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注水井试井曲线用于砾岩油藏调剖压力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永年 《钻采工艺》2002,25(3):36-37
在施工中,注入压力的控制很重要,如果控制过高,低渗透层受到严重损害,达不到封堵高渗透层,启动低渗透层的目的;如果控制过低,挤入总量往往达不到深度调剖的目的。特别是对于非均质性严重的砾岩油藏来说,注入压力的控制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对深度调剖施工参数设计,现场施工的总结,发现砾岩油藏调剖压力(特别是深度调剖时)的设计存在不足,针对砾岩油藏调剖时,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确定注入上限压力的方法,即运用注水井试井曲线确定调剖注入压力上限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深度调剖技术在全国各油田的应用越来越多,在施工中,注入压力的控制(一方面与排量有关,另一方面随着注入量的增加压力不断升高)很重要,如果控制过高,低渗透层受到严重污染,往往达不到封堵高渗透层、启动低渗透层的目的。特别是对于非均质性严重的砾岩油藏来说,注入压力的控制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深度调剖施工参数设计、现场施工的总结,发现砾岩油藏调剖压力(特别是深度调剖时)的设计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里针对砾岩油藏调剖,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确定注入压力上限的方法,即运注水井试井曲线确定调剖注入压力上限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铬木素冻胶的配方研制和大剂量深部调剖施工工艺技术及其效果。该调剖剂成胶前粘度较小,成胶时间可长可短,能满足深部调剖要求。在调剖剂注入压力接近正常注水压力情况下,采取全井笼统挤注,而调剖剂却有选择地进入高渗透层段。调剖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高含水期油田多轮次调剖井效果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高含水期油田多轮次调剖井按照剂量大小、先后次序进行了调剖效果分析后得出结论:多轮次调剖堵水的效果是依次递减的,但可通过优化多轮次调剖系列堵剂、适当增加堵剂用量、优化每一轮调剖的封堵时机和注入压力,减缓多轮次调剖效果的逐次递减。  相似文献   

5.
渤海LD5-2油田具有平均渗透率较高和非均质性较严重等特点,长期高强度水驱进一步加剧了储层间非均质性,亟待采取调剖调驱措施来实现深部液流转向。本文以LD5-2储层特征为模拟对象,采用三并联岩心实验开展了调剖调驱剂注入压力对分流率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微球颗粒易于在岩心注入端端面滞留,引起注入压力"虚高",液流转向效果较差。与微球类调驱剂相比,聚合物凝胶类调剖剂注入能力较强,易于进入岩心深部和发生滞留,附加渗流阻力和注入压力增幅较大。随注入压力升高,中低渗透层对调驱剂和调剖剂吸液量增加,滞留作用引起附加渗流阻力增加,液流转向效果变差,因此,采取合理注入压力有助于改善调剖调驱液流转向效果。建议矿场实施调剖调驱措施前开展注入井吸液剖面测试,据此确定调驱剂和调剖剂最高注入压力或注入速率。图16表2参20  相似文献   

6.
在油田开采中后期所采用的稳油控水技术中,以深部调剖调驱技术为主,而注入设备对措施效果影响较大,为保证调剖调驱技术的顺利开展,研发了地面智能注入系统。该系统不但对聚合物的剪切小,而且可以有效地控制调堵剂的注入排量和压力,保证了调堵剂有效地进入高吸水层;同时该系统可以自动记录施工参数,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施工现场操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工艺的精确性。现场试验证明,地面智能注入系统可以满足大剂量调剖调驱和长时间施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注水井调剖注入压力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的注入压力可减少对非目的层的污染。提高调剖措施的有效率。针对目前调剖措施注入压力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优化措施工艺参数,从注水井注入系统压力平衡角度出发,以排量设定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预测调剖施工爬坡压力的方法。应用实例效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可简便快捷地预测注入压力,优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大剂量多段塞深度调驱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改善注水井吸水剖面和油井产液剖面,基于调剖堵水"2+3"理论提出了大剂量多段塞深度调驱技术。对堵剂的选择性堵水作用、渗透率对注入压力的影响、堵剂的耐冲刷性和可动性进行了室内实验,制定了堵剂施工段塞设计以及堵剂粒径的选择方案。实验表明,注入大剂量、低浓度、多段塞的体膨性堵剂可达到堵水和驱油的双重作用。在平方王油田滨17块进行了2口井的大剂量多段塞深度调驱技术试验,调剖后平均日注入量为86.5 m3,平均注水压力提高了3.5 MPa,对应10口油井有5井次见效,见效初期日增油17t,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对进一步提高大厚层区块的调驱效果及进行多轮次调剖技术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LFT高强度调剖剂的调剖原理、性能、现场施工工艺及调剖效果。该调剖剂成胶时间可控、配制简单、方便(现场配制),动用设备少,成本低,对注水井管柱适应性强。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调剖后在相同的注入条件下,注入压力升高,从而使吸水剖面得到改善,扩大了注入流体波及效率,并在相连通的油井见到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濮城油田沙二上2+3油藏的特点,从分层调剖管柱、暂堵剂、注入压力优化设计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在原有水泥挤堵管柱的基础上,对封隔器进行改进与完善,结合调剖开关设计,形成了适于所有调剖体系的大剂量分层调剖管柱;对筛选出的两种调剖暂堵体系进行配方优选及性能评价,得出了暂堵剂对不同渗透率层的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孤东油田二区Ng4-5矿场注聚井因井底附近聚合物滤积导致注入能力下降的问题,进行了间歇注聚试验并考察了注入压力与注入量、地层启动压力与地层吸水指数的关系。实施间歇注聚之后,截止到2007年12月底,该区累计增加注入量46254m^3,对应油井累计增油8042.5t,增注、增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注气对挥发性原油饱和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入气与地 下原油混合将改变原油藏流体的饱和压力,影响原油流动能力。饱和压力的改变尤其容易影响挥发性油藏的开发动态。在不考虑多孔介质对相态的影响,假定注入气与原油在PVT筒中直接充分混合的条件下,利用气液两相平衡原理,根据油田实际资料,分析了注入气对挥发性原油饱和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天然气、甲烷或氮气注入到原油中,随着注入量增加,原油饱和压力增加,相同注入量下注入氮气使饱和压力增加的幅度最高;注入气中间组分含量增加趋于使原油饱和压力降低;注入量增加使注入气与原油的混相压力趋于上升。  相似文献   

