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农民,住院号050771,主因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左颈部肿物2月入院,胸部CT示左肺占位,伴纵隔及左肺门淋巴结转移,胸主动脉受侵,胃镜示食道中段占位(肉瘤可能性大)。B超示双侧胸腔积液,颈部肿物病检报告恶性肿瘤转移结节(倾向腺癌)。山大一院病理切片会诊为转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 ,46岁 ,因“胸闷气促 40多天 ,加重 2 0多天”入院。查体发现气管略右偏 ,左侧胸廓呼吸动度减弱 ,左侧语颤消失 ,叩诊实音 ,左肺呼吸音较右肺明显减弱 ,无干、湿鸣。胸部X线片示左侧胸腔内有一个 10cm× 10cm× 15cm的囊状阴影 ,壁光滑 ,左膈升高。胸部CT扫描示左侧胸腔前紧邻纵隔区囊状类圆形囊性病变 ,左侧有少量胸水 ,左肺萎缩 ,诊断为作者单位 :6460 0 0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纵隔囊肿。2 0 0 2年 2月 2 7日行左侧剖胸探查术 ,行左胸腔内巨大囊肿加左全肺、胸膜切除及肺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发现囊腔大小 11cm× 11cm× 15cm ,囊壁与胸膜、左肺不能分开 ,囊壁厚 0 .4~ 1.0cm ,囊内无分隔 ,并引流出黑褐色液体约2 30 0ml,左肺完全不张 ,质地较硬 ,肺门处 4枚淋巴结肿大。病理报告为左肺中分化腺癌 ,伴坏死囊性变 ,肺门 4枚淋巴结中 2枚有癌转移。术后恢复良好 ,3月后出现第 3腰椎椎体成骨性转移 ,给予放疗和化疗 ,随访术后 8月仍存活。讨论 由于肺癌可出现各种不典型表现 ,容易引起误诊 ,临床上近 40 %的肺癌病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 ,其中以误诊为肺结核、肺炎、肺部炎性假瘤等为主。而本例表现为巨大囊性病变 ,术中仍表现为囊性病变 ,却未见确切肺部实质肿瘤 ,实属少见。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例一,女性,54岁。因咳嗽,发现左颈部肿块4月余来我院门诊,左颈部肿块吸取,病理见腺癌细胞;胃镜病理查示:低位胃体印戒细胞癌;胸部CT示:纵隔气管前、血管前见肿大淋巴结,右肺中部见少许模糊影。诊为胃癌合并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收入院。入院后曾给予Ep i-ADM、CF、5FU、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 1.1例1,男,43岁,因腰部无痛性肿块1年,右侧胸痛2月、右下肢疼痛1月入院,查体:神清,腰部右脊柱可触及3 cm×5 cm大小的肿大淋巴结,质硬、不活动、无压痛,余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胸廓对称,右侧中下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左肺正常.胸部CT示右侧中央型肺癌伴胸腔积液,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腹部CT及头颅CT未见异常,支气管镜活检病理提示恶性淋巴瘤可能,腰部淋巴结活检示:小细胞性弥漫性T细胞恶性淋巴瘤,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示大量恶性淋巴瘤细胞,脱落细胞免疫分型示:CD3阳性率98%,CD556%,CD4、CD7、CD8、CD19、CD10、CD20均阴性.骨髓检查未见异常.经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化疗2个周期,并抽胸腔积液1 000 mL,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8岁.因胸闷、活动后气短、咳嗽、咳少量白黏痰3个月于2009-06-01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未见浅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检查:发现左肺下叶巨大软组织影,内见大片不规则钙化灶,左侧少量胸腔积液,疑诊恶性肿瘤(图1A).支气管镜检查:左肺舌叶及下叶各段支气管外压性狭窄,黏膜光滑完整.细胞学刷检病理:未见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6.
