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山西省三级医院2018-2021年住院死亡病例年龄、性别、死因分布情况,为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卫生工作重点及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山西省46所三级医院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22598例住院死亡病例,根据ICD-10国际疾病分类原则采用Excel2016对性别、年龄、死因构成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省三级医住院患者总人数为6 668 075例,死亡患者共22 598例,病死率0.34%,2020年死亡人数最高,病死率也达到峰值。性别构成上男性病死率为0.46%,女性病死率为0.22%,男性患者病死率高于女性患者。不同年龄段患者病死率差异较大,病死率最高的是80岁及以上人群组(1.79%),其次是70~80岁人群组(0.59%)。在死因分布及构成中死因前3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2018-2021年全省病死率最高的是80岁以上人群,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循环系统疾病是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相关部门应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对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学科建设,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2000年~2007年我院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杜春花 《中国病案》2008,9(11):37-38
目的探讨我院老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江门市中心医院2000年到2007年住院病案资料195,863例,其中大于60岁的老年人死亡病案1173例,用ICD-10对其进行疾病分类。结果老年住院死亡率肿瘤居首位,单病种以原发性肝癌、肺癌为多,前四年与后四年比较,单病种中冠心病排位由第4位下降为第5位。结论肿瘤仍是我院老年患者住院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继续加强肿瘤的防治工作,死亡病种的变化应引起医院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住院死亡病例特征,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629例死亡患者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为死亡原因,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住院死亡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死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病死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接近3/4的死亡患者为50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及损伤和中毒为该院前3位死因。结论男性、高龄及恶性肿瘤患者是死亡高危人群,应针对高危人群特点,加强疾病防治工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本地区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为医疗管理部门做好卫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534例住院患者死亡病例,对其病死率、性别年龄构成、死因构成等进行调查分析,时间2006~2008年。结果我院近3年来病死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女性死亡人数明显低于男性,死亡年龄在50岁以上,前3位的死亡疾病系统依次为循环系统、恶性肿瘤以及呼吸系统。结论加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攀枝花市某医院老年住院死亡患者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为老年疾病的防治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医院病案管理系统收集5年间住院老年死亡患者病案1108份,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导出Excel格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该院住院老年患者共死亡1108例,占总住院死亡患者数的75.53%,住院老年患者病死率为1.41%;男性老年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老年女性患者(P<0.05),性别比为2.67:1;60~69岁年龄组死亡人数最多(占47.74%);死因构成前三位的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占49.37%)、循环系统疾病(占19.49%)、呼吸系统疾病(占12.73%),占老年住院患者各种死因的81.59%.结论 政府应加强空气污染治理,企业应加强职工职业防护,医院应加强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工作,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龚莉 《中国病案》2023,(9):83-86
目的 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进一步降低患者病死率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病案管理系统提取某院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共计744313例住院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疾病编码和离院方式等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运用Excel 2010和SPSS 22.0对其中7831例住院患者死亡病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某院住院患者病死率从2012年的1.4%下降到2021年的0.71%。死亡患者集中在40岁及以上人群组,占总死亡人数的75.34%;其中病死率最高的是80岁及以上人群组(2.72%),死亡人数构成比最高的是60~69岁人群组(18.22%)。不同年龄段患者病死率不同。死因疾病分类排名第1的是恶性肿瘤,其中因肺癌死亡的患者居首位,肝癌次之,胃癌第3。结论 应密切关注中老年患者的健康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恶性肿瘤是主要致死的疾病类型,医院应加强肿瘤学学科相关建设提升肿瘤综合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池市某院近5年住院病人死亡情况及主要死亡原因,为疾病的防治及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该院2007年-2011年住院死亡677份病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病死率为0.98%;男性病死率1.37%,女性病死率0.57%,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为该院前3位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64.11%。结论:男性、中老年、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患者为死亡高危人群,应重点加强这些高危人群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996-2011年于我院老年病房住院的老年男性患者死亡原因构成特点。方法以1162例年龄≥65岁长期定居北京并于我院老年病房住院死亡的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死亡记录确定死亡原因。结果15年间于我院老年病房死亡的老年男性患者共1162例,平均死亡年龄(83.3±6.5)岁。死因构成前4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占总死因的41.7%、20.7%、20.4%和6.4%。肺癌、缺血性心脏病、脑梗死及肺炎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与<80岁年龄组相比,≥80岁年龄组恶性肿瘤所致死亡比例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所致死亡比例增加(P<0.01);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在两年龄组比例相当(P>0.05);近15年来呼吸系统疾病所致死亡比例增加(P<0.01);心血管疾病死亡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所致死亡比例变化不大。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男性主要死亡原因。随年龄增长,恶性肿瘤死亡比例降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升高。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所致死亡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1113例住院患者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院1113例住院死亡病例的回顾性统计分析,初步了解本地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为临床及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03-2006年期间住院死亡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死因分析。结果1113例住院死亡患者的死因前5位依次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早产儿疾病。结论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居我院死亡病例之首,提示我们,对恶性肿瘤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对盘锦市2006-2010年育龄妇女死亡的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的育龄妇女死亡数为876例,死亡率为66.88/10万,≥35岁的共计651例,占74.32%.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顺位第1位是恶性肿瘤,构成比占26.14%,显著高于其他死亡原因,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疾病第1位为消化道肿瘤,其次是乳腺癌.患恶性肿瘤死亡的育龄妇女共计229例,≥35岁者188例,占82.10%.意外伤害死亡中交通事故为主要原因,其次为自杀.结论 妇幼保健工作,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普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