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口轮匝肌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伯钧  秦小云  周思 《广西医学》2006,28(3):347-350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功能性整复的有效方法.方法在应用解剖学的基础上,结合单侧唇裂整复术的最新进展,对唇裂修复更精细的成形技术要求,术者在2.0~3.0倍的便携式手术显微镜下采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对126例单侧唇裂进行了唇裂显微外科整复术,术后2周观察修复效果,评价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26例均得到随访,其中123例整复效果良好,上唇动态及静态时均无明显畸形,双侧唇部的对称平衡及上下唇宽度的比例适当;3例整复效果不明显.结论唇裂整复术理念上的进步对提高唇裂的整复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小岚  玉铭  王伯钧 《华夏医学》2007,20(2):371-372
现代唇裂整复术的概念主要对“旋转-推进”原则有了新的认识,对口轮匝肌、人中嵴的再造、鼻堤的成形和红唇的整复提出了更精细的要求。笔者结合唇裂整复术的最新进展对唇裂修复更精细的成形技术进行探讨,提出唇裂显微外科整复术的微创护理新概念,并应用于220例单侧唇裂显微外科整复术的病例,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修复单侧唇裂的整复效果。方法对60例单侧唇裂患者应用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整复唇裂畸形,术后对整复效果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主观评价得分大于8分。术后唇部健患侧对称率与正常人接近。结论个体化唇裂修复术式定点原则明确,术式易于掌握,修复效果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唇裂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方法,以便修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以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Millard Ⅱ单侧唇裂修复术及鼻畸形整复术(隆鼻、鼻翼及鼻小柱软骨整形综合术式),实验组在整复后的鼻腔内置硅胶管维持形态,对照组不做处理。3个月以后进行随访,主要观察鼻小柱、鼻尖、鼻翼及鼻孔形态等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效果良好者32例,良好率80.O%,对照组效果良好者23例,良好率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侧唇裂患者术后鼻畸形整复方法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翟仁义  王占义 《吉林医学》2008,29(7):534-536
目的:探讨应用Noordhoff术式修复单侧唇裂手术治疗的整复效果。方法:对158例单侧Ⅰ度、Ⅱ度,Ⅲ度唇裂采用Noordhoff术式进行手术修复,测量患者手术前后健侧和患侧唇高、唇长及鼻孔宽度,对测得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检验,确定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由6名整容医师和6名非专业人士随机抽取40例患儿术前后照片及术后一年照片给出印象分值。结果:手术前后患侧唇高、唇长及鼻孔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患侧唇高、唇长及鼻孔宽度手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8例患儿术后整复效果均较满意。结论:应用Noordhoff术式修复单侧唇裂,可基本恢复患儿患侧唇高,唇长及鼻孔宽度,手术整复效果满意;但Ⅲ度唇裂患侧唇峰下降不足,对患侧鼻翼塌陷矫正不足。  相似文献   

6.
单侧唇裂整复术中红唇的美容修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滨  王伯钧  韦舜  韦进 《广西医学》2006,28(3):350-352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整复术中红唇的美容修复方法,提高整体整复质量.方法对126例Ⅰ°~Ⅲ°单侧唇裂患儿在常规Millard术式和口轮匝肌功能整复的同时,采用肌肉嵌入法修复红唇.结果除2例分别于术后第2天、第3天因缝线脱落效果不佳外,120例红唇外形、解剖标志恢复良好,成功率95%.结论对于单侧唇裂整复手术,在常规Millard术式和口轮匝肌功能整复术的基础上,根据个体特点,配合卷入式、直接式、交叉式肌肉嵌入法修复红唇,整体效果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华西改良法结合平行瓣法修复单侧唇裂的术后效果。方法采用华西改良法结合平行瓣法对50例单侧唇裂患者进行整复,另选取50例采用传统Millard法整复的单侧唇裂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对称部位长度比值衡量法测量术后患者鼻部和唇部的对称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唇部对称度为0.94~0.99,鼻部对称度为0.80~0.95,在动、静态时外形均满意。对照组患者唇部的对称度为0.90~0.95,静态时外形满意,但动态时不对称性明显增大;鼻部对称度为0.33~0.78。结论华西改良法结合平行瓣法整复单侧唇裂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硅胶假体整复单侧唇裂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单侧唇裂鼻畸形整复术中,应用硅胶假体辅助支撑鼻小柱,抬高鼻尖,并作为患侧鼻翼软骨悬吊的支架。结果通过6个月~3年随访,35例患者鼻畸形全部取得了较满意的矫正效果。结论应用硅胶假体整复单侧唇裂鼻畸形,方法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修复方法,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采用隆鼻、鼻翼、鼻小柱软内及上唇鼻整形综合术式临床应用,1次完成单侧唇 裂修补术后鼻畸形整复。结果 23例术后畸形明显改善,6例11mo后随访效果稳定。结论 单侧唇裂 术后鼻唇畸形可以1次完成畸形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更加理想的单侧唇裂鼻咽形的术式。方法:对57例单侧唇裂鼻畸形患者采用耳甲软骨移植修复翼畸形、羧基磷灰石(HA)植入整复鼻翼基底畸形,同时对鼻翼基底部功能性修复,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6岁以上的唇裂鼻畸形患者用上述方法对两种畸形同期整复,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功能性修复,耳甲软骨和HA移植是纠正单侧唇裂鼻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41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病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31例行颅后窝减压术,10例行显微颅后窝减压 硬膜扩大成形术。