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为了探究某输油站场埋地管道失效原因,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采用外观测量、金相试验、化学分析、力学性能试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失效管段进行了分段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管道内壁腐蚀比较严重,管道壁厚分布不均匀,局部减薄明显;爆裂处管段母材化学成分和强度均与其他管段存在较大差异;管道内壁破裂处及管道内壁凹坑内腐蚀产物主要含有大量氧化物、碳化物。研究表明,该管道失效原因主要为选材不当及管壁内腐蚀造成的壁厚减薄所致。  相似文献   

2.
某炼油厂污水汽提装置氨精馏塔发生腐蚀失效,在塔的上部存在严重的冲刷腐蚀沟槽区和点蚀区,沟槽区局部腐蚀减薄穿孔,点蚀区塔壁最薄为10.73ram(最厚14.23mm)。文章从宏观腐蚀形貌、腐蚀介质、材质化学成分、金相显微观察等方面分析了腐蚀发生的原因。腐蚀主要是由塔内冷凝液的酸腐蚀和垢下腐蚀、N}{4HS的冲刷腐蚀、湿硫化氢环境下的氢损伤造成的。因此,可以采取以下预防腐蚀的措施:选用抗HIC钢板;将塔的中间冷却器改到塔外,同时控制原料中H2S质量浓度不超过设计指标3mg/L,其它杂质含量及塔污水中N|14HS质量分数浓度不大于2%以及其他杂质含量不超标。腐蚀监控应增加塔体的定点测厚布点,并扩大腐蚀监控范围,预防相近部位腐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乙烯装置备用裂解炉对流段石脑油进料线发生腐蚀泄漏,对其宏观腐蚀形貌、剩余厚度、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其直管与弯头连接的焊缝部位有一水滴状的腐蚀穿孔,穿孔部位及弯头背弯部位腐蚀减薄最为严重,最小剩余厚度分别为1.85 mm和2.19 mm。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金相组织无异常,腐蚀产物中主要含有S,O和Fe等元素。从腐蚀介质、管道结构和开停工等方面对进料线的腐蚀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其腐蚀机理主要为湿硫化氢腐蚀,在"腐蚀-腐蚀产物被冲刷剥离-腐蚀"的循环重复作用下,管道焊缝及弯头背弯部位优先发生腐蚀减薄及穿孔泄漏。  相似文献   

4.
某石化公司柴油加氢装置在运行5 a后发现分馏重沸炉出口管线发生腐蚀减薄。为保障装置安全生产,分析管线减薄原因,对装置进行了停工检修,并对减薄管线进行检测分析。对腐蚀管线内壁进行宏观分析,发现管线减薄均匀,弯头外弯处有冲刷痕迹,判断管线发生了均匀腐蚀和冲刷腐蚀。进行金相分析,发现送检样品材质符合20号钢材质要求,判断腐蚀原因不是本体材质缺陷。进行电镜分析,发现送检样品腐蚀处O,S和Fe三种元素含量较高,判断腐蚀处含有铁的硫化物和氧化物,符合高温硫腐蚀的特征。分析其腐蚀机理后,确定了其腐蚀类型是高温硫腐蚀和冲刷腐蚀,提出了管线材质升级、扩径改造和控制原料油参数等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废热锅炉省煤器为余热回收关键设备,该管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泄漏,严重威胁了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验、扫描电镜形貌及微区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失效换热管进行研究,确定换热管外壁受到烟气低温露点腐蚀,造成管壁腐蚀减薄穿孔。  相似文献   

6.
采用宏观检测、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定、金相组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及X射线能谱等多种检测手段,分析了某蒸发器铜管泄漏并发断裂的原因。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蒸发器铜管的化学成分和硬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无缝铜管的泄漏源于铜管在使用中的腐蚀开裂,以及受振动等应力作用发生开裂扩展。铜管的断裂源于拆卸时的外力作用。腐蚀开裂的起因与铜管表面凹坑缺陷及铜管周边介质中含有S等离子有关。表面凹坑容易使腐蚀物局部滞留,并会形成异常电位,进而造成晶状开裂。  相似文献   

