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沈阳轨道交通旅游专线高架线路的视觉、色调等景观影响,提出优化景观影响的对策。建议在高架桥结构设计上,保持简洁明快的风格,尽量采用单柱型圆柱形立柱;在色彩上,采用色彩明快的浅色调,并在车站周边留出足够的绿化空间,高架路段两侧设置绿化带或与之平行的道路,采用乡土植物进行绿化美化。  相似文献   

2.
以环境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依据,对重庆轻轨2号线沿线景观进行综合调查研究,探索“城市轨道交通空间动态景观解析”的思想,旨在为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建设寻求科学、实用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3.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对于城市高架轨道景观评价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成熟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为此需首要建立一套较为客观、简捷、实用,又能得到专家和公众认同的景观评价体系。研究方法:本文选用“目标—指标层次结构”模式,就是AHP层次分析方法,从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2个方面去构建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评价体系,并以重庆轻轨2号线中的2个有代表性的区段景观,对该体系进行验证。研究结论:经实例验证,本文建立的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评价体系能够具体体现出高架轨道景观的差异性,并能反映具体差异点及差异程度。可明确量化地反映高架轨道交通的景观评价等级和其中单项指标的景观等级,并具有可比性,其结果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的实际情况,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澳门特区政府建设发展办公室就澳门引进轨道交通系统制订出深化研究方案,建议首期路线全部以高架方式兴建,连接澳门各主要口岸,首期工程总投资约42亿澳门元,建议全部由政府投资,首阶段施工期为48个月。  相似文献   

5.
城市建筑对于快速移动中的人来说,是动态的存在,并因相互空间结构和布局的变化,组合成协调的或者不协调的景观。快速公共交通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乘坐快速交通工具可以对城市规划和建筑的分布进行动态的考察。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交通与城市景观的协调问题日益突出。上海的明珠线这条国内惟一的高架轨道线对上海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尽管目前一些地段尚有不足之处,但通过加强环线内外的规划和景观建设,以及对旧区进行有步骤的改造,明珠线将成为能和黄浦江相媲美的动态观景平台。其本身作为一种新的城市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和宣传媒介,也将为提高上海市区的建设水平和城市的文化品位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铁路沿线居民对噪声的反应,并比较了铁路与交通运输噪声主观反应。结果表明,无论是高干扰率阈值的比较,或是从高干拢率与声级的回归方程比较,铁路和交通这两种运输噪声对人的主观反应干扰基本一样。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视觉景观和生态学景观的原理对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对 沿线地区城市景观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并根据武汉市总体特点提出了改善景观、美化环境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架景观处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根据建筑视觉造型理论,通过对广州市现有的高架路景观问题分析,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架景观处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日益凸显的噪声问题,对高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噪声影响沿线居民烦恼度的现状进行了研究。采用社会调查法,在高架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开展了居民主观烦恼度问卷调查以及现场噪声监测,获得了相关主客观数据,并与预测的主观烦恼度相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调查获得的噪声烦恼阈值为53 d BA,大于实际监测噪声,但由于高架城市轨道交通沿线低频噪声较为显著,因此仍能引起沿线居民较大的烦恼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是我国第一条城市高架轻轨交通线 ,在城市轨道高架桥上焊接铺设无缝线路 ,在我国尚属首次。针对高架桥的施工条件 ,介绍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高架桥无缝线路的施工方案、施工机具的改进 ,小半径、大坡道地段的特殊施工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因便捷、快速、准时等特点,改变了沿线地块的可达性,降低了居民出行的交通运输成本,从而引起了沿线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这已经是国内外不争的公识。