左胸壁肋软骨肉瘤误诊左后纵隔间叶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60岁。因左侧胸痛伴喘息 2 0余天于 1998年 9月 11日入院。查体 :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神清语明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胸廓基本对称 ,双侧呼吸动度基本一致 ,双侧肺脏听诊呼吸音清晰 ,心音纯 ,律整 ,心率 :86次 /分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部CT检查示左上后纵隔区 ,主动脉弓上下水平区域 ,降主动脉后胸肋关节处可见类圆形软组织肿物 ,其边缘清楚欠光整 ,CT值为 43Hu ,相应处第 5、6后肋骨存在骨破坏 ,并见左侧少量胸腔积液 ,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胸片检查示左上纵隔占位。初步诊断 :左后上纵隔占位 ,神经原…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因"发现右颈部质硬肿块3天,右侧胸骨柄旁肿痛一月余"入院.入院行颈部B型超声示:右锁骨上及右颈部淋巴结肿大(范围约3.6 cm×1.9 cm),胸部强化CT示(如图4):前纵隔占位性病变,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淋巴瘤或内胚窦瘤;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左肺纤维病灶.ECT示(如图1):考虑胸骨、左侧肱骨下端中断转移;左侧肱骨下段、右侧肱骨中段及下段、右侧股骨骨转移不排除,建议随访,全身其他骨骼未见明显异常.因"患者2008年6月3日曾行官颈锥切术,术后病理:官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CINⅢ),累及腺体,局部早期浸润,切线未查见肿瘤.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63岁,因体检发现左上肺占位性病变1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入院前1d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胸部x线片示左上肺占位性病变,胸部CT示左肺上叶后段软组织肿块影,纵隔淋巴结肿大,考虑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入院时偶有咳嗽、咳痰,余无不适。查体:生命体征正常,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肺、心脏无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9.
肺纤维肉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49岁,因咳嗽、痰血 2 周于2004年 9 月 11 日入院。查体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野纵隔旁、右上肺前段见密度均匀升高、边界清晰块影。胸部CT:右上肺前段见 5 cm×4 cm之边界清晰之块影,右胸腔未见积液,纵隔淋巴结未见肿大。PPD 5U 试验 10 mm×10 mm,血肿瘤相关物质测定阳性,血CEA(-),多次痰涂片抗酸染色(-),痰脱落细胞(-)。纤维支气管镜示右上肺前段管口见新生物;活检示少许粘膜组织、腺体、纤维增生。支气管镜刷检、灌洗液未见癌细胞。胸外科行右上肺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病理科巨检:送检肺叶组织一块,体积13 …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因髓外浆细胞瘤术后20 d余于2010年11月16日入院。入院前5月余出现胸闷、气促,伴四肢乏力,入院2月余出现胸痛,外院CT示:右上肺占位,考虑右上肺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伴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2010年10月9日收住我院胸外科,复查胸部CT示:右肺上叶及中叶胸膜下占位性病变,并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右侧胸腔积液,2010年10月20日行胸腔镜右胸探查术,胸膜活检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80岁。因活动性气促半个月于2004年5月14日入院,既往无吸烟史。查体:呼吸稍促,KPS50分,左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心率100次/min,肝脾肋下未触及。肺部CT显示:左胸腔大量积液,胸腔穿刺抽出血性胸水,涂片见大量腺癌细胞。胸水排出后复查肺CT显示:左肺上叶肿物3.5cm×5.0cm,纵隔淋巴结转移,头颅CT、腹部B超未见转移灶。入院诊断:左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左胸腔积液(T4N2M0ⅢB)。入院后行左侧胸腔置管引流术,白介素-Ⅱ胸腔内注射及对症、支持疗法,临床症状略有缓解。因患者一般状态差,不能耐受放化疗,入院一周后给予吉非替尼2…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0岁,因间断发热2个月、胸闷气促1个月于2012年7月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出现间断发热,体温波动在38.0~ 38.5℃,伴脐周疼痛、食欲减退、盗汗.近1个月来感胸闷气促、体力下降,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示:左侧胸腔积液,予抗感染等治疗后未见好转,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我科.病程中无皮肤瘙痒,2个月内体质量减轻7.5 kg.入院查体:体温38.1℃,左颈部可触及数枚大小不等淋巴结,最大约1.8 cm×1.5 cm,左肺呼吸音减低,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体检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入院诊断:胸腔积液性质待查,结核性胸腔积液可能性大,恶性肿瘤待排.