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09—2020年中国老年人伤害死亡情况的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我国伤害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选取2009—202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数据。利用Joinpoint 4.9.1.0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2009—2020年我国老年人伤害粗死亡率从139.52/10万下降至130.73/10万,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男性155.26/10万人、女性109.02/10万人)、农村粗死亡率高于城市(农村144.57/10万人、城市111.23/10万人)、东部地区粗死亡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135.27/10万人、中部127.98/10万人、西部130.37/10万人); 60~64岁年龄组死亡率平均年度变化下降2.28%(t=-2.376,P=0.018);老年人伤害死因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意外跌落、交通道路事故和自杀及后遗症,意外跌落呈上升趋势(AAPC=3.62%,t=2.659,P=0.008),交通道路事故(AAPC交通道路事故=-1.27%,t=-3.583,P&...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09—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及变化趋势,并预测2021—2025年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方法 从死因监测数据集中选择城乡居民恶性肿瘤的相关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利用Joinpoint软件分析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 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9.00/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9.77/10万,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3.7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1.50/10万。城乡间恶性肿瘤死亡率差距逐渐缩小,但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不同。2009—2020年城市和农村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预测显示2021—2025年城市和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继续上升趋势。结论 城市肺癌和结直肠癌死亡率较高,农村肝癌、胃癌和结直肠癌死亡率相对较高,城乡间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厦门市集美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特征和死亡率变化趋势,以期为本区老年人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7—2015年厦门市集美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资料,用死亡率、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等指标进行评价。用GM(1,1)模型对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 2007—2015年厦门市集美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率为34.82‰,年均上升3.46%,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32倍。GM(1,1)模型预测2016—2018年厦门市集美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总体死亡率和男女死亡率均有所上升。结论未来厦门市集美区老年人死亡率有上升趋势,我们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关注,以降低老年人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犹忆  李德俊  刘川  阎婷 《现代预防医学》2023,(20):3663-3668
目的 探析1990—2019年我国食管癌死亡趋势,为制定与调整食管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食管癌死亡变化趋势,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ge-period-cohort, APC)估计食管癌死亡风险的年龄、时期与队列效应。结果 1990—2019年全国、女性、男性食管癌标化死亡率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1.825%、-3.092%、-1.185%。APC模型估计显示,年龄效应方面,女性90~94岁与男性85~89岁居民食管癌死亡风险分别是20~24岁居民的159倍、286倍;时期效应方面,女性2000—2004年食管癌死亡风险是2010—2014年的1.59倍,男性2015—2019年死亡风险是1990—1994年的1.57倍;队列效应方面,1905—1909年出生的女性与1900—1904年出生的男性食管癌死亡风险分别是出生于1995—1999年的18.49倍、18.73倍。结论 我国食管癌标化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男性食管癌标化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食管癌死亡风险随年龄呈上升趋势,越晚出生的居民死亡风险越低。未来一定时期应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收集GBD数据库中1990-2019年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数据,分析发病变化趋势并预测2020-2030年的发病率情况,为NHL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990-2019年NHL发病率数据,采用Joinpoint模型分析变化趋势,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PC)探讨年龄、时期、队列对发病率的影响,并通过GM(1,1)模型预测2020-2030年发病率。结果 NHL整体、男性和女性群体2019年粗发病率分别为6.46(5.41~7.66)/10万、8.36(6.62~10.49)/10万和4.49(3.60~5.55)/10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4.99(4.24~5.87)/10万、6.77(5.44~8.35)/10万和3.36(2.72~4.12)/10万。Joinpoint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整体、男性和女性变化趋势分别划分为5、6和6段,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别为3.1%、2.3%和3.6%。男性发病率在不同年份和年龄均高于女性发病率。AP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整体、男性和女性群体在年龄效应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分别在75、85和75岁为效应值最...  相似文献   

6.
