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桃花源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乌托邦。它让人感觉“真实”。引起了后世孜孜不倦的找寻。文章从《桃花源记》的文本入手,分析了其桃花源思想内核的建构和叙事特点,得出乌托邦何以“真实”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综观文学研究者就诗歌赏析提出的种种技法.可用“披文人情,知人论世,感悟妙语”来概括。然而,这一法门对于学力尚浅、古代文化知识储备极少的当前中学生而言,仍未免过于抽象和模糊.何况当下的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时空因素不利于学生去体会诗词中的真实情感.更无法体味以“含蓄、凝练、跳跃性”著称的诗歌语言。致使当前学生“读诗色变”.根本无法与古代诗人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3.
对于古代诗歌鉴赏板块的复习,不少老师采取两种方法:一是总结出相关诗歌知识,如表达技巧、思想感情、体裁特点等,二是借助大量的模拟题训练,加强学生对诗歌知识和答题技巧的掌握程度。不可否认,这样的做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种简单乃至粗暴的复习方法背后是备考的“离场”,即备考中脱离学生应试所需的技巧和心理,脱离应试的真实场景。若是不能将备考与应考对接起来,势必使备考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4.
臧克家的现代诗论认为 :诗歌要反映真实的生活、表现真实的情感 ;要有益于人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要有完美的形式、完美的内容 ,并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它明显地继承了中国古代诗论真善美的理论 ,同时又熔铸着新的成分 ,因而也超越了中国古代诗论真善美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李军 《考试周刊》2010,(45):13-14
唐代诗人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作家。他的诗歌从不同角度迅捷、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他将中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极具深刻性和严谨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诗歌的情景组合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诗论家认为 ,情与景是诗歌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以此为基础 ,他们对情与景以怎样的比例、方式组合提出了不同看法 ,认为情景交融与情景各半是最好的组合方式与比例。中国古代的诗歌情景组合理论不仅是一种诗歌理论 ,而且也是一种诗歌批评标准。中国古代的诗歌情景组合理论在中国古代的诗歌理论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这主要表现在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上。同时 ,中国古代的诗歌情景组合理论有时也失之呆板。  相似文献   

7.
古代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古代诗歌着重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讲究严格的句式韵律,给人以含蓄、精炼之感.从本质上讲,现代文学的发展是现代文学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传承和延续,不仅继承了古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方式,同时也沿袭了古代诗歌的写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古代诗歌进行了发展和演进.本文先对古代诗歌及其特点进行介绍,进而分析古代诗歌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诗人表现情感的载体,更是诗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与意象的完美组合,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表现形式。中国古代诗人十分讲究诗歌意象的组合,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一.真实意象与真实意象的组合战士生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是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中的著名诗句。诗的主旨是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古代散文还是现代散文,均遵循"说真实、写实物、叙事实、抒真情"的散文传统.蒙古族汉语散文的创作在恪守散文文体"非虚构性"的限定法则的同时,在其故乡写实中尝试着另一种散文叙述方式,以创作的真实、情感的真实、意味的真实增强了其散文审美的厚度.  相似文献   

10.
李斌 《现代语文》2013,(4):84-86
中国古代蔚为壮观的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诗歌是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古代诗歌代表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成就。而古代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了相当的比重,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共有古代诗歌38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的第六条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的意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世纪初,中国古典诗歌漂洋过海,对美国的意象派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然而,中国古典诗歌和美国的意象诗明显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比中西意象理论、汉英语言文字的句法特点及汉英诗歌,揭示出中国古典诗歌与意象派诗歌之差异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年诗词文化历史的文明国度,古诗词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古诗词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新课改背景下,古诗词教学策略创新,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文章结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3.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独特的审美范畴。它的形成既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经验的概括 ,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标准。本文从美学的角度 ,探讨了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涵义及特点 ,意境的构成与提炼及其意境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程 《天中学刊》2004,19(3):61-64
近代以来的古代诗歌研究从浪漫主义的角度,提炼出许多概念,比如神秘的宇宙意识、永恒、有我与无我等。研究者并以此为标准对古诗进行褒贬,这使古诗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5.
卢聪勇 《成才之路》2021,(15):128-129
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短小精悍,韵律优美,意境深远,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以诗演绎,以画配诗,以诗解诗,以声配诗,尝试作诗,让学生得其趣而领其味,科学记诵古诗词,深入理解古诗词,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是一大难点,它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丰富深奥的内涵诠释着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而其文字精炼却意义深广这一特点在教与学当中给失聪孩子的学习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但同时它也是提高失聪孩子语言素养的很好途径。通过阐述一些在古诗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如表象阅读(感知整体、品析语言)、得义阅读(再现法、幻联法、寻踪法)、评鉴阅读(多视角评价,比较评价)等,旨在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古诗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诗话汇编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大系统中:一是专家诗话汇编之体的承传;二是综合性诗话汇编之体的承传。之中,又有分门类编之体和据人而编之体承传的不同。诗话汇编体制的承传,从内在影响着古代诗话多方面价值的展开.  相似文献   

18.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古诗词教学,能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和写作素材,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推荐更多的优秀作品,以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论述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朝鲜诗家南龙翼的诗学理论,不仅继承了中国诗学的理论观点,更承传了中国诗学的批评方式,其对摘句批评的承传,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意识,对后世诗学批评以及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龙翼的摘句批评和中国诗家的摘句批评共同构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诗歌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20.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诗歌形式,它倍受日本人民喜爱且长盛不衰。俳句来源于中国古代连歌,无论是其形式、内容还是风格,都深深地打上了中国古诗的烙印。俳句是和中国古诗密不可分且相互影响的,翻译俳句时对此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