺癌筛查30 160人次,共发现宫颈癌10例,患病率为3.32/万;宫颈上皮内瘤变126例,患病率为41.84/万,其中低级别病变55例,患病率为18.26/万,高级别病变71例,患病率为23.58/万;乳腺癌30例,患病率为9.95/万,乳腺癌前病变4例。结论秦淮区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患病率较高,开展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葛忠伟 《药物与人》2014,(12):311-311
目的:了解所辖社区两癌筛查情况,掌握两癌发病情况,进一步推进两癌筛查工作并制定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辖区内35-64岁妇女为筛查对象,遵照全面动员,自愿参与的原则,乳腺癌筛查做常规视诊、触诊和彩超检查、钼靶-X线检查,宫颈癌筛查包括妇科常规检查、宫颈HPV 检测、宫颈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检查、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乳腺癌筛查2741例,检出乳腺癌2例,发病率为0.07%,其他乳腺疾病1954例,发病率为71.29%;宫颈癌筛查2659例,检出子宫肌瘤31例,发病率为1.17%,宫颈HPV(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345例,感染率12.97%,CIN Ⅰ(宫颈上皮内瘤变轻度)7例,发病率为0.26%,CIN Ⅱ(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度)5 例,发病率为0.19%,CIN Ⅲ(宫颈上皮内瘤变重度)9例,发病率为0.35%,宫颈癌1例,发病率为0.04%.结论:通过开展两癌筛查工作,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宫颈癌,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以便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保障了妇女生命健康,提高广大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甘肃省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情况,提高农村妇女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病妇女的生存率.方法 根据甘肃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对34~65岁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全省2012至2014年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1768438人,检查出宫颈癌521例,发病率为29.46/10万;3年宫颈癌发病率分别为33.38/10万、25.90/10万、29.20/10万,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46,P>0.05).检查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172例,发病率为179.36/10万,其中CINⅡ~Ⅲ1035例,发病率为58.50/10万;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率分别为22.36%、10.62%、9.87%;子宫肌瘤发病率为0.97%;共筛查140188例农村妇女,检查出乳腺癌108例,发病率77.04/10万;3年乳腺癌发病率分别为81.48/10万、63.30/10万、84.98/10万,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1,P>0.05).乳腺纤维瘤、乳腺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以及其他乳腺良性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37%、1.78%、0.10%、7.06%.结论 我省宫颈癌和乳腺癌发病率均高,为保障妇女生殖健康,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必要在全省全面而广泛地开展两癌筛查工作,并提高筛查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东明县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结果,为该县今后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农村妇女的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东明县农村35~64岁妇女目标人群,开展"两癌"防治的知识普及,遵照全面动员、自愿参加的原则,统一诊断标准,统一问卷,了解"两癌"的患病情况。宫颈筛查以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相结合;乳腺筛查采取视诊、触诊、乳腺彩超及相应的乳腺钼靶检查进行筛查。将资料筛查、核对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查宫颈癌26 299例,检出宫颈癌6例,检出率22.82/10万;筛查乳腺癌4000例,检出乳腺癌4例,检出率100/10万。结论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的开展,对降低东明县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发生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应建立长效机制将该项目长期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6.
孔林花 《现代保健》2011,(20):119-120
目的了解和掌握丹阳市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情况。方法根据《江苏省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实施方案》,对35~59周岁的农村妇女进行免费两癌筛查,从问卷调查到常规进行乳腺检查、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对宫颈重度糜烂、宫颈明显接触性出血、宫颈赘生物等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乳腺肿块进一步行乳腺彩超和X线钼靶检查。结果妇女乳腺增生患病人数44284例,患病率51.63%占首位,其它按患病率高低依次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附件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尖锐湿疣、乳腺癌、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Ⅲ级共347例,患病率为0.4%。乳腺癌16例,患病率为18.66/10万,宫颈癌11例,患病率为12.83/10万,40~50岁两癌患病率最高,分别占各年龄组的81.25%、54.55%。结论加强妇女卫生宣教,定期妇女病检查,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患病率,进一步保障妇女健康权益,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2013年对章丘市35~59岁本地农村户籍已婚妇女进行以宫颈癌、乳腺癌为重点的“两癌”筛查工作,了解章丘市35~59岁“两癌”发病率及妇科疾病发生率,以进一步提高“两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进行有效的群体防治。方法对94116例农村妇女采取知识问卷、妇科检查、乳腺手诊、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宫颈活组织病理、彩超、乳腺钼靶等方法,对宫颈癌、乳腺癌进行筛查。结果筛查发现妇科疾病患者18474例,患病率达210.7%o;各类乳腺疾病12207例,患病率达129.7‰;宫颈癌检出率为0.96/万,乳腺癌的检出率达6.5/万。结论经普查发现近年来章丘市“两癌”患病率仍较高且呈上升趋势,故积极有效的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健康教育、强化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建设、提高基层人员业务水平、合理治疗癌前病变、及时诊断治疗“两癌”等干预措施,是促进早诊早治、提高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武汉市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和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初筛阳性者采用阴道镜下取宫颈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采用触诊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乳腺检查,初筛阳性者行钼靶摄片检查或乳腺穿刺行细胞学检查。