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葛花为原料,以葛花总黄酮为指标,采用乙醇浸提法制备葛花醇提物,并考察了葛花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葛花醇提物提取工艺,实验发现当乙醇体积分数为30%、料液比为1∶80 g/mL、浸提温度为30℃、浸提时间为15 min时,葛花醇提物中总黄酮提取率为(2.71±0.018)%。以茶多酚作阳性对照,以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研究了葛花醇提物对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以茶多酚作阳性对照,葛花醇提物具备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与其含有的总黄酮呈现极显著的剂量效应,P0.01。  相似文献   

2.
车前子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万茵  谢明勇  梁丽军  戴和萍 《食品科学》2006,27(12):373-376
通过正交试验,对溶剂法提取车前子总黄酮化合物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温度>提取次数>固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固液比1:30,提取温度90℃,提取3次,每次2h。用DPPH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评价了该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车前子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山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山楂活性成分,分别用DPPH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提取物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不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强弱为:醇提物超临界CO2提取物水提物。山楂提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部分抗氧化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楚雄葛根粉中葛根素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醇提的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确定最优提取条件。用CCK-8细胞增殖和中性红的吞噬试验,考察2种提取物对RAW264.7细胞活力和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楚雄葛根粉中葛根素含量为4.05 mg/g;水提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 (g/mL)、温度92.7℃、时间135 min,葛根素含量为809.42±11.32μg/g,黄酮含量为3 848.08±23.43μg/g;醇提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 (g/mL)、乙醇体积分数60%、温度60℃、时间135 min,葛根素含量为590.21±21.44μg/g,黄酮含量为3 089.72±45.36μg/g;葛根水、醇提物均能提高RAW264.7细胞活力,且葛根水、醇提物浓度分别为200和400μg/mL时,促生长率最高,分别为1.26和1.31;葛根水、醇提物均可提高RAW264.7吞噬率,浓度分别为50和200μg/m L时RAW264.7细胞吞噬率最高,分别为141.78%和135.06%。  相似文献   

5.
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论文采用传统浸提法,以乙醇为溶剂,考察溶剂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固液比、提取温度和葛根粉粒度对葛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乙醇体积分数以及粒度对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率均有影响,优化的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20 min,乙醇体积分数为70%,固液比为1∶12,粒度为80目.  相似文献   

6.
蜂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君  宋欢 《现代食品科技》2012,28(8):940-944
以菜籽油和猪油为实验油,采用schall烘箱法测定蜂胶及其乙醇提取物、超临界CO2提取物和CO2残渣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与其他通用抗氧化剂比较。结果表明:总黄酮浓度0.01%以上的蜂胶提取物均能显著延长油脂氧化诱导期,是高效的油脂抗氧化剂;黄酮类化合物仍是各蜂胶提取物中主要含量成分和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之一,且随总黄酮浓度0.005%以上一定范围与其整体抗氧化活性呈现量效关系;在相同添加量0.02%(蜂胶提取物均以总黄酮计)和恒温60℃条件下,各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按强弱顺序排列为:菜籽油中,TBHQ>蜂胶超临界CO2提取物>蜂胶CO2残渣醇提物≥蜂胶乙醇提取物>VE>甘氨酸>蜂胶>BHT;猪油中,TBHQ>蜂胶CO2残渣醇提物≥蜂胶乙醇提取物≥BHT>甘氨酸>蜂胶>蜂胶超临界CO2提取物>VE。本试验结果可望为各蜂胶提取物将来被用作含油脂食品的天然抗氧化剂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醇提法研究微波协同表面活性剂提取黄芪茎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探索黄芪茎总黄酮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黄芪茎总黄酮的提取条件;以黄芪茎总黄酮提取液的DPPH·清除率、·OH清除率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以45%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17(g/m L),微波功率为600 W,加入药材干重0.4%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10 min。在上述提取条件下,黄芪茎总黄酮的提取率为37.62 mg/g,该工艺比仅用微波法提取黄芪茎总黄酮的提取率提高了11.87 mg/g,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协同表面活性剂法提取黄芪茎总黄酮的提取率较高,而且黄芪茎总黄酮提取液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醇提法对新鲜葡萄叶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设计4个单因素试验,分别对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醇提法提取葡萄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最后得出各因素对葡萄叶中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程度的大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优化后的工艺为:提取温度70℃,料液比1∶55 (g/mL),提取时间70 min,乙醇体积分数65%,在此条件下,葡萄叶中总黄酮提取率达1.70%。  相似文献   

