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三种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用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为靶抗原的ELISA法;以三联体(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以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M2-3E(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AMA-M2抗体.结果 以PDC为靶抗原的ELISA法测定AMA-M2抗体检出率(敏感性)达81.25%,特异性达97.15%;以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测定AMA-M2抗体检出率(敏感性)达88.54%,特异性达98.37%;以M2-3E(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测定AMA-M2抗体检出率(敏感性)达96.88%,特异性达97.15%.结论 包被有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这两种抗原联合制备的三联体检测AMA-M2抗体的阳性率最高,特异性达到97.15%,为原发性胆汁性脉硬化的诊断提供了简便、快速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汉族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原表位分布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Red/ET重组技术制备AMA-M2抗原表位蛋白PDC-E2、BCOADC-E2和OGDC-E2,建立相应的ELISA检测方法,对374例PBC患者抗原表位分布进行分析。比较AMA-M2主要抗原表位组合模式间清蛋白-胆红素评分(ALBI)结果的差异,熊去氧胆酸(UDCA)药物生化应答和不应答患者抗原表位分布的差异。结果 374例PBC患者血清与PDC-E2、BCOADC-E2和OGDC-E2抗原表位有反应率分别为86.6%、88.0%和35.0%。与PBC患者血清有反应性的常见抗原表位模式(PDC-E2+BCOADC-E2+OGDC-E2、PDC-E2+BCOADC-E2、PDC-E2和BCOADC-E2)间ALBI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DCA生化不应答患者血清与BCOADC-E2的反应率(89.9%)高于应答患者(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AMA-M2抗原表位PDC-E2、 BCOADC-E2和OGDC-E2同时有反应性的PBC患者疾病预后不佳的风险较高,PDC-E2和BCOADC-E2抗原表位可能与UDCA治疗应答相关。  相似文献   

3.
抗线粒体-M2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M-M2)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意义.方法应用酶免疫斑点法(DIBA)检测抗AMA-M2抗体163例,M2抗原包被区出现深蓝或紫色条带为阳性,无颜照色为阴性.结果PBC患者39例,AMA-M2抗体38例阳性,阳性率97.4%;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16例,AMA-M2抗体1例阳性,阳性率为6.3%;慢性乙型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正常对照组均阴性.PBC患者AMA-M2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该法灵敏度为97.4%,特异性为98.9%.结论DI-BA检测AMA-M2抗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作为PBC重要的血清学指标,同时结合临床症状、生化检查、肝组织活检等提高PB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联合生化指标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已确诊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41例(PBC组),病毒性肝炎患者65例(病毒性肝炎组),体检健康者5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2-酮酸脱氢酶复合体(M2-3E,又名BPO)、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LC-1)抗体。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和胆汁酸(TBA)等肝功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BC组ANA阳性率为97.50%,荧光核型分别为胞浆颗粒型56.10%、核颗粒型21.95%、着丝点型7.32%、核膜型7.32%和核点型4.88%。PBC组ANA及AMA阳性率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ANA=83.12、79.35,χ2AMA=58.61、54.58,P0.05)。PBC组AMA-M2、M2-3E检出率分别与病毒性肝炎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AMA-M2=71.93、63.14,χ2M2-3E=78.77、69.36,P0.05)。PBC组GGT、ALP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GGT=492.50,UALP=300.50,P0.05)。结论 PBC患者可检测出AMA、AMA-M2、M2-3E等自身抗体,尤其是AMA-M2与M2-3E联合检测并且生化肝功指标升高,有助于疾病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克隆表达抗线粒体抗体二亚型(AMA-M2)的二个靶抗原侧链2-氧酸脱氢酶复合体E2(BCOADC-E2)、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PDC-E2)及其连接形成的二联体BP-E2融合蛋白,用于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 根据BCOADC-E2,PDC-E2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从正常人的琳巴细胞中提取RNA,通过RT-PCR方法 扩增得到相应的基因片段,经测定序列验证后插入表达栽体pET28a( ),构建重组表达裁体pET28a( )-BCOADC-E2,pET28a( )-PDC-E2,pET28a( )-BP-E2,转化大肠杆茵BL21(DE3)后诱导表达蛋白质.表达蛋白经SDS-PAGE,Western-blot等鉴定.结果 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三种重组质粒.IPTG诱导表达后,获得三种融合蛋白.经免疫学鉴定,重组抗原片段具有AMA-M2的免疫原性.