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探讨不同干燥处理对黑木耳粉理化特性的影响,采用热风(hot air drying,HAD)、热泵(heat pump drying,HPD)、真空微波(microwave vacuum drying,MVD)和真空冷冻(vacuum freeze drying,VFD)4 种不同干燥方式对黑木耳进行干燥,并探讨了超微粉碎后黑木耳粉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方式处理的黑木耳粉的理化特性差异明显。VFD黑木耳粉的平均粒径最小,堆积密度最大,亮度最高,持水能力和流动性最好,水溶性指数和多糖溶出量最高,VFD黑木耳粉的品质优于其他干燥处理,但是VFD干燥处理能耗较高,MVD黑木耳粉的品质优于HPD和HAD处理,可作为黑木耳粉碎前干燥处理的备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白熟期婆枣为原材料,研究日光干燥(sunlight drying,SD)、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二流体喷雾干燥(two-fluid spray drying,TS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对枣粉物理性质、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将不同干燥方式枣粉的理化指标分为3 个主成分,根据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结果为VFD>HAD>SD>TSD。根据不同干燥方式枣粉的理化指标,将4 种干燥方式聚为2 类,HAD、SD、TSD 聚为第一类,VFD 聚为第二类。  相似文献   

3.
以双孢蘑菇粉为主要添加料制备冻干型食用菌特色溶豆,分析了不同粒度(20目、60目、100目、超微粉)的双孢蘑菇粉对溶豆的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双孢蘑菇粉后,溶豆的色泽明显变暗变深,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显著升高,水合能力和质构特性变化明显;随着添加双孢蘑菇粉粒度的降低,溶豆色泽显著变亮变白,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逐渐增大;溶豆的水合能力及感官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复水时间及韧性、硬度和粗糙度等指标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研究发现,添加双孢蘑菇粉超微粉可显著改善溶豆的色泽,但对最终产品的口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双孢蘑菇粉粒度为100目时,溶豆的食用品质最佳,其水合能力为2.82 g/g,复水时间为51.38 s,韧性(距离)为0.20 mm,最大穿刺硬度为1083.00 g,粗糙度为26.40。100目的双孢蘑菇粉适宜用于制备食用菌特色溶豆,可较好地保证产品的食用品质。该研究可为双孢蘑菇特色食品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新鲜板栗及经熟化处理的板栗为原料,采用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真空射频干燥(radio frequency-vacuum drying,RFVD)和气体射流冲击干燥(air-impingement jet drying,AJID)4 种干燥方式分别加工制备板栗生、熟粉,探究熟化处理及不同干燥方式对板栗粉品质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HAD制备的板栗生、熟粉的脂肪含量较高,但色泽和品质较差,且颗粒分布不均;VFD制备的板栗生、熟粉水分质量分数最低(3.01%、4.29%)、耐贮藏,其淀粉和游离酚含量均最高,粉体亮度最大且色泽较白,生粉颗粒呈不规则大片层状结构。RFVD和AJID制备的板栗生、熟粉还原糖含量均较高,游离酚含量显著高于HAD产物,微观结构保持度较好,但粉体色泽不佳。经熟化处理后,不同干燥方式制备的板栗熟粉持水性增加,堆积密度升高,但游离酚含量、亮度L*值降低,粉体颗粒体积膨胀,表面较粗糙,出现折叠起皱现象。综上,熟化和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对板栗粉的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均存在显著影响,因此要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和工业化生产需求来选择制备板栗粉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石芳  李瑶  杨雅轩  唐宇  吴素蕊  明建 《食品科学》2018,39(5):141-147
以鲜松茸为原料,研究热风干燥(hot-air drying,HA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 和微波真空干燥(microwave vacuum drying,MVD)对其色泽、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为松 茸干燥方式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VFD可较好保持松茸的色泽,其他干燥方式会引起松茸的褐变。干燥 后松茸中的脂肪、蛋白质、总糖含量均增加。VFD组蛋白质和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47.74 mg/g和207.19 mg/g,脂 肪含量最低,为30.63 mg/g;MVD组脂肪含量最高,为39.33 mg/g,总糖含量最低,为166.99 mg/g;HAD组蛋白质 含量最低,为226.01 mg/g。HAD组松茸总酚含量最高,VFD组最低,分别为7.42 mg GAE/g和3.89 mg GAE/g。总氨 基酸含量大小依次为VFD组>MVD组>鲜松茸>HAD组,在其各种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 胱氨酸。鲜松茸、HAD组、VFD组和MVD组分别检测出21、36、31和31 种挥发性成分,HAD组新生成较多的醇、 醛、酯、烃类物质,赋予松茸浓郁的芳香味,MVD组可较好地保留鲜松茸中主要的风味物质。综合比较,MVD为 松茸较理想的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6.
