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砂器型中紫砂花器的独具匠心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花器的魅力主要是源于神与意的传达。造型都是来源于大自然,一般外形都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紫砂花器是用泥塑的形式来塑造壶的外观造型,一般都以仿生器为主,是取于自然、源于自然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力极为丰富,经常是一种造型或一种元素可以制作出一个系列的作品,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与视觉盛宴。这件紫砂"暗香壶"的创作元素自然也是源于自然,整体器型圆润饱满,线条流畅,端庄大气。处处都有梅的元素,是典型的紫砂花器,可见紫砂匠人制作时的用心与繁琐。  相似文献   

2.
范建荣 《江苏陶瓷》2012,45(2):76-76
在大自然中,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山川草木、飞禽走兽都可以成为紫砂壶花货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花货创作源于人们在生活中的感悟及一双灵巧的手,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机械地反映自然与生活,而是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念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提炼和加工,从而创造出比自然更美、比生活素材更高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艺术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紫砂花瓶"四方双耳瓶"以大自然中常见的梅花为陶刻题材,艺术形象生动鲜明、立意高古、韵高清致,包含着无尽的神味,彰显出作品独一无二的美感。  相似文献   

4.
山水瓷画作品,是大自然的万千景象,经过画家观察、写生、提炼中的艺术创造。只有深入生活,师法自然,才能把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情融化进瓷画中,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5.
中国紫砂壶艺术与自然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广阔的大自然与中国人的智慧相配合是紫砂壶艺术诞生的基础。"提梁套组"这组作品就表现出紫砂壶返朴归真的艺术特点,本文对其艺术设计进行较为全面的领悟,揭示了这组作品体现出的自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把能让人赏心悦目的紫砂壶总能展现出绝美的线条艺术,线条的流畅、自然、恰当等是欣赏紫砂壶的重要因素。陶艺家在制作紫砂作品时,巧妙地运用大自然美的音符,随着山河大地同乐,与大自然的脉搏跳动和鸣,倾听自然之声,把大自然这种真、善、美的感觉融进紫砂壶的设计中,从而创造出不少与大自然的旋律相和鸣的流动线条之美。  相似文献   

7.
张继业 《江苏陶瓷》2021,54(1):37-38
作品"铁骨寒梅壶"源于自然,将宜兴的腊梅、紫砂两件瑰宝通过艺术手法呈现给世人,将自然形态加以变化,在艺术的夸张和伸展间构思作品,用智慧的双眼、灵动的心思和多元的艺术感知表现紫砂壶艺术的特质和精髓,囊括了数百年间紫砂技艺传承者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8.
紫砂艺术大部分都是自然界万物的缩影,一切的灵感来源都是大自然,源于自然且又高于自然的,在紫砂壶花器的创作上就更为明显。这件紫砂"硕果壶"的设计理念就源于自然,形态是石榴树为原型,通过艺术的加持把整把壶成熟的韵味展得淋漓尽致,秋日里饱满热情的丰收的喜悦之情,整壶端庄大气,泥色沉稳,壶身的石榴果实贴塑让整壶的丰收的气息铺面而来,尽显韵味与人文蕴意,让人一眼就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9.
紫砂艺术从明武宗正德年间开创,发展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在紫砂艺术的发展中,涌现出很多名家大师,紫砂壶的创作题材十分丰富,大自然便是其得天独厚的题材源泉,名家大师以自然作为创作元素,制作出别具风味的紫砂作品。  相似文献   

10.
人类在观照大自然的过程中,对动植物的自然形态产生了兴趣。通过不断地接触与亲近,产生了喜爱之情。艺术家们在观照大自然的景观后经过思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塑造了艺术形态来表达自然的美。紫砂艺术家们就是利用得天独厚的紫砂泥料创作紫砂陶作品,借紫砂陶反映出人们的意念与大自然之美。这款紫砂"鱼龙曼羡壶"以大自然的鱼和传说中的龙为题材,塑造了紫砂造型艺术的美。  相似文献   

