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瑞瑞  刘玉  孙卫斌 《材料导报》2017,31(Z2):194-196
组织工程学的兴起使聚己内酯成为研究的热点。聚己内酯因优越的性能成为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的热门选择。然而,聚己内酯的降解速率过慢,需要3~4年,而应用于牙槽骨再生的支架材料的理想目标是在5~6个月内完全降解,这大大限制了聚己内酯的临床应用。针对聚己内酯降解速率的调控方法进行了梳理,包括与不同的材料共混改性、表面处理等方法,并对聚己内酯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聚ε-己内酯的合成和共聚进行了概述,阐述了ε-己内酯以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或配位聚合常用的引发剂和聚合反应的特点。介绍了配位聚合中分子设计的思想和聚ε-己内酯进行共聚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聚ε-己内酯的合成、性能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就近年来聚己内酯的合成、性能进行了综述,同时介绍了一些关于聚己内酯的最新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己内酯接枝改性壳聚糖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组织工程和药物释放载体方面的应用。此外,还对聚己内酯接枝改性壳寡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将消旋聚乳酸(D,L-PLA)和聚己内酯(PCL)按一定比例共混,在精制的二氯甲烷中溶解,通过流延法成膜。以结晶性高的聚己内酯为成核剂,诱导无定形消旋聚乳酸结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法、偏光显微镜研究其结晶度和结晶行为的变化,并探讨共混流延膜的结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共混膜中聚己内酯的质量分数越大,薄膜表面的结晶度越低。成膜过程中聚乳酸和聚己内酯是互不相容的。聚己内酯可以诱导消旋聚乳酸形成α晶型,且结晶度与聚己内酯的质量分数密切相关。其中加入聚己内酯的质量分数为1%时,共混膜的结晶度最高,聚己内酯的质量分数越大,共混膜的结晶度越低,但均大于纯消旋聚乳酸薄膜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论述了ε-己内酯开环共聚的机理,并简要介绍了聚己内酯及其共聚物在生物医学领域和防污涂料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聚己内酯多元醇的的合成方法 ,并介绍了其在合成聚氨酯弹性体、涂料以及胶粘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用1,1,1-三羟甲基乙烷及2,2-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合成了树型分子R(CH2OH)6;然后以此树形分子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得到了六臂星形聚己内酯(Star PCL);再通过DCC使叶酸与星形聚己内酯各臂链端的羟基官反应,得到了链端接枝叶酸的星形聚己内酯(StarPCL-FA)。1H-NMR和FT-IR确证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备了六臂星形聚己内酯-叶酸材料,它们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肿瘤靶向药物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9.
通过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共聚物,以聚乙二醇为致孔剂,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磁性聚合物多孔微球。结果表明微球为多孔结构,孔与孔相连,同时微球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10.
ε-己内酯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己内酯开环聚合中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及以乙二醇-钛酸丁酯作为引发剂的用量对聚合物的影响,得出了己内酯开环的较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7h)并拟合出在该反应条件下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与乙二醇的关系式M=150.46(V ρ/m)^-0.5315。聚己内酯结构用红外、核磁共振和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