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P2P的小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后无线传感器网络之间的交互和通信技术将是一项关键的技术.在介绍传感器网络特点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传感器网络以P2P方式联网构建移动的小型P2P传感器网络这项具体应用,描述了这项应用中网关的体系结构,介绍了作为P2P框架结构之一的JXTA协议,以及基于JXTA的这项应用的实验平台,给出了JXTA在这种移动环境中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2.
P2P技术足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入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由于受到移动网络自身特点制约,一些在其他网络中应用良好的技术并不一定适合移动P2P网络.提出一种基于移动P2P网络拓扑生成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Chord算法的方法生成覆盖网网络拓扑,并提出了一种处理节点移动的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在降...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移动P2P网络的概念、拓扑结构、资源定位方式以及移动P2P网络的资源定位模型加以详细介绍,从而让读者对移动P2P网络能够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4.
为了符合实际P2P网络中的节点异质性的情形并支持语义查询,在分析自组织网络模型和双层结构化P2P网络模型以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结构化P2P网络模型AS-P2P.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入了移动代理转移资源索引和使用双层结构化P2P网络区别节点能力以后,AS-P2P更加适应动态网络,并具有平均查找长度短,超级节点上负载均衡和资源索引分类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移动P2P网络目前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同时蓝牙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应用环境的逐渐成熟使得基于蓝牙实现的移动P2P网络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意义与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有限的带宽,较短的通讯范围,移动性等特点给蓝牙移动P2P网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在蓝牙通讯参数选择,数据分发策略上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基于BlueTorrent协议改进的协议:BlueTorrent-ED.该协议通过控制蓝牙随机退避时间精度来降低网络连接建立延迟,并采用On-Line编码算法进行数据分发优化以提高网络可靠性,实验仿真的结果表明BlueTorrent-ED能有效地降低网络拓扑变化,丢包率带来的影响,同时提高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和宽带技术的发展,P2P的应用日益广泛.但随着P2P应用的发展,网络中也暴露出如违反版权法律法规、传播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吞噬带宽、造成网络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P2P流量,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识别出实时网络中的P2P流量,这也是网络运营商和一些公司高度重视的难点问题.传统的以固定端口方式识别已经很难准确检测P2P流量,而DPI技术是一种相对简单、高效的数据流检测技术,将此技术运用于P2P流量监测控制_中,将大大提高协议的识别效率和准确度.以典型的P2P应用软件KuGoo2008为例进行分析,采用DPI原理,剖析KuGoo音乐工具网络流量的特征,分析提取出该流量的指纹信息,并提出一种优化的P2P流量识别方案,设计一个基于DPI技术的P2P流量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旨在检测并控制网络P2P流量,释放网络带宽,优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7.
宋应森  刘方爱 《微机发展》2011,(10):103-107
由于P2P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无线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提出了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P2P网络。文中通过分析移动P2P网络的特点和已有的网络模型,结合校园网络环境的特点,设计出基于校园环境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并对模型的资源查找进行详细的描述。模型被划分成三层结构,底层的网络采用改进后的Kelips路由算法通信,该算法的路由复杂度是一个常数,有效减少资源查找时间,保证节点维护状态信息的实时性和正确性;由超级节点组成的中间层,实行分布式管理,采取泛洪搜索算法来通信;顶层是一些域内中心节点,负责连接外网和解决网络的安全问题。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地减少资源查找时间,即使大量节点失效,也可以快速检测到节点间关系变化并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移动P2P网络路由策略不能较好适应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多变、网络和移动设备的资源有限等特点,以及不能较好解决路由建立和维护所带来的网络拥塞和资源消耗。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有限洪泛路由查询和移动agent路由查询相结合的策略,为每个移动节点提供丰富可靠、及时高效的路由信息。同时,使用改进的蚁群算法,综合考虑网络带宽、时延等多个路由性能指标,作为路由策略中路由选择机制。仿真研究证明,将所提出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移动P2P的路由选择和维护等问题,本算法在控制消息的开销、平均响应效率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对于网络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移动P2P网络的资源共享效率,根据兴趣相似节点间交易概率比较大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兴趣的动态分组算法,该算法在保证每组节点之间具有较高的兴趣相似度的基础上,考虑到一个组内的节点之间拥有的资源重叠较少时能更好地为其他节点提供分享资源,通过计算节点间的资源相似度,在进行动态分组时使同组内节点资源尽可能更丰富;针对移动P2P网络中逻辑拓扑结构与物理拓扑结构不匹配的问题,进行动态分组时考虑移动P2P网络中的节点间的物理距离,使物理距离小的节点划分到一个组内。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李桂林  李建华 《计算机应用》2007,27(8):1877-1880
在现有P2P应用和SIP协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层P2P-SIP网络设计方案,详细分析了P2P-SIP节点的实现机制。该设计采用P2P技术提高传统SIP网络的可靠性、自组织性,并解决了异构P2P SIP网络互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P2PSIP的移动终端跨域切换方案.通过结合P2P定位方式和SIP(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应用层对移动切换的支持,解决了终端在不同P2P覆盖网间移动后定位的问题.基于SIP)的终端在不同IP子网间移动后,为了正常定位和维持当前会话,必须采取某种移动切换机制.常用的切换机制包括Mobile IP方式和SIP应用层的移动切换支持.在分布式P2PSIP环境中,移动切换问题仍然存在.实际环境中,一定范围内往往有多个相邻的P2P覆盖网,为了使处于不同P2P覆盖网的终端之间可以互相定位和发起会话,可以将独立的P2PSIP网络划分为两个层次,分别用于内部SIP会话和不同P2P网络间的交互.分析并扩展了分层P2PSIP的网络架构,设计了一套对应的切换方案,使得处于分层P2PSlP中的任意两个终端之间可以被定位和发起跨域会话.  相似文献   