对所有初筛阳性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一般人口学情况、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既往史及现病史、女性个人健康史、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因素。结果:全市共对202 067例妇女进行"两癌"筛查,共检出宫颈癌前病变770例、宫颈癌33例(27.13/10万),乳腺癌32例(23.85/10万)。对"两癌"影响因素分析提示:HPV感染、宫颈癌家族史、基础妇科疾病、初次性行为年龄早是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HPV感染、初次生育年龄早以及经历不良生活事件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初婚年龄晚、文化程度低、经常使用电脑或电视机、有癌症家族史、流产及引产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开展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起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作用,对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来需根据"两癌"高危因素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完善"两癌"筛查与随访制度,保障妇女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武汉市武昌区低收入家庭适龄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方法:根据《武汉市农村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选取武汉市武昌区4 289名年龄在35~45岁低收入家庭适龄妇女中自愿接受"两癌"检查的妇女为调查对象,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和个人病史,进行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取样、乳腺视、触诊和乳腺超声检查。对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阳性、乳腺触诊及超声检查可疑患者转上级机构(武汉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确诊。结果:自愿接受免费宫颈癌筛查人数为1 630(38.0%)例,其中宫颈癌检查阳性患者36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及以上11例,确诊宫颈癌1例,宫颈癌患病率61.351/10万;自愿接受免费乳腺癌检查1 745(40.7%)例,检查出阳性患者66例,其中4例诊断乳腺纤维腺瘤,2例乳管内乳头状瘤,1例乳腺癌(早期浸润性小叶癌),乳腺癌患病率57.307/10万。结论:"两癌"检查是一项惠民工程,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幸福,"两癌"检查工作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协助,建立长效机制,完善随访制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通市通州区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两癌)发病情况。方法收集2013-2014年通州区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癌筛查40 362人,检出宫颈癌24例,检出率5.95/万;其他相关疾病检出率分别为宫颈炎14.20%,阴道炎3.23%,子宫肌瘤1.08%,宫颈上皮内瘤变(CIN)0.59%,外阴尖锐湿疣0.5/万。乳腺癌筛查40 407人,检出乳腺癌9例,检出率2.23/万,其他乳腺疾病检出率分别为乳腺小叶增生27.81%,乳腺纤维瘤1.23%,乳腺导管扩张0.29%,乳腺囊肿0.24%,乳腺炎1.24/万,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检出率0.49/万。结论通州区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发病率较高,免费两癌筛查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北京市海淀区某高校社区4 171例妇女官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地区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为今后制定妇女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社区25~65岁妇女采用妇科常规检查和官颈液基脱落细胞学(TCT)检查的方法进行官颈癌筛查;对40 ~ 60岁妇女采用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法进行乳腺癌筛查.可疑病例转至定点医院进行复诊,并由专人负责随访.结果 参加官颈癌筛查4 171人,筛查率10.67%;妇科疾病患病率23.66%,其中子宫肌瘤患病率最高(11.00%);宫颈癌可疑转诊病例实访率98.53%.官颈上皮内瘤变患病率16.78/万;宫颈浸润癌患病率2.40/万.参加乳腺癌筛查3 110人,筛查率13.58%;乳腺疾病患病率28.01%,其中乳腺增生患病率最高,为14.05%;乳腺癌可疑转诊病例实访率为96.43%.乳腺癌患病率96.5/10万.结论 北京市某高校社区妇女官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率均不高,定期进行筛查,对降低两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海淀区妇女两癌筛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筛查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子宫颈癌和乳腺癌,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妇女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妇科检查和国产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对海淀区户籍25-65岁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中40-60岁的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结果 参加宫颈癌筛查的妇女有87 102人,筛查率为15.18%;妇科良性疾病患病率为24.67%,宫颈癌前病变患病率为9.07/万,宫颈癌患病率为4.59/10万.参加乳腺癌筛查的妇女有68 114例,筛查率为18.89%;乳腺良性疾病患病率为30.50%,乳腺癌患病率为80.75/10万.结论 开展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对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完善筛查制度,提高妇女两癌筛查率,保障妇女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台州市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情况,为“两癌”的防治提供依据,降低“两癌”治疗成本,提高患病妇女的生存率.方法:分析2012年5月-2013年12月“两癌”免费筛查农村妇女的资料.结果:该市筛查315 290例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出宫颈癌前病变1 706例,宫颈癌144例,患病率为45.67/10万;筛查298 247例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出乳腺癌147例,患病率为49.29/10万.结论:农村妇女“两癌”发病率高,“两癌”普查意义重大,应加大普查力度,切实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妇女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兰山区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发病情况,为农村适龄妇女预防两癌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7月以兰山区35~64岁农村户籍在现住址居住3年以上的妇女,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者为筛查对象,筛查对接受检查的妇女先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并对所有妇女行宫颈脱落细胞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检查;乳腺癌筛查对接受检查的妇女进行乳腺的视、触诊检查,可疑者进行乳腺彩超、钼靶-X线检查。