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对5片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高宽比、竖向压应力以及普通混凝土构造柱与再生混凝土构造柱墙体对比试验,分析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的破坏形态、滞回耗能性能、变形性能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可知,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同时对比试验结果与现行国家规范相关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2.
为保留砌体结构农房的传统特征和提高其抗震性能,提出一种镶嵌于砌块墙体内部的方钢管砂卵石组合圈梁构造柱(简称组合圈梁构造柱),并研究该组合圈梁构造柱约束砖墙体的抗震性能。给出了组合圈梁构造柱装配式连接方式,验证了砂卵石填充方钢管圈梁构造柱建造技术的可行性。对5片砖墙体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水平加载试验,研究了组合圈梁构造柱约束砖墙的破坏模式、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等,分析了组合圈梁构造柱与砖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破坏机制,推导了组合圈梁构造柱约束砖墙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式,讨论了组合圈梁构造柱对砖墙的约束效应。结果表明:组合圈梁构造柱约束砖墙裂纹发展充分,具有典型的弯剪破坏特征;组合圈梁构造柱约束砖墙的加载循环次数多,滞回环形状饱满,与无约束砖墙相比,其峰值荷载对应位移和承载力分别提高了279.75%和154.06%;有组合圈梁构造柱约束的砖墙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与无约束砖墙相比,其位移延性系数和累积耗能分别提高了323.94%和5704.31%;建议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式能较准确地计算组合圈梁构造柱约束砖墙的受剪承载力和约束效应。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圈梁和构造柱的布置方式对砖混结构教学楼横墙抗震性能的影响,按照1/2的缩尺比例设计制作了5片横墙试件,试件类型包括无构造柱横墙体、两端设置构造柱的普通墙体试件以及在墙体中加设构造柱和圈梁形成的组合墙体等,采用拟静力试验对各试件的破坏特点、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圈梁和构造柱的布置方式决定了横墙的抗震性能,按照现行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横墙两端设置构造柱,同时确保墙体与基础梁间不发生剪切滑移破坏,则横墙表现出较好抗震性能,墙体中加设1根构造柱或同时再加设1根圈梁形成的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但加设圈梁和构造柱的墙体试件在极限变形后破坏墙块的变形受到中间圈梁的约束,墙体具有较好的后期整体性。  相似文献   

4.
为改良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及构造柱施工工艺,满足村镇砌体结构建筑工业化要求,提出一种装配整体式圈梁-构造柱建造体系。利用拟静力试验对传统砌体砖墙及装配式圈梁-构造柱约束砖墙共2个足尺试件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到装配整体式圈梁-构造柱约束砖墙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刚度退化和能量耗散等抗震性能参数,结果表明:1)在地震作用下,装配整体式圈梁-构造柱体系能够有效约束砖墙体的过大变形,防止墙体产生大面积倒塌;2)装配整体式圈梁-构造柱体系能够提高结构的初始刚度,增强结构的耗能能力和延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圈梁和构造柱的布置方式对砖混结构教学楼横墙抗震性能的影响,按照1/2的缩尺比例设计制作了5片横墙试件,试件类型包括无构造柱横墙体、两端设置构造柱的普通墙体试件以及在墙体中加设构造柱和圈梁形成的组合墙体等,采用拟静力试验对各试件的破坏特点、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圈梁和构造柱的布置方式决定了横墙的抗震性能,按照现行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横墙两端设置构造柱,同时确保墙体与基础梁间不发生剪切滑移破坏,则横墙表现出较好抗震性能,墙体中加设1根构造柱或同时再加设1根圈梁形成的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但加设圈梁和构造柱的墙体试件在极限变形后破坏墙块的变形受到中间圈梁的约束,墙体具有较好的后期整体性。  相似文献   

