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并参考有关文献,将极易混淆的几组药物性状及鉴别要点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1 蒲黄与松花粉1.1 性状 蒲黄:香蒲科植物水烛及同属其他植物的干燥花粉。有收涩止血,活血行瘀作用。临床用于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创伤出血等,亦可用于心腹痛、产后瘀痛、痛经等症。松花粉: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同属他种植物的干燥花粉,有燥湿收敛、祛风益气、止痛等作用。1.2 鉴别要点 蒲黄为鲜黄色细粉,质松、量轻、易飞扬,手捻之有滑腻感,入水不沉,易附着手指上,无臭,味淡。以粉细、质轻、色鲜黄、滑腻感强者为佳。松花…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红松花粉进行生药学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吉林长白山的野生植物资源--红松花粉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生药学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鉴定不同来源松花粉.结果 红松花粉粒与其它不同松属花粉花粉粒在显微特征上有一定差别.结论 通过研究,确定红松花粉的鉴别特征,为进一步对红松花粉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天南星属及半夏属16种药用植物的花粉粒进行了扫描电镜的观察和比较,发现其花粉粒都为圆球形、类球形,无萌发孔、沟,表面具刺状纹饰,但不同种的天南星的花粉粒其表面刺的形状、大小、分布、密度及刺间特征沟有明显的区别,可为原植物的鉴别提供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海金沙为治疗尿路感染、尿路结石、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等证的常用中药[1]。因价格贵,常常掺有蒲黄、松花粉,影响药物疗效,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现将它们各自的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5.
天南星属等16种药用植物的花粉形态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季申  李颖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4,21(3):191-194,T012
作者对天南星属及半夏属16种药用植物的花粉粒进行了扫描电镜的观察和比较,发现其花粉粒都为圆球形,类球形,无萌发孔,沟,表面具刺状纹饰,但不同种的天南星的花粉粒其表面刺的形状,大小,分布,密度及刺间特征均有明显的区别,可为原植物的鉴别提供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天然与破壁松花粉对大鼠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天然与破壁松花粉对幼年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观察天然松花粉在消化道中的形态变化及破壁率 (% ) .方法 :离乳SD幼鼠 4 0只 ,随机分为两组 (天然松花粉组、破壁松花粉组 ) ,每组 2 0只 ,雌雄各半 .分别在饲料中添加 5 0 %天然和破壁松花粉 ,各组饲料基本等热、等氮及主要营养素相等 ,喂养 4 0d ,观察幼鼠生长发育各项指标 ,显微镜检粪便中花粉形态及计算天然松花粉的破壁率 (% ) .结果 :天然和破壁松花粉对幼鼠体重、增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天然松花粉组进食量显著高于破壁松花粉组 (P <0 0 5 ) ,食物利用率和蛋白质利用率极显著和显著低于破壁松花粉组 (P <0 0 1,P <0 0 5 ) ,天然松花粉在消化道内破壁率为 6 5 9%~ 6 7 1% ,低于破壁松花粉破壁率 .天然松花粉组肾上腺脏器系数显著高于破壁松花粉组 (雌 :P <0 0 1,雄 :P <0 0 5 ) .结论 :大量摄入未破壁的天然松花粉对幼鼠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 ,大量天然松花粉在消化道内破壁率为 6 5 9%~ 6 7 1% ,天然松花粉刺激肾上腺增生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  相似文献   

7.
