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患者女性,61岁,3个月前发热、咽痛、咳嗽,在外院诊断“右下肺炎”,注射环丙沙星等,5天后症状消退,原住院期间查血沉分别为127、85、75mm/1h,为进一步明确血沉增快原因于1998年6月3日收住我院。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无雷诺...  相似文献   

2.
韦格纳肉芽肿-ANCA相关的系统性血管炎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1 病例摘要1.1 病史 56岁女性患者,因发热、咳嗽、咳痰3个月,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1个月于19990609入院。患者缘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持续在39-0℃左右,伴有咳嗽、咳白色粘痰,痰中带少量血丝。在当地医院检查,胸片示“双肺弥漫性粟粒状病变”,并发现鼻粘膜息肉样变,鼻窦CT示“副鼻窦炎”,鼻粘膜活检及支气管粘膜活检均显示为炎症性改变,未发现肉芽肿样病变,当时未行尿检及肾功能检查。拟诊为“肺部感染”给予青霉素、先锋霉素Ⅴ、菌必治、舒普深及丁胺卡那霉素等交替治疗1个半月,咳嗽…  相似文献   

3.
尿毒症肺误诊肺结核1例北京胸科医院100095苗深文,孔文琴病人女30岁已婚农民。发热20余天,咳嗽、痰中带血伴喘憋10天,加重2天,于1993年3月6日急诊住院。1年前因尿急、尿血在某医院“B超”检查诊为“双肾积水、肾结核”,未治疗。体检:T38....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39岁,因咳嗽、低热3个月,高热头痛1个月于1998年4月21日入院。患者发热呈弛张热型,头痛剧烈,伴有喷射性呕吐,无抽搐、谵妄、昏迷、精神异常。查体:T38-7℃,神志清晰,应答准确。颈强直,Kernig征(+),右侧Babinski征(+),心肺腹部体检未见异常。血常规正常,红细胞沉降率40mm/1h,血结核抗体(+),PPD(++),痰找抗酸杆菌6次(-),脑脊液检查压力为185cmH2O(1cmH2O=0-0098kPa),除蛋白偏高外余正常。胸片示双肺野均匀小粟粒状阴影(图1…  相似文献   

5.
Marfan’s综合征合并自发性血气胸一例解放军第二十二医院内一科李平安病历摘要男患,56岁。因发热、咽痛、咳嗽于1992年7月1日在外院就诊,测Bp8.3/5.3kPa、ECG示“心肌缺血”,按“心源性休克”给予低分子右旋醣酐等快速补液治疗,7月6...  相似文献   

6.
脑实质结核1例沈阳市结核病防治中心(110161)王志荣患者男性,25岁,住院号25255。因进行性耳聋,运动性失语伴低热、乏力、消瘦2个月,于1992年3月12日入院。病人于1992年1月15日发热,体温38℃,咳嗽、咳痰,按“感冒”治疗好转,但1...  相似文献   

7.
93例初治涂阳培阳结核病人用2RHZ/R2H2方案按设计要求完成了治疗随访,所有病人采用门诊全监化疗,继续期疗期为痰培养阴转后巩固5个月,总疗期6-9个月(平均6.5个月),1例(1.1%)治疗失败,停药后24个月随访期内3例(3.3%)复发,总失败一复发率为4.3%,4例(4.1%)因药物副反应更改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对实施门诊全监化疗的地区,大部分病人可采用这种高效,安全,费用低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长期发热为症状的显微镜下结节性多动脉炎一例宁静鲁刚葛才荣患者男性,60岁。因发热、流涕、咳嗽3天,使用青霉素后出现荨麻疹入某医院治疗,皮疹消退后一直发热,体温在37.6~38.3℃,伴乏力、纳差,经多项检查未能明确诊断,曾用抗生素、抗结核治疗各1个...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8岁,因乏力半年,间断发热伴咳嗽1个月余,再发3天于1998年1月21日入院。半年以前患者在从事日常活动后即感明显乏力,间断加剧。入院前6周,无诱因干咳后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6℃。晨起发热,午后达峰,抗生素治疗有效,体温渐降。...  相似文献   

10.
对36例脾虚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自拟健脾消症方治疗。结果表明:乏力、纳差、腹胀、肝痛、便溏等常下状有效率为83.3-91.6%。5例于治疗后通过放射怀纱显像、B超、CT等检查,分别于5个月-3年3个月肝脏实持性占位病变消失,并稳定4个月-3年而复发,3例血清甲胎蛋白于治疗后2个月-1年转阴,定量由〉400μg/L逐步下降至正常。治疗后半年、1年、3年、5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91.7%、55.6%、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患者男,64岁。因不规则发热、咽痛2个月,暗红色血便3天,于1995年2月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开始发热,体温38~39℃,伴咽痛及轻度咳嗽,无畏寒及关节痛。门诊曾用青霉素无好转,仍不规则发热,且左咽后壁出现0.6cm×0.7cm大的溃...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免疫缺陷并全身播散性结核二例邱树敏朱绿绮李一万马强姚曙光王美华我们经尸检诊断婴幼儿播散性结核2例,并探明有免疫缺陷。现报告如下。例1男性,6个月。因发热、咳嗽1月余,抽搐7天,于1991年4月3日入院。查体:T39.6℃;神志清楚,慢性病容,营...  相似文献   

