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获得荷叶离褶伞富硒菌丝体,以菌丝体干重和富硒率为评价指标,研究灭菌条件、培养时间、硒添加量和硒添加时间对荷叶离褶伞菌丝体生长及其富硒效果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荷叶离褶伞菌丝体富硒条件,结果表明当灭菌条件为115℃、20min,于发酵至第5d在发酵液中加入4.μg/mL Na2Se03,待发酵至13d时,菌丝体干重量和富硒量分别为0.8232g/100mL和0.7040mg/g,由此确定上述条件为荷叶离褶伞菌丝体的最优富硒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2.
荷叶离褶伞菌丝体深层发酵及胞内外多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发酵时间对荷叶离褶伞菌丝体深层发酵及胞内外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25℃恒温、连续发酵13d期间,荷叶离褶伞菌丝生物量和胞内多糖含量在前11d内均与发酵时间呈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并在第11d时分别达到最大值11.96mg/mL和1.58mg/mL,分别是发酵前的约7倍和12倍;胞外多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在前3d和12d内与培养时间呈极显著(p<0.01)的负相关,且分别在第3d和12d时下降到最低值0.046mg/mL和0.132mg/mL,分别是发酵前的约4%和16%.这些结果说明,11d的发酵时间对荷叶离褶伞菌丝体生长及胞内多糖积累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以20 L生物罐发酵培养的富硒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为原料,优化菌丝体中硒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通过红外光谱对水溶性硒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得到硒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时间为50 min、提取温度83℃、料液比1∶130(g∶m L)、提取次数2次。测得多糖提取率为44.62%,较预测值增加0.02%,此时多糖中硒含量达到31.9μg/g。将纯化后的硒多糖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富硒未改变水溶性硒多糖的主体结构,但吡喃环的吸收峰发生了改变,说明在荷叶离褶伞菌丝体富硒培养过程中,硒参与了硒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以20 L生物发酵罐培养的富硒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为原料,对菌丝体中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硒的富集对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n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试验法,优化了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硒蛋白提取工艺,采用3,3’-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中硒的含量,并通过氨基酸测定仪分析测定富硒前后的菌丝体蛋白中氨基酸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硒蛋白的最适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4℃、提取时间60 min、液料比200:1 mL/g、提取次数2次,经过验证性试验,测得蛋白提取率为75.13%,菌丝体中富硒量达到63.87μg/g。采用氨基酸测定仪分析氨基酸的组成,并通过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指标对富硒荷叶离褶伞菌丝体蛋白质进行初步营养价值评价。富硒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7.20 g/100 g,较未富硒的高出19.75%,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为0.51,接近WHO提出的推荐值,AAS和CS的值接近于模式蛋白。说明经过工艺优化可以提高蛋白质提取率,在富硒菌丝体...  相似文献   

5.
冮洁  李彦宇  江森 《食品科学》2011,32(10):308-311
研究以豆渣为基料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及酒精发酵的条件,并将其应用在果汁复合饮料的研究中,以生产新型功能性保健发酵饮料。通过对PDA液态培养基和豆渣液态培养基的对比试验,确定出豆渣培养基更适合灵芝菌丝体的生长,优化的培养基配方为豆渣90g/L、葡萄糖20g/L、MgSO4 1.5g/L、KH2PO4 1.0g/L。在灵芝菌丝体酒精发酵试验中,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酒精发酵条件:酵母接种量0.2%、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5d。在灵芝发酵饮料的调配试验中,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饮料的配方,通过感官评定得到色泽、风味和组织形态最佳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对荷叶离褶伞菌丝体硒化后的产物进行研究分析及抗氧化活性测定,旨在寻找新型富硒抗氧化新材料,并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资料。研究结果表明,硒化荷叶离褶伞菌丝体是一种平均分子量为9.43 kDa的高分子多糖,是一种活性物质,其中组成物质主要有蔗糖、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木糖,摩尔比为5.30︰1.55︰2.14︰0.29︰0.63,硒含量为3.21 pg/g。硒化荷叶离褶伞菌丝体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研究显示,双氧水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ABTS和DPPH自由基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达到6 mg/mL时,硒化荷叶离褶伞菌丝体的清除活性接近VC。凋亡减少较少的亚G1峰含量表明硒化荷叶离褶伞菌丝体具有减轻双氧水对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硒化荷叶离褶伞菌丝体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硒化荷叶离褶伞菌丝体可以预防氧化损伤,可作为有机硒膳食补充功能食品。  相似文献   

