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心得。方法:将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来讲,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缩短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黄育红 《吉林医学》2011,(5):983-98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8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及肠外营养支持组。肠外营养组术后每天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肠内营养组术后第1天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天开始经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观察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88%,明显低于PN组的38.89%。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经口进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行传统进食,观察组术后行早期经口进食。比较两组术前1d、术后7d前白蛋白、白蛋白等水平变化、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白蛋白、白蛋白等水平上,两组术前1d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而术后7d观察组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在术后恢复情况上,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住院等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较短,且P0.05。在并发症上,两组腹泻、胃潴留、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经口进食的临床效果显著,即可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段太蓉 《四川医学》2014,(4):498-499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优势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共8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第1天开始管喂营养液,对照组术后第6天开始经口进食,比较两组术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第3天血清白蛋白量、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在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第3天血清白蛋白、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术在阑尾炎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本院接收的需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行腹腔镜切除术)和对照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每组50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疼痛持续时间、镇痛剂使用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以探讨腹腔镜切除术在阑尾炎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进食时间、疼痛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镇痛剂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存在的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较于对阑尾炎患者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切除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腹腔镜切除术更适宜在阑尾炎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进食和活动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68例LC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改良护理组。前者予以传统常规护理,后者加用早期进食和活动干预。结果改良护理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肛门排便时间及术后腹胀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知识宣教、医疗环境、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及治疗效果等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早期进食和活动干预可改善LC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紊乱,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45-4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围手术期按ERAS管理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按传统流程处置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方式均为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加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观察的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呕吐、疼痛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人数。结果两组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呕吐、疼痛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在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儿童复杂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泉州市儿童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复杂阑尾炎患儿2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ERAS组,每组各124例。两组患儿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儿围手术期施行传统治疗方案,ERAS组患儿采用基于ERAS理念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满意度。结果 ERAS组患儿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复杂阑尾炎围手术期实施ERAS措施,可促进患儿术后早期康复,同时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住院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溉  姚健  官禹 《西部医学》2009,21(6):918-919,922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EN组术后第1天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天开始经鼻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体重量、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结果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第7天EN组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剖宫产术后肠道快速排气排便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6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分为2组,每组103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早期进食,穴位按摩和手足部按摩等综合护理干预。记录2组平均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干预组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各种并发症发生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大大缩短排气排便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和探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脏囊型包虫病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肝脏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的资料,并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快速康复组与传统护理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0例患者,其中2013-2014年收治的100例设为传统组、2014-2015年收治的另50例设为试验组,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均较传统组短,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组患者满意度为88%(88/100),试验组为98%(49/50),两组间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P0.05)。结论试验组肝包虫手术较传统肝包虫病手术治疗具有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短、恢复快、复发率低的特点,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条件下,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包虫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胡保兰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31-53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活动、早进食等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的作用。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术后及早进行床上四肢活动,6 h ̄8 h开始进温热流质饮食,督促24 h内下床活动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照组术后48 h ̄68 h后下床活动,肛门排气后进食。观察记录2组患者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第1次排气时间比对照组平均提早25.2 h,排便时间平均提早24.8 h.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尤其是术后早进食、早活动对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厚朴排气合剂在阑尾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取阑尾炎术后患者80例,患者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9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处理,共40例;实验组术后予以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共40例。观察患者术后胃肠恢复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在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发热持续时间、恢复术前饮食以及排便规律时间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实验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厚朴排气合剂对阑尾炎术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50-52
目的评估腹腔镜早期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术前无机械性肠道准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锦州市妇婴医院2012年1月~2018年6月开展的腹腔镜下早期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术进行回顾性研究,将30例术前无机械性肠道准备(NMBP)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30例传统机械性肠道准备的(MBP)同病同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术中肠胀气、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术后钾离子、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数据,利用SPSS 22.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两组数据在术中肠胀气、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术后钾离子下降程度、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的腹腔镜手术中,无机械性肠道准备的术前技术革新安全可行,并将继续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5.
刘博 《海南医学》2014,(3):338-340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直到经口进食;治疗组术中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术后先行静脉营养支持,第2天开始经鼻空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两组患者术后第1、7天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变化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治疗组肠功能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手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7天时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以治疗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降低医疗费用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首选营养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行腹腔阑尾切除术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学科综合理论引导下的ERAS干预,比较两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时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阑尾切除术在ERAS干预下,可减轻患者手术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中药热奄包联合足三里按摩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胃肠外科开展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且术后通过病理明确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住院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中药热奄包外敷组、足三里穴位按摩组、中药热奄包外敷联合足三里穴位按摩组(观察组)各50例。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情况,恶心呕吐症状缓解情况,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中药热奄包外敷组、足三里穴位按摩组相比较,中药热奄包外敷联合足三里穴位按摩组(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恶心呕吐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第1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使用中药热奄包联合足三里按摩能够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促进术后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8.
陈文锋 《中国现代医生》2014,(3):129-130,133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在穿孔性阑尾炎术后早期应用的疗效。方法将400例穿孔性阑尾炎术后患者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术后常规禁食、抗生素消炎、补液支持治疗。A组术后早期应用生长抑素;B组早期不应用生长抑素。结果 A组患者肛门排气恢复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至正常时间较B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出现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A组无此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孔性阑尾炎术后早期应用生长抑素可缩短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减轻腹腔炎症,减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胃肠外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6例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在营养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开始排便时间、可以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胀1例、腹泻2例、肺部感染2例、深静脉导管感染3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外科老年患者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国内12家医疗中心1569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接受开腹手术患者共52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004例,腹腔镜中转开腹患者共43例。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主要研究终点是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进食全流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出院后30 d内因并发症再入院情况等。 结果 1569例患者中,男性1037例(66.1%),女性532例 (33.9%),发病年龄58.4±11.3岁。近端胃切除术105例(6.7%),远端胃切除术877例(55.9%),全胃切除术587例(37.4%)。患者手术时间274.7±80.7 min,中位出血量为150(20~1300)mL,淋巴结清扫数目29.9±13.5枚。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3±1.2 d,首次排气时间3.4±1.6 d,首次排便时间4.8±1.8 d,首次进食全流时间5.5±3.1 d,术后住院时间11.4±5.0 d。术后按Clavien-Dindo分 级≥Ⅱ级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5%,术后30 d因并发症再入院率为1.1%。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腹腔镜中转开腹病例归为开腹手术)。两组患者胃切除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食全流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胃癌加速康复外科,相较于开腹手术能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排气、排便、进食全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可获得同样的肿瘤学根治效果,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