11.
紫砂花货取材于大自然,将大自然中各种关于美的事物融入壶器的创作中,从而造就了紫砂花货的自然艺术魅力。紫砂花货"松桩壶"以大自然中的松桩为题材,使用提炼取舍、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段,表现自然之美,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12.
周红 《中国陶瓷》2003,39(2):60-60,64
本文探讨信息时代,现代人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他们对陶瓷绘画艺术的审美意识发生了新的变化课题,提出了现代人需要归回自然,追求大自然当中特有的纯朴美,阐明了自己是怎样从大自然中吸取养科,然后通过加工、整理、提取,把它表现在自己作品中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山水画都是源于生活的。画师们通过深入现实生活,师法自然,对大自然中的物象进行观察、提炼,并注入个人的思想、情感,描述出一幅幅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画作;通过长期的适时、适地的对大自然中的物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创造出一种种能准确地表现自然物象的形、质、纹理的技法;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总结出一套套严谨的绘画理论。这些非凡的画作、奇绝的技法、伟大的理论,皆是源于生活,都是大自然引领他们进行探索、思考、总结、创造的。  相似文献   

14.
美丽多彩的大自然是紫砂壶创作重要的灵感宝库,从早期的供春壶到各式各样的花器、筋纹器,均可见紫砂壶创作者对于自然的重视与热爱."报春"紫砂壶是一件精美的花器作品,本文对此件作品进行了分析,说明了作品的自然美,挖掘出其中的意蕴美,全面揭示了紫砂壶花器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蒋旭霞 《佛山陶瓷》2014,(3):62-62,64
《竹行天下》妙不可言之处在于紫砂作品与"竹"这一经典元素的完美结合,壶与竹过渡自然,装饰大方,简约而大气,真实中流露着艺术气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更深层次的表达了紫砂的意趣和艺术性,作品在"曲"与"直"间彰显着竹枝的魅力,能做到这种艺术效果实属不易。因此,《竹行天下》不光是件艺术品,更是精神品质和文化内涵的完美写照。  相似文献   

16.
正宜兴紫砂始于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代,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集艺术价值、人文价值、收藏价值等于一身,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佼佼者。紫砂壶艺见于物象,而对于壶艺制作则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托物言志便是一种常见而不落俗套的表现手法,借物抒情便自然成为其浪漫的艺术情怀。紫砂套壶《一帆风顺》即是在遵循传统制壶规则上力求创新创意的作品,该套壶将风帆之形巧妙地融入壶艺形象中,取其动感特征为作品提亮  相似文献   

17.
在紫砂艺术的设计创新中,赋予艺术灵感的就是我们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又或是看到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紫砂创意的灵感,艺术灵感本来就是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的。自然与生活这两者一直以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促进的关系,紫砂艺术对于这两者就做出了相当恰当的诠释。生活与自然给紫砂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与创意,紫砂匠人用自己精湛的紫砂技艺将这些灵感自然灵动地变幻成紫砂技艺,把紫砂作品与生活、自然结合到一起。  相似文献   

18.
鲍敏霞 《佛山陶瓷》2012,(12):50-50
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源泉。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柔情,又会将创作提升至文化、艺术的品味。紫砂艺人在创作紫砂作品时,可以以新的艺术思维方式、新的艺术创意去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9.
袁梦 《陶瓷研究》2023,(1):106-108
我们世世与自然相依,大自然在给人充实的资源之外,其最真实的、不需修饰的、瞬息万变的色彩美、形态美也让人沉醉,给予艺术的灵感。因此仿生设计早在原始社会时代就涌现,持续至今。陶瓷艺术中也蕴含着仿生设计学的理念,艺术家把大自然各类生命体中受到的启发与陶瓷的艺术技法相融,使作品越发具有生命。植物仿生也是其最常见的一种,其多变的形态、丰富的色彩、不同的肌理与陶瓷结合碰撞出的化学火花,使人惊艳。本文将具体阐述在自然界植物感受下所创作出来的陶瓷艺术,不仅是对形态的绝对仿生,还有其蕴藏的情感表达。通过对实例的归纳整理总结出现代陶艺中师法自然,胜于自然的美感,也使陶艺家们更多地去关注自然、欣赏自然。  相似文献   

20.
紫砂艺术尤其是花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形态息息相关,更与从事紫砂的艺人深入生活、观察自然和聪明才智的发掘深度密切相连。我们在拥抱大自然的同时,大自然也在回馈给我们许许多多的灵感,使紫砂艺术的创作题材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