7.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考查指标,研究了白灵菇(山东寿光720)液体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培养温度为25℃、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时间为8d、接种量10%、装液量80m L/250m L的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葡萄糖3.0%、蛋白胨0.4%、KH2PO40.3%、Mg SO40.2%。在此条件下,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可达到1.27 g/80 m L。  相似文献   

8.
正红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正红菇(Russulavinosa)在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变化趋势,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发酵温度、pH值、时间和装液量等因素对正红菇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为最佳碳源,酵母膏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蔗糖40g/L,酵母膏9g/L,KH2PO42g/L,MgSO41g/L;最适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8℃ ̄30℃,初始pH值为5.5 ̄6.5,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 ̄60mL,发酵时间为5d。通过优化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胞外多糖产量达到4.96g/L,菌丝体生物量达到22.34g/L。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荷叶离褶伞产品的附加值,以黄豆、玉米粉为主要原料,分别经中性蛋白酶与α-淀粉酶液化,然后将荷叶离褶伞菌接种于以豆浆、玉米汁为天然培养基的原料发酵培养,得到荷叶离褶伞豆浆玉米汁发酵液。以此发酵液为主要配料进行保健饮料研制,优化得到荷叶离褶伞饮料配方为发酵液40%、柠檬酸0.12%、羧甲基纤维素钠0.02%、白砂糖4%,在饮料中添加l%蜂蜜可增加饮料香气。各组合之间的感官质量得分差异显著,不同组合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木霉T68发酵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生物量(孢子量和菌丝体)为指标,菌落直径为参考,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木霉T68(Trichoderma"T68")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木霉发酵控制参数为固体培养最佳组合为pH7、30℃、7d,碳源为蔗糖,氮源为丙氨酸.最适T68菌丝生长的液体培养基是以玉米粉和麸皮分别作为碳、氮源,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麦麸30g/L,玉米粉30g/L,葡萄糖7.5g/L,KH2PO41g/L;发酵培养时间为3d;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5.0~7.0;发酵温度为(30±1)℃;摇床转速为160r/min.最佳培养条件下菌丝干重为3.272g/L.  相似文献   

11.
以菌丝体干质量为评价指标,对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CS.SYSU-Ⅱ在5 L发酵罐中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搅拌转速、通气量和装料系数,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试验,得出最佳发酵条件并验证,最后扩大至20 L发酵罐。结果表明,冬虫夏草菌CS.SYSU-Ⅱ在5 L发酵罐中培养6 d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搅拌转速220 r/min、通气量2.0 vvm和装料系数60%,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菌丝体干质量能达到(19.85±0.52) g/L。扩大至20 L发酵罐,可得菌丝体干质量为(16.78±0.06) g/L,发酵结果能达到5 L发酵罐的85%。通过比较摇床与5 L发酵罐的生长曲线,发现pH值能反映菌丝体干质量的变化趋势,可将pH值的变化规律作为发酵结束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液态发酵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鲍菇是一种珍贵的药食皆宜的真菌.为在较短时间内大量获得杏鲍菇菌体,该试验探讨了液态发酵方法制备杏鲍菇.试验以杏鲍菇菌丝体干重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杏鲍菇液态发酵培养基和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液态发酵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g/L、蛋白胨5g/L、KH2PO40.8g/L、MgSO41.2g/L、VB110mg/L时杏鲍菇菌丝体生物量较高.在摇瓶培养条件中研究了种龄、装液量、初始pH值、接种量、温度、转速、培养时间等对液态发酵杏鲍菇菌体生物量的影响.得出最佳培养条件:种子培养6d,装液量20% (v/v),接种量为10% (v/v),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自然,培养温度为25℃,摇瓶转速为140r/min,发酵8d,杏鲍菇菌丝产量可达8.23g/L.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优化了一株黄色短杆菌HXLl09的发酵培养基以提高L.赖氨酸的产量。在研究葡萄糖、硫酸铵、豆饼水解液、KH2P04·3H20、MgS04·7H20、FeS04·7H20、MnSO4·H2O4+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DesignExpert软件的Box-BehnkenDesign(BBD)建立响应面模型。结果表明:HXL109最佳产酸条件为:葡萄糖89.48g/L,豆饼水解液30.77g/L,硫酸铵20.89g/L,KH2P04·3H204.5g/L。在此条件下L.赖氨酸的产量为142.65g门L,与预测值(143.67g/L)吻合度较高。通过发酵对比实验可见,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该L-赖氨酸产生菌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可获得最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王艳艳  邓启华 《中国酿造》2013,32(12):83-87
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纳豆激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由纳豆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出18h~20h为适宜的种龄。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发酵培养基的组成进行优化,确定出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玉米淀粉2%,动物蛋白胨4%,MgSO4·7H2O 0.05%,CaCl2 0.01%,K2HPO4 /KH2PO4 0.3%/0.1%。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出液体发酵最佳条件:初始pH值为6.8,装液量50mL/500mL锥形瓶,接种量3.1%,发酵温度36℃。经过优化,发酵48h后的纳豆激酶酶活从12.47kU/mL提高为32.73kU/mL。  相似文献   

