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12年,国家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的质控工作从零开始。经过10年的发展,围绕脑死亡判定质控的基本条件,解决了如下问题:(1)组建脑死亡判定质控团队,其中包括脑死亡判定专业技术人员、师资人员、质控管理人员、质控秘书四大团队建设,以及质控专家、质控技术、质控咨询三大工作委员会建设;(2)制定脑死亡判定质控措施,其中包括制定《脑死亡判定质控指标》《脑死亡判定技术管理办法》和《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工作手册》以及持续推进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三级质控管理体系;(3)设定脑死亡判定质控目标,提出了质控技能专业化、质控步骤程序化和质控效率信息化三大核心要素,并围绕下一步脑死亡判定质控目标,提出了增加质控病例体量、缩小质控地区之间差异和扩大质控国际影响力三大任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脑死亡判定质控指标的建立与应用,提高脑死亡判定质量。方法(1)基于《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建立脑死亡判定技术质量控制指标;(2)经2017年-2020年“医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三级质控管理体系质控,对脑死亡病例进行质控指标分析。结果各项核心质控指标的符合率或合格率逐年提高并达到 90% 以上;自主呼吸激发试验实施率大幅度提升,从46.10%提升至94.90%;复评次数合格率从72.40%增加至92.50%。结论通过质控指标的建立与应用,可以量化脑死亡判定质控质量。质控指标需要持续改进,以推动脑死亡判定规范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国家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开发了脑死亡判定质量控制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国家质控中心可对省级质控中心和质控示范医院提交的脑死亡判定病例进行监管。2018年-2020年,质控病例总数达2 199例,应用平台医院数达94家;脑死亡判定自主呼吸激发试验实施率显著提高,质控反馈问题比例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质控的时效性有改善。依托该平台,能够提高脑死亡判定质量控制工作效率,促进脑死亡判定的同质化和规范化,但平台功能仍需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体量脑死亡病例质控策略,促进脑死亡判定工作规范化。方法从国家脑死亡判定质控信息平台提取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2013年—2020年广东省脑损害评估质量控制中心脑死亡判定工作量及质控相关指标。结果广东省中心脑死亡判定质控体量呈增长趋势。2020年广东省中心质控病例数为52.05%。2017年—2020年广东省质控中心临床评估符合率从0提升至97.18%,自主呼吸激发试验实施率从23.08%提升至98.50%,脑电图评估符合率从26.67%提升至99.26%,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评估符合率从30.77%提升至99.24%,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符合率为57.14%~61.63%,两项确认试验覆盖率为93.33%~99.58%。结论广东省脑死亡病例质控体量逐年增长。质控工作需要质控人员专职化,质控系统信息化,质控管理精细化,以进一步提高大体量脑死亡病例质控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脑死亡判定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文章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脑死亡判定质控团队建设经验,涉及质控基本条件、组织架构以及质控团队工作模式等。目前,该院已具备完整的专家团队、技术团队和质控团队,专业技术组人员39人,脑死亡判定病例数量居全国前列,各项质控指标合格率较高。认为脑死亡判定需以医院为基本单元,构建确保质控完整的组织架构,形成高效严谨的工作流程,才能确保脑死亡判定及质控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贵州省脑死亡判定确认试验技术质控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2016年1月—2021年9月贵州省3家示范医院提交的333例脑死亡病例三项确认试验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依据标准进行确认试验技术质控。结果3家医院脑电图评估实施率均达90%以上,两家医院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实施率均达90%以上,1家医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评估实施率达94.59%。两项确认试验符合率分别为93.85%、92.57%和100.00%。经脑死亡病例质控发现的问题分为专业技术问题和非专业技术问题。结论从质控措施和试验技术两方面针对性改进,可提高确认试验规范性和准确性,为脑死亡判定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脑死亡判定自主呼吸激发试验(AT)的质控指标,探讨改进策略,提高AT的实施率和完成率。方法收集吉林省脑损伤质控中心2017年-2020年脑死亡判定病例相关资料,依据标准进行AT技术质控,分析AT实施率和完成率情况。结果AT实施率由2017年的4.3%提升至2020年的83.5%;完成率由2017年的66.7%提升至2020年的96.1%。实施AT后可出现严重酸中毒、低血压、低血氧、低血钾等风险,未实施AT和未完成AT的原因主要为血压、心率、血氧不稳定。结论通过医师间、医护间的技术合作,有利于提升实施AT的安全性。为进一步提升AT实施率和完成率,建议制定出现AT相关心跳骤停情况的不苛责机制,健全AT相关培训及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细化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未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前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将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后作为观察组(2021年1月~2021年12月)。对比消毒供应中心在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前后的工作质量,对比两组器械回收、器械清洁消毒、器械包装、器械发放合格率;对比两组工作满意度。结果:各抽取300件器械作为调查对象,观察组器械回收、器械清洁消毒、器械包装、器械发放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40名医护人员,对观察组的工作满意度为95.00%(38/40),对对照组的工作满意度为70.00%(28/40),对观察组的工作满意度更高(P<0.05)。消毒供应中心观察组时期工作满意度为100.00%(20/20),对照组时期工作满意度为80.00%(16/2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后器械供应质量显著提升,能够为医院各个科室及时供应质量合格的可复用器械,其工作质量也得到各个科室及...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上海市在国内率先成立了质控管理事务中心,专门从事对所有质控中心的日常管理和督促推进工作。从功能定位上看,既起到了卫生行政部门和质控中心之间的"纵向沟通"作用,又发挥了质控中心与各区卫生行政部门、办医主体之间的"横向协调"作用。在管理方面,体现精细化和规范化。