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目的分析及探索在肾动脉狭窄(RAS)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月间我院接诊的怀疑为RAS的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进行肾动脉重建,对患者肾动脉最狭窄部位的内径宽度(Ⅰa)与两端的正常内径宽度(Ⅰb、Ⅰc)进行检测,再以(Ⅰb+Ⅰc-2Ⅰa)/(Ⅰb+Ⅰc)×100.0%公式为依据进行诊断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诊断评估后均获较好的血管造影后处理图像和肾动脉血管轴位图像,且可对患者双侧肾动脉的数目、变异、走行及钙化等进行清晰的显示。RAS程度分级:9例Ⅰ级,肾动脉均未见狭窄;30例Ⅱ级,其中右侧11例,左侧15例,双侧4例;15例Ⅲ级,其中右侧4例,左侧10例,双侧1例;4例Ⅳ级,右侧2例,左侧2例;2例Ⅴ级,均为右侧。结论在RAS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肾动脉造影在肾动脉狭窄(R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肾动脉造影(MSCTA),将获得的轴位扫描图像经适当处理后,获得重建图像,常用SSD、MIP、VR、MPR等处理方法。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多层螺旋CT肾动脉血管造影图像,肾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均可得以清楚地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肾动脉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肾动脉,并对肾动脉变异、肾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周围解剖关系做出诊断,属于无创性检查,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肾动脉狭窄(RAS)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因临床怀疑肾动脉狭窄(RAS)导致高血压患者而行肾动脉MSCTA检查,全部均行肾脏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以薄层CT轴位图像(层厚2 mm,间隔1 mm)为原始数据,应用工作站进行双肾动脉图像后处理,通过多种后处理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能获得满意的轴位原始图像,经工作站后处理可以清晰显示肾动脉主干及其2~4级分支,能够准确显示狭窄动脉并判断狭窄程度。结论:MSCTA能很好显示肾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常规作为临床怀疑肾动脉狭窄患者的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4.
肾血管性高血压(RVH)属于肾动脉血管床的闭塞性病变,是由一支或多支狭窄的肾动脉导致的高血压。以高血压进展迅速,舒张压升高明显(110-120mmHg)为本病特点。诊断肾动脉狡窄(RAS)的检查方法有超声、放射性核素显像、磁共振或螺旋CT血管造影。前两种推查为初筛检查,后两种检查为主要诊断手段,而肾动脉造影又常被认作诊断(RAS)的“金指标”^[1]。笔者回顾分析了26例临床疑为肾血管性高血压住院患者的肾动态显像结果,并与肾动脉造影结果对比,以探讨肾动态显像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肾动脉狭窄(RA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0例临床怀疑RAS的患者行肾动脉MSCTA,所有横断面图像行薄层后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包括电大密度投影、遮盖容积重建、多平面重组及仿真内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肾动脉MSCTA图像。110例患者中MSCTA显示肾动脉正常的83例(共262条),肾动脉狭窄27例(共29条)。结论肾动脉MSCTA合理的成像及综合的图像分析能清楚显示肾动脉并对肾动脉狭窄部位、程度及周围解剖关系作出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肾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怀疑为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同时进行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扫描和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将两种方法扫描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双肾动脉重建后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84例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54例肾动脉血管均诊断为肾动脉狭窄,而对42例临床怀疑为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结果显示,52例血管均诊断为肾动脉狭窄。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螺旋CT血管造影都能比较准确的诊断肾动脉狭窄症状,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敏感度、特异值以及准确值都要略高于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但是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方式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ROC曲线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CTA)诊断肾动脉狭窄(RAS)的准确性。方法:将200例患者按有/无RAS分为观察(A,100例)组与对照(B,100例)组,再将A组随机分为超声(A1,70例)组与CTA(A2,30例)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A组患者肾动脉血流速度和肾动脉内径,并以肾动脉血流速度和肾动脉内径对RAS的诊断绘制ROC曲线。并使用CTA技术显示A2组患者狭窄的肾动脉血管。结果:ROC曲线示:肾动脉血流速度和肾动脉内径与RAS的关系密切,当肾动脉血流速度<170 cm/s、肾动脉内径<5 mm时,受试患者存在RAS。另30例(60支血管)同时进行了肾动脉CTA检查,肾动脉CTA显示的狭窄血管数多于肾动脉造影[45支(75.0%)与41支(6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1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RAS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动脉血流速度和肾动脉内径是监测RAS的有效指标。