7.
对某公司炼油部1号脱硫装置溶剂再生系统的设备及管道腐蚀情况进行了详细总结,通过腐蚀机理及原因分析,认为造成该系统腐蚀减薄泄漏的主要原因是装置设计存在缺陷,材质等级偏低,热稳定性盐含量高,固体物含量高,造成胺腐蚀及冲刷腐蚀加剧,从而导致该系统设备及管道腐蚀减薄泄漏。针对上述原因,通过采取材质升级、投用胺液净化系统、完善系统过滤管理等防护措施,通过在线腐蚀监测系统发现设备及管道腐蚀速率明显下降,取得了良好的防腐效果,保证了该装置安稳长运行。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失效的常压炉失效钉头管断口形貌、腐蚀产物以及金相组织变化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发现钉头管的开裂泄漏是由于内壁的腐蚀造成了腐蚀凹坑,这些凹坑加剧了腐蚀,并造成腐蚀开裂。另外组织中珠光体球化导致的材质劣化,加速了裂纹的发展,最终造成钉头管提前开裂失效。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组织分析、断口微观形貌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白油加氢管线0Cr18Ni10Ti不锈钢法兰颈部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材料中C元素质量分数偏高,Cr、Ti元素质量分数偏低,晶界析出富铬碳化物受到了敏化,同时外部保温层下有害介质浓缩形成了含Cl、O、S元素的腐蚀环境,法兰颈部在轴向拉应力和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晶间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0.
热电部锅炉水冷壁的炉管发生开裂失效。装备研究院对开裂炉管进行了宏观检验、壁厚测定、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验、硬度检测、力学性能试验、扫描电镜检验及水质分析,认为水质超标是腐蚀和结垢形成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管内壁酸洗未形成有效的保护膜,是腐蚀发生的诱因;两者共同作用导致炉管向火面焊缝附近产生材质劣化、裂纹和壁厚减薄,使得炉管在工作压力下产生应力腐蚀,最终发生开裂。结合失效原因向生产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L485M钢级输气管道在水压试验中发生泄漏的现象,对泄漏部位进行了外观检验、理化性能及腐蚀产物分析。结果显示,该管线泄漏点位于管道6点钟位置,管线内壁腐蚀严重,主要表现为全面腐蚀及较深的腐蚀坑;泄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壤及水等进入管道,钢管内壁受腐蚀减薄,钢管承载能力下降,当试验压力大于钢管承载能力时,钢管开裂泄漏。对于新建管线,建议及时进行管道内部清理,避免对钢管内壁造成腐蚀,对于不能及时投入使用的新建管线,应在内部清理、干燥后进行封堵,避免泥土及水分等进入管线内部而导致腐蚀。  相似文献   

12.
赵金兰  李京川  王康  瞿婷婷  仝柯 《焊管》2020,43(11):36-40,52
针对某井G105钻杆管体刺穿失效问题,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测、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该失效钻杆管体刺穿失效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钻杆管体刺穿的主要原因是在交变载荷作用和Cl-作用下,钻杆外表面腐蚀坑底的裂纹萌生并加速扩展,当裂纹扩展穿透整个壁厚时,高压钻井液从内孔刺出,形成冲蚀,导致管体刺穿失效。最后指出,应加强对同批钻杆的无损探伤检验,避免带腐蚀疲劳微裂纹的钻杆下井使用。  相似文献   