目的预测我国糖尿病患者死亡变化趋势,为糖尿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7-2018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数据,运用灰色GM(1,1)模型进行预测分析。结果2007-2017年我国城市糖尿病患者死亡呈下降趋势,而农村糖尿病患者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城市、城市男性、城市女性、农村男性、农村女性5个变量所拟合灰色GM(1,1)模型C值均<0.35,且P值均>0.95,模型拟合精度为1级,农村变量拟合的灰色GM(1,1)模型C值为0.391,P值为0.9,模型拟合精度为2级;6个变量所拟合灰色GM(1,1)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1.102%、1.020%、1.199%、1.177%、0.495%、0.698%。结论灰色GM(1,1)模型在我国糖尿病患者死亡趋势预测效果较好,能够为糖尿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我国结直肠癌死亡趋势,为制定结直肠癌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死亡率变化趋势,运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ge-period-cohort, APC)估计影响结直肠癌死亡风险的年龄、时期与队列效应。结果 1990—2019年全国、女性、男性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均呈波动增长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1.049%、0.158%、1.712%。APC模型估计显示,年龄效应方面,男女性90~94岁居民结直肠癌死亡风险分别是10~14岁居民的590倍、281倍;时期效应方面,相较于1990—1994年,男女性2015—2019年结直肠癌是其死亡风险的3.36倍、1.90倍;队列效应方面,1900—1904年出生的男女性结直肠癌死亡风险分别是出生于2010—2014年的68.91倍、45.40倍。结论 我国结直肠癌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男性结直肠癌死亡率高于女性。结直肠癌死亡风险随年龄、时期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是重点监测人群,越晚出生的居民死亡风险越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别从供给与需求角度研究到2015年我市床位发展水平,为确定我市2015年的床位资源配置目标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常规GM(1,1)模型和新陈代谢模型预测2015年天津市医院床位供需水平。结果:新陈代谢模型预测精度更高,预计到2015年天津市供给床位数将达到54132张,需求床位数达到64096张,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0.37%和0.25%,供需比为0.84。结论:与《天津市"十二五"卫生资源调整规划意见》比较验证模型预测的合理性,提出"十二五"期间天津市病床资源总量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分析海门市1989~ 2009年糖尿病死亡率并预测死亡趋势.方法 采用ICD-10和ICD-9进行死因分类,对不同性别及年份的糖尿病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进行流行病学描述,用x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并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近5年该市糖尿病死亡率.结果 海门市1989 ~ 2009年糖尿病年均死亡率4.35/10万,其中男性3.99/10万,女性4.69/10万,女性年均死亡率是男性1.18倍.20年的糖尿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粗死亡率由1989年1.19/10万上升到2009年的9.17/10万,上升了4.83倍,年均增长率8.64%.男性年均增长10.49%,女性年均增长7.34%,男性年均死亡增长率是女性的1.43倍.灰色模型预测方程为(Y)(k)=20.914e0.08467(k-1)-19.0144,预测到2014年该市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将达到14.10/10万.结论 海门市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增长速度较快,应采取更为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糖尿病死亡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我国老年人群HIV/AIDS的感染、新发感染、死亡以及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率的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e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GBD 2019)数据, 根据年龄、性别、年份对疾病负担指标进行统计描述, 并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时间趋势分析, 计算感染、新发感染、死亡和DALYs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结果  1990-2019年中国老年人群HIV/AIDS的标化感染率从7.56/105增至48.90/105; 标化新发感染率从1.03/105增至1.89/105; 标化死亡率从0.35/105增至2.97/105; 标化DALYs率从11.01/105增至90.51/105。根据Joinpoin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 1990-2019年, 中国老年人群HIV/AIDS标化感染率、标化新发感染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AAPC分别为6.71%、1.91%、7.65%和7.5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结论  中国老年人群HIV/AIDS的疾病负担严重, 各项疾病负担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HIV/AIDS的早期筛查与健康教育, 根据老年人群HIV/AIDS的疾病负担特点, 制定有针对性地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赵鹤  魏晓敏  尹素凤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2):1468-1471