在精细化上,出台了《上海市医疗质控中心工作清单》,明确了每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细化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我院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20名,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实施常规质控管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对比实施常规质控管理后及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后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消毒灭菌质量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抽检手术器械270件,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的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高于常规质控管理(P <0.05);检验手术器械270次,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的手术器械生物监测、 B-D试验合格率均高于常规质控管理(P <0.05);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质控管理(P <0.05)。结论精细化质控管理能显著提高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品管圈是提升医院服务品质的重要抓手。阐述了品管圈在医院质量建设中的作用,指出要从“点”入手强化品管圈认知,从“面”展开促进品管圈落实,从“体”聚焦形成品管圈机制。并从认知形态、品管生态、工作常态3个方面对以品管圈促进医院质量建设的策略展开了思考,为品管圈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2.
质量监督是实验室实施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技术。质量监督就是为了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对实体的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包括为防止实体(如过程)随时间推移而变质或降级所进行的观察和监视,并对记录进行分析,控制发生偏离或出现不符合项。通过分析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实施质量监督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质量监督可以成为疾病控制检测实验室做好质量保证的常态性管理;是实验室确保质量管理效果的重要保障;做到足够的监督才能使实验室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以质量监督方式的拓展实行疾病控制的全面质量管理(TQM)。  相似文献   

13.
In 1968, the Harvard criteria equated irreversible coma and apnea (i.e., brain death) with human death and later, the Uniform Determination of Death Act was enacted permitting organ procurement from heart-beating donors. Since then, clinical studies have defined a spectrum of states of impaired consciousness in human beings: coma, akinetic mutism (locked-in syndrome), 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vegetative state and brain death. In this article, we argue against the validity of the Harvard criteria for equating brain death with human death. (1) Brain death does not disrupt somatic integrative unity and coordinated biological functioning of a living organism. (2) Neurological criteria of human death fail to determine the precise moment of an organism’s death when death is established by circulatory criterion in other states of impaired consciousness for organ procurement with non-heart-beating donation protocols. The criterion of circulatory arrest 75 s to 5 min is too short for irreversible cessation of whole brain functions and respiration controlled by the brain stem. (3) Brain-based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death with a beating heart exclude relevant anthropologic, psychosocial, cultural, and religious aspects of death and dying in society. (4)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determining brain death are not consistently validated by the presence of irreversible brain stem ischemic injury or necrosis on autopsy; therefore, they do not completely exclude reversible loss of integrated neurological functions in donors. The questionable reliability and varying compliance with these guidelines among institutions amplify the risk of determining reversible states of impaired consciousness as irreversible brain death. (5) The scientific uncertainty of defining and determining states of impaired consciousness including brain death have been neither disclosed to the general public nor broadly debated by the medical community or by legal and religious scholars. Heart-beating or non-heart-beating organ procurement from patients with impaired consciousness is de facto a concealed practice of physician-assisted death, and therefore, violates both criminal law and the central tenet of medicine not to do harm to patients. Society must decide if physician-assisted death is permissible and desirable to resolve the conflict about procuring organs from patients with impaired consciousnes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perceived need to enhance the supply of transplantable organs.  相似文献   

14.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是我国医改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近30年来,我国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持续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现有技术局限等问题。《关于进一步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通知》是指导未来我国单病种医疗质量管控工作的最新文件。认为未来需不断加大普及宣传力度,丰富研究方法与工具,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并积极开展运行机制、质量评估等研究,以不断提高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