肾动脉CTA和肾动脉造影具有类似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16排螺旋CT行MSCTA检查后初步诊断为肾动脉狭窄的病例,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两种检查所得图像资料再进行对比,从而分析MSCTA在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动脉硬化斑块形态、数量等方面的准确率及应用价值。结果MSCTA图像在狭窄的部位及动脉硬化斑块形态、数量上与DSA完全一致。在狭窄程度上,MSCTA有2例评价过度,完全符合率为91.30%。结论无创性MSCTA对怀疑肾动脉狭窄引起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初步筛选与诊断,基本能替代有创的DSA而作为临床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50例经临床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均在64排螺旋CT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50例中,48例清晰显示冠状动脉钙化或非钙化斑块86处,其中管腔轻度狭窄48处,中度狭窄25处,重度狭窄13处;2例患者因年龄较大,扫描伪影多,图像显示欠佳。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时间短,能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各分支管壁钙化、非钙化斑块及相应管腔狭窄程度,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肾动脉狭窄虽然发病率低,却可引起两种非常重要的疾病,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最终可导致终末期肾病。肾动脉数字减影(DSA)血管造影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随着多层螺旋CT(SMCT)应用的普及,CTA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对此病的诊断的准确性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李文贵 《吉林医学》2012,33(12):2624-262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8例布-加氏综合征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机,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采用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肝内段血管的形态结构。全部患者均行HV造影证实,分析CT检查结果。结果:28例布-加氏综合征患者,均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经过图像后处理技术重建图像,可以完全显示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的肝静脉、副肝静脉的狭窄、受压等征象。以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多排螺旋CT显示HV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100%。结论:多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能够完全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血管的形态结构,对布-加氏综合征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并分析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诊断过程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MSCT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六年内我院就诊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检查,探讨分析MSC-TA临床应用价值.结果:MSCTA评价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各分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高,各级评级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敏感性、准确率较高,能够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肾血管性高血压病早期诊断的检查方法,并研究16层螺旋CT动脉造影技术对肾动脉狭窄的检出率。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肾血管性高血压病患者19例,综合分析患者的血压水平、家族遗传病史,采用16层螺旋CT动脉造影对疑似病例进行检查,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19例患者经过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检查后,肾血管正常者6例,13例显示不同程度肾动脉狭窄,其中,起始段狭窄9例,肾动脉中端狭窄4例;轻度狭窄2例,中度狭窄4例,重度狭窄6例,血管闭塞1例;局限性狭窄10例,全程性狭窄3例。结论 16层螺旋CT动脉造影能清晰的显示肾动脉主干及分支狭窄程度及范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64排CT血管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Philips64排螺旋CT对临床65例拟诊为冠心痛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所得图像经过MPR、CPR、MIP、VR等后处理技术,对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进行评估。结果除11例未予进一步检查治疗外,余54例患者均进行了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对比,诊断准确率达95%以上。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技术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安全、快速、准确、风险小,创伤少,特别是三维后处理图像能清晰显示冠脉血管内钙化斑块、软斑块;对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阴性诊断也具有较强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16排螺旋CT对肾动脉狭窄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临床因高血压怀疑肾动脉狭窄的80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肾动脉CTA检查,全部均行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数据传输到工作站进三维后处理,包括MIP、MPVR、VR,并与轴位图像做综合比较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能获得满意的肾动脉CTA轴位原始图像,经后处理可以清晰显示肾动脉主干及其2-4级分支,能够准确判断狭窄动脉。