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45岁,胸骨前包块及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个月,无发热,盗汗.2008年10月8日行胸部CT检查示(图1):前纵隔内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B超示: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PET-CT示:前纵隔FDG代谢异常增高,左锁骨E肿大淋巴结FDG代谢异常增高.2008年11月7日行左锁骨上肿大淋巴结切除,术后病理:左锁骨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免疫组化:Vim(++),SMA(+++).确诊后给予CAP(环磷酰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5岁,农民,居住血吸虫病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因持续性左胸部疼痛伴痰中带血2月,于1997年12月4日入院.左侧胸部持续性锐痛,左肩部牵涉痛,无放射痛;痰中间歇出现少量暗红色血,无咳嗽及呼吸困难.自起病以来,精神欠佳,食纳差,大小便正常.体重2月下降5kg.体征: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血压15/10kpa,两肺呼吸音清晰,无罗音;心率70次/min.律齐;肝脾不肿大.生化检测正常.ECG:正常心电图.肺功能:肺活最稍偏低,时间肺活量1s率正常,最大通气量稍偏低,通气储量为85%,提示:(1)混合性通气障碍(轻度);(2)小气道功能重度异常.胸部正、侧位X线示:左肺锁骨上下区见一软组织块影,第3、4后肋骨质破坏,以第4为甚,右肺正常,心隔正常.CT:左侧胸腔上叶肺后见一92cm×34mm、G值为25Hu软组织影,并侵及其后胸壁,肋骨可见虫蚀样破坏,肿块境界较清.纵隔及肺门未见肿大淋巴结阴影,双侧胸腔未见积液影.临床诊断:左侧胸膜间皮瘤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男,10岁,间断性胸痛二月,加重半月于2007年12月13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心肺腹未见异常.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比值为41.6%,淋巴细胞比值升高为51.4%,血红蛋白正常,红细胞压积39%.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不齐. 胸部增强CT显示前纵隔内一团块状密度影 8.0cm×5.0cm×7.0cm,不均匀,左胸腔见少量积液.于2007年12月24日经胸正中切口行探查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前纵隔,和左侧胸腺相连,侵及心包和左膈神经,大小约7.0cm×6.5cm×7.0cm,质硬.左膈神经被完全包绕.完整切除左侧胸腺、肿瘤、受累心包.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50例原发性肺癌病人肺门、纵隔等处摘出的210个淋巴结的病理诊断与胸部CT对照研究,探讨CT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和转移淋巴结的大小阀值。结果表明CT对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有重要价值,但在发现某些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和判断转移的特异性方面有一定限制。在CT上显影的164个淋巴结中,若以长径>15mm作为淋巴结转移的阀值,则敏感性为57%,特异性为91%,准确性为81%,阳性预期值(PPV)71%,阴性预期值(NPV)84%。有46个淋巴结(22%)在CT上未能显示,主要是叶支气管周围及肺韧带淋巴结。作者指出,对肺癌合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要慎重。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0岁,因发现纵隔肿瘤16年,胸闷憋气3年,加重并夜间不能平卧3个月于2000年9月13日入院.查体:T36℃,P 92次/min,R 32次/min,Bp127.5/82.5 mm Hg,老年男性,体质一般,呼吸稍促,锁骨上无肿大淋巴结,气管向右侧移位,胸廓对称,左肺无呼吸音,右肺呼吸音清,心音听诊区向右侧移位,未闻及器质性杂音,余无特殊.胸部CT检查示纵隔巨大实性占位突向左侧胸腔,左肺不张.  相似文献   

18.
1病案摘要 患者男性,81岁,于2007年1月20日因左侧胸痛、咳嗽1月余入院。患者2006年12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部间歇性隐痛,咳嗽,咳少量白粘痰,无痰中带血,CT检查示:“左肺上叶尖后段周围型肺癌并两肺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症状一直未缓解,且伴体重明显下降。入院诊断:左肺癌(Ⅳ期)。  相似文献   

19.
肺腺癌前列腺转移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患者 男 ,66岁。尿频、尿急 6月 ,肉眼血尿 3月入院治疗。既往史 :1年半前 ,患者因咯血行胸部CT ,提示左肺占位病变 ,在我院行左肺上叶切除术 +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术中见胸腔下份胸膜致密粘连 ,舌段有一直径约 4cm的肿块 ,肺门、纵隔多枚肿大淋巴结 ,术后病检证实为左上肺中分化腺癌。术后行全身化疗一周期。入院查体 :左侧胸壁有一手术切口疤痕 ,心肺 ( -) ,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直肠指检 :前列腺左侧叶质韧 ,右侧叶及右后方可触及一大小约 4cm× 4cm肿块 ,表面不光滑。直肠B超检查 :前列腺右后上份实性占位 ,与前列腺及右侧精囊…  相似文献   

20.
例1,男,57岁,因咳嗽、胸痛2月入院。胸部X线片见左肺上叶肿物,痰细胞学检查找到鳞癌细胞。行左上肺叶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肺上叶,约8×8×7cm大小,已侵及脏层脑膜,纵隔中见多枚3×2×1cm大小淋巴结,术后病理报告为左肺透明细胞癌,淋巴结阳性。术后给予胸部放疗及VP16+PDD方案化疗1疗程。肺切除术后12月复诊时发现肿物复发,伴有胸腔积液,3月后死亡。例2,女,44岁,因咳嗽、痰中带血1月入院。胸部X线片示左下肺结核球可能,给予抗房治疗1月无效,痰细胞学检查未见恶性细胞,做胸腔CT考虑左下肺癌,行左下肺叶切除术。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