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酒精湿敷预防套管针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用酒精湿敷预防使用套管针输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方法 :将6 0例使用套管针输甘露醇的患者分为酒精湿敷组和常规组 ,每组 30例 ,湿敷组患者使用套管针输注甘露醇时用 75 %酒精纱布湿敷套管针敷贴上方 ,至输液结束后 30min。常规组患者使用套管针输注甘露醇时不作任何处理。结果 :湿敷组发生Ⅰ°静脉炎 4例 ,常规组发生Ⅰ°静脉炎 2 5例 ,Ⅱ°静脉炎 3例。结论 :临床在使用套管针静滴甘露醇时用75 %酒精纱布湿敷局部 ,可以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酒精加维生素B_(12)湿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应用甘露醇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湿敷组和对照组各30例,湿敷组应用95%酒精加维生素B_(12)纱布湿敷注射部位的上方至输液结束后30min,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湿敷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3.3%和7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5%酒精加维生素B_(12)纱布湿敷注射部位的上方可以预防和减少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  相似文献   

3.
红花酒精热湿敷对甘露醇静滴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观察50%红花酒精热湿敷治疗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2001年7月~2003年6月将180例采用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与观察组85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采用50%红花酒精热湿敷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的静脉炎,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1%、94.1%,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治愈时间分别为8.4±1.6d、4.2±1.8d,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50%红花酒精热湿敷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效果优于用50%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冰敷联合依沙吖啶溶液冷湿敷治疗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以下简称: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5月对心律失常且进行胺碘酮静脉输液治疗出现静脉炎的28例患者,给予冰敷和依沙吖啶冷湿敷交替使用的干预方法,比较患者干预前后静脉炎疼痛程度并观察静脉炎疗效.结果 患者干预后疼痛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愈2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采用冰敷和依沙吖啶冷湿敷交替使用的方法,能迅速缓解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疼痛并能有效治疗静脉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酒精加654-2湿敷预防套管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湿敷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湿敷组患者使用套管针输注甘露醇时用75%酒精加654-2纱布湿敷套管针敷贴上方,至输液结束后30m in,常规组未作任何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例数和套管针留置时间。结果:湿敷组与常规组静脉炎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用酒精加654-2湿敷法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两组套管针留置时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敷组套管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结论:75%洒精加654-2纱布湿敷局部可以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套管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6.
选取66例静脉泵入尼卡地平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应用康惠尔溃疡贴治疗,对照组应用75%酒精湿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慧尔溃疡贴治疗静脉留置针泵入尼卡地平引起静脉炎效果显著,疗效明显优于75%酒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硼酸联合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血栓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经45例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知情同意后,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按照同一患者静脉炎发生的先后顺序分别给予2种方法湿敷,比较2种湿敷方法的治疗效果。对先发生的血栓性静脉炎常规使用50%硫酸镁湿敷(传统法),后发生的静脉炎则在硫酸镁湿敷基础上加用3%硼酸溶液湿敷(改良法)。结果硼酸联合硫酸镁湿敷法的总有效率97.8%,硫酸镁湿敷法总有效率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33,p<0.05);起效时间快,与传统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5,p<0.05)。结论硼酸联合硫酸镁湿敷能有效治疗甘露醇所致血栓性静脉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红花酒精混合液对输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97例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山莨菪碱红花酒精混合液湿敷患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患处,72 h内对2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8.1%和84.4%,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莨菪碱红花酒精混合液湿敷对静脉炎的疗效明显优于50%硫酸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地塞米松与50%硫酸镁溶液联用湿敷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使用盖诺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患者进行4个疗程的化疗,试验组在滴注盖诺时用地塞米松加入50%硫酸镁溶液湿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结果: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09%,疼痛程度评分为(2.60±1.05)分;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0.86%,疼痛程度评分为(5.72±2.41)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用地塞米松与50%硫酸镁溶液联用湿敷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发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醇联合如意金黄散、蜂蜜、地塞米松外敷预防造影剂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10例造影剂外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75%乙醇湿敷1 h,再予以50%的硫酸镁湿敷,观察组采用75%乙醇湿敷1 h,再予以如意金黄散、蜂蜜、地塞米松外敷。结果:治疗24 h观察组局部肿胀完全消退率及疼痛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1),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治疗第4天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乙醇联合如意金黄散、蜂蜜、地塞米松用于外敷预防造影剂所致静脉炎安全、有效,药物保留时间长。  相似文献   

11.