目的 分析1988—2017年中国胃癌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为制定胃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数据来源于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采用SPSS 22.0汇总和计算1988—2017年中国胃癌死亡率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 结果 1988—2017年间,中国居民城市男性、城市女性、乡村男性、乡村女性的胃癌标化死亡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分别为-2.45%、-2.80%、-2.28%、-2.88%,期间城市男性与城市女性胃癌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基本没有变化;乡村男性1988—2008年间(APC=-1.19%,P<0.01)与2008—2017年间(APC=-4.71%,P<0.01)不同,乡村女性1988—2004年间(APC=-1.32%,P<0.01)与2004—2017年间(APC=-4.83%,P<0.01)不同。城市男性、城市女性、乡村男性、乡村女性胃癌截缩死亡率AAPC分别为-2.49%、-3.03%、-3.27%、-4.19%,城市女性、乡村男性、乡村女性胃癌截缩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与其标化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而城市男性胃癌截缩死亡率仅在1988—1996年期间有下降(APC=-4.91%,P<0.01),1996—2017期间无下降趋势。城市居民中,除男性50~54岁、女性65~69岁胃癌死亡率无下降趋势以外,其他年龄组均呈下降趋势;乡村居民中,除男性30~34岁及75~84岁、女性25~39岁及80~84岁胃癌死亡率无下降趋势以外,其他年龄组均呈下降趋势。 结论 1988—2017年期间中国居民胃癌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的趋势在城乡之间有差异,乡村居民胃癌死亡率下降幅度高于城市居民,不同年龄之间胃癌死亡率下降趋势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风险预测模型(模型)对于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CVD)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针对老年人群构建的CVD模型共检索到15篇文献。模型的结局定义差异较大;10个模型报告时缺少方法、结果的重要信息;10个模型存在高偏倚风险;13个模型在内部验证时仅表现出中等区分度;仅有4个模型经过外部验证。老年人群CVD模型在模型算法、预测因子与结局的关联强度方面与一般人群模型存在差异,且老年人群模型的预测能力有所下降。未来仍需补充高质量的外部验证研究证据,并探索增加新的预测因子、采用竞争风险模型算法、机器学习算法、联合模型算法、改变预测时间范围等途径对模型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HIV/AIDS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及其年龄-时期-队列效应,为我国HIV/AIDS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获取GBD 2019关于中国HIV/AIDS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时间趋势分析,计算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运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探讨影响中国HIV/AIDS发病率及死亡率风险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以及出生队列效应。结果 1990—2019年,中国HIV/AIDS男性疾病负担高于女性。标化发病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AAPC为3.28%),2006—2014年开始下降(APC为-8.46%),标化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AAPC为7.06%)。青壮年人群(15~19岁组至25~29岁组)和老年人群(65~69岁组至75~79岁组)发病率的年龄效应呈现上升趋势,男性最大RR为2.23,女性为1.84,65~69岁组(RR男性为1.23,女性为1.22)之前死亡率的年龄效应变化趋势男女一致,之后男性上升,女性下降。发病率时期效应先上升后下降,转折点为2004...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5-2009年流感可能导致的超额死亡,为流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于人群的疾病监测系统中死因数据、国家流感中心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平均温度和湿度),分别采用率差模型和Poisson回归模型估算哈尔滨市2005-2009年流感相关超额死亡数。结果 2005-2009年哈尔滨市流感每年流行周数为9周左右,流行优势菌株为H1N1、H3N2和B型。2005-2009年哈尔滨市流感相关平均每周超额死亡率为2.69/10万。率差模型计算显示5年哈尔滨市超额死亡数为15 310人,其中0岁~组、1岁~组、15岁~组、50岁~组和65岁~组分别为414、64、2 210、3 600、7 727人。Poisson回归模型计算显示5年哈尔滨市超额死亡数为12 326人,其中0岁~组、1岁~组、15岁~组、50岁~组和65岁~组分别为290、33、1 569、2 988、7 184人。结论 哈尔滨市流感导致的超额死亡较高,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流行优势菌株为H1N1,其次为H3N2,B型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05-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甲状腺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开展针对性的甲状腺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Excel 2016提取2005-2015年甲状腺癌死亡数据信息,运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中国甲状腺癌的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5-2015年中国甲状腺癌标化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国中老年人自评健康(SRH)与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资料来自2011至2012年启动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从28个省级行政单位的150个区(县)获取21133名研究对象,本研究最终将11701名对象纳入分析。