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掌跖脓疱病的相关性。方法对78例掌跖脓疱病患者血常规指标、NLR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掌跖脓疱病发展为银屑病患者相关变量,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变量预测效能。结果掌跖脓疱病患者WBC,NEU,NLR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均0.05),其中掌跖脓疱病发展为银屑病患者NEU和NLR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掌跖脓疱病患者(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是发展为银屑病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NLR截点值为3.95时,预测掌跖脓疱发展为银屑病效能最高,其敏感度为88.90%,特异度为88.30%。结论掌跖脓疱病患者NLR明显升高,是掌跖脓疱病发展为银屑病的危险因素及潜在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掌跖脓疱病发病中的作用,分析掌跖脓疱病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记录掌跖脓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掌跖脓疱病患者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前后外周血IL-17水平变化。结果 100例掌跖脓疱病患者中,以感染为诱发因素的患者占30%。掌跖脓疱病组外周血IL-17的水平[(13.12±3.18)p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7.68±2.85)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后随病情好转IL-17水平[(9.18±2.25)pg/m L]明显降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参与了掌跖脓疱病的发病,提示其可作为监测掌跖脓疱病病情变化及评价临床疗效的指标,感染可能是掌跖脓疱病主要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掌跖脓疱病患者血清瘦素高水平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掌跖脓疱病的血清瘦素水平,探讨掌跖脓疱病与血清瘦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21例掌跖脓疱病患者与正常对照28例,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其血清瘦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掌跖脓疱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9.56±5.30)ng/mL较正常对照(5.62±2.93)ng/mL显著增高(P=0.002);(2)血清瘦素水平可见显著的性别差异(P=0.001),与女性正常对照(6.60±2.69)ng/mL比较,女性掌跖脓疱病血清瘦素水平(9.85±5.25)ng/mL显著增高(P=0.017);(3)血清瘦素水平与掌跖脓疱病的发病年龄、病程无相关性。结论:掌跖脓疱病与血清瘦素水平相关,瘦素可能在掌跖脓疱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病因不明,发生于掌跖部位的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疾病,该病以在红斑的基础上周期性发生簇集性无菌性小脓疱,伴角化、脱屑为临床特征,好发年龄在30 ~ 50岁,女性比男性多见.近年来,随着掌跖脓疱病发病率的增加,带动了一系列关于其病因的研究和临床试验.分别就掌跖脓疱病与免疫、吸烟因素、金属致敏、血浆钙离子水平以及感染等诸方面的关系进行概述,旨在为掌跖脓疱病患者的诊疗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14例掌跖脓疱病、9例疱疹样脓疱病患者进行HLA-DQB1*0201、0603基因检测.结果发现HLA-DQB1*0201的频率在掌跖脓疱病中显著升高;HLA-DQB*0603的频率在疱疹样脓疱病中显著升高.本研究支持掌跖脓疱病、疱疹样脓疱病,均属于脓疱型银屑病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正掌跖脓疱病是发生于掌跖部位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本病引起瘙痒不适,无法治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应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脓疱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1.1.1病例入选标准94例均为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诊断的掌跖脓疱病患者。所有患者符合掌跖脓疱病的诊治标准~([1]),年龄均≥18岁,  相似文献   

7.
阿维A治疗掌跖脓疱病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手掌、足跖深在性无菌性小脓疱.2003年12月起,我们采用阿维A治疗50例掌跖脓疱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发生于掌跖部位在红斑基底上发生成簇无菌性表皮内脓疱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 治疗极其顽固,无特效疗法.我们对2002年1月以来我院治疗的56例掌跖脓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局限于掌跖部位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2008年3月-2010年6月笔者采用昆明山海棠片治疗掌跖脓疱病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掌跖脓疱病是发生于掌跖部位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不明,治疗棘手。笔者于2008年11月—2011年11月采用阿维A联合复方青黛胶囊治疗掌跖脓疱病2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入选标准临床确诊为掌跖脓疱病患者,2年内无生  相似文献   

11.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发生于掌跖部位在红斑基底上发生成簇无菌性表皮内脓疱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治疗极其顽固,无特效疗法。我们对2002年1月以来我院治疗的56例掌跖脓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长波紫外线(UV)A1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UVA1治疗对掌跖脓疱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UVA1治疗58例掌跖脓疱病患者,每周治疗3次,共30次,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在治疗前后用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评估UVA1治疗对掌跖脓疱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经UVA1治疗,患者掌跖脓疱型银屑病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PPAS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有效率89.66%,主要不良反应为灼热感、瘙痒和色素沉着。治疗结束后,患者DLQI评分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UVA1治疗掌跖脓疱病安全有效,改善皮损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仅发于掌跖部反复发作的无菌性小脓疱,伴角化脱屑.病程迁延,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曲安奈德擦剂(本院制剂)联合苦豆子干馏油治疗掌跖脓疱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掌跖脓疱病是以掌跖部在红斑基底上发生成簇无菌性表皮内脓疱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我科于2004年8月~2006年8月,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联合火把花根片治疗掌跖脓疱病3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掌跖脓疱病(Palmoplantar pustulosis,PPP)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好发于掌跖,在红斑基础上周期性发生深在性小脓疱,伴角化脱屑。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主要有两种看法,感染病灶学说和金属致敏学说。中医认为:温、热、毒三邪合犯,是掌跖脓疱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本文就目前此病的治疗方案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掌跖脓疱病是发生于掌跖部的一种慢性、复发性脓疱性皮肤病,笔者自2005年8月—2007年8月用中药治疗此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阿维A治疗掌跖脓疱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手掌、足跖深在性无菌性小脓疱,由于复发率高,治疗颇为棘手。我们于2004年8月~2006年12月采用阿维A治疗掌跖脓疱病5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掌跖脓疱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治疗困难。作者用伊曲康唑治疗足癣并发掌跖脓疱病的患者时发现伊曲康唑对后者亦有效,并试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3岁,因掌跖反复起红斑、脓疱、脱屑1年余,发现颈部包块半年,于1996年3月6日来本院外科住院治疗。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在双手掌大鱼际和足跖的中央部出现边界不清的红斑,在此基础上出现多数浅层脓疱或小水疱,小水疱迅速变成脓疱,干燥结痂而脱落,新的群集脓疱又复出现,如此反复发作,并渐累及掌跖大部,但指(趾)甲一直未被累及。曾多次取掌跖部脓疱液作细菌及真菌培养均阴性。皮肤病理符合掌跖脓疱病。给予肌注青霉素及外用3%水杨酸软膏、皮康霜等治疗,可暂时好转。半年前,患者发现颈部包块,无疼痛,肿块缓慢增大,渐感…  相似文献   

20.
掌跖脓疱病(Palmoplantar pustulosis,PPP)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好发于掌跖,在红斑基础上周期性发生深在性小脓疱,伴角化脱屑.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主要有两种看法,感染病灶学说和金属致敏学说.中医认为1:温、热、毒三邪合犯,是掌跖脓疱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本文就目前此病的治疗方案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