13.
黑热病三次复发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26岁。因间断发热2年余,于1996年4月24日收入我院。1994年1月始患者不规则发热,在多家医院按“伤寒”、“疟疾”、“白血病”等病诊治无效,骨髓检查找到利杜体后确诊黑热病。于1994年8月、1995年6月及9月3次住院治疗,前2次用葡萄糖酸锑钠,总量分别为6克(疗程6天)、30克(疗程30天),第3次用戊烷脒总量4.2克(疗程13天)。虽然3次治疗后体温曾降至正常,骨髓镜检利杜体阴性,但是在疗程结束后第4个月、15天和第5个月又出现发热,骨髓镜检利杜体阳性。1995年9月小腿出现脓…  相似文献   

14.
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访观察重组干扰素α-2b3×106U,每周3次,皮下注射,疗程3个月,治疗44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以未用于扰素的4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作为对照,两组病例病型、年龄、性别、病程及ALT等方面皆有可比性。治疗前所有病例HBsAg、HBeAg、HBV-DNA均阳性。结果发现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组在治疗完成时、随访治疗后6个月、1年、2年、3年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50.0%、51,2%、55.3%、40.9%和42.9%;抗HBe阳转率分别为250%、34.1%、42.1%、36.4%和42.9%;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5.5%、51.2%、42.1%、40.9%和42.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慢性活动性肝炎,治疗前ALT超过100IU/L,病程短于3年,女性病人,治疗开始后有发热者的疗效较好。副反应主要有发热、肌肉关节痛。结果提示重组干扰素α-2b是一种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5.
6例急性血吸虫病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1998年,我院收治急性血吸虫病患者6例,均为本县各级医院初诊中误诊者,造成病人延误治疗,为总结教训,现简介如下,以期引起重视。1 临床资料 例1:男,42岁,因发热,解脓血样便3天,于1997年8月4日入当地医院就诊,拟诊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一周后,症状未见好转,仍发热,解脓血样便。仔细检查,发现患者肝脏轻度肿大,压痛,追问病史,有疫水接触史。而转入我院,检查间凝(IHA)1∶10(++),大便血吸虫卵(+),血检嗜酸粒细胞升高,确诊为急性血吸虫病。给予吡喹酮120mg/kg6日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良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82例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27例)、药物+康复组(26例)和对照组(29例),所有病人随访观察3个月,于第3个月进行体表12导联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价疗效。结果:经3个月的随访观察,康复组和药物+康复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1%和84.6%,与对照组比较无显差异;康复组无任何药物毒副作用发生,而对照组和药物+康复组出现药物毒副作用分  相似文献   

17.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误诊为肝结核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误诊为肝结核1例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科(646000)李晖任小华患者男,41岁,因全身丘疹性皮疹,伴明显皮肤瘙痒6+月,加重伴发热、咳嗽半个月于1996年11月7日收入我院。患者曾多次在我院皮肤科门诊按“皮肤搔痒症”给予...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83年至1996年1月共进行大肠镜检查3443例次,经内镜、病理和手术确诊为大肠癌157例,占同期受检人数的4.56%,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性别与年龄:157例大肠癌中,男90例,女67例,年龄15-87岁,平均57.3岁,其中>50岁125例,占79.6%。2.受检时间:从出现症状至接受肠镜检查时间<1个月12例,1~3个月77例,占49.0%,4~6个月38例,7-12个月16例,>12个月14例。3.临床症状:鲜血便或脓血便97例,占61.8%;腹痛90例,57.3%;腹泻64…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0岁。因间断关节疼痛10年,双下肢水肿3周,发热半天,于1997年1月28日入院。  患者10年前受晾后双手指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手足关节X线未见异常。9年前查类风湿因子阳性,IgA、IgG及IgM升高,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之后症状反复发作,手指和足趾关节渐出现畸形,X线示“类风湿样改变”,平时不规律服用芬必得治疗。1个月前查尿常规未见异常,3周前无诱因出现乏力、纳差、双下肢水肿,且逐渐加重。1周前在门诊查尿常规示:尿蛋白(++++),颗粒管型8~10/LP,…  相似文献   

20.
例1.女,56岁。于半年前出现头昏乏力,面色苍白,活动性胸闷、心悸,无发热及咳嗽。10天前症状加重,于1998年3月31日入院。查体:体温36-8℃,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无出血点,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血常规:白细胞6-6×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血红蛋白53g/L,血小板196×109/L,网织红细胞0。类风湿因子、肝功、血生化、抗“O”、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正常。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及巨核系正常,红系为0。纵隔CT及胸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