结论 重组表达的BP-E2融合蛋白将有利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良构建M2型抗线粒体抗体(AMA-M2)靶基因三联体重组表达载体技术,建立检测AMA-M2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并进行评价。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三联体BPO,构建表达载体pGEX-4T-1-BPO,转入大肠杆菌BL21表达,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得到重组蛋白,并通过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目的蛋白,建立ELISA检测AMA-M2。结果获得纯度大于95%的重组蛋白;检测326例临床样本,4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有41例呈AMA-M2阳性,灵敏度为95.3%(41/43),特异度为98.2%(278/283),PBC组与非PBC组的AMA-M2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改良技术获取的目的蛋白可以用于AMA-M2检测,AMA-M2对PBC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重组表达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2亚单位(PDC-E2)检测M2抗体,以利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早期诊断。方法采用重组表达的PDC-E2建立了免疫印迹法(IB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PBC患者血清的M2抗体,以其他肝病患者、自身免疫病患者、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40例PBC患者血清中检测出抗PDC-E2抗体阳性37例,阴性3例,阳性率为92.5%,而疾病对照组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该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用重组表达的人PDC-E2检测抗体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PBC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研究12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相关血清学自身抗体与戊型肝炎病毒(HEV)抗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与PBC相关自身抗体: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重组M2融合蛋白抗体(M2-3E/BPO)、抗核点型靶抗原蛋白100(抗-sp100)、抗核孔复合物210跨膜糖蛋白抗体(抗-gp210)、抗着丝粒蛋白B抗体(CENP B),以上抗体中单一或多抗体阳性血清127例与9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9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和122例健康人血清样本同期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EV IgG/IgM抗体。结果 PBC相关自身抗体阳性组、健康人对照组、SLE和RA组的HEV-IgG抗体阳性率分别是55.9%、27.0%、23.7%、40.2%,经χ2检验PBC相关自身抗体阳性组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相关单一自身抗体阳性组和多抗体阳性组之间HEV-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9,P0.0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1,P0.05)。结论 PBC相关自身抗体阳性血清存在HEV抗体高阳性率。PBC相关自身抗体和HEV-IgG抗体的实验室检测可能存在相互干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96例PBC患者,10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和49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线粒体(AMA)-M2亚型抗体、抗3E(BPO)抗体、抗Sp100抗体、抗旱幼粒细胞性白血病(PML)抗体、抗gp210抗体、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体、抗肝特异性胞质抗体-1(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结果 96例PBC患者中AMA-M2、抗3E(BPO)抗体、抗Sp100抗体、抗PML抗体、抗gp210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6.0%、84.4%、32.3%、28.1%、35.4%,而以上5种自身抗体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3.0%、9.0%、3.0%、2.0%、1.0%;AMA-M2对PBC诊断的敏感度达76.0%,特异度达87.0%;抗3E(BPO)抗体对PBC诊断的敏感度达84.4%,特异度达91.0%;抗Sp100抗体对PBC诊断的敏感度达32.3%,特异度达97.0%;抗PML抗体对PBC诊断的敏感度达28.1%,特异度达98.%;抗gp210抗体对PBC诊断的敏感度达35.4%,特异度达99.0%,未检测到抗LKM-1抗体、抗LC-1抗体及抗SLA/LP抗体;抗gp210抗体阳性患者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抗体阴性患者(χ2 =11.17,P<0.01).结论 PBC患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谱检测对PBC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种利用重组表达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2亚单位(PDC-E2)和E3结合蛋白(PDC-E3BP)检测原发性胆汁肝硬变(PBC)患者血清的方法。方法 以适当的条件诱导PDC-E2和PDC-E3BP表达质粒pExSecI/PDC-E2和pET28/E3BP,利用表达产物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BC、正常人及其他原因肝硬变患者血清,并与欧盟的检测试剂盒比较。结果 显示PDC-E2和PDC-E3BP表达产物检测PBC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阳性率为93.3%,与欧盟试剂盒比较,总符合率为98.03%。