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根据胎盘下缘与子宫内口的关系将其分为三类:①完全性前置胎盘,又称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②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③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边缘到达宫颈内口,未覆盖宫颈内口。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可因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而改变,前置胎盘类型可因诊断时期不同而改变。如临产前的完全性前置胎盘临产后可因宫口扩张而成为部分性前置胎盘。目前临床上均依据处理前最后一次检查来决定其分类。剖宫产可在短时间内娩出胎儿,迅速结束分娩,对母儿相对安全,是处理前置胎盘的重要手段,其指征包括:完全性前置胎盘、持续大量阴道出血、部分和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量较多,先露高浮,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胎心异常。剖宫产前应详细掌握病情,对有剖宫产史、多次宫腔操作史或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等患者应想到有胎盘粘连或植入的可能,术前应纠正贫血,手术应具有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者担任,术前准备好欣母沛、卡孕栓、宫腔填塞纱条,如果有剖宫产史、且此次前置胎盘位于子宫前...  相似文献   

2.
正凶险型前置胎盘是指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原子宫切口部位~([1])。不孕史、高龄孕妇、剖宫产增多是导致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因素。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直接植入子宫肌层内。穿透性胎盘植入合并凶险型前置胎盘常发生严重的大出血,继发休克、凝血功能障碍,高达90%以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特点和行剖宫产术时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将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出血量≥1 000 mL)28例和对照组(出血量<1 000 mL)32例,对2组年龄、孕次、刮宫史、产次、剖宫产史、胎盘植入及胎盘粘连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年龄、孕次、刮宫史、产次、剖宫产史、胎盘植入及粘连等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出血的主要因素包括产妇高龄、人流史、剖宫产史、经产妇,等。及时诊断,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是提高止血效果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联合宫腔填塞纱条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2月~2011年8月因前置胎盘住院行剖宫产术的137例病例,其中69例采用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联合宫腔填塞纱条作为研究组,另68例未用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及宫腔填塞纱务,仅加大缩宫素用量做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措施的优劣.结果:垂体后叶素子宫多点注射联合宫腔填塞纱条可以有效控制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采用垂体后叶素子宫多点注射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效果确切,易于掌握,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孕妇分娩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处理方法及并发症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分娩的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年龄、孕产史、临床表现、分娩方式、术中出血及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的高危因素、术中处理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分娩9,086例患者,前置胎盘患者共222例,发生率为2.4%,其中边缘性前置胎盘174例,完全性前置胎盘34例,部分性前置胎盘14例。222例前置胎盘患者发生产后出血39例(17.6%),无死亡病例。产后出血患者中12例通过宫缩剂及子宫按摩加强宫缩有效,4例患者通过加强宫缩及局部多点8字缝合止血。其余患者在加强宫缩基础上进行其他操作,11例行宫腔填塞治疗(6例行宫纱宫腔填塞,5例行Bakri球囊宫腔填塞),8例行B-Lynch缝合术,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者4例,术后发热者2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为5.0d。39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完全性前置胎盘15例,合并胎盘植入或胎盘粘连者13例,前次剖宫产史者5例。结论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或胎盘粘连及前次剖宫产史的前置胎盘患者容易发生产后出血,在加强宫缩的基础上行局部缝扎、宫纱宫腔填塞、Bakri球囊宫腔填塞、B-Lynch缝合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及全子宫切除术阶梯性治疗是治疗前置胎盘所致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止血方法、宫腔填纱时机及效果。方法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超过600ml仍活动出血时,采用自制纱条2~10m填塞子宫下段及宫腔压迫止血。结果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者38例采用宫腔填纱,37例止血成功,1例巨大儿,部分性前置胎盘,下段收缩不良,填纱时子宫下段袋状扩张,仍出血,切除子宫。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宫腔填纱止血,经济、便捷、易掌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收治的47例(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3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止血,对照组采用常规环形间断缝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宫腔纱布填塞法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其操作简单,止血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508例行剖宫产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可能与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508例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有45例(8.9%,45/508)。不同病理特征分组的组间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多胎妊娠、多次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和子宫切口撕裂均是产妇行剖宫术分娩后产后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置胎盘、多胎妊娠、子宫切口撕裂和胎盘早剥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前置胎盘、多胎妊娠、子宫切口撕裂和胎盘早剥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效果。方法对3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在采用常规环形间断缝合止血无效情况下,实施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宫腔纱条填塞失败后行子宫大部切除术外,余29例均止血成功。24 h后经阴道顺利取出填塞纱布。2例术后体温升高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未再出现大出血及产褥感染等并发症。本组平均手术时间(38.60±12.66)min,平均输血量(468.22±189.78)mL,平均住院时间(11.26±3.22)d。28例患者产后获1.5~3个月随访,子宫复旧良好。结论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法止血,有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妇产科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1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妇产科手术的关系及预防措施。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对本院收治的有妇产科手术史的1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宫腔手术史62例,中期妊娠剖宫产史46例,经期绝育史38例,足月分娩清宫史15例,剖宫产史37例。结论根据子宫内膜的种植学说来看,各种妇产科手术可能会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提出预防措施,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