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触甲苯工人肺泡气中甲苯浓度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接触甲苯工人及志愿者测定其肺泡气中甲苯浓度。结果表明:班中肺泡气平均浓度及脱离接触后各时点肺泡气浓度与空气甲苯浓度有较好的相关,采样时间以脱离接触后30分钟为佳,接触空气浓度100mg/m~3时,肺泡气中甲苯的建议生物阈限值为:班中平均肺泡气浓度50mg/m~3,脱离接触后0分、30分和180分钟相应的值为:70、20和10mg/m~3。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职业性接触苯工人20名(男女各半),连续两天重复接触后的肺泡气苯浓度观察研究,苯在肺中的平均潴留率:男工56.18±8.19%;女工56.04±12.64%,班末肺泡气苯浓度与空气浓度有极好的相关。脱离后苯经肺呈二相排出,半衰期分别为:男1/2Tα=6.81min,T1/2β=3.sh;女T1/2(?)=5.75min,T1/2β=3.8h,女工排出速率略低。  相似文献   

3.
苯乙烯生物监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了玻璃钢厂生产车间27名苯乙烯接触者。接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3.9-750mg/m~3,接触时间90分钟。采用Hplc法分离测定尿中苯乙烯的代谢物苯酰甲酸和扁桃酸。用浓缩热解吸法测定肺泡气中的苯乙烯。结果表明尿代谢物浓度及肺泡气浓度不仅班前与班后有极显著差别,且分别与接触水平呈良好的相关。尿代谢物排泄动力学研究表明:扁桃酸排泄符合药物动力学二室模型,生物半减期快速相T_1/2~α=2.9小时;慢速相T_(1/2)β=23.8小时。尿中苯酰甲酸的排泄与药物动力学一室模型相符T~(1/2)=15小时。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职业性苯接触工人连续3天的重复接触,对苯经肺吸收与排出的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女工的肺中潴留率高于男工(女工88.21%,男工42.32%)。苯经肺排出呈二相,平均半衰期为:第Ⅰ相1/2_α=3.91分钟(男),5.62分钟(女),第Ⅱ相1/2_β=0.05小时(男),2.23小对(女),女工排出半衰期较长。可见职业性接触苯后,女性易发生蓄积,危险性较大。(?)重复接触对苯经肺排出的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制我国职业接触苯工人尿中苯巯基尿酸(SPMA)的生物限值.方法 在苯作业车间选择空气中苯浓度在32.5 mg/m~3以下接苯工人55人,应用个体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作业者个体苯接触水平,同时采集当日工人班后尿,应用高压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测定尿中SPMA含量以评价苯接触者的内暴露水平,内外暴露水平的比较用相对内暴露指数(RIE)加以评定.结果 接苯工人工作环境空气苯浓度范围为0.71~32.17 mg/m~3,几何平均浓度为6.98 mg/m~3,中位数为7.50 mg/m~3,尿中SPMA与个体苯暴露量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Y(μg/g Cr)=-8.625+18.367 X(mg/m~3),r=0.8035(P<0.01);将我国职业苯接触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6 mg/m~3)代入回归方程,推算工作班后尿中SPMA含量为101.58μg/g Cr.计算的RIE指数显示,接触1 mg/m~3苯可平均代谢转化为尿中SPMA 18.23 μg/g Cr,并且随接苯水平的上升其代谢转化效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参考国外SPMA生物限值标准,建议我国职业接触苯生物限值班后尿中SPMA为100μg/gCr(47μmol/mol Cr).  相似文献   

6.
对90(男56,女34)名苯乙烯作业工人和80(男52,女28)名年龄、工龄相似的非接触苯乙烯工人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接触苯乙烯平均浓度在65.1mg/m~3的为接触1组;31.3mg/m~3的为接触2组。结果显示:接触1组微核检出率为2.83‰,  相似文献   

7.
苯为有机溶剂,应用相当广泛。据尹氏报导,估计我国目前有528,729名工人职业性接触苯或苯的混合物,抽样调查发现空气苯的几何平均浓度为18.1mg/m~3,约有64.6%低于我国现行最高容许浓度(40mg/m~3)。在制鞋工业中,苯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率为一般人群的5.8倍,苯中毒的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调查接触混苯的46名女工,年龄34.7±4.7岁,并以不接触毒物的30名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接触组相似。车间空气混苯浓度:低浓度组甲苯为73.3±22.3mg/m~3、二甲苯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测定的气相色谱标准方法。方法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用活性炭管采集,经二硫化碳解吸后,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进样1μl时,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检出限分别为:1.9×10-4μg、2.2×10~(-4)μg、3.0×10~(-4)μg、3.0×10~(-4)μg和3.7×10-4μg;当使用活性炭管采样20 L,用1 ml二硫化碳解吸样品时,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测定范围分别为0.031 mg/m~3~20.0 mg/m~3、0.036 mg/m~3~20.0 mg/m~3、0.050 mg/m~3~20.0 mg/m~3、0.050 mg/m~3~20.0 mg/m~3、0.060 mg/m~3~20.0 mg/m~3;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9%~1.4%。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94.0%~99.0%范围内。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的测定。也适用于室内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由于苯具有骨髓毒性,可引起白血病,并广泛存在于工作环境及室内空气中,因此,评价苯的接触十分重要。与空气中苯、尿酚、尿粘康酸及尿苯基巯基尿酸等指标相比,血苯是一项监测职业苯接触的特异指标。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血苯的测定方法,并以此为基本手段在志愿者中进行苯的动力学研究。血苯苯接触组由3个健康的非吸烟者组成,在动态暴露室中接触高浓度苯30 mg/m~3和低浓度苯5.2mg/m~34h。从接触苯前开始收集第一次血样后,每小时收集2次共3h,并在停止接触前采集最后一次。停止高浓度苯接触后,每隔10min采血一次,之后采血间隔加长,在24h内共采集16个血样。停止低浓度苯接触后,采集5个血样。血苯用顶空气相色谱法,配以光离子检测器进行分析,其结果为:连续接触30mg/m~3苯小时,停止接触1后,血苯平均值达238nmol/L,16h后,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半导体工业中,经常使用AsH_(?),出现了一些中毒病例。在金属冶炼、熔化、电解等作业工人中,AsH_(?)中毒多见。 AsH_(?)中毒症状与吸人量有关,吸入AsH_(?)250ppm(800mg/m~3)瞬间死亡,吸入25~50 ppm(80~160 mg/m~3)30分钟死亡,吸入10ppm(32 mg/m~3)较长时间死亡。AsH_(?)中毒症状与接触时间长短有关系:通常从接触到发病为2~24小时,吸人A_5H_(?)30分钟出现重症、4~6小时为中等症状、48小时后为轻症。总之接触量越大,症状出现越快越严重,预后也多不良。AsH_(?)中毒对以下各方面可出现影响。  相似文献   