75%酒精湿敷治疗静脉药液外渗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75%酒精湿敷治疗静脉药液外渗的疗效。方法将发生静脉药液外渗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实验组采用75%酒精湿敷,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和局部肿胀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局部肿胀和疼痛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75%酒精湿敷治疗静脉药液外渗具有一定的疗效,可减轻患者局部肿胀和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酒精加654—2湿敷预防套管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湿敷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湿敷组患者使用套管针输注甘露醇时用75%酒精加654—2纱布湿敷套管针敷贴上方,至输液结束后30min,常规组未作任何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例数和套管针留置时间。结果:湿敷组与常规组静脉炎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用酒精加654—2湿敷法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两组套管针留置时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敷组套管针留置时阃明显长于常规组。结论:75%酒精加654—2纱布湿敷局部可以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套管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3.
红花当归酊防治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为了解决临床上缺乏防治输液引起的静脉炎的中医护理的不足 ,寻找一种新的中药制剂和治疗方法。方法 运用活血祛瘀 ,消肿止痛的红花当归酊与传统的 5 0 % Mg SO4湿敷防治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对 10 0例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红花当归酊治疗为观察组 5 3例 ,5 0 % Mg SO4治疗为对照组 47例 ,湿敷患处每日 4~ 6次 ,每次 1h,按制定的疗效标准进行观察 ;同时 ,对 99例未发生静脉炎需补液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 ,用红花当归酊和 75 %的酒精进行预防静脉炎发生的实验。结果 红花当归酊与 5 0 % Mg SO4治疗静脉炎疗效经秩和检验 ,U=4.6 2 ,P<0 .0 1。红花当归酊和 75 %的酒精预防静脉炎疗效经 χ2检验 ,χ2 =9.33,P<0 .0 1,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红花当归酊防治静脉炎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温酒精湿敷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加温酒精湿敷组、常温酒精湿敷组、常规换药组各40例,术后切口换药分别行加温至36℃的75%酒精消毒并湿敷、常温下75%的酒精消毒并湿敷、常规碘伏消毒,观察术后切口坏死、感染、肿胀及疼痛情况。结果:75%酒精加温至36℃后浓度维持稳定;跟骨骨折术后加温酒精湿敷组的切口甲级愈合率优于常温酒精换药组及常规换药组(P0.05),其术区皮瓣肿胀程度、术后换药疼痛评分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跟骨骨折术后换药应用加温36℃的75%酒精消毒并湿敷切口,切口愈合好,术后肿胀程度轻,疼痛评分低,是一种实用、廉价的换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成分局部湿敷对临床因反复穿刺所致静脉炎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方法:随机抽取全院5年内因静脉穿刺引起的静脉炎患者125例,采用中药浸泡液对静脉炎局部湿敷,观察其对静脉炎的治疗效果。结果:50例局部痉挛痛患者在中药湿敷1 h后疼痛明显缓解,35例局部炎症患者在中药湿敷3~5 d内症状均有好转,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由原来的12.5%降至3.5%,血管变硬发生率由原来的7.0%降至2.5%。结论:中药成分(如甘草、芍药等)具有解痉挛及皮质激素样抗感染作用,中药湿敷可以改善临床因反复穿刺所致的血管痉挛痛及局部炎症,预防局部静脉硬化,对临床护理及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75%酒精湿敷治疗PICC致过敏反应疗效。方法将30例PICC穿刺所致皮肤过敏反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75%酒精湿敷,7 d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4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75%酒精湿敷治疗PICC致过敏反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酒精湿敷加喜辽妥联合地塞米松对长春瑞滨致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化疗方案选择长春瑞滨加顺铂,在静脉滴注长春瑞滨前后用生理盐水100ml加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A组患者选择用酒精湿敷局部加喜辽妥外用,而B组应用50%硫酸镁冷湿敷,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及局部疼痛情况。结果:A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并且疼痛反应的发生较B组少,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酒精湿敷加喜辽妥对防治静脉输注长春瑞滨致化疗性静脉炎疗效优于50%硫酸镁冷湿敷,其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五黄油治疗顺铂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顺铂所致的静脉炎患者按序贯实验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五黄油湿敷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33%硫酸镁湿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静脉炎(Ⅰ级、Ⅱ级、Ⅲ级)的好转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Ⅰ-Ⅲ级静脉炎的好转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或P〈0.01)。结论五黄油治疗顺铂所致的静脉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山莨菪碱湿敷预防长春瑞滨致静脉炎及疼痛的效果.方法:将应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输注长春瑞滨前5 min沿患者血管走向穿刺点上方3~5 cm局部常规应用冰块冷敷,观察组采用输注长春瑞滨前5 min应用0 ℃、33%硫酸镁加2%山莨菪碱混合液纱布湿敷.结果: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及局部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硫酸镁联合山莨菪碱湿敷能有效降低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发生,镇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措施。方法将80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按置管序号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前采用地塞米松肝素钠混合液浸泡导管,术后24h于穿刺部位上方近心端(沿血管走向)2~10cm处给予75%酒精湿敷。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置管。观察1周内两组穿刺部位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5.0%,对照组发生率为2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肝素钠混合液浸泡导管联合术后酒精湿敷,可有效预防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