松花粉的显微和理化鉴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松花粉的显微结构并探讨其理化鉴别方法。方法用水合氯醛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拍摄其显微图像;并用理化方法进行鉴别。结果与结论松花粉淡黄色,呈椭圆形或类球形,表面有类圆形或多角形的纹理或小颗粒状突起,两侧各有一个膨大的气囊,气囊壁有明显的网状纹理,网眼多角形或类圆形。理化鉴定显示松花粉的甲醇提取液具有甾醇和黄酮类的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木忽木属植物花粉及叶片显微形态特征。方法: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发现木忽木属木本类群花粉粒形状由近扁球形至长圆球形,表面纹饰以网纹为主,一些种叶背面存在网状结构;草本类群花粉粒形状由近圆球形至近长球形不等,纹饰以脑纹型为主,叶下表面均无网状结构。结论:木忽木属木本类群与草本类群存在着较大差异。花粉及叶表面特征具分类学意义,对一些植物形态相近种的鉴定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江苏产的轮叶沙参、沙参、荠苨、杏叶沙参和石沙参的花粉形态作了光镜和扫描电镜的比较研究。这五种花粉粒的大小、刺的密度及外壁表面特征等有一定差异,可作为种间鉴别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Song木属植物孢粉学及叶表面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Song木属植物花粉及叶片显微形态特征。方法: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发现Song木属木本类群花粉粒形状由近扁球形至长圆球形,表面纹饰以网纹为主,一些种叶背面存在网状结构;草本类群花粉粒形状由近圆球形至近长球形不等,纹饰以脑纹型为主,叶下表面均无网状结构。结论:Song木属木本类群与草本类群存在着较大差异。花粉及叶表面特征具分类学意义,对一些植物形态相近种的鉴定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MTT法检测蒲黄提取物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蒲黄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蒲黄提取物对HUVEC的影响。结果各浓度蒲黄提取物(100mg/L、75mg/L、50mg/L、25mg/L、10mg/L)均具有显著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各浓度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蒲黄提取物可通过促进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松花粉预防和延缓腮腺组织衰老IGF—1在腮腺导管细胞中的表达。方法: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雄性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观察不同剂量的松花粉对衰老的腮腺组织IGF—1表达的影响。结果:IGF-1在腮腺组织广泛表达,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组IGF-1的表达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经松花粉给药后IGF—1的表达明显上升,其中预防中剂量组效果明显。结论:松花粉具有改善衰老雄性大鼠腮腺功能紊乱。预防和延缓腮腺组织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黑松花粉对豚鼠离体小肠、结肠平滑肌活动的作用。方法 用破壁与未破壁的黑松花粉液进行对比,通过换能器用二道生理记录仪记录肠段的机械活动。结果 破壁黑松花粉液能增强小肠与结肠平滑肌的张力,与基础未破壁花粉液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01和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松花粉预防腮腺组织衰老IGF-1在腮腺中的表达。方法:D一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雄性大鼠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检测技术,观察不同剂量的松花粉对衰老的腮腺组织IGF-1表达的影响。结果:IGF-1在腮腺组织广泛表达,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组IGF-1的表达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经松花粉预防给药后IGF—1的表达明显上升,其中预防中剂量组效果明显。结论:松花粉具有改善衰老雄性大鼠腮腺功能紊乱,预防腮腺组织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主成分香蒲新苷及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含量为指标,研究了HZ802非极性大孔树脂吸附和纯化蒲黄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HZ802非极性大孔树脂对蒲黄总酮有良好的吸附纯化性能,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样品溶液的浓度为50mg/mL(生药量/体积);树脂用量为生药量的1.5倍(质量比);纯化先用2倍树脂柱体积的水,再用2倍树脂柱体积φ=0.2的乙醇;总黄酮的洗脱用2倍树脂柱体积φ=0.5的乙醇;吸附和洗脱流速均为2mL/min。  相似文献   

16.
试论蜂花粉中的功能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于从保健食品功能因子的一般要求出发,论述花粉中存在的有关功能因子,为指导花粉保健食品开发提供指导。方法:从各功能因子的主要形式和功能为切入点的方法,介绍了花粉中各功能因子的种类和含量。结果:按保健食品功能因子的要求对花粉进行阐述,适应国际上流行的功能因子明确的第三代保健食品的这一发展趋势,对加快我国花粉保健食品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结论:花粉中功能因子的种类和含量十分丰富,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7.
花粉过敏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研究表明,该病的产生往往与花粉中的某些多糖和蛋白有关。花粉飘散有地区性、季节性差异。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花粉症在发达城市地区的发病率高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现就气传致敏花粉种类、花粉致敏蛋白、花粉变应原的交叉反应、变应原的临床应用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复方花粉片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7只家兔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实验动脉粥样硬化造型,复方花粉片预防组另加复方花粉片5片/只/天。结果表明,该组动物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及动脉壁胆固醇含量、冠状动脉病变频率及严重度均低于对照组。这可能与复方花粉片降低血脂及血清APOB含量、减少血清脂过氧化物浓度、升高血浆中前列环素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率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乌头属22分类群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探讨了分类群之间的演化关系,为乌头属植物的分类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叶下珠属4种植物花粉的形态、酶组分含量及药效作用.方法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测花粉形态,用生化仪测定其所含8种酶组分含量,以花粉提取液来做小白鼠肝细胞损伤后的药效试验.结果4种植物花粉形态不同、酶组分含量各异,其花粉提取液有不同程度的降酶作用.结论形态结构及酶组分有差异的叶下珠花粉液均有降酶保肝作用,显示了叶下珠花粉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粉源植物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