截至1981年底,华盛顿地铁投资了30亿美元(占总投资的40%)时,学者研究发现,引起的土地增值效益就达到20亿美元:到2001年1月地铁累计投资达到95亿美元,新增的土地价值达到100亿~1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传统轨道交通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珠三角城市轨道交通区段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适合广东珠三角城市轨道交通绿色通道发展的设计原则,并总结概括植物选择与配置模式,为城市轨道交通景观模式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记者从北京市规划委了解到,今后北京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项目将优先安排在轨道交通沿线。北京市的首批限价房周边已经规划设置地铁站,涉及的3条地铁线将于年内动工。据介绍,此次涉及的限价房项目和相应的地铁站包括:丰台区花乡造甲村项目附近将建设地铁9号线的“花乡站”及10号线二期的“朝阳新城站”;海淀区西三旗新都东路项目周边则将建设8号线二期的“西三旗站”。此外,石景山金顶街三区项目附近有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中间有公交线路相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城市快轨交通高架结构与城市景观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现状,提出快轨交通高架景观规划理念及建设原则:要体现城市精神风貌,延续城市发展文脉,遵循区域功能规划,贯彻景观规划思想,突出高架轨道线的功能性、艺术性和生态性,注重造型总体的协调、结构的协调、环境的协调.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从道路规划、高架车站的城市功能定位、高架轨道线的结构设计和色彩设计、高架轨道线沿线的土地利用、敏感地区的处理等方面,提出城市快轨交通高架结构与城市景观协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对沿线不同人群的噪声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监测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和评价了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对沿线居民、学校师生和商务楼办公人员的噪声影响。评价结果表明:3号线列车运行噪声对沿线居民影响较大,对沿线商办楼和学校的影响相对较轻, 且居民在采取噪声防护措施方面相对较为困难。3号线现有噪声防治措施无法完全解决其噪声影响问题。建议今后在人口密集区应采用地下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16.
南京地铁2号线东延规划设计对整条线路的景观进行总体性的把握和控制,建成通车4年以来景观环境方面反响良好。对东延线实例进行分析,提出高架线景观设计要契入场所,融于环境;把握尺度,控制体量;开敞通透,观赏风景;规划配合,管理到位。给高架线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吴昊 《中国铁路》2009,(3):11-14
京九铁路沿线大多为农业地区,农业资源丰富。京九铁路建成前,由于交通不便,沿线地区农业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业产业结构低级;京九铁路建成后,沿线地区农业总产出快速增长,农业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农业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实证分析表明:京九铁路以线路长、运力大、运费率低等优势对沿线地区农业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架独立轨道交通具有建设、运营成本低的优势,但其对周边居民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问题突出,道路与轨道双层合建高架的上层道路桥梁可起到屏蔽作用,减小由轨道交通引起的道路上部区域噪声。为分析不同道路桥梁形式对轨道噪声传播规律的影响,根据实测钢轨振动加速度,建立二维声学模型进行轨道噪声传播规律预测研究。首先采用现场噪声实测结果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然后对比分析独立双U梁轨道、空心板梁道路桥+双U梁轨道、小箱梁道路桥+双U梁轨道的噪声传播与分布规律,揭示双层高架桥梁的降噪机理。结果表明,上层道路桥改变了噪声的传播途径,在增大桥下噪声的同时可以使得一部分区域(道路桥侧上方)的噪声减小;进而,在道路以上区域,小箱梁道路桥+双U梁轨道形式相比空心板梁道路桥+双U梁轨道显著降低了噪声级,大部分降幅在6~11 dB(A)之间,最大降幅约21 dB(A);与空心板梁结构形式相比,底面凹凸不平的小箱梁结构能将声能量更好地限制在道路桥梁以下范围内,从而对道路上方区域取得更大的降噪效果。提出的噪声预测方法可为公轨合建双层高架的轨道噪声快速预测与评估提供参考,计算结果可为双层高架的道路桥梁选型提供声学性能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式预测法的城市轨道噪声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两侧噪声传播特点与规律,探索声环境敏感点的降噪防治措施,以拟建成都地铁5号线工程为研究对象,选取适合的预测模式,确定出各个技术参数并模拟计算出噪声预测结果,通过类似既有上海轨道5号线工程的大量实测数据有效验证了预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桥梁两侧声影区内,噪声级随着距离增加而增强;而在声照区内,噪声级则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垂直方向上高架线噪声影响最严重区域为周边建筑物5层楼附近,因此要特别关注并加强该区域的降噪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应结合地形、环境和换乘特点 ,组织好人流 ,使之切实成为城市整体交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