9.
祁菊微波水提工艺的优化,采取L9(34)正交优化试验,以祁菊总黄酮及木犀草苷提取率为指标,水为溶剂,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与水回流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min、料液比1:25、提取温度85℃、提取2次,此条件下总黄酮和木犀草苷提取率分别为65.02%、85.77%;水回流法总黄酮、木犀草苷提取率分别为66.12%、85.37%。微波水提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和较低温度下达到水回流下的提取率,从而获得一条高效率、经济安全的提取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0.
研究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对乙醇浓度、固液比与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L9(33)正交试验优化超声辅助乙醇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固液比1∶50(m∶V)与提取时间30min。通过差异性分析可知,乙醇浓度对总黄酮的提取率影响最大(P0.01),其次为固液比(P0.05),提取时间对其提取率影响最小(P0.0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银杏叶醇提物中的总黄酮提取量为8.075 mg/g,提取率为80.75%。  相似文献   

11.
莲子心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莲子心总黄酮提取率、干浸膏得率为指标,对碱溶酸沉法、水提法、常规醇提法、超声波辅助醇提法、微波辅助醇提法提取莲子心黄酮进行比较研究与分析,优化莲子心黄酮的提取工艺。考察5种提取方法对考察指标的影响,并计算综合评价指标Y值。Y值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微波辅助醇提法超声波辅助醇提法常规醇提法水提法碱溶酸沉法。莲子心总黄酮的提取以微波辅助醇提法为佳。  相似文献   

12.
沙棘叶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正交试验优化沙棘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醇提法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50%,两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h,1.5h;水提法的最佳工艺:提取温度为回流,两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h,1.5h,用水量100mL,80 mL.乙醇提取法沙棘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258 2%,水提法为0.927 8%.  相似文献   

13.
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研究纤维素酶解辅助乙醇提取黄芪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液固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6个单因素对黄芪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四因素四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蒙古黄芪在纤维素酶添加量7.5μL/g,pH值4.0,温度55℃,酶解预处理1.5h后,液固比对黄芪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显著,其次是提取时间和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对黄芪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液固比30mL/g,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5h的最优工艺条件下,黄芪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57%。与传统醇提法(0.39%)相比,黄芪总黄酮提取率提高了46.15%。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卡蒂姆咖啡生豆为原料,采用水–乙醇法对9种绿原酸异构体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对物料目数、液料比、水提温度、提取时间、醇浓度和醇提温度进行研究,并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水醇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水–乙醇法提取率(5.21%)显著高于水提法(4.29%);醇浓度和液料比对绿原酸提取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1),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水–乙醇法提取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提温度60 ℃,提取时间11.67 min,物料目数60目,液料比16.07,醇浓度20.16%,绿原酸提取率为5.31%。  相似文献   

15.
关白附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提分级醇沉法从关白附中提取可溶性多糖,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提取多糖的最优条件,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Fenton体系,观察体外给予关白附多糖对这些氧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h、料液比1∶25为最佳提取条件,此时提取率为25.67%。关白附多糖对O2-·抑制作用较好,最大抑制率为49.84%;对·OH抑制作用显著,最大抑制率为90.88%。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采用高压热水浸提法从金针菇中提取总黄酮的最适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料液比、高压热水浸提时间及高压热水浸提温度对金针菇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以金针菇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化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高压热水浸提法提取金针菇总黄酮的最适条件为:料液比为1:40(g/m L)、高压热水浸提温度为121℃、高压热水浸提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金针菇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2.7%。  相似文献   

17.
新鲜葛根中总黄酮和淀粉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葛根黄酮和淀粉在葛根中的分布情况,探讨了从葛根韧皮部、木质部中提取总黄酮及淀粉的工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从葛根韧皮部中提取总黄酮的优化工艺条件:以95%乙醇为浸提溶剂,料液比1:8,浸提时间1h,浸提次数3次,其总黄酮提取率为75.43%.综合考虑淀粉提取率和总黄酮的保留情况,从葛根木质部中提取淀粉的优化浸泡工艺参数:料液比1:4,浆液pH8.5,浸泡时间3h,浸泡温度25℃,其淀粉提取率为85.35%,淀粉中总黄酮含量在0.1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张雁南  尹娜  张敏 《食品科学》2012,33(22):107-110
分别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水提法对水红花子总黄酮进行提取,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优选出最佳提取方法,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法具有提取率高、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乙醇回流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55%、料液比1:24(g/mL)、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90℃、提取2次,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7.06%。  相似文献   

19.
玉米醇溶蛋白提取工艺选择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蛋白粉为材料,采用乙醇浸提法、碱提酸沉法和盐析法提取玉米醇溶蛋白,利用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与选择.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最优,提取率高,变性程度最小.乙醇浸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料液比1 g/8 mL,浸提时间5 h,乙醇浓度80%,此时提取率可达82.21%,玉米醇溶蛋白变性率仅为10.23%.  相似文献   

20.
以黄芪茎叶为材料、总黄酮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醇提的最佳工艺:乙醇浓度90%、料液比1∶10、在60℃下提取1.5 h,黄芪茎叶总黄酮得率达3.82%。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发现,黄芪茎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较高的清除能力,并与总黄酮质量浓度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