13.
阿姆河右岸B气田采输管道内CO 2分压0.6 MPa,采气井口节流管段的内壁腐蚀严重。对腐蚀管件进行电镜扫描、能谱分析、XRD组分分析、金相分析、硬度分析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腐蚀管件硬度满足材料性能要求,腐蚀产物主要成分为FeCO 3,含有Ba和Si等其他成分;管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气中的CO 2在适宜温度、含水的条件下导致碳钢管道内壁发生电化学腐蚀反应,节流效应导致流体形成强大的冲刷作用,缓蚀剂无法在节流管段内壁形成保护膜,腐蚀产物难以附着成膜;流体自井底携带的泥砂加剧了对节流管段的冲蚀作用,管道内壁的金属暴露在腐蚀环境中,腐蚀速率将大大增加。提出了采用耐腐蚀合金堆焊材料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赵金兰  程佩  王彬  仝珂 《焊管》2022,45(6):39-44
为了分析某井气举作业用TS-90连续油管断裂失效原因,通过宏观分析、无损检测、几何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测、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该失效连续油管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该失效连续油管的管体壁厚、外径、化学成分、显微硬度、晶粒度均符合API SPEC 5ST—2010要求;油管表面整体布满台阶状横向裂纹,裂纹沿油管周向扩展;原始裂纹断口表面大量腐蚀产物覆盖,且从裂纹源区到裂纹尖端部位,始终存在少量导致应力腐蚀开裂的S元素;原始裂纹萌生于腐蚀坑底,裂纹尖端呈局部沿晶脆性断裂,且断口外表面附近呈解理形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连续油管断裂的根本原因是应力腐蚀开裂,其在井下作业时受腐蚀因素和应力载荷的共同作用,管体外表面萌生应力腐蚀裂纹,裂纹扩展并最终导致管体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某Q235B消防水管道泄漏原因,利用宏观检查、理化性能分析、能谱分析等对泄漏管段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显示:泄漏部位位于钢管外表面冷缠带及环氧涂层脱落处,主要表现为簇状分布的腐蚀坑;管材化学成分、拉伸性能、压扁试验结果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管体金相组织均为铁素体+珠光体,组织未见异常;腐蚀坑附近腐蚀产物中主要含有Fe、O、Si、Ca及少量Cl。分析表明,管道泄漏是因为钢管表面冷缠带及底漆脱落,导致钢管金属基体与土壤介质接触,从而产生局部腐蚀及穿孔。  相似文献   

16.
某常减压蒸馏装置减压炉进料弯头发生泄漏,通过渗透检测、壁厚检测、化学成分分析、拉伸性能测试、金相检验、硬度检测、能谱分析和晶间腐蚀试验等方法对弯头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304不锈钢弯头碳含量偏高,且由于弯头未经过有效的固溶处理,导致材料硬度不均匀,力学性能较差,存在严重的材料敏化现象.弯头在内部高温高硫和外部...  相似文献   

17.
谢亿  郭建亭  陈红冬  徐松  陈军君 《焊管》2012,35(8):27-30
通过对某国产TP304L不锈铜焊管腐蚀泄漏事件原因的分析,以及其金相组织、化学成分、腐蚀加速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的对比,研究了国产TP304L不锈钢焊管与德国进口TP304不锈钢焊管耐点蚀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国产TP304L不锈钢焊管显微组织存在孪晶,晶粒较大,细化均匀性较差,化学成分中耐点蚀的Mo含量较低,而增加氯脆倾向性的P含量较高,同时,自腐蚀电位较高,极化曲线无明显钝化区且钝化电流密度较大,总体性能劣于德国TP304不锈钢焊管.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天然气输送管道热弯钢管腐蚀缺陷的完整性,分别对热弯钢管及含腐蚀热弯钢管进行了有限元分析(FEA).对热弯钢管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表明,应变在拉伸区域轴向为正值,在压缩区域轴向为负值,而径向应变分布却与此相反,且钢管的壁厚和应变与弯曲角无关.通过对不同壁厚、平均壁厚、含对称腐蚀缺陷以及含非对称腐蚀缺陷热弯钢管爆破压力...  相似文献   

19.
赵向东 《焊管》2020,43(7):25-29
某油田天然气输送管线在半年内连续4次发生泄漏,给管线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找到管道发生泄漏的原因,截取了部分泄漏管段,对其进行了宏观形貌、理化性能、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输送管道的材质满足GB/T 9711.2—1999对L245MB焊接钢管的要求;管道内壁的腐蚀机理为CO2和H2S腐蚀;发生泄漏的主要原因是管道内外的温度差导致管内水蒸气凝结于管底形成液态水,与管道内腐蚀性气体CO2和H2S共同作用,导致管壁腐蚀减薄直至发生刺漏。  相似文献   

20.
赵金兰  李京川  瞿婷婷  仝柯 《焊管》2018,41(11):48-54,59
针对某井下S135钻杆管体出现的断裂失效现象,通过无损检测、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以及旋转弯曲疲劳寿命试验分析等方法,对S135钻杆出现断裂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钻杆在腐蚀介质下产生腐蚀坑,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腐蚀坑底萌生疲劳裂纹并扩展,最终导致钻杆管体断裂失效。建议对该批钻杆进行外表面磁粉及超声波无损探伤检测,以避免带有裂纹的钻杆下井使用;当钻速发生数量级的突变时,应对钻遇岩层的岩性和钻头的磨损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及时起钻检测钻头,避免同一钻杆在复杂位置长时间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