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曙光油田稠油老区开发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曙光油田稠油老区开发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了影响"十一五"期间稠油老区开发的3大不利因素,即采出程度高、地层压力低、注汽规模萎缩.根据递减模式图,对主力区块进行开发阶段划分,并对划分结果及产量递减规律进行了分析,科学合理地预测了"十一五"期间稠油老区开发趋势,进一步明确了稠油老区的下步挖潜方向.  相似文献   

2.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产量递减率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油气田产量递减率分析是开发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产量递减看成灰色系统,应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原理,确定了产量递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减缓产量递减为目的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结果可靠,对决策者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产量递减、提高采收率与开发水平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储量评估中,针对注蒸汽开发的热采稠油产量剖面上经常出现相对稳产或多段递减,造成合理确定递减率难度大的问题,考虑将累积油汽比法引入到SEC储量评估中,用来辅助确定递减率,从而准确计算SEC储量。论述了利用累积油汽比法辅助确定递减率的可行性,并以辽河油田热采稠油主力区块洼59块为例,介绍了运用该方法计算SEC储量的步骤及方法,其计算结果与油田开发实际情况相符。目前,该方法已在辽河油田注蒸汽开发产量剖面上出现稳产或多段递减的多个稠油区块得到了应用,对其他油田的SEC储量评估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曙光油田稠油油藏开发时间的延长,老区块采出程度提高,纵向储量动用严重不均衡,产量递减加大,处于低压低速递减阶段.为了解决这些矛盾而提出稠油分注选注配套技术.该项技术作为蒸汽吞吐技术在现场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是提高油层纵向动用程度,调整吸汽剖面,从而达到经济高效开发稠油油藏的目的.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改进,目前该项技术成为提高曙光油田稠油开发水平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升油田高3块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越来越差,基于高3块稠油油藏地质条件和蒸汽吞吐开发生产动态资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蒸汽吞吐周期产油量的7个主要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油层厚度、周期数、周期注汽量、注汽压力、注汽温度、注汽干度、焖井时间;运用多元二次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周期产油量与7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稠油油田开发初期注汽工艺设计问题,在满足油层注汽效果条件下,以注汽投资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稠油热采中井筒注汽优化模型,并用混合离散变量优化设计方法(MDOD算法)进行了求解。对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两种井筒注汽工艺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运用MDOD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可以节省大量的初始投资并降低运行成本,有利于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辽河油田稠油老区蒸汽吞吐注汽强度优化设计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提出了将稠油老区储量动用程度研究与注汽强度优化设计相结合,应用油藏动态监测资料及数值模拟方法标定蒸汽吞吐动用层渗透率及厚度下限,通过校正单井射孔资料,确定蒸汽吞吐实际贡献层,指导注汽强度的优化设计,设计结果更符合油田开发实际情况。给出了注汽强度设计及现场应用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SEC储量评估方法中,递减法是针对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的唯一评估方法,运用该方法的关键是递减率的合理确定。而热采稠油经常采用井间、块间接替的开发模式,产量剖面上经常出现相对稳产或多段递减,造成合理确定递减率难度大。针对这一现状,考虑把国内计算蒸汽吞吐稠油油藏技术可采储量的方法 -累积油汽比法引入到SEC储量评估中,辅助合理确定递减率,并以曙光油田杜229块例,其SEC储量的计算结果符合油田的开发实际。证实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并对其他兄弟油田的SEC储量评估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产量递减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搞清油田产量的递减规律,是油藏工程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文中指出文献「3」中存在的疏忽,提出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判别产量递减类型的方法。阐述了各种产量递减类型以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进行判别的过程,并在实例中加以运用,得出了与其它分析方法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辽河油田稠油采收率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本文提出了确定稠油油田常规注水、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发条件下的6种原油采收率确定方法,并根据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归类分析,形成了辽河油田稠油不同开发 同开采阶段的原油采收率确定方法系列。按照筛选完善与创新相结合的思路,把衡 油中常用的水驱特征曲线法应用于稠没不和蒸汽驱开发之中,并提出适合稠油特点的数值类比,经验公式,注采特征曲线、油汽比递减曲线和产量递减曲线5种方法。这些方法经实践检  相似文献   