结果采用颅后窝减压术的31例中有28例(占90.3%)症状好转,采用显微颅后窝减压 硬膜扩大成形术的10例症状均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对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病例采用颅后窝减压术,疗效较满意;采用显微颅后窝减压 硬膜扩大成形术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上睑中外1/3处独立小切口去除部分眶隔脂肪后,再结合埋线法上睑成形术的手术方法、适应症、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分别于双眼上睑中外1/3处设计一长约1mm小切口,通过此切口利用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切除多余的外眦部眶隔脂肪,然后行埋线重睑成形术。结果此法临床应用于15例上睑有不同程度臃肿的患者,手术后患者眼部肿胀轻微,恢复快,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随访3个月~1年,重睑皱襞牢固自然,无线结外露,无明显手术疤痕,患者满意。结论独立上睑中外1/3处小切口除眶脂后再结合埋线法重睑成形术系微创手术,操作精细,创伤小,重睑皱襞形成自然,没有明显手术痕迹,更适合现代人的美容要求。此法扩大了埋线手术适应证范围,尤其适用于有轻度或中度“肿眼泡”表现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单侧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VCF)的手术配合方法 。方法 术前做好环境、设备、仪器及特殊材料的充分准备,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正确安置病人的手术体位,56例均采用局麻,俯卧位,手术椎体范围T10-L4;按流程规范操控C型臂X线数字影像系统;严格掌握骨水泥的调配技巧。结果 56例骨质疏松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单侧椎体成形手术均成功,骨水泥无渗漏,分布均匀,超过椎体中线,成功率为100%,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2~48h病人疼痛缓解或消失。结论 经皮单侧椎体成形手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术前准备充分,手术人员默契及有条不紊的术中配合是病人安全和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对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切除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技术对大型听神经瘤切除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94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应用显微手术切除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进行听神经和面神经功能评估,总结临床疗效和经验。结果 手术完全切除肿瘤者84例(89.3%),次全切除10例(10.6%)。听神经解剖保留10例(10.6%),功能保留2例(2.2%);面神经解剖保留68例(72.3%),功能保留42例(44.6%)。术后死亡2例(2.2%)。结论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切除必须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显微手术技术可提高大型听神经瘤全切率,有效保护肿瘤周围的重要神经结构,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杂腕掌侧切割伤早期微创修复方法。方法:2002年2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复杂腕掌侧切割伤50例,对其早期均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治疗。结果:所有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的患者副损伤程度轻,手术修复效果确切,远期预后好。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腕掌侧损伤的所有组织进行早期修复,是手指功能得以顺利恢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从1992年~2007年,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180例192条神经,方法包括神经松解术、神经外膜缝合术、外膜束组膜缝合术、束膜缝合术和神经移植术。结果经术后18~60个月随访,优良率80.4%。结论神经断端精确对合和及早修复可提高其疗效;不同神经、不同的损伤平面、不同损伤程度,采用不同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21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资料.结果手术全切除(Simpson Ⅰ,Ⅱ级)12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3例,死亡1例.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获得良好显露,充分利用显微技术辨别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注意保护穿通动脉,酌情处理肿瘤与重要结构的黏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 )破裂出血患者急性期的诊断、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5月至2013年1月48例脑 AVM 破裂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本组48例病例中,Ⅰ期血肿清除+AVM显微切除术23例,Ⅰ期血肿清除+Ⅱ期AVM显微切除术12例,非手术治疗+AV M畸形团切除术8例,非手术治疗(或单纯血肿清除)+γ刀治疗2例;单纯血肿清除术3例。本组2例死亡,5例重残,其余41例患者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掌握脑AVM破裂出血的手术策略和显微外科技巧,Ⅰ期清除血肿同时切除病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及显微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7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62例的临床资料。均行半椎板入路肿瘤切除。结果半椎板切除患者手术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起床反应轻微,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小。结论MRI是椎管内肿瘤最佳的诊断方法;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屈指肌腱损伤后早期显微修复及在支具辅助下的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手屈指肌腱损伤23例,显微外科早期修复肌腱、修复后采用物理因子治疗及辅助支具帮助下的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按TAM法评定患指功能,优13例,良6例,中3例,差1;优良率83%。结论屈指肌腱行早期显微外科修复及辅助支具帮助下功能锻炼,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