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v6网络全IP通信互联的路由方案。介绍了传感器节点的IPv6地址格式以及IPv6地址自动配置方案,基于所提出的IPv6地址格式,提出基于链路层的全IP传感器网络路由实现方案,同时采用侦听相邻节点下一次信道采样时间的方法提高路由效率以节省传感器网络功耗,并对实现路由方案的精简IPv6协议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分析了此方案的能量消耗以及数据延迟等性能参数,验证了此方案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如何实现WSN与IP网络的结合是当前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针对IPv6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相结合的标准全IP方式,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组织、路由以及地址分配方案,提出了基于群树结构的组网、路由以及地址分配方案,实现了IPv6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紧密结合,并用NS-2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3.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与现有网络基础结合是WSN研究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IPv6协议下,提出了一种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接入国际互联网方式。本接入方式以数据应用为中心,按地理位置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映射IPv6地址,由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顺时针逐格CGRP路由协议,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协议的稳定性和路由分组传输成功率,最后阐述了以网关为路由接口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nternet通信机制。该接入方式既能根据IP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寻址,又能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全IP化带来的高额开销,符合无线传感器应用  相似文献   

4.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v6网络的互联通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与IPv6网络无缝互联的通信模型,给出一种传感器地址自动配置算法,实现传感器节点的自动路由寻址。提出一种适用于WSN的IPv6协议裁剪方案,以节省传感器节点的功耗。在实验平台以及仿真环境中实现了该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引入TCP/IP架构,网络层遵循IPv6相关标准.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不能直接应用,因此有必要为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路(如6LoWPAN网络)设计新的路由协议.针对基于IPv6的WSN其CPU、存储、通信及能量资源高度受约束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最佳转发路由协议.该协议获取邻居节点的链路估算、成本估计和RSSI值,然后基于这些参数计算各邻居节点的最佳转发值,选择拥有相对最佳转发值的节点作为数据包转发的下一跳.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RIP和贪婪转发路由协议,该协议提供了更好的吞吐量性能,吞吐量分别高出11%和43%.  相似文献   

6.
基于IPv6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门新兴的网络技术,人们对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此主要论述IPv6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组网应用,对使用无线与有线相结合的通信方法,通信协议和算法的研究,使得视频监控系统信号,通信系统信号以及检测系统信号在同一个通信平台上互不干涉的平稳的传输信息。就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现有网络的互联互通方式,关键技术和算法等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7.
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v6网络互联的一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设计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v6网络无缝互联的通信模型。此模型提出了一种传感器地址自动配置方案,并在此方案之上实现了传感器节点的自动寻址路由。此外,给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IPv6协议裁剪方案,以节省传感器节点的功耗。在实验平台及仿真环境中,实现了模型并且分析了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证明了此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在LEACH—C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的改进,在过去的无线传感网络的路由算法中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来实现选取簇头,改进后的算法应用图像角点检测算子-SUSAN算子,使其在簇头的选取上,定位更准速度更快。改进后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能更好地节能,有效地延长了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寿命。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通过心电采集节点、6LoWPAN边界路由器构建无线传感网络,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与IPV6网络之间的通信;针对RPI网络协议中的Trickle算法机制导致选择次优链路,影响网络路由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开展了仿真测试和优化后的网络性能指标分析;测试结果和分析表明,6LoWPAN无线传感网络不仅可以完成WSN与外部IPv6网络之间的连接承载数据收发,并且在对Trickle算法优化之后,对提高网络性能有较高影响.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进行高效的数据路由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群智能优化技术的蚁群优化算法被广泛应用于网络路由算法。提出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蚁群优化路由算法,能够保持网络的生存时间最长,同时能找到从源节点到基站节点的最短路径;采用的多路数据传输也可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同时考虑节点的能量水平。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延长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寿命,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通信过程中快速、节能的路由。  相似文献   