15.
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及最陡爬坡试验对在摇瓶中对粘红酵母合成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筛选,然后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最适诱导物。在此基础上,进行发酵罐葡萄糖浓度、产酶pH值以及诱导物添加时间的优化。结果显示优化的发酵培养条件为葡萄糖1g/L,蛋白胨35g/L,NaCl 5g/L,KH2PO4 0.25g/L,(NH4)2HPO4 1.5g/L;接种量4%;初始pH值为5;控制产酶pH值为7;诱导物为L-苯丙氨酸,分别在发酵8h和26h时添加;在上述优化条件下,最高比酶活为40.85U/g,比未优化前提高了7.3倍。  相似文献   

16.
以菌丝体生物量和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灰树花的液态深层发酵条件,并考察不同发酵罐类型对灰 树花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50 L发酵罐进行了扩大培养。 结果表明,利用7 L搅拌式发酵罐,灰树花的最优液体深层发酵条件为培 养温度23 ℃,搅拌速度120 r/min,通气量3 L/min。 在此优化条件下,菌丝体生物量和发酵液中多糖含量分别为11.659 g/L和3.658 g/L, 且高于气升式发酵罐。 在50 L搅拌式发酵罐中成功实现了扩大培养,其菌丝体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为13.238 g/L和3.178 g/L。  相似文献   

17.
桦褐孔菌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糖和生物量的得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等不同因素对桦褐孔菌深层发酵的影响,运用了单因素试验的方法探索了其最佳的液体培养条件。确定了促进桦褐孔菌菌丝体发酵生产多糖的培养基组成为1.8%蔗糖,0.2%麸皮,0.05%MgSO.47H2O和0.1%KH2PO4。适宜发酵多糖的条件为:发酵温度25℃,培养基初始pH值为8.5,接种量为10%。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获得的虾青素产生菌CHU-R进行最佳培养基、培养温度、接种量、初始pH等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得到CHU-R菌产虾青素的最佳培养基为:6%蔗糖、1%糖蜜、0.5%硫酸铵、0.3% Na2HPO4、0.05% KI、0.05% MgSO4·7H2O; 50 L罐最适发酵工艺条件为:温度28℃,通风量1:0.1~0.15(V/V/min)、初始转速120 r/min、罐压0.05~0.08 MPa、装液量30L、初始pH 6.8~7.0、接种量6%,发酵过程维持溶氧量在40~60%之间.由此得到的虾青素含量近达23 mg/g干菌体重.  相似文献   

19.
以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xj产抗菌物质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麦麸,并初步考察了麦芽糖、麦麸、无机盐、生长因子及表面活性剂的最适添加量.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影响抗菌物质活力的显著因素:无水硫酸镁、氯化钙和吐温-80.最后通过中心复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产抗菌物质的的最优发酵培养基组分为麦芽糖30.00g/L、麦麸7.50g/L、酵母膏1.00g/L、磷酸氢二钾1.00g/L、无水硫酸镁0.2982g/L、吐温-80 0.24mL/L、微量元素液2.00mL/L、氯化钾0.50g/L.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优化后的发酵液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27.26±0.41)mm,比未经优化测得的抑菌圈直径提高了83%.  相似文献   

20.
利用米曲霉固态发酵制曲结合成曲水解制备大豆抗氧化肽。分别以豆粕和麸皮为氮源和碳源,研究米曲霉制曲的原料碳氮比(cnq、制曲培养时间、曲精接种量对成曲水解特性(成曲蛋白酶活、水解度、肽得率、蛋白质回收率)及其水解产物抗氧化活性(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值、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四因素(包括pH、外源添加大豆分离蛋白、底物蛋白浓度和水解时间)对成曲水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水解产物抗氧化活性较高的大豆肽。结果表明:制曲条件为:麸皮/豆粕质量比为l/5、培养时间44h、曲精接种量0.05%(m/m);成曲水解条件为:pH7、底物蛋白浓度8%、不添加外源蛋白、水解4h时,所得成曲的碱陛蛋白酶活力可高达3109.85U/g,曲水解产物的ORAC值可高达2130.22ImaolTroloxequivalent/gpeptide,DPPH的IC50值为0.29mg/mL,具有强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