11.
岩屑气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天然气勘探中,利用残存在岩屑中的气体组份和含量分布判别气源岩的类型及演化程度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岩屑气的测定,我们自行设计研制了岩屑搅拌粉碎脱气装置,并利用HP-5880气相色谱仪进行了岩屑气定性定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子波分析     
本文根据目前对子波的定义,分析了各种地震褶积模型及有关子波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实际地震资料说明划分震源子波和基本子波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震源子波是地震脉冲的稳定形式,可以用一种明确的数学公式来表示;基本子波是震源子波与所通过介质的一系列滤波效应褶积的结果,携带着所通过介质的信息,用某一明确的数学公式来表示恐怕是困难的。有关子波的处理也应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和目的,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自动测井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用计算机进行测井相分析,确定整个钻井剖面地层的岩性,本文采用层内差异法与聚类分析结合的方法进行测井曲线自动分层;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合的方法划分关键井中标准样本层的测井相类型;根据Bayes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各类测井相的判别模型;通过同岩心资料的详细对比,建立一个油田的测井相—岩性数据库;最后根据所建立的判别模型与数据库,用判别分析法对关键井及绝大多数未取心井进行连续逐层的测井相分析及岩性鉴别,从而得出这些井连续而完整的岩性柱状剖面图。用这些方法研制的测井相分析软件AEFS,先后处理了胜利、任丘、大港、四川、江汉等油田十多口井的测井资料,其结果与岩心、岩屑录井等地质资料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4.
柴油近红外光谱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新兴的多变量分析工具—独立分量分析(ICA)应用到石化行业中,分析柴油的十六烷值和密度、组分中芳烃含量与其近红外光谱之间的关系。ICA方法用于提取柴油近红外光谱数据矩阵的独立成分和相应的混合矩阵,再用BP神经网络对混合矩阵和十六烷值、芳烃含量以及密度进行回归分析,提出了新的柴油组分含量测定和特性分析的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神经网络回归(ICA-NNR)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独立分量数和网络中间隐层的神经元数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分别建立柴油组分含量测定模型和密度特性的关联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实测的柴油样品近红外光谱数据的处理,测试样品集的标准方法测定值与所建模型预测值的相关性及相对误差均优于现行常用的PLS、PCR等方法。基于ICA-NNR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石化行业中油品的组分及物理特性分析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近红外分析方法测定原油馏程性质,比较了人工神经网络,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法的校正结果,认为对于组成变化比较复杂的原油,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能够得到较好的建模效果,对验证集的测定结果表明,近红外分析方法与所用参考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模拟蒸馏)测定的原油馏程结果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二者测定结果的差值在参考方法ASTM D5307的再现性范围内,说明以人工神经网络为校正方法的近红外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原油馏程性质的快速测定,其单次测定只需大约10min.  相似文献   

16.
钻柱涡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钻柱绕自身轴线旋转时,绕井眼轴线的转动叫涡动。介绍了钻柱涡动的概念、成因及状态描述,然后通过计算钻柱在不同涡动角速度时摩擦力所消耗的能量,分析了形成不同涡动形式的可能性和主要影响因素。认为钻柱在形成涡动过程中要消耗较多能量,涡动形成后就变成相对稳定的运动状态。认为,减小环隙不会引起钻柱内应力循环频率无限增大。根据钻柱涡动解释了钻铤偏磨和井底多凸图案的成因,并分析了涡动对并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者结合教学与科研,全面解剖了美国SYM-1微型计算机及其国产型ZD-065Ⅱ系统机的超级监控程序,并取得了指导解剖监控程序的基本经验。本文对超级监控程序的主流程及其5个主要模块进行了分析,并阐明了解剖监控程序的一般方法;它将能为读者在研制与开发微型计算机系统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建立在钻柱受力变形分析基础之上的钻柱摩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定向井和水平井中,钻柱的摩阻负荷分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把钻柱整体看成是一弹性梁,按钻柱与井壁的接触情况计算摩阻负荷,而没有采用以前的"软模型"。它能够考虑钻柱刚度、钻柱与井壁的间隙、下部钻具组合扶正器的安置等因素,从模型上进一步接近了钻柱的实际工作状况,提高了摩阻分析的准确性。并对一口水平井增斜段的钻柱上提和下放时的摩阻负荷进行了分析计算,能看出钻柱在上提和下放时的受力及变形状况,为钻柱的摩阻负荷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各种工艺装置的不断大型化,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压力、温度不断提高,直径和壁厚不断加大,压力容器分析设计和压力管道应力分析受到越来越多地重视和应用。笔者从基本假设、应用、应力分类和应力校核限制条件等几个方面对两者加以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