以香菇柄为对象,研究了其热风干燥特性,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干燥条件下超微粉碎香菇柄和普通粉碎香菇柄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随着热风温度的升高,切片厚度的减小,香菇柄干燥时间缩短;在热风温度为50℃条件下干燥香菇柄,得到的粗粉的营养成分可以得到较大保留,色泽也较好。与粗粉相比,微粉的色泽稍差,但流动性更好,休止角、滑角降低,堆密度、持水力、水溶性指数、膨胀力和持油力均有提高;同时,膳食纤维、可溶性蛋白和多糖的溶出量也有所增加。因此,经过超微粉碎处理后,粉体的物理特性和营养成分溶出量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不同联合干燥方式对火龙果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不同联合干燥方式对火龙果粗粉和超微粉品质的影响,研究了热风联合变温压差膨化干燥(HA-EP)、中短波红外联合变温压差膨化干燥(IR-EP)和中短波红外联合真空干燥(IR-V)方式对火龙果粗粉和超微粉理化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IR-EP干燥制得的火龙果粗粉和超微粉色泽最接近鲜样的颜色;经HA-EP和IR-EP干燥制得的超微粉具有较好的堆积密度;经IR-EP和IR-V干燥制得的超微粉溶解性较好;经IR-EP干燥制得的超微粉具有较好的复水性;经IR-EP干燥制得的超微粉粒径最小,为10.46μm。经3种不同方法干燥制得的火龙果超微粉,其营养成分较鲜样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如经IR-EP和IR-V干燥制得的粗粉和超微粉,其蛋白质含量分别下降28.34%和16.92%,VC含量分别下降41.67%和33.33%。综合考虑,经IR-EP干燥制得的火龙果粗粉和超微粉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9):119-124
探讨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真空干燥(vacuum drying,V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及微波干燥(microwave drying,MD)对朝鲜蓟粉基本成分、干燥曲线、色泽、加工特性的影响,为朝鲜蓟粉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热风组总糖含量最高;冻干组粗纤维(15. 18 g/100 g)和粗蛋白(23. 05g/100 g)含量最高,护色效果最好;微波组粗脂肪(0. 76 g/100 g)含量最高且干燥时间最短,另外其堆积密度值最大,持水性和持油性最好;真空组溶解度最大,复水率的大小顺序为真空组、热风组、微波组、冻干组。微波组与冻干组粒径均较小,且分布均匀集中。综合来看,微波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对朝鲜蓟粉品质均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可应用于朝鲜蓟粉的开发利用,考虑到效率及成本问题,可深入研究两者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八宝粥产品的营养及功能性价值,改善其稳定性,实验对八宝粥原料进行普通粉碎(3000 r/min,1600 W)及?20 ℃低温超微粉碎(960 r/min,1100 W)处理,通过研究超微粉碎对八宝粥粉体的理化特性(粒径分布、色差、水合特性、填充性、流动性和微观结构)和功能特性(抗氧化活性和总酚、黄酮溶出量)的影响,以期为超微粉碎在八宝粥加工产业的应用推广中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发现,超微粉碎对八宝粥粉体的理化及功能特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经过超微粉碎后,八宝粥粉体比表面积明显增大,持水力及膨胀度下降,稳定性和流动性明显提高。