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何学以其独特的感官效果被广泛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使建筑简约而不失气势.以几何学为出发点,研究了几何空间自身的组成要素:线、面、体,阐述了其对建筑设计外观表现与空间组合的影响.达拉斯音乐厅充分运用了几何学的元素特性,合理巧妙地表现出了建筑外部的立面特色和内部多变的空间组合.  相似文献   

2.
建筑设计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部不断推敲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建筑造型是构成建筑外部形态的美学形式,是被人直观感知的建筑空间的物化形式.建筑细部是构成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细部设计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步骤.高校建筑的立面风格是美丽校园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实例阐述大学教学楼立面设计造型及细部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3.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探讨了处于城市广场中的建筑的围合界面形式对广场空间的影响,以及自然要素的处理、广场空间与建筑空间之间的过渡与转换原则和手法.旨在从建筑设计出发,探讨建筑形态对广场空间的影响,提高广场设计的质量,同时也要求以城市设计的观点来设计建筑,只有这样,广场与建筑方可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探讨构成手法在建筑设计的应用,指出手法与构成二者是建筑创作的源泉,是相互联系的.以迈耶的建筑作品为例,从均衡与规律、空间的穿插、化体为面、立体主义等视角分析了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并剖析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内涵,旨在给今天的建筑设计师一些思索.  相似文献   

5.
探讨构成手法在建筑设计的应用,指出手法与构成二者是建筑创作的源泉,是相互联系的.以迈耶的建筑作品为例,从均衡与规律、空间的穿插、化体为面、立体主义等视角分析了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并剖析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内涵,旨在给今天的建筑设计师一些思索.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会展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掀起了综合体会展建筑的建设热潮,其凭借复杂的功能构成、庞大的建筑体量、多元的运营模式带来了更为精细的设计需求。基于生物学的共生理念,以邱县工业文创园会展中心项目实践为例,将其共生系统分为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共生子系统进行构筑,并具体从综合体会展建筑与内部功能空间、外部城市空间、地域文化环境、时间四个层面对其共生设计要点进行探讨分析,希望对后续的会展建筑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莫斯科地铁站建筑地下空间特点,着重对历史中心区地铁站地下空间设计进行了探讨,得出莫斯科历史中心区地铁站建筑不仅是城市交通建筑,更是城市的窗口,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莫斯科地铁站建筑地下空间设计将高效、快捷的地下交通空间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相结合.在大量的调研和实测的基础上,总结其高效与便捷的地铁站地下空间设计方法,以及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一体化设计手法,诣在对我国地铁站建筑设计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设计的视角下,对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建筑形态诸多要素进行分析,探讨研究了城市设计如何引导建筑形态以及建筑设计工作如何在城市环境中展开究,为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设计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建筑设计中外部空间的形成、设计中的要素,阐述了外部空间设计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古今城市地标建筑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标建筑是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从地标建筑的历史本源特征和作用入手,采用实例对比分析的方法,论述了在古代城市中地标建筑的产生的目的、建筑设计特点和其在城市空间中的作用;同时,论述了古代与今天的城市中地标建筑具有形态相同而文化意义不同的特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城市中的地标建筑应当具备标定空间领域、组织空间秩序、丰富空间层次和表达空间意义等作用.最终结论是,古代城市产生地标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城市的防御安全,而现代城市中的地标建筑则应当表示城市所具有的独特性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社会化、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特点,城市、建筑、交通一体化也成为当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种新趋向。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的城市化设计,有利于建筑与城市空间系统、交通系统、绿化系统和工程技术系统的有机结合。论述了在柳州市中侨地王大厦设计中,从立足于城市中心传统街区的总体构想,与城市有机结合的交通流线组织,商业步行街优化商业价值,城市环境一体化的立面造型设计以及都市住宅的郊区化设计几个方面,探讨了在城市化进程中使高层建筑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杭州天行国际项目的建筑设计实践,具体探讨了城市综合体总平面及功能布局、交通组织设计、建筑形象、空间形态等.该项目具有城市功能与城市特征的建筑设计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现代城市生活、城市建设、科学技术和建筑经济等方面论述了建筑机能及空间复合发展的过程和趋势,提出了复合建筑空间的设计和理论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进行建筑设计时,须对建筑空间的秩序作着重考虑。本论述了空间秩序的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必要因素,以及空间秩序的建立、空间秩序的组织。系统反映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使建筑形态具有创造性、新颖性,以丰富建筑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5.
从世博建筑切入,围绕设计创意阐释文化的多维度表达。重点从建筑设计创意、老建筑改造重生以及城市设计趋向等方面的实践,阐述世博建筑对文化内涵的表达,强调了世博会对文化创新、城市文脉传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设想利用土和壳体各自的力学特性,组合构成多层堆积建筑,充分发挥掩土建筑的节能潜力;阐述其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营造方式和具有自然山水特征的外部空间形式;定性分析其安全、经济等性能以及该体系对未来城市规划与景观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一种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可实现的人居环境构想.  相似文献   

17.
在一般的概念中常常把园林建筑称之为小品建筑,其实园林建筑是一门自成体系的建筑类型。真正应当称之为园林小品的,则是在园林建筑中构成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那些建筑要素。园林建筑的每一个建筑要素的设计都应该提到小品创作的高度,它们的艺术处理、形式美的加工,以及同环境恰如其分的配置,都可构成一幅幅颇具鉴尝价值的画面,形成雋永  相似文献   

18.
建筑尺度与人的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筑实例分析,阐述建筑尺度与人的心理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正确把握建筑尺寸,体现建筑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以人的行为、知觉、情感、心理 为出发点,结合哈尔滨宏景高尚社区创作实例,论述了建筑设计中“人”的回归问题;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与城市空间、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的有机融合,形成健康的设计与品评基准。  相似文献   

20.
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通过空间的合理设计和组织,使用太阳能等绿色建筑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质量和品质。在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中,绿色生态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2009年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即将题目定为四川灾区小学设计。文中通过对2009年国际太阳能竞赛二等奖作品"种子"的分析,阐述了建筑创作中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