结论 建立了利用重组表达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2亚单位和E3结合蛋白检测PBC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方法,且获得PDC-E2和PDC-E3BP的高效表达产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6例AMA-M2阳性患者按临床诊断分组,统计分析其病种分布、性别分布、肝功能及自身抗体指标。结果 106例患者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确诊患者26例,占24.5%;非PBC患者80例,占75.5%,包括免疫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肾脏等系统、器官疾病,涉及28个病种;男女比例为1:5.23;PBC组患者肝功能酶学指标升高,非PBC组基本正常;2组病例均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阳性。结论 AMA-M2多见于PBC,也可见于多种自身免疫病及免疫应答异常疾病;AMA-M2阳性患者PBC确诊率无性别差异;PBC患者可见不同程度肝功能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设计克隆表达抗原蛋白三联体BPO,利用纯化的重组BPO,建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特异性免疫学诊断方法。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克隆表达M2抗原及其三联体BP0,并加以鉴定。纯化BPO,建立ELISA法。应用ELISA法检测17例PBC患血清M2抗体,以167例非PBC患和1225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17例临床诊断为PBC的患,M2抗体均为阳性,而对照组M2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本法检测M2抗体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PBC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测指标与抗AMA-M2抗体、抗GP210抗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肝脾内科住院的患者中符合2018年美国肝病协会推荐的PBC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根据患者血清是否含抗AMA-M2抗体分为抗AMA-M2抗体阴性组(17例)和抗AMA-M2抗体阳性组(55例);根据患者血清是否含抗GP210抗体分为抗GP210抗体阳性组(24例)和抗GP210抗体阴性组(48例)。对各临床症状和检测指标在抗AMA-M2抗体和抗GP210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中的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AMA-M2抗体、抗GP210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的各种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AMA-M2抗体阴性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水平均高于抗AMA-M2抗体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在抗核抗体(ANA)滴度为1∶320~1∶160时所占比例较高,且抗ANA抗体高滴度(>1∶80)的比例为95.83%。抗AMA-M2抗体阴性组的抗nRNP/Sm抗体阳性率较抗AMA-M2抗体阳性组高(11.76%vs.0.00%)。抗GP210抗体阳性组患者血清清蛋白/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较抗GP210抗体阴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GP210抗体阳性组的球蛋白水平较抗GP210抗体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AMA-M2抗体阴性的PBC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水平均高于抗AMA-M2抗体阳性的PBC患者,抗GP210抗体阳性的PBC患者的血清清蛋白/球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较抗GP210抗体阴性的PBC患者低,球蛋白水平较抗GP210抗体阴性的PBC患者高,表明抗AMA-M2抗体阴性及抗GP210抗体阳性的PBC患者肝脏受损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2005~2009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北京协和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济宁传染病医院提供的32例PBC患者、27例AIH患者和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线粒体(AMA)-M2亚型抗体、抗3E(BPO)抗体、抗Sp100抗体、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PML)抗体、抗gp210抗体、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体、抗肝特异性胞质1型(LC-1)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抗SLA/LP抗体)、抗Ro-52抗体。结果 32例PBC中抗AMA-M2抗体、抗3E(BPO)抗体、抗Sp100抗体、抗PML抗体、抗gp210抗体、抗LC-1抗体、抗SLA/LP抗体、抗Ro-52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25%、78.13%、15.63%、56.25%、46.88%、9.38%、6.25%、56.25%,而以上8种自身抗体在27例AIH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8.52%、18.52%、14.81%、14.81%、7.41%、3.70%、7.41%、66.67%。抗LKM-1抗体在PBC中未检测出,而在AIH的阳性率为11.11%。抗AMA-M2抗体对PBC诊断的敏感度达81.25%,特异度达86.00%;抗3E(BPO)抗体对PBC诊断的敏感度达78.13%,特异度达89.00%;抗PML抗体对PBC诊断的敏感度达56.25%,特异度达75.00%;抗gp210抗体对PBC诊断的敏感度达46.88%,特异度达86.35%,未检测到抗LKM-1抗体。抗LKM-1抗体对AIH诊断的敏感度为11.11%,而特异度为100.00%。结论抗AMA-M2抗体、抗3E抗体、抗PML抗体、抗gp210抗体的联合检测对PBC的诊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而对AIH的诊断意义不大,而LKM-1对PBC的诊断没有价值,而对AIH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谱检测对PBC、AIH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健康体检者中筛查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特异性AMAM2抗体,并对AMAM2抗体阳性者进行分析。