12.
The concept of Peer-to-Peer (P2P)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mobile networks, which ha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mobile P2P networks, and originate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any fields. However,mobile P2P networks are subject to the limitations of transmission range, and highly dynamic and unpredictable network topology, giving rise to many new challenges for effici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automatic and economical hybrid information retrieval approach based on cooperative cache. In this method, the region covered by a mobile P2P network is partitioned into subregions, each of which is identified by a unique ID and known to all peers. All the subregions then constitute a mobile Kademlia (MKad) network. The proposed hybrid retrieval approach aims to utilize the floodingbased and Distributed Hash Table (DHT)-based schemes in MKad for indexing and searching according to the designed utility functions. To further facilitate information retrieval, we present an effective cache update method by considering all relevant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bination of two different methods for cache update is also introduced. One of them is pull based on time stamp including two different pulls: an on-demand pull and a periodical pull, and the other is a push strategy using update records. Furthermore, we provide detailed mathematical analysis on the cache hit ratio of our approach. Simulation experiments in NS-2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more accurate and efficient than the existing methods.  相似文献   

13.
The concept of Peer-to-Peer (P2P)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mobile networks, which ha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mobile P2P networks, and originate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any fields. However,mobile P2P networks are subject to the limitations of transmission range, and highly dynamic and unpredictable network topology, giving rise to many new challenges for effici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automatic and economical hybrid information retrieval approach based on cooperative cache. In this method, the region covered by a mobile P2P network is partitioned into subregions, each of which is identified by a unique ID and known to all peers. All the subregions then constitute a mobile Kademlia (MKad) network. The proposed hybrid retrieval approach aims to utilize the floodingbased and Distributed Hash Table (DHT)-based schemes in MKad for indexing and searching according to the designed utility functions. To further facilitate information retrieval, we present an effective cache update method by considering all relevant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bination of two different methods for cache update is also introduced. One of them is pull based on time stamp including two different pulls: an on-demand pull and a periodical pull, and the other is a push strategy using update records. Furthermore, we provide detailed mathematical analysis on the cache hit ratio of our approach. Simulation experiments in NS-2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more accurate and efficient than the existing methods.  相似文献   

14.
借助P2P思想,构建一个基于移动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对等服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移动网络充当移动P2P平台,提供一种普适的传感器组网。代表传感器网络的网关节点隐藏了其实现细节,在P2P模式工作下向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个人服务。此外,还讨论了服务平台构建过程中的一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移动环境中一种基于Hash的P2P覆盖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提出的大多数基于哈希(hash—based)的P2P网络都集中于固定的对等节点。当节点移动到网络中一个新的位置时,这种结构在消息传递等方面的效率就会下降。文章提出一种移动环境中的基于哈希的P2P覆盖网(Hash—based P2P Overlay in Mobile Environment,H—MP2P),允许节点在网络中自由移动。一个节点可通过P2P网络广播其位置信息,其他节点通过网络可以获知该节点的移动信息并进行定位。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可知H—MP2P在扩展性、可靠性和效率方面都可以取得较好的结果,可以很好的应用在移动环境中。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及网络应用覆盖广泛,网络服务与网络请求数量不断增多。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 的计算机资源,提供最大的网络服务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等网络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手段,在开发和使用上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平台相对独立,平台数据无法直接共享;移动节点的移动性导致网络的连通不稳定。本文在前人 基础上,提出一种轻量级的P2P 协议框架,通过JXTA 协议将不同的平台联系起来,同时对JXTA 框架进行简化,使它成为一个 能处理移动节点随机移动的轻量级框架。  相似文献   

17.
P2P作为一项愈来愈流行的技术,在资源共享和协同协作方面有崭新的应用。但是这种新的技术面临传统的网络所未曾遇到的网络安全方面的严重考验。文中从实际应用出发,分析了现有的访问控制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信任域的P2P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不同于传统的基于PKI的访问控制模型,它能够在信任管理的基础上对P2P用户进行域划分,并针信任对域制定访问控制策略,从而使得访问控制在实际应用中更加简洁和可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网络技术不适合移动通信且移动IP和SIP有单失效点固有缺陷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等网络的IP网络分层移动性管理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问题结构定义为本地接入域网络和Internet全局网络两层模型,使用本地和全局两级覆盖网来处理该模型中接入网内的水平切换和跨接入网的垂直切换,并使用HIP协议来解耦静态主机标识和实际的网络位置.文章通过仿真实验指明将对等网络与移动性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网络的可扩展性,并且信令开销和时延增加较少,此外HIP协议还为应用提供了透明的移动性和安全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多数访问控制模型都针对集中式的和相对静态的系统,不适宜主客体动态变化的协同环境。文章分析了P2P系统的信任机制,介绍了考虑事务上下文因素的信任度计算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信任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dTBAC,以解决P2P环境的安全问题。该模型从网络个体信任的角度建立访问控制体制,根据主客体的信任值对访问权限进行动态管理。文章还就P2P应用中不同的访问服务类型给出了具体的访问授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