6.
徐明  彭翥  陈忠范 《工业建筑》2013,43(3):61-66
发明一套新型的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提出一种采用异形复合保温砌块组砌圈梁、构造柱模板的构造方式,有效解决了现有自保温砌块砌体结构中圈梁、构造柱的冷桥问题。通过对四组分别采用新型构造方式砌筑及按照传统方式砌筑的足尺混凝土复合保温砌体墙体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两种墙体的破坏过程、滞回特性、延性、耗能能力以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承重墙具有与传统方式砌筑墙体相同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抗剪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等)对混凝土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以下简称砌块砌体结构)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研究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2000年以来配筋和约束砌块砌体剪力墙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总结,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对于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提高竖向钢筋配筋率可以提升墙体抗剪承载力,竖向钢筋间距和布置方式对抗剪承载力和延性等影响很小;水平配筋可以有效地改善墙体的整体性;提高轴压比可以增加抗剪承载力,但是会降低延性;设置边缘构件可以提高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和延性。对于约束砌块砌体剪力墙,芯柱和构造柱都可以提升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和延性,构造柱-芯柱体系结合了构造柱和芯柱的优点,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8.
双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中间孔洞较小无法设置芯柱,故设置构造柱是提高这种砌块建筑水平抗侧力性能的主要措施。为了研究这种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本文对7个设置构造柱双排孔混凝土空心砌块承重墙原型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得到了其承载力、延性和耗能等实测数据,并分析了墙片单元X形裂缝的破坏特征。试验及分析表明,双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承重墙片在采用了约束构造柱等措施后,约束构造柱对墙体可起到有效约束作用,使破碎的墙体不倒塌,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设置水平拉结带和构造柱-圈梁对薄壁节能砌块薄灰缝组合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共设计了9片墙体试件,对比分析了有无构造措施的薄灰缝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研究了竖向压应力、洞口大小、洞口位置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设置水平拉结带和构造柱 圈梁后组合墙体整体性增加,各阶段主要受力部位由上下区砌块墙体转变为端部构造柱,因此破坏主要集中在该部分;设置水平拉结带和构造柱 圈梁的墙体抗震性能明显优于未设置该措施的墙体,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均有较大幅度增加,滞回曲线饱满,刚度退化缓慢并有一定残余刚度,后期变形性能好;组合墙体洞口两侧破坏严重,洞口显著削弱墙体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页岩烧结保温砌块超薄灰缝墙体的抗震性能,以有无构造柱、竖向压应力、高宽比、开洞率及开洞形式作为设计参数设计并制作10个试件,对其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该类墙体在拟静力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研究了构造柱、竖向压应力、高宽比、开洞率及开洞形式对其承载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性能、刚度退化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构造柱-圈梁体系充分发挥了其对内部砌体墙的约束作用,实现了墙体"裂而不倒"的目标;增加竖向压应力、减小高宽比,均可提高墙体的受剪承载力,减缓墙体刚度退化速度;构造柱的存在对提高墙体受剪承载力和延性均有明显效果;洞口的削弱作用使墙体受剪承载力下降,耗能能力变差。建立了页岩烧结保温砌块超薄灰缝墙体受剪承载力计算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高性能绿色建筑结构发展,推动高强钢筋和中高强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应用,研发了边缘构件采用环筋扣合连接方式且配置高强纵筋的装配式中高强再生混凝土剪力墙,对6个剪跨比为2.2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混凝土强度、边缘暗柱纵筋强度及搭接位置对装配式再生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承载力、延性、刚度退化规律、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以及可恢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边缘构件配置高强钢筋的装配式中高强再生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形态以弯曲破坏为主;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装配式中高强再生混凝土剪力墙的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影响不大,各剪力墙均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边缘暗柱采用HRB600纵筋可有效提高装配式中高强再生混凝土剪力墙的承载力、耗能能力和可恢复性能;边缘暗柱纵筋在剪力墙底部塑性铰区搭接,会导致装配式中高强再生混凝土剪力墙的延性明显下降。给出了边缘配置HRB600纵筋的装配式中高强再生混凝土剪力墙水平承载力计算式,计算结果表明普通混凝土剪力墙的水平承载力计算模型同样适用于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相似文献   

12.
卓玲  陈宝璠 《工业建筑》2014,(12):74-78
用取代率为85%再生粗骨料制作3个再生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试件RACHBW,在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对RACHBW试件进行水平低周往复加载,通过试验研究分析RACHBW试件的承载能力、破坏过程及破坏特征,并从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耗能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其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RACHBW试件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与天然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NCHBW)相似,RACHBW试件滞回曲线饱满,延性较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望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进行4个足尺再生混凝土矮剪力墙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包括1个无EPS(模塑聚苯乙烯)保温模块剪力墙试件,3个带EPS保温模块剪力墙试件。对比分析各试件的承载力、延性、刚度、耗能和损伤演化规律|研究了保温模块及砂浆面层、再生混凝土强度、墙体分布钢筋配筋率对L形边框单排配筋矮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混凝土强度和分布钢筋配筋率可一定程度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和弹塑性变形能力|与无保温模块剪力墙试件相比,L形边框保温模块单排配筋矮剪力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钢筋混凝土框架-再生填充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5榀框架-再生填充墙试件(包括1榀纯框架及1榀墙体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不同框架-再生填充墙试件的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研究了不同再生填充墙对试件承载力、变形能力、延性与耗能能力的影响。收集已有文献中框架-填充墙试件的抗震性能试验数据,采用归一化分析,对比研究了再生与普通填充墙对框架-填充墙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填充墙的墙体材料组成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再生多孔砖填充墙使框架结构变形能力和延性略有减小,结构在屈服荷载时耗能能力较好,但在极限荷载时耗能能力较差;120型和90型再生隔墙板填充墙均使框架结构的变形能力和延性有所降低,但前者耗能能力远优于后者;相比于框架-普通填充墙结构,框架-再生填充墙结构在极限荷载后性能退化较快。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4片足尺混凝土框架约束横孔连锁砌块干砌墙体,在恒定竖向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进行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了混凝土框架约束横孔连锁砌块干砌墙体的破坏机理、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延性、滞回特性和刚度退化等,分析了不同构造措施以及窗洞、高宽比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平钢筋混凝土带能有效地提高墙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增强变形能力和延性;窗洞对墙体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以及刚度都有较大削弱,建议采用设置混凝土构造柱与水平带来提高开洞墙体的抗震性能;墙体高宽比过大不利于墙体的抗震;混凝土框架约束横孔连锁砌块干砌墙体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图9表4参9  相似文献   

16.
To improv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re walls,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core walls with concealed steel truss were proposed and systemically investigated. Two 1/6 scale core wall specimens, including a normal reinforced concrete core wall and a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core wall with concealed steel truss, were designed.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performance under cyclic loading was carried out. The load-carrying capacity, stiffness, ductility, hysteretic behavior and energy dissipation of the core walls were discussed.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core walls is improved greatly by the concealed steel trus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were found to agree well with the actual measured ones.  相似文献   

17.
对玻化微珠再生保温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和ABAQUS有限元分析,得到试件的承载力,耗能能力,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分析了剪跨比对该新型材料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剪跨比是影响玻化微珠再生保温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在剪跨比从2.2减小到1.2的过程中,再生保温混凝土剪力墙的承载能力提高,同时其延性耗能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安全性鉴定和抗震加固提供参考,通过1片预制普通混凝土墙板内现浇自密实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和3片预制普通混凝土墙板内现浇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不同废旧混凝土块体取代率、轴压比和边缘约束构件钢管厚度对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各剪力墙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