与普通粉碎相比,过300目筛的超微粉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升至0.80和59.98%,总酚及总黄酮的的溶出量增加至2.14和11.33 mg/g,显著高于普通粉碎的样品(P<0.05)。结果表明,超微粉碎处理提高了八宝粥产品的理化及功能性价值,为八宝粥粉的深入研究及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常用的3种干燥方式对竹笋品质的影响,以鲜竹笋为原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 VFD)、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 HAD)和微波干燥(microwave drying, MD)3种干燥方式制备竹笋干制品,分析不同干燥方式下竹笋干制品的色泽、质构、复水能力及营养品质。结果表明,VFD的干制品的颜色最接近鲜笋,其硬度和脆度较小,复水能力较强。HAD和MD的竹笋干制品的色差值比真空冷冻干燥分别增加了1.5倍和4.3倍。MD制得的竹笋干制品硬度最大,为1 179.51 g,脆性较差,为8.47 mm,复水能力较弱,为3.91%。相比鲜笋,经过干燥加工后,竹笋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总酚含量均降低。VFD的竹笋干制品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略低于热风干燥,为4.67 mg/g,相比鲜笋降低了11.21%。而MD对竹笋的可溶性蛋白质破坏严重,相比鲜笋,减少了92.97%,VFD制得的竹笋干制品的总酚含量最高,略高于热风干燥,分别为7.23 mg/g和6.49 mg/g。3种竹笋干制品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总游离氨基酸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干燥工艺对杏鲍菇品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杏鲍菇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的影响,优选杏鲍菇干燥模式,选用热泵、热风、真空冷冻和真空微波4 种干燥工艺对新鲜杏鲍菇进行干燥处理,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杏鲍菇主要营养成分、色度、糖(糖醇)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总蛋白受干燥方式影响较小,总糖含量在真空微波干燥条件下最低(13.56%),总酚含量(39.97 μg/g)和粗脂肪含量(1.27%)在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最低,色度方面真空冷冻干燥能较好保持杏鲍菇色泽;杏鲍菇中含量丰富的海藻糖受干燥方式影响为:热泵>真空冷冻>热风>真空微波干燥,主要的糖醇甘露醇含量变化为:热泵和真空冷冻>热风和真空微波。杏鲍菇4 种干燥方式条件下共鉴定出68 种挥发性风味成分,热泵、热风和真空微波干燥后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均最高,主要风味成分为异戊醛、正己醛和2-甲基丁醛,真空冷冻干燥后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主要为1-辛烯三醇,同时还检测出酯类、酮类、烃类、吡嗪类以及少量其他类物质,各风味成分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风味。对比不同干燥方式,真空冷冻干燥能较好保持杏鲍菇品质和风味,热泵干燥在经济性和稳定性方面可以做到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以新鲜的阿勒泰大果沙棘为材料,采用自然阴干(NSD)、自然晒干(ND)、热风干燥(HAD)、热泵干燥(HPD)和真空冷冻干燥(VFD)对其进行处理,分析5种干制方式对大果沙棘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5种干燥方式中,热风干燥和热泵干燥时间较短,分别为118和124 h,干燥率为100%,干燥时间较自然阴干和自然...  相似文献   

13.