结论多层螺旋CT采用适当的扫描方法和重建方法,可以对肾动脉狭窄进行准确评估,是非损伤性的、有效的成像技术,可常规作为怀疑肾动脉狭窄患者的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头颈血管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7例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扫描后的数据在工作站使用不同的后处理技术进行血管后重建。结果 27例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中,发现CTA检查结果正常者4例,异常者23例,其中一侧椎动脉全程均匀性变细11例,动脉起点变异7例,动脉瘤5例。共检出动脉狭窄42段,其中动脉轻度狭窄12段(28.6%),中度狭窄16段(38.1%),重度狭窄9段(21.4%),完全闭塞5段(11.9%)。后处理图像质量优23例(85.2%),良2例(7.4%),差2例(7.4%),后处理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2.6%。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直观、立体的显示血管情况并能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对血管情况进行多角度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关键成像技术问题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拟诊为ASO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将重建图像的原始数据传输到ADW4.2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及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多种后处理,同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分析;9例CT血管造影检查后一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结果所有患者下肢动脉图像显示良好,其中正常3例,29例下肢动脉存在节段性管腔狭窄,并在闭塞动脉周围可见较多代偿侧支血管影存在。544个节段血管共有346段0级狭窄,131段Ⅰ级狭窄,33段Ⅱ级狭窄,15段Ⅲ级,19段Ⅳ级狭窄。9例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与CT血管造影检查相比,在153个节段血管中的显示符合率为95.4%。结论64层螺旋CT下肢动脉造影检查可清晰地显示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及管壁斑块,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筛查、诊断及治疗前的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于肾动脉狭窄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不同程度肾动脉狭窄患者共40例,以上40例患者均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将检查结果分别作为MSCTA组和DSA组,对2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SA组即进行DSA检查发现,轻度狭窄患者14例,中度狭窄患者16例,重度狭窄患者6例,血管闭塞患者4例;MSCTA组即进行MSCTA检查发现,轻度狭窄患者13例,中度狭窄患者17例,重度狭窄患者6例,血管闭塞患者4例。其中DSA组患者中,肾动脉全程性狭窄患者22例,局限性狭窄患者18例;MSCTA组患者中,肾动脉全程性狭窄患者22例,局限性狭窄患者18例。临床MSCTA检查与DSA检查应用于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应用于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螺旋 CT,尤其是高档螺旋 CT的广泛应用 ,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可以信赖的微创性高分辨率检查手段。有关多排螺旋 CT扫描技术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报道较少 [1~ 4 ] ,而采用多排螺旋 CT扫描技术来重建移植肾矢状冠状图像及多层面图像、3D立体图像、CT血管造影图像、血管和肾盂输尿管图像等 ,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我院从 2 0 0 1年2月至 2 0 0 1年 8月 ,对肾移植术后 2 5例患者作了多排螺旋CT扫描 ,现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 5例患者中 ,男 2 1例 ,女 4例。年龄为2 6~ 5 6岁 ,平均 37.5岁。原发病均为慢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慢波”流速指标对内径减少≥50%的肾动脉狭窄( RAS)的诊断价值和最佳阈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现“小慢波”后并进行肾动脉造影的221例患者(研究组)。测量肾主动脉( MRA)、段间动脉( SRA)、叶间动脉(IRA)、弓状动脉(A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最低流速(EDV)、阻力指数(RI)、加速时间(AT)及加速度( AC),统计分析各组参数的差异。肾动脉造影显示动脉内径减少≥50%者定为中-重度RAS。使用ROC曲线( 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分析确定最佳诊断指标。计算这些流速指标不同阈值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肾动脉造影共显示肾动脉狭窄≤50%者16例,50%-99%者197例,完全闭塞2例,无狭窄6例。对于内径减少≥50%的RAS,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肾内动脉流速指标具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50%-99%的RAS最佳阈值分别为PSV:20 cm/s;EDV:10 cm/s;RI:0.50;AT:0.09 s;AC:1.5 m/s2。结论“小慢波”对于诊断≥50%以上的RAS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狭窄度在0-49%敏感性较低,对肾动脉完全闭塞无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