方法:设计克隆表达了一抗原蛋白三联体,命名为BPO,它包含了AMAM2抗体识别的人源BCOADC-E2、PDC-E2和OGDC-E2的抗原表位片断。利用纯化的重组BPO,建立了PBC特异性免疫学诊断方法。ELISA法筛查5011名体检者,进一步分析AMAM2抗体阳性者的生化和免疫指标。超声检查或ERCP检查排除非PBC异常。结果:5011名体检者中有8名AMAM2抗体阳性(阳性率0.16%、),其中7名为女性,1名为男性,年龄均在40岁以上。4名AMAM2抗体阳性者有不明原因的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酸转肽酶的增高,虽无PBC的临床症状(如疲劳,皮肤瘙痒或黄疽),但其中有3名符合美国肝脏病学会推荐的PBC诊断标准。有两名行肝穿刺检查,均符合PBC病理学特征。结论:无症状PBC患者在中国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248例不明原因的肝功能持续异常患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进行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检测,应用免疫斑点法(Euroassay)进行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肝溶质抗原-1(LC~1)、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SLA/LP)、抗线粒体M2型(AMA-M2)检测,并结合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248例不明原因的肝功能持续异常患者中,PBC51例,占20.5%,其余197例原因不明。PBC患者的AMA-M2抗体均为阳性,ANA阳性32例占62.7%。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核膜型和核点型。PBC患者ALP、GGT及免疫球蛋白M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51例PBC中,4例表现为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其中1例抗SLA/LP阳性,提示PBC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型重叠,1例抗LKM-1阳性,提示PBC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2型重叠,2例ANA,SMA抗体阳性,提示PBC为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型重叠综合症。 结论 自身抗体及肝抗原抗体的检测对PBC诊断有重要意义;PBC患者存在PBC/AIH重叠综合征;对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医院体检者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患病情况及其与特异性抗M2型线粒体(AMA-M2)抗体的关系。方法 ELISA法筛查14 050例体检者,进一步分析AMA-M2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生化指标。结果 14 050例体检者中AMA-M2的阳性率为0.79%(111/14 050),其中男性0.53%(29/5 509),女性0.96%(82/8 541)。18例体检者确诊为PBC,另有4例体检者被高度怀疑患有PBC。该22例AMA-M2阳性体检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和(或)临床症状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结论健康体检中筛查AMA-M2抗体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诊断PBC。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M2型(AMA-M2)和SP100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3年该院各科室临床诊断为PBC的患者46例作为患者组,5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组中AMA-M2阳性率为91.3%,SP100阳性率为26.1%,对照组AMA-M2阳性率为1.0%,SP100阳性率为0.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7.82%,联合检测阳性率与单独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A-M2和SP100联合检测有助于PB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滴度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患者AMA M2亚型抗体(AMA-M2)浓度分布状况及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的阳性率及相伴ANA核型。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02例AMA阳性标本中的AMA-M2,并对已明确诊断的71例PBC患者进行AMA-M2亚型及ANA核型分析。结果在502例AMA阳性患者中AMA-M2阳性率为76.1%;71例PBC中95.8%AMA抗体效价大于1:160、90.1%AMA抗体效价大于1:320、73.2%AMA抗体效价大于1:640。95.8%AMA-M2阳性:67.6%M2200 RU/ML、84.5%M2100 RU/ML,并有56.3%存在ANA。结论 PBC中AMA、AMA-M2呈高滴度、高浓度集中,高效价AMA、AMA-M2及ANA的部分核型有助于PBC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及抗核抗体荧光核型,探讨其在PBC诊断及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已确诊的PBC患者67例及病例对照组70例,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PBC患者组阳性检出率以AMA-M2抗体、Sp100抗体及gp210抗体为主,抗核抗体荧光核型以核点型和胞浆颗粒型为主。AMA-M2抗体、Sp100抗体和gp210抗体在PBC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7.228,5.492和16.292,P0.01);而LKM1抗体、LC1抗体、SLA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特别是血清AMA-M2阳性是诊断PBC的重要指标之一,另外Sp100抗体、gp210抗体也是PBC诊断的特征性抗体,其对AMA-M2阴性PBC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