12.
某高科技塑业企业工作场所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甲苯C_(TWA)的中位数M(P_0~P_(100))分别为0.30(0.30~0.53)mg/m~3、0.60(0.60~10.70)mg/m~3,C_(STEL)的中位数M(P_0~P_(100))分别为0.30(0.30~1.00)mg/m~3、0.60(0.60~11.40)mg/m~3,二甲苯的C_(TWA)、C_(STEL)检测值均小于最低检出限(3.3 mg/m~3),三苯检测合格率为100.0%。31名三苯接触工人WBC计数、中性粒细胞偏低检出率分别为12.90%、6.45%。工人接触苯、甲苯和二甲苯所致的非致癌危害商数(HQ)值M(P_0~P_(100))分别为2 849.33(712.33,15 671.33)、34.19(8.55,188.06)和5 157.00(1 282.20,28 208.40),接触苯致癌风险值为9.81×10~(-6)~3.48×10~(-5)。提示接触三苯的工人处于较高的非致癌和低致癌健康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3.
混合苯对妊娠女工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骥(山东省淄博卫生学校)报道:本文选择接触混合苯后妊娠的、且妊娠期继续在原岗位工作的71名女工为调查对象;同时以同厂不接触混合苯的行政管理女工68名为对照组,两组女工的年龄构成均在27~34岁之间,工龄在5年以上。调查结果,现场测定了24个点48个样品,苯的浓度在12.60~48.32mg/m~3,平均34.50mg/m~3,甲苯、二甲苯的浓度在64.20~120.54mg/m~3,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337名接触二硫化碳浓度为1.72—14.80mg/m~3 的女工及397名非接触女工1964—1985年间月经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前瞻调查。接触组月经异常发病率为35.85%,较对照组(18.21%)显著增高。将接触浓度按低于10m g/m~3 和高于10mg/m~3 分组,发现低于10mg/m~3组女工月经异常率已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病率与浓度间呈接触水平-反应关系。分析时平衡了有关混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报道:台钻厂喷漆车间生产过程中,空气中苯、甲苯浓度随着产量增加而逐年上升。经测定,1978年苯浓度为28.72mg/m~3;1979年苯为77mg/m~3、甲苯为99.5mg/m~3;1980年苯为259mg/m~3~507mg/m~3,甲苯为134.4mg/m~3;1982年苯为  相似文献   

16.
金属汞对作业女工月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776名接触汞和592名对照女工的月经变化进行了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长期低浓度接触汞的女工引起月经的主要变化是痛经,汞接触水平在0.03mg/m~3以上时,随汞接触浓度的增高,痛经发生率亦随之递增,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汞接触水平超过0.06mg/m~3时,月经经量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一般汞接触水平在0.06mg/m~3以下时,月经的周期、经期和经量的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喷漆作业车间空气中,苯浓度平均23.66mg/m~3,甲苯浓度平均151mg/m~3,该作业女工37名,工龄1~26年,通过书面问询,体检和血常规检验与非接触苯作业的对照组比较显示,除白细胞、血小板异常  相似文献   

18.
调查接苯作业工人36名,其中男24名、女12名,年龄22~55岁,接苯工龄2~24年,作业环境空气中苯浓度1.6~18.0mg/m~3。另选择基本条件相似而未接触毒物的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法  相似文献   

19.
对36名苯作业者终末呼出气(Ca),尿液中苯浓度(Cu)及其环境空气浓度(TWA)作了测定,结果显示:TWA 与 Ca、Cu 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并由此提出了终末呼出气(班末、第二天班前)及尿液中(班末)苯的生物暴露限值的建议值分别为6.5mg/m~3,1.0mg/m~3和0.14μmol/L.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70名接触间笨二酚工人和39名对照组(未接触任何毒物)健康检查结果。车间空气中间苯二酚平均浓度为2.62mg/m~3(高浓度组),0.18mg/m~3(中浓度组)。接触组工人未发现中毒和皮肤体征,未发现呼吸道刺激症状。生物化学、心电图和溶菌酶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阴性。该结果说明当间笨二酚浓度在2.62mg/m~3和0.18mg/m~3的情况下,未见接触间苯二酚工人健康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