基线调查中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自评健康等资料,随访中收集研究对象自报CVD发病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SRH与CVD发病风险的关联,按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等因素分层进行亚组分析,采用似然比检验分析交互作用。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57.9±9.7)岁,男性占48.1%(5626名)。SRH极好、很好、好、一般和不好者分别占4.2%(487名)、13.5%(1583名)、33.6%(3932名)、35.4%(4147名)和13.3%(1552名)。随访累计42104人年,期间发生CVD 590例。与SRH极好(很好)者相比,SRH好、一般和不好者CVD发病风险的HR(95%CI)分别为1.36(1.02~1.80)、1.66(1.26~2.19)和1.89(1.38~2.59)。亚组分析显示,在45~59、≥75岁组、男性组、女性组和正常BMI组中,与SRH极好(很好)者相比,SRH不好者CVD发病风险的HR(95%CI)分别为2.00(1.32~3.04)、3.87(1.04~14.46)、1.76(1.07~2.91)、1.92(1.27~2.91)和2.30(1.42~3.72)。SRH与年龄、性别、BMI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中国中老年人群SRH与CVD发病风险有关,与SRH极好(很好)者相比,SRH好、一般和不好者CVD发病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8.
刘锐  周尚成  刘颖  陈晋  王静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0):1488-1491
目的了解2007—2009年湖北省十堰市城区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情况,为确定疾病防治重点、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等作为反映疾病负担的量化指标,对十堰市2007—2009年城区居民死因监测资料中心血管疾病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9年十堰市城区居民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为201.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73.9/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211.9/10万)高于女性(137.6/10万);男性、女性居民每千人口因心血管疾病分别损失31.7、20.9个DALYs;十堰市城区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每千人口DALYs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60岁城区居民是心血管疾病死亡高发人群;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是导致十堰市城区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脑血管病导致的疾病负担最大。结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十堰市城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老人和男性应该成为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病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冠心病的死亡率急剧上升,并达到高峰.为预测个人冠心病发病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西方国家开发出以弗明汉模型(Framingham model)为代表的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预测模型,这些模型的应用方便了临床诊断和防治,提高了公众对疾病危险因素的认识,且有利于卫生资源合理分配.为此,国内一些学者参照相关研究开发出了适合国人的心脑血管疾病预测模型,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国内外主要的心血管病的预测模型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05—2017年广东省≥60岁老年人传染病流行趋势变化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2005—2017年广东省≥60岁老年人法定传染病进行分析,采用MSE和MAPE衡量模型拟合精确度。结果 男女合计、男性、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拟合模型的MAPE分别为6.97%、6.72%、7.60%和3.25%、4.10%、3.63%。男、女性年发病率、死亡率均值分别为621.46/10万和253.68/10万、4.93/10万和1.13/10万;男、女比较,RR分别为2.42、4.42,且二者变化趋势均不平衡(P分别为0.000、0.004)。男女合计和男性年发病率趋势较平稳(β合计=4.405,β男性=0.245,均P>0.05),女性发病率呈上升趋势(β女性=7.895,P<0.05),均无转折点;男女合计和男性死亡率呈“升—降—升”趋势,女性死亡率呈“升—降—降”趋势,均有2个转折点,在2009、2012年。发病率前3位病种中,肺结核发病率呈“升—降—缓升”趋势,转折点在2008、2011年;梅毒发病率呈持续较快上升趋势,转折点在2013年;腹泻病发病率趋势平缓。死亡率前3位病种中,艾滋病死亡率呈较快上升趋势,肺结核死亡率呈“缓降—降—缓升”趋势,转折点在2010、2013年;狂犬病死亡率呈“升—降—降”趋势,转折点在2009、2012年。主要病种男性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且变化趋势均不平衡(均P<0.05)。结论 广东省≥60岁老年人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趋势变化特征明显,且存在显著的病种差异和性别差异,男性发病和死亡风险持续高于女性,二者变化趋势不平衡。应采取综合协同防治措施,重点防治肺结核、梅毒和艾滋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