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我国旅游特色小镇面临许多新的建设要求。目前在产业联动、旅游化、地域文化、居民参与等方面仍存在较多不足,不符合全域旅游的战略要求。以江苏盐城大丰荷兰花海旅游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考察,探讨全域旅游战略背景下特色小镇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霄雅  王海东 《乡村科技》2019,(3):37-38,40
特色小镇是一种创新性的经济模式,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重要创新探索与成功实践。近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投入了时间与精力,并将其作为助推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方法。在目前我国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特色小镇也进入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旅游特色小镇注重将旅游与特色小镇进行有效整合,除了注重发展特色之外,还将重点放在旅游建设方面,因而最终形成了以旅游为主导的旅游特色小镇。本文着重就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现况和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可邑小镇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因彝族阿细人独特的民风民俗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开发层次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对社区的综合带动效应弱、景区综合运营及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通过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对可邑小镇乡村旅游开发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特色小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促进安徽省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查阅文献、收集数据,分析了当前安徽省特色小镇的政策机遇、数量及地区分布、主要类型,发现特色小镇存在数量少、类型比较单一、相关政策不够完善、产业层次不高、功能联动不足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深挖自然资源禀赋、完善相关政策、创新集聚转化、强化功能融合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新形势下安徽省特色小镇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商洛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且商洛特色小镇以旅游为主,游客的满意度对商洛特色小镇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对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游客满意度入手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挖掘商洛市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总结归纳影响商洛市特色小镇旅游功能发展的因素,并据此提出建...  相似文献   

6.
江苏特色小镇的建设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描述江苏特色小镇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模式,分析了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同质化现象严重、公共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特色产业品牌竞争力不强以及融资困难的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得出思考,江苏特色小镇应该结合自身优势,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融资制度。  相似文献   

7.
司红十 《新农业》2022,(9):58-60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2015年以来国家推进的区域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按照河北省的京津冀协同的区域规划,承德市作为生态涵养区,生态旅游产业是承德市重点布局发展的产业.基于乡村振兴和京津冀协同战略推进,以及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承德地区建设和发展特色旅游小镇,是承德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分析在京津冀协同下承德特色旅游小镇...  相似文献   

8.
分析台州市黄岩农业观光特色小镇建设现状,结果显示,目前小镇建设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宣传推广力度不足、人才缺乏、没有充分与互联网结合、传统文化挖掘不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小镇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国家体育总局在2017年提出建设全国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名单以来,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蓬勃发展,成为体育产业新增长点。在欣欣向荣的背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业特色不突出,规划功能单一,经营模式类似,独特文化氛围缺失等。本文运用根植性理论,分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构建其未来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东海水晶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支持,该理念对东海水晶小镇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东海水晶小镇的发展存在下述问题:产业优势高端特色未能有效挖掘、产业集群资源未能有效整合、产业专业人才聚集未能有效发挥功效、产业生态文化未能有效凸显。结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东海水晶小镇可在创新发展方面做出如下对策:明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点抓手,突出定制水晶产业创新模式;明确产业集群绿色发展有效整合模式,突出产品集中化经营趋势;明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智力支持,突出精准智慧支持服务;明确地方产业特色生态文化,突出产业的"含绿量",助力产业对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特色小镇建设在带动了地方特色旅游建设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不容忽视的异化现象,尤其是很多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缺乏,一旦不良开发介入,就会对当地造成不良影响,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特色小镇的建设恰恰可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的着力点。立足于将农业农村发展与旅游产业的建立与推广相结合,总结出了新的五种的发展策略,并结合当前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特色小镇已成为了经济升级转型的新业态,云南省结合自身区位、资源禀赋等特点,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基于105个特色小镇的调研报告发现,其中大多存在着投资主体未落实或实力不强、规划方向和定位有偏差、产业特色性不足、产业链灵活性差、资金缺口大以及融资平台不完善、政策不明确等问题。为此,提出投资主体应更完善、规划应更为合理、产业应更具特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冯斌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6):74-74,77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地区开始建设特色小镇,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乡村的发展,但同时,也会有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需要解决,因为很多乡村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差,很多人没有很好的环保意识,一旦开发不当,反而会影响当地长远发展,因此,在发展旅游特色小镇时,不仅要响应乡村振兴,更要从多方面考虑发展途径。本文从实际出发,介绍了在乡村振兴的前提下,旅游特色小镇的规划历程,概括了旅游小镇的地位,并分析其发展途径,最后进行总结,希望以此为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特色小镇和产业发展,强调明确的产业定位和特色,注重将产业培育壮大,政府、企业、市场和人才各自发挥作用,共同促成特色小镇蓬勃发展。北京市通州区的产业和特色小镇发展,应注重立足实际,积极借鉴浙江的经验做法,政府做好服务,培养优势产业项目,重视人才作用,深化改革创新,拓展特色小镇产业链条,建设符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需要的特色小镇。  相似文献   

16.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基于历史文化与地域风情的资源禀赋,陕西省特色小镇建设及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是创新推动陕西特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对陕西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进行剖析,探究陕西省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对展现陕西独有的文化特色、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特色小镇作为城乡的结合部,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作用和现实意义。研究表明,湖南特色小镇建设在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特色小镇发展体量小,带动乡村振兴实力不强;建设平台小,集聚城乡资源要素能力不强;改革力度小,创新驱动城乡融合发展动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完善以规划为基础的镇村空间融合、以产业化为特色的镇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以政府为主导的城乡基础设施融合、以均等化为特征的城乡公共服务融合、以改革为动力的城乡政策制度融合和以党建为引领的乡村组织融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戎岩  高鑫 《湖北农业科学》2022,(12):167-172+192
特色小镇作为一种微型产业聚集区,在文旅融合的赋能下,致力于将已有文化资源挖掘内化进而转化为可持续产生价值的旅游资源,在文化内容的基础上打造旅游产业架构,深化产业融合,将文化变现,用特色引流,促进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高质量塑造以文化为核心、以特色为支撑、以产业为导向的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通过剖析陕西省特色小镇在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发展路径,以引导陕西省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推进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提升文化旅游发展综合质量,使陕西省特色小镇的发展与建设兼顾数量与质量,促进文旅融合赋能下的陕西省特色小镇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升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打造陕西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9.
特色小镇作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发展模式,对推动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归纳总结近年学者们关于特色小镇的概念、形成机制、现状问题和解决路径进行综述,同时结合国内特色小镇产业的发展,分析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趋势,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红  戴忠民  黄振喜  孟娥  李艳梅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2):266-267,270
乐陵市杨安镇是全国闻名的调味品特色小镇,作为二产的调味品加工业发达,可是一三产业发展一直相对缓慢.系统分析了杨安镇三产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阐述了杨安镇近两年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提炼出可借鉴的经验,为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