11.
目前IPv4骨干路由表已经超过20万条,路由表的快速增长已严重影响当前互联网的路由性能。在IPv6商用网络即将大规模部署的前期,仔细研究如何规划分配IPv6地址,采用合理的地址分配方法,避免下一代互联网络路由表过快增长并加强地址聚合性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地址分配算法可以有效减少地址碎片,控制各级路由表的增长速度并提高地址空间的利用率。本文提出了自适应二分IP地址分配方法。经模拟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聚合能力,为我国运营商制定合理的IP地址分配方案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The paper proposes a scheme on achieving all-IP communication betwee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IPv6 networks based on sensor nodes' location information. The paper proposes the sensor node's IPv6 address structure based on location information, the IPv6-address configur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proposed IPv6 address structure, the mobility handoff algorithm and the routing algorithm in the link layer. The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sensor nodes is utilized to achieve the IPv6-address configuration algorithm and the routing algorithm. In the mobility handoff algorithm, neither does a mobile sensor node need a care-of address during the mobility process, nor is involved in the mobility handoff process. Therefore, a mobile sensor node's power consumption is reduced and the life span is prolonge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and the existing schemes, and the analytical data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is better.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IPv6的路由查找效率,根据IPv6路由前缀分布规律和前缀层次关系,提出了基于无冲突哈希表和多比特树的两级IPv6路由查找算法。该算法将地址前缀划分区间并按长度为32,40,48比特分别存储于3个哈希表中,剩下不足的前缀比特由多比特树存储,IPv6路由查找时在无冲突哈希表和多比特树中两级查找。实验表明,该查找算法的平均查找路径数为1.0~1.7,适用于高速的IPv6路由查找。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aims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original RPL (IPv6 Routing Protocol for Low power and Lossy networks) routing protocol (RPL including problems wit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load balance). We developed a relatively balanced RPL – the improved protocol (IRPL). This protocol is based on an efficient clustering algorithm and an effective topology control model of the loop domain communication route. The clustering algorithm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optimal number of cluster heads by assumption of the network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clustering probability model and the node competition mechanism, the cluster head node in th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as used to complete the clustering process. In the topology control model, th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as divided into concentric rings with equal areas. Nodes determined the best network route, depending on different levels of ring domain and the optimal forwarding communication area defined in this study.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RPL routing protocol can reduce overall network energy consumption, balance network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olong network lifetime.  相似文献   

15.
肖融  陈文龙  孙波 《软件学报》2014,25(8):1729-1742
在IPv6 物联网中,RPL 路由模型已得到广泛的认可.然而对于规模较大的多跳网络结构,RPL 面临着部分转发节点路由容量较大的问题.而且物联子网中扁平化的地址结构使得这一问题更为突出.设计了支持IPv6 地址自动分配的轻量级树型转发模型TFAD(tree forwarding model with address automatically distributed),将物联子网中的节点构造成一棵层次转发树,树节点的IPv6 地址在子树范围内高度聚合.各节点只需存储与其子节点数相当的转发项,即可完成TFAD 模型的数据转发.此外,设计了TFAD 模型的备份父节点机制,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够以子树为单位进行网络拓扑重构,实现物联子网的快速路由恢复.实验验证了TFAD 模型的高效路由存储性能以及快速的路由学习能力和故障后路由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LFT和DAG方式的IPv6路由查找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路由表的信息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势必会影响路由转发的效率,影响网络速度.在分析了衡量路由算法优劣的标准后,又通过对现有IPv4和IPv6各种路由算法的分析,尤其是LFT和DAG结构的说明,综合了二者以及LC Trie的优点,提出了算法改进的思想,给出了算法的主要数据结构以及算法执行的流程图,此算法提高了路由查找效率.  相似文献   

17.
张静  程楠  莫有权  胡捍英 《计算机工程》2008,34(14):123-125
基于IPv6及其主流的OSPFv3路由协议,分析IPv6实现单播QoS路由可能遇到的障碍,如现有IPv4 QoS路由机制的实用性缺陷、多QoS度量表达困难和洪泛更新开销大。利用IPv6的简化报头、流概念、流量类型和流标签域支持QoS路由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