结果在27 283例宫颈癌受检者中筛出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US)占2.20%,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typical squamsus cells-cannot exclude HSIL,ASC-H)占0.08%,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占0.4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占0.04%,鳞状细胞癌(squmous cell crcinom,SCC)占0.003%,腺癌占0.02%,宫颈管原位癌占0.07%;在28 015例乳腺癌受检者中筛出乳腺增生占10.04%,乳腺纤维腺瘤占2.85%,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占0.007%,乳腺小叶瘤变占0.01%,导管原位癌占0.018%,微小浸润癌占0.014%,浸润癌占0.024%。结论通过开展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工作,可做到对宫颈癌、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护妇女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18例宫颈癌筛查妇女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采用TBS分级系统检出阳性涂片,其中269例在阴道镜下活检,以组织学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细胞学与组织学结果,并分析发病率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在5218例妇女筛查中,宫颈细胞学阳性率为24.2%。宫颈组织学检查269例,炎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 Ⅱ、CIN Ⅲ和鳞癌各占51.3%、36.4%、3.7%、4.1%和4.5%;组织学结果与细胞学结果比较,SCC、HSIL、ASC-US、LSIL和ASC-H符合率分别为100%、58.5%、47.7%、38.3%和31.8%。组织学结果发现鳞癌主要分布在41~60岁。结论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在41~60岁的妇女,常规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结合宫颈活检可使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早期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襄阳市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的筛查结果,以便了解襄阳市妇女的保健意识及健康状况,为妇女保健工作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15年在襄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两癌筛查的5 764例妇女患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疾病患病率为64.69%,宫颈疾病患病率为30.82%;检出乳腺癌3例,宫颈癌前病变24例,宫颈癌6例。结论通过开展"两癌"筛查工作,不仅可做到对"两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保护妇女的生命健康,而且普及了预防乳腺癌、宫颈癌知识,提高了广大妇女自我保护意识,对降低"两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怀柔区适龄妇女两癌筛查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怀柔区农村地区两癌筛查管理模式,为北京市全面开展两癌筛查工作积累经验.方法 以北京市怀柔区3个乡镇为试点,采用妇科常规检查和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方法 为25~65岁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采用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 为40~60岁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结果 参加宫颈癌筛查者8 714人,筛查率为73.47%,妇科疾病患病率为49.45%,宫颈癌前病变患病率为5.28‰,宫颈癌患病率为11.48/10万;参加乳腺癌筛查者5 967人,筛查率为81.78%,乳腺疾病患病率为36.50%,乳腺癌患病率为117.31/10万.结论 广泛的宣传和动员是适龄妇女积极参与两癌筛查的关键;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及设备、经费、人员到位是开展两癌筛查的保障;抓好保健医师专业队伍培训,提供优质服务是保证两癌筛查质量的基础.倡仪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配合,医疗资源统一调配,全社会参与"的妇女常见病防治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18个区县适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方法:2008~2009年对25~65岁户籍妇女进行妇科及宫颈细胞学检查,同时对40~60岁户籍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并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及个人病史。结果:本次宫颈癌筛查728 704例,宫颈癌筛查平均年龄47.39岁。乳腺癌筛查568 000例,乳腺癌筛查平均年龄49.71岁。宫颈癌筛查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Ⅰ、C INⅡ、C INⅢ)及以上病变968例,检出率132.84/10万,其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 INⅡ、C INⅢ)602例,检出率为82.61/10万(602/728 704),其中宫颈癌89例,检出率为12.21/10万。乳腺癌筛查检出乳腺癌266例,乳腺癌检出率为46.83/10万。结论:适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定期开展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早期发现并治疗癌前病变,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宜兴市35~59岁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的发展趋势并探讨有效干预方法。方法:收集2009~2011年参与妇女"两癌"筛查单位上报的各类妇女检查登记表进行分析。结果:项目完成率109.15%,目标人群"两癌"防治知识普及率95.29%,检出宫颈癌前病变432例,其中CINⅠ265例,CINⅡ105例,CINⅢ62例;宫颈癌10例,检出率1.32/万。乳腺癌23例,检出率3.03/万。结论:免费为农村妇女提供宫颈癌和乳腺癌普查普治是提高妇女"两癌"早诊早治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河北省不同地区农村妇女生殖系统健康情况及其分布特点。方法对2017年河北省12个地区及1个直管县共66个县市35~64岁已婚农村妇女370 129人进行妇科检查及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巴氏分级ⅡB级及以上者、TCT检查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结果怀疑宫颈病变的多点组织活检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际筛查370 129人,宫颈癌筛查率为5.69%;妇科筛查结果异常者86 767例,异常检出率为23.44%,河北省农村妇女宫颈炎检出率为8.07%,组织病理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733例(低级别病变352例;高级别病变381例),宫颈浸润癌62例,检出率为0.17‰(62/370 129),其他妇科恶性肿瘤0例。结论适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严峻,定期开展宫颈癌筛查,准确检测和及时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从而预防宫颈癌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有助于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