以盐渍仿刺参为研究对象,以感官评分和脱水速率加权后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冷风干制(cold-air drying,CAD)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CAD、真空冷冻干制(vacuum freeze drying,VFD)、热风干制(hot-air drying,HAD)和真空微波干制(vacuum microwave drying,VMD)工艺处理的仿刺参进行品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AD最佳干制工艺条件为真空脱盐时间4.2 h、冷风温度19℃、冷风风速1.70 m/s,仿刺参的综合评分为0.77。在营养保持方面,VFD和CAD比HAD和VMD效果更好;在热收缩率方面,HADVMDCADVFD,其中CAD和VFD差异不大;在复水倍数方面,CADVFDHADVMD;在质构特性上,CAD和VFD质构指标明显优于HAD和VMD。对比结果说明CAD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干制方式对鲜食枣食用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静  魏婷  冀晓龙  王敏 《食品科学》2017,38(7):70-76
通过对微波真空冷冻干燥(microwave vacuum freeze drying,MVFD)、微波真空膨化(microwave vacuum puffing,MVP)、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和中短波红外干燥(short-and medium-wave infrared drying,ID)4种干制加工的鲜食枣食用及营养品质进行分析,以期明确干制方式对鲜食枣营养特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制加工显著提高鲜食枣总糖、还原糖含量(P0.05),除ID外,干制后总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产品褐变程度低,糖酸比明显提高;MVFD对VC保留率高达98.62%;MVP和MVFD后总酚含量显著提高(P0.05),分别为4 721.30 mg/100 g(以干质量计,下同)和4 516.25 mg/100 g;VFD后黄酮含量增加到80.51 mg/100 g。微观结构方面,VFD鲜食枣密集多孔,呈蜂窝状;MVFD鲜食枣孔大均匀;MVP鲜食枣结构疏松,多小分子颗粒;ID鲜食枣紧实致密,无空腔结构。感官评定方面,MVFD和MVP对鲜食枣色泽、香气、口味和外形的综合评价接近于VFD。综合来看,MVFD和MVP对鲜食枣加工具有显著优势,且效率高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干燥方式及碱液处理对鲜枸杞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缩短鲜枸杞干燥时间,降低能耗,提高枸杞干制品品质,采用清水和不同质量分数(2%、4%和6%) 的Na2CO3溶液对枸杞进行前处理后,分别进行热风和热泵干燥,测定并分析了所获得枸杞干果的干燥速率、色 泽、复水率以及主要营养成分(多糖、总类胡萝卜素、黄酮)含量。结果表明:Na2CO3前处理能使枸杞表皮蜡质 层变薄、断裂,形成水分通道,进而缩短枸杞干燥时间,较为适宜的Na2CO3质量分数为2%。在干燥效率方面,热 泵和热风干燥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干燥产品品质上,热泵干燥要明显优于热风干燥。相对于恒温恒湿干燥, 分阶段变温干燥在保证干燥产品品质的同时,加快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因此枸杞干燥的最适工艺参数为 2% Na2CO3前处理,干燥温度40 ℃(2 h)-45 ℃(4 h)-50 ℃(6 h)-55 ℃(10 h),干燥相对湿度40%的热泵干 燥。此工艺条件下枸杞干燥时间为22 h,干燥枸杞色差值为15.09,复水率为2.35 g/g,多糖含量为10.29 g/100 g,黄 酮含量为0.43 g/100 g,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 503.13 μg/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 HAD)与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 VFD)对鲜食甜玉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鲜食甜玉米采后升值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HAD和VFD对5个品种鲜食甜玉米粒(荆黑甜、白美人、金银208、美果一号、和粟一号)的水分含量、可溶性蛋白、硬度、脆性、色差、复水比、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VFD甜玉米粒干制品水分含量低于HAD样品,便于保存;可溶性蛋白高于HAD样品,营养物质损失较少;硬度低于HAD样品,口感较好,脆性低于HAD样品,组织绵软,口感细腻;色泽优于HAD样品,视觉效果较好;复水性远远优于HAD样品,干制品吸水性较强;扫描电子显微镜下VFD甜玉米粒干制品截面呈多孔性的蜂窝状网状结构,微孔分布均匀,HAD样品截面结构层叠紧密,细胞壁坍塌严重。VFD甜玉米粒干制品硬度、脆性与色差与新鲜甜玉米比较接近,且内部空隙较多,品质较好。结论:不同品种鲜食甜玉米粒VFD后存在差异性,适合VFD的甜玉米品种的先后顺序为荆黑甜、和粟一号、白美人、美果一号、金银208。综合来看,荆黑甜、和粟一号较适合VFD,美果一号、金银208较适合H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