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析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将同期于本院体检且结果正常的7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BNP、hs-CRP和LVEF水平及观察组NYHY不同级别患者的BNP、hs-CR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BNP、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其心功能状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脑钠肽(BNP)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近年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检测BNP与hs-CRP水平,并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稳定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BNP与hs-CRP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BNP与hs-CRP水平较稳定心绞痛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hs-CRP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联合检测可以预测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B型利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ECG将患者分为房颤组(59例)与无房颤组(53例),对患者的心电图、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对左室质量指数(LVMI)进行观察分析。测定两组患者的B型利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B型利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关系。结果 房颤组中,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及永久性房颤各为21、16、22例。房颤组患者的B型利钠肽水平明显高于未房颤组患者,P<0.05;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患者B型利钠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永久性房颤患者B型利钠肽水平与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患者有明显差异,P<0.05。房颤组患者与未房颤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型利钠肽水平与高血压房颤发作有直接关系,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出现房颤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脑钠肽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田玉龙  邢玉良  孙艳 《河北医药》2010,32(22):3146-3147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选择CHF患者93例作为CHF组,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Ⅱ、NYⅢ级和NYⅣ3个亚组,选健康体检4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BNP和hsCRP.结果 CHF组的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心功能恶化而增高,呈正相关(P〈0.05).结论 BNP和hsCRP水平升高是CHF的病理特征,可作为CHF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陈晓文 《江苏医药》2013,39(16):1931-1932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AF)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AF患者46例,分为阵发性AF(A组,15例)和持续性AF(B组,31例);选取年龄相匹配的体检正常的中老年健康者30例为对照(C组).检测复律前后血浆BNP变化.超声测定左心室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结果 A组心脏复律前和B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C组[(224.31±34.82) ng/ml和(253.19±37.51) ng/mlvs.(54.38±6.73) ng/ml](P<0.05);A组复律后血浆BNP为(57.94±7.52) ng/ml,明显低于复律前(P<0.05);A、B组LAD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AF患者血浆BNP明显升高.血浆BNP升高时不仅要考虑到心室疾病,同时也要考虑到有无AF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B型脑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水平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l7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预后情况不同分成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死亡组三组,与同期体检的健康对照组对比外周血血清BNP、hsCRP的含量情况。结果健康对照组患者的血清BNP、hsCRP含量低于预后良好组患者,预后良好组血清BNP、hsCRP含量低于死亡组,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BNP、hsCRP含量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BNP、hsCRP含量水平可作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患者的血清BNP、hsCRP含量水平越高,提示患者的预后则越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6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群200例为对照组,对BNP和hs-CR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观察组BNP和hs—CRP分别为(481.5±57.8)pg/mL和(12.4±2.9)mg/mL,均高于对照组[(41.2±9.6)pg/mL)和(3.8±1.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7,5.28,均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41.9±6.3)%,低于对照组的(60.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4,P〈0.05);随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变化BNP和hs-CRP均随着分级的增加逐渐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20、10.11、12.42、4.18、5.02、3.98,均P〈0.05)。经Logistic分析,血清BNP和hs—CRP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相关。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BNP和hs—CRP相关,随着分级的增加BNP和hs.CRP均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A MI患者急诊PCI术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ET)、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荧光免疫法、免疫透析比浊法检测1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术前1 h和术后48 h的血清ET、BNP和hs-CRP的水平变化.PCI术中冠脉造影确定动脉病变血管数目,分析三种因子水平变化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MI患者术前1 h ET、hs-CRP和BNP水平分别为:(1)单支病变组:(93.7±18.25)pg/L、(376.1±12.31)pg/ml、(4.3±2.35)mg/L;(2)双支病变组:(109.8±22.31)pg/L、(524.4±14.14)pg/ml、(7.8±4.38)mg/L;(3)(112.6±16.56)pg/L、(621.9±115.89)pg/ml、(8.1±3.91)mg/L.AMI患者术后48 h ET、hs-CRP和BNP水平分别为:(1)单支病变组:(50.6±14.43)pg/L、(144.7±4.93)pg/ml、(10.2±3.84)mg/L;(2)双支病变组:(66.8±16.82)pg/L、(226.2±9.92)pg/ml、(16.2±2.26)mg/L;(3)(70.4±15.33)pg/L、(261.7±9.23)pg/ml、(16.9±3.33)mg/L.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ET、hs-CRP和BNP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CPI前、后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ET、BNP和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三种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评价AMI患者冠脉病变的程度.PCI能提高AMI病人的生存率,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BN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SAP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BNP、hs-CRP和Lp(a)浓度,并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V)及舒张末期容积( LVESV).结果 AMI组的BNP、hs-CRP、Lp(a)水平分别为(391±136) ng/L、( 16±15) mg/L、(367±191 )mg/L.UAP组分别为(267±80) ng/L、(11±7) mg/L、(324±171) mg/L.SAP组分别为(36±21) ng/L、(2±1)mg/L、(191±130) mg/L.