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气烧陶瓷窑炉气氛动态特性及Fuzzy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气烧陶瓷窑炉控制特性的计算机仿真研究,提出了气氛模糊控制的新策略,并设计了气烧陶瓷窑炉控制还原气氛的模糊控制器,经计算机仿真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人工神经网络及模糊控制在陶瓷窑炉自控系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它们自身的发展也不断推动陶瓷窑炉智能控制的开发及应用,但是在陶瓷窑炉自控智能化的进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  相似文献   

3.
陶瓷窑炉控制与人工神经网络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模糊控制在陶瓷窑炉的控制中已有应用,本文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结构特点及其在自动控制中应用的例子说明人工神经网络在陶瓷窑炉控制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前景。  相似文献   

4.
人工神经网络及模糊控制在陶瓷窑炉自控系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它们自身的发展也不断推动陶瓷窑炉智能控制的开发及应用,但是在陶瓷窑炉自控智能化的进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工业窑炉容量大、滞后量大、非线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将模糊控制与预测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具有较高的稳态精度和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6.
1前言窑炉燃烧情况的稳定有赖了操作人员对窑炉制度的把握,如果掌握窑炉烧成断面的能量分布规律,不但能及时发现烧成的问题所在,更重妥的是在设计、安装窑炉时能使其结构、性能更为完美。Q怫山u.7现第一条实行模糊控制的窑炉以米,各方面的情况表明:能否及时地将窑炉内的温度场、气氛场、压力场真实地检测,将直接影响到模糊控制的效果。而能否实现这种真实地采集原始数据,则止需要从窑炉断面的能量走向分析入手,演算出窑炉各断面的变化规律。景德镇陶瓷学院热能_*程课题绍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把它列为该校本科教育重要…  相似文献   

7.
陶瓷窑炉基础性研究浅析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曾令可  陈创亮 《陶瓷》1997,(2):33-37
本文论述了计算机模拟和实型模拟两种研究方法在当前陶瓷窑炉热工研究领域的应用,在计算机模拟中着重分析了流体动力过程的模拟、传热过程的模拟、窑炉燃烧过程及气化过程的模拟、陶瓷烧成过程的模拟研究及陶瓷材料热物性研究及计算机仿真等,并就目前国内窑炉应用这两种方法进行研究的现状及所取得的一些成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实体模型模拟及其在窑炉热工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就空气动力模拟、水力模型模拟、火焰模型模拟等实体模型模拟在陶瓷工业窑炉热工理论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分析,并就窑炉热工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新技术如红外热成像动态测试温度场、光纤测温、光纤气体成份检测、计算机仿真、人工智能技术及模式识别的应用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运用MATLAB模糊控制在工业对象温度控制方面的应用,选取注塑机加热桶温度为被控对象,在Simulink环境中仿真控制效果,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突出模糊控制特点。  相似文献   

10.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窑炉动态温度场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明  曾令可 《陶瓷学报》1997,18(1):27-31
本文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基本原理以及前馈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学习算法,并应用单孢层网络进行了窑炉烧嘴温度场分布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用非线性神经元网络模拟在窑炉温度场预测和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辊道窑智能控制系统”集节能与管理功能融为一体、将模糊逻辑、专家系统、自适应和最优控制、运筹学等多项技术综合的先进的控制系统;“辊道窑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处理,根据给定的任务要求,在可能的处理措施中选择最合适的控制参数和方法,改变控制策略去适应对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最优的方案,实现控制目标;解决了传统控制无法很好的适应多变复杂对象的难题;在燃料发热值和窑炉压力等频繁波动的情况下,实现自适应控制;它以模糊数学控制理论做为理论基础,以对窑炉当时测定参数为依据,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实现自动改变风机变频频率来达到符合当时工况的最佳空燃比,实现合理燃烧,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新型干法窑(即PC窑)的操作水平直接影响到窑系统的运行状况、熟料的产质量及企业的经济效益,而PC窑的煅烧操作关键是依据主要相关工艺参数来实现风、煤、料和窑速的平衡控制。文章在详细分析主要工艺参数及其相互影响和控制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PC窑煅烧操作控制要点的归类总结。  相似文献   

13.
本设计采用智能仪表控制,是专门为更好地实现窑炉温度及压力的控制而设计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适应性强、控制精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窑炉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众多陶瓷窑炉用户对燃烧节能系统及其优化控制技术的需求,以及部分企业窑炉使用维护不方便等问题,提出了以陶瓷窑炉节能及其优化控制系统为基础的,基于网络的面向陶瓷窑炉“用户群”的技术支撑平台,以形成窑炉制造者和用户双方相互交融的技术链,以便实现陶瓷窑炉节能及其优化控制技术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余阳春  王晓春 《陶瓷学报》2006,27(4):408-412
针对国内众多陶瓷窑炉用户对燃烧节能系统及其优化控制技术的需求,以及部分企业窑炉使用维护不方便等问题,提出了以陶瓷窑炉节能及其优化控制系统为基础的,基于网络的面向陶瓷窑炉“用户群”的技术支撑平台,以形成窑炉制造者和用户双方相互交融的技术链,以便实现陶瓷窑炉节能及其优化控制技术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梁善良 《佛山陶瓷》2008,18(5):22-25
本文详细介绍了PLC在全自动隧道窑的主控制、窑头控制、窑尾控制系统中的运用。PLC可以对窑炉的风机系统、窑车自动循环系统、燃烧系统、电机超载及各温度、压力故障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报警。通过PLC编程电路的控制,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整个窑炉运行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基于Internet的陶瓷窑炉用户技术支撑平台的总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之初  王小明  王晓春  闵娟 《中国陶瓷》2005,41(4):28-30,24
针对国内众多陶瓷窑炉用户对燃烧节能系统及其优化控制技术的需求,以及部分企业窑炉使用维护不方便等问题,提出了以陶瓷窑炉节能及其优化控制系统为基础的、基于网络的面向陶瓷窑炉“用户群”的技术支撑平台,以形成窑炉制造者和用户双方相互交融的技术链,以便实现陶瓷窑炉节能及其优化控制技术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以二氧化钛煅烧过程热工特性研究为依据,设计二氧化钛煅烧系统及其煅烧窑温度控制系统,并在生产中测试转窑内的温度梯度及煅烧带温度控制灵敏度。结果表明,在二次风、三次风的调节下,可实现距窑尾14 m的范围内为干燥区域,温度低于500 ℃;在距窑尾14.5~25.5 m区间为脱水、脱硫区,温度在500~750 ℃;在距窑尾25.5~38 m的区间内为煅烧区,温度基本保持在800 ℃左右,只是在距窑头1 m左右时,温度才有上升趋势,这时晶型已完全发生转化。煅烧窑温度控制系统参数控制方法的稳态、动态性能较好, 可以实现系统无超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高温宽体日用瓷辊道窑炉的结构、燃料、自动化控制等进行了阐述。设计窑炉时可以在控制、耐火材料选择、窑炉砌筑、燃烧系统等方面,采用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从而降低窑炉运行成本,提高窑炉的热效率,确保对窑炉的高质量运行。  相似文献   

20.
浅析几种智能控制策略在陶瓷工业窑炉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合目前的陶瓷工业窑炉的现状及新兴的智能控制技术 ,论述了智能控制技术在陶瓷工业窑炉中的应用前景 ,探讨了几种在陶瓷工业窑炉中有应用可行性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