13.
用静态和动态方法研究了锦州9-3油田注入水与油层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该油田以馆陶组地层水作为注入水水源时,注入水与油层水的相容性较好,与地层原油的配伍性较好,与岩石的配伍性不好。体积流量过量试验结果显示,当注入150倍孔隙体积注入水时,因粘土膨胀,渗透率下降达28%,若将馆陶组地层水作为入水水源,必须在注入水中加入膨剂以防止由于粘土水化膨胀而造成的地层伤害。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裂缝性油藏空气泡沫驱的采收率,以王窑中西部地区长6段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前期水驱、空气泡沫驱、后续水驱实验,优化气液体积比、泡沫段塞体积、注入压力、注入速率和注入时机等参数。结果表明:泡沫注入岩心后,含水率迅速降低,采出程度迅速提高,裂缝岩心相对基质岩心封堵更快,但封堵效果较差;注入空气泡沫时间越早,最终采收率越高;最优气液体积比、泡沫段塞体积、注入压力、注入速率与岩心渗透率呈负相关,但因裂缝渗透率较大,渗透率变化对最佳注入参数的敏感性较弱。该研究结果可为低渗透油藏裂缝性储层空气泡沫驱精细化注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纳米聚硅材料在低渗透油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注水井注入压力长期居高不下、注入量低、单井注入压力差异大等问题,采用纳米聚硅材料可以缓解这一问题。岩心驱替实验、微观驱油实验表明,纳米聚硅材料改善注水效果的机理是能够改变岩石润湿性、提高水相相对渗透率,其强憎水特性能够驱替吸附在孔隙内表面的水膜、扩大孔径等。现场应用表明:纳米聚硅材料能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注水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图3表2参11  相似文献   

16.
ZBY—1型油压控制气举阀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气举采油中 ,传统的套压控制气举阀的开启和关闭主要取决于注气压力 (套压 ) ,往往造成低产井举空和高压气体“打循环” ;而高产井则出现阀间干扰 ,造成多点注气 ,耗气量大 ,且举升深度受到限制。新研制的ZBY— 1型油压控制气举阀的注气量由井筒流压自动控制。流压升高 ,阀打开 ,注气量增加 ;流压降低 ,注气量减少 ,使气举井在恒定的流压梯度下工作 ,确保产量稳定。现场应用新型气举阀 1 5井次 ,单井平均日产油量增加 1 2 4 4t,平均举升深度增加 750m ,平均日注气量下降 2 79m3,最大下入深度 2 92 0m ,单井最高日产液量 82m3,收到了较好的增产节气效果。  相似文献   

17.
深层稠油热水添加N2泡沫段塞驱开采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沈德煌  聂凌云  赵仕民 《特种油气藏》2004,11(4):104-106,116
针对深层稠油油藏,利用热采物理模拟技术,研究了热水添加N2泡沫段塞驱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热水中加入N2泡沫剂驱替时,能有效地提高驱油效率;泡沫液膜的高剪切可使原来吸附在岩石表面的油膜剥蚀下来,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泡沫剂及N2段塞驱替时,泡沫流动产生的高压力梯度,既可以克服毛细管力作用,又可以迫使注入水转向,提高波及体积。该种开发方式为那些埋藏较深,既不适合注蒸汽,也不适合采用常规水驱的稠油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注水压力高,注水量达不到开发配注要求是各大油田存在的普遍问题。阐述了注水井压裂的必要性和纤维复合固砂压裂机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注水井施工参数(裂缝长度、砂量)进行优化,得到适合注水井的压裂规模;优选了纤维浓度,对固结剂进行了性能评价。研究成果对提高注水井注入量,降低注水压力提供了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指导现场技术人员正确使用置换法压井,以伊朗Arvand-1井置换法压井为例,探讨了该井置换法压井作业中的问题,分析了该井采用置换法压井失败的原因。认为该井在关井套压52.5 MPa情况下始终保持注入压力61.6 MPa停泵,降至57.4 MPa后再次开泵,套压保持在42.0 MPa以上平衡地层压力的做法和采取的排气方法都存在一定问题,以致注入了2.55倍井眼容积的压井液却成效不大。指出若将井眼容积、注入量和施工压力结合起来进行分析,采取逐次降低注入套压和排气压力的方法,仅用置换法就可以压井成功。根据压井过程中始终保持井内压力平衡的原则和置换法压井原理,给出了正确的压井方法。   相似文献   

20.
雁木西油田油藏厚度大,储层为中孔中渗至中孔高渗,非均质性较为严重,注水开发后,注入水沿高渗透层锥进,造成注入水波及体积小,严重影响了注水开发效果。针对雁木西油藏物性条件及注水开发现状,通过大量的配方筛选和模拟试验,研究出了YM-1高强度颗粒堵剂和树脂强凝胶堵剂。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现场3口井的应用说明,这两种堵剂有效封堵了高渗透层,耐冲刷能力强,现场应用性能较好,改善了雁木西油田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