对照组分别为(33±14) ng/L、(1.0±0.4)mg/L、(150±116)mg/L.AMI组和UAP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及SA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MI组与SAP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AMI组与U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MI组LVEDV、LVESV、LVEF分别为(95±19)、(43±9)ml,(0.51±0.08);UAP组分别为(93±23)、(42±8)ml,(0.55 ±0.08);AP组分别为(86±18)、(32±9)ml,(0.64±0.09);对照组分别为(86±18)、(29±9)ml,(0.66±0.09).AMI组、UAP组与SAP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与U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ACS患者中,BNP浓度与hs-CRP和Lp(a)呈正相关,(r=0.53,P<0.01;r=0.543,P<0.01).BNP浓度与LVEF明显负相关(r=-0.44,P<0.01).控制年龄、性别、体表面积后计算两变量间偏相关系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首次发病48 h内BNP浓度与同期测定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 容积呈正相关(r =0.42、0.40,均P<0.01).结论 血清BNP浓度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重要的诊断指标之一.ACS患者BNP浓度的升高除了与心脏大小和射血分数相关外,也可能与缺血损伤造成的急性期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血压危象患者B型尿钠肽(BNP)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急诊室确诊高血压危象患者46例为实验组,以同期住院5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BNP水平和其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BNP水平比对照组要高,分别为(184±39.2)pg/ml,(35±5.5)pg/ml,P<0.05,实验组的心脏超声显示左房增大比对照组明显,分别为(39±1.9)mm,(30±1.7)mm,P<0.05,两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BNP水平与左房内径呈正相关(r=0.612,P<0.05),而其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84,P<0.05),随访6个月,实验组发生心血管事件有16例,其BNP水平较其他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 高血压危象患者BNP浓度比普通高血压患者显著升高的,其水平越高,提示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1.
邹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6):169-170,173
目的 探讨B型脑钠肽(BNP)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3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为C组(n=11例),稳定型心绞痛为D组(n=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为E组(n=23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血浆脑钠素(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贝那普利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6 min步行试验(6MWT),BNP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治疗后LVEDd,LVESd,6MWT,BNP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更为明显(P<0.01);而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的升高水平更为明显(P<0.01)。结论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具有改善心功能,抑制机体的炎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脑钠肽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蓓 《海峡药学》2010,22(10):94-95
目的在已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评估脑钠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96例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和58例健康对照者,采集静脉血样,同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测定其脑钠肽(BNP),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1、2、3级别的提高而上升,除了高血压1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2、3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NP浓度与高血压病情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BNP可作为高血压病人病情严重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90例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缬沙坦80mg,C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缬沙坦80mg,均1次/d,服药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抽取静脉血,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及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血清hs-CRP及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其中B组及C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ACS患者早期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及缬沙坦可明显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吴达党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784-1786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联合检测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BNP,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BNP与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BNP与hs-CRP水平显著下降,治疗前后hs-CRP与BNP两者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BNP和hs-CRP浓度的增高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病变程度相关,对判断CHD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1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另选20例健康成人做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常规基本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检测指标。结果(1)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数检测数据对比,治疗组患者更接近正常健康成人水平,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变化快、临床表现及危险性差异大,故早期识别ACS高危,对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B型脑钠肽(BNP)是1988年日本学者发现的一类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心脏激素,主要由心室分泌,在利尿、扩血管、降血压、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C型利钠肤(CNP)与脑钠肤(BNP)在心力衰竭不同分级时浓度的变化,并探讨二者与不同心力衰竭分级间的关系.方法 各种病因导致心力衰竭患者30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和心功能Ⅳ级组,并设体检正常对照组10例,用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CNP和BNP浓度.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随心功能级别变化,BNP水平增高,纽间差异均显著(P<0.01).心力衰竭患者血浆CN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升高(P>0.05),各组间血浆CNP浓度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是判断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而测定血浆CNP水平对判断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可能没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刘冰芝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611-3613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磷酸肌酸钠。两组均治疗14d。治疗前后测定患儿血浆hs—CRP和NT-proBNP。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x2=3.8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NT—proBNP均有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明确,且可以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浆hs—CRP和NT—proBNP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