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针对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实际情况和发电侧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对现有发电侧竞价交易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电网经济调度的特点,提出了两种可供实用的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式:一种是基于仅由固定成本确定容量电价而提出的“容量合同+全电量竞价+适时市场”模式;另一种是基于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和确定容量电价而提出的“容量合同+效率置换+适时市场”模式。经系统仿真和实际试运营,所提出的两种模式都是切实可行的。这两种模式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发电总成本、降低用户电价、促进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式及竞价策略风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各种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式,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及对应的不同情况。在“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市场环境下,系统的运行条件和扰动场景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运行可靠性高于经济性的关系已不复存在,竞争各方都希望掌握其利益在各种风险下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早采取必要的预防和规避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经济损失。在综合考虑竞价策略和市场风险的基础上,对影响竞价策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期望收益-风险效用函数来衡量交易参与者的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3.
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20  
为适应发电竞价上网的需要,在对现有发电侧竞价交易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发展中国家电力工业由国家垄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和电网经济调度的特点,该文提出了两种可供实际操作的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式:一种是基于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和确定容量合同电价而提出的“容量合同 效率置换 适时市场”模式:另一种是基于仅由固定成本确定容量电价而提出的“容量合同 全电量竞价 适时市场”模式。经系统仿真和实际试运营,所提出的两种模式都是切实可行的。该两种模式有利于电力市场的运营和平稳过渡,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发电总成本、降低用户电价,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电竞价上网是实现电力市场化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趋势.文章详细研究了容量合同电量、容量合同电价和效率置换的原则、方法及数学模型,实时市场的竞价模型、报价方式及上网交易、结算的数学模型等,并研究开发了基于该模式的发电竞价系统.经实例仿真和实际试运行,系统是切实可行的.系统为发电竞价上网的"公正、公平、公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任颖 《河南电力》2006,34(2):14-17
本文阐述了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和竞价交易模式,并对交易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区域电力市场竞价交易结构与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电网的运营特点,对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交易结构与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区域电力调度交易中心与省电力调度交易中心的职能与职责划分、市场安全稳定运曹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时提出了容量合同与效率优先相结合的竞价交易模式,为区域电力市场的构建提供了新想法。  相似文献   

7.
电力市场发电侧优化运行及竞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工业运营模式由垂直一体化垄断模式逐步转化为发电竞争上网模式。作为电力市场的一种最为初级的形式,输电、配电仍由一个电网公司统一管理和垄断经营,各发电公司相互间开展竞争上网,发电侧电力市场的形成使各发电企业以独立的法人身份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参与发电市场的竞争,各发电公司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必须时发电侧模型和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同时还必须制定适应的竞价策略。  相似文献   

8.
分组竞价的电力合约市场交易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约市场是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中长期合约交易降低发电商的市场风险,保证电力系统长期安全平稳运营,文中紧密结合我国现状,充分考虑各发电公司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在市场上竞争能力的差异,提出了分组竞价的概念和交易机制,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各发电公司的公正和公平性,提出了分组竞价的合约市场交易模型和算法,可以同时考虑上升、下降及混合型报价曲线,算例分析表明,这种分组竞价机制能保证交易的经济性和公平性,将对电力市场的稳定运营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电力公司确定的全国第一批建立发电侧电力市场试点的上海市电力公司,在政府主管部门和国家电力公司的领导下,在各有关发电企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市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两年多时间的努力,顺利完成了阶段性的各项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发电侧逐步市场化的竞价新模式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13  
文中针对我国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发电侧逐步市场化的竞价新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在电力市场化的时期,将发电机组划分为市场内,外两组。市场内机组实现竞价上网,市场外仍按核定成本发电,并可保留合同。市场内,外发电负荷的分配比例取决于各组的综合上网电价,该模式可较好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市场内机组竞价负荷的弹性化,平衡系统电价,避免在过短时间内全部市场化所产生的风险,用市场手段引导发电公司逐步走向市场,针对这一新的市场模式,该文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该模式和算法已经在实际系统中得到应用,为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演化博弈论在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宁  祖博  吴军基 《华东电力》2006,34(3):35-38
介绍发电侧电力市场的现状,传统博弈论脱离现实的困境,继而引出演化思想在经济学界受到关注,并形成演化博弈这一新的理论.然后描述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演化稳定策略,ESS),并将其引入到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中,对发电厂商行使市场力降低产量、抬高电价的行为进行分析,以及针对发电厂商的这种行为提出解决办法(差价和约).针对这种行为,分析了在三维及N维情况下的演化稳定策略(ESS),并在证明了在N维情况下传统判据仅是一个充分非必要条件之后,提出了一个满足充要条件的新判据.最后,给出仿真算例,验证了差价合约在抑制发电厂商行使市场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观经济学理论研究了单边开放的电力市场模式中考虑需求侧竞价的发电公司竞价策略问题。运用经济学理论中的供给函数均衡模型建立考虑需求侧竞价的发电侧竞价策略模型,运用连续函数极值原理分析得到发电公司的优化报价策略,结果表明发电公司的优化报价策略是报价高于边际成本,需求侧竞价的存在可有效地降低发电公司的报价;论证了需求侧竞价情况下市场均衡解存在且唯一,并得到了均衡解和市场力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最后分析了长期和约对均衡解的影响,发现长期和约可降低发电公司的市场力。  相似文献   

13.
电力市场中市场力的评估与发电竞标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发电公司竞标价格函数,并构建了在不健全市场下发电公司的竞标模型,在这种竞标模型和竞标价格函数的基础上对市场力加以评估。市场力的评估主要针对供不应求而且具有价格限制的市场。当市场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时,具有装机容量非常大或市场中主要的市场垄断者或所在地理位置可容易地造成输电阻塞等特性的发电公司,可利用其对市场需求的准确预测,来行使市场力,控制市场价格,从而获取高额的利润。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在市场供不应求和市场供求均衡等2种情况下发电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竞标策略完全不相同,从另一方面看也证实了市场力的存在和表现。  相似文献   

14.
电力市场结算方法与竞价原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在目标函数为购电费用最小时 ,按照系统边际电价和按照机组实际申报价格进行结算的两种方法的优劣 ,认为目前电力市场按机组实际申报价格结算有一定的优势。讨论了两种典型的报价曲线在不同结算方法下的竞价原理。可以为电力市场中结算方法的规则设计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吴耀忠  安骏  倪彪 《华东电力》2005,33(10):34-36
论述了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总体目标,着重分析了国内外主要发电市场竞价模式,并对3种主要竞价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面对华东区域市场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现有竞价模式下完善华东区域发电市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厂商可通过策略性的竞价取得最大利润.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在电力市场市场清算价预测上的应用,以及用模糊聚类(FC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构造发电厂商最优报价策略的方法.指出人工智能在电力市场竞价策略这一课题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虚拟电厂是解决分布式电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为虚拟电厂带来了较高的交易风险。针对具有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虚拟电厂,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负荷及市场电价的不确定性,基于随机规划理论,提出其参与日前能量市场、日内需求响应交易市场和实时能量市场的多阶段竞价策略模型。以IEEE 6节点和24节点系统作为算例进行竞价策略优化,结果表明,需求响应交易可有效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利用,提高虚拟电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