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胰腺癌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P5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P53抗体对28例胰腺癌组织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P53蛋白阳性物质位于肿瘤细胞核内,28例胰腺癌病例中有16例P53表达阳性(57.1%),与正常胰腺和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阳性率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表达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5),与术后存活情况有关(P<0.05),结论:P53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胰腺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胰腺癌病人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胰腺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7例胰腺癌组织(Ⅰ期4例,Ⅱ期8例,Ⅲ期11例,Ⅳ期4例;有淋巴结转移者18例,无淋巴结转移9例)、11例癌旁组织中HP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癌组织中HPA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0.1%(19/27),高于癌旁组织(9.1%,1/11)(P<0.05).淋巴结转移组HPA蛋白阳性表达率(83.3%,15/18)高于无淋巴转移组(55.6%,5/9)(P<0.05).Ⅰ Ⅱ期组HPA蛋白阳性表达率(66.7%,8/12)低于Ⅲ Ⅳ组(80.0%,12/15)(P<0.05).结论:HPA的异常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1例不同组织学分级乳腺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8.35%(44/91),正常乳腺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增加,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腋淋巴结转移组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有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3蛋白与乳腺癌的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检测乳腺癌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作为判断乳腺癌转移和估计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中S100A2和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S100A2蛋白和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阐明其与肺癌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以15例正常肺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检测32例鳞癌、28例腺癌中S100A2、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S100A2蛋白在NSCLC中表达率为70.0%(42/60),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率为20.0%(3/15).p53蛋白在NSCLC中表达率为63.3%(38/60),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率为26.6%(4/15).肿瘤与正常组织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S100A2蛋白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0.7%(17/28)和78.1%(2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3蛋白在鳞癌中表达率为78.1%(25/32),在腺癌中的表达率为46.4%(1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A2蛋白和p53蛋白在Ⅰ期患者中表达率分别为43.7%(7/16)和12.5%(2/16),Ⅱ、Ⅲ期患者中的表达率为79.5%(35/44)和81.8%(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表达率低分化组为79.1%(19/24),中、高分化组为52.7%(1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S100A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75%(24/29)、5 8.06%(18/31),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76%(24/29)、45.16%(14/31),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100A2蛋白和p53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TMN分期高的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加,p53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的NSCLC中表达有差异,分化程度低的肿瘤p53蛋白表达增高.提示S100A2和p53蛋白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53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53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1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浆液性腺癌43例,黏液性腺癌18例;高分化30例,中分化21例,低分化10例;伴淋巴结转移30例,无淋巴结转移31例)中P53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61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32例;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40例.P53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 );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58,P<0.05).结论:P53和Survivin蛋白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卵巢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还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P53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73例ESCC(男44例,女29例;高分化30例,中分化32例,低分化11例;有淋巴结转移29例,无淋巴结转移44例)和食管正常黏膜、癌旁组织中iNOS、VEGF、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ESCC组织中iNOS、VEGF及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黏膜和癌旁组织(P均<0.05).ESCC组织中iNOS、VEGF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与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均<0.05),P53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均>0.05).ESCC组织中P53与iNOS、VEGF蛋白表达均无关(P均>0.05).结论:iNOS、VEGF和 P53蛋白的表达与ESCC的进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癌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I-1及P53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乳癌及配对的正常乳腺组织中BI-1、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乳癌组织中BI-1、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和46.9%,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中2者的阳性表达率(3.1%和4.7%,χ2分别为72.002, 29.765, P均<0.05).不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BI-1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5).淋巴结转移乳癌组织中BI-1和P5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在乳癌组织中BI-1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2,P<0.05).结论:乳癌组织中BI-1与P53蛋白的联合检测对揭示乳癌的发病原因、判断预后及乳癌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P53和CyclinD1蛋白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联合表达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研究了P53和CyclinD1蛋白57例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本组病例CyclinD1蛋白的表达率为50.9%,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7.4%,且两者呈正相关性(P<0.05)CyclinD1蛋白在低分化食管癌中的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P53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结论 P53和CyclinD1蛋白表达呈相关性和食管癌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可作为评估食管癌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乳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乳癌组织(Ⅰ期6例,Ⅱ期13例,Ⅲ期25例,Ⅳ期9例;有淋巴结转移38例,无淋巴结转移15例;高中分化31例,低分化22例)及14例癌旁正常组织中FHIT的表达.结果:①乳癌组织中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49.1%,26/53)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92.9%,13/14),P<0.05.②53例乳癌组织中,中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间(54.8% vs40.9%),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间(44.7%vs 60.0%),Ⅰ Ⅱ期组与Ⅲ Ⅳ期组间(57.9% vs 44.1%)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FHIT基因与乳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判定乳癌发生及转移能力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胃癌P^53和Ki-6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P53和Ki-67抗原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45例胃癌分2组,淋巴结转移组28例,无转移组17例.以P53和Ki-67的单克隆抗体,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进行标记.结果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P53阳性表达分别为19例(19/28),5例(5/17),转移组的p53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的Ki-67高表达分别为21例(21/28)、7例(7/17),转移组Ki-67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P53阳性组的Ki-67高表达率明显高于p53阴性组(P<0.01).结论淋巴结转移组p53阳性表达和Ki-67高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p53和Ki-67表达可作为预测淋巴结转移,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常用骨科固定及植入器材,并对其发展历史、作用及特点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配伍在遣药组方及方中药性发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如配伍得当,可选择发挥方中之药的某一药性,可使方剂直达病位,亦可解毒增效,体现了方药离合之妙。  相似文献   

13.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词义教学是词汇教学的核心。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简单罗列词义。强调词的字面意义。而忽视词在实际使用中的意义。主要通过翻译和对比的方法进行。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探讨更有效的词义教学方法。采取讨论词义理解与语境的关系。及以语境理论和深层认知优势为指导的情景法和推断法进行词义教学,认为词义的理解与语境密切相关,依据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词义。语境理论指导下的情景法和推断法发挥了深层认知的优势。是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宝珍 《中国病案》2007,8(4):25-25
病案作为重要的医学信息源,不仅可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宝贵资料,而且在法律、保险和医院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解决医疗纠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判定医务人员和医疗活动有无医疗过错等方面是一个最具法律效力的书证。为确保病案质量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病案质量监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任何文学样式的产生、发展、流变和盛衰,都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消费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古代小说从产生时的“不登大雅之堂”到逐渐成为人们文学消费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消费需求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中国古代戏剧也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但由于其自身形式的局限,戏剧的消费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萎缩,戏剧走向衰微。从文学消费角度看中国古代小说与戏剧的盛衰趋势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6.
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停聚脉道,气血运行失常,脉道结构因而改变甚则闭塞不通,引起所支配脏腑失去气血濡养的一系列疾病称为"脉病"."毛脉合精"是脉通行气血、濡养脏腑官窍的重要前提,"毛脉失和"是脉病发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论述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结合《黄帝内经》相关条文,拓展"毛脉合精"理论内涵,论证了其结构应包括皮毛、腠理、分肉、三焦等,功能应包含通行营卫、津液和调、津血渗化等核心内容;其次,在"毛脉合精"基础上结合玄府学说,论证了玄府通利是"毛脉合精"的重要条件;最后,探讨在"毛脉失和"的影响下,脉病痰瘀证之痰浊、痰结、痰瘀病机演变过程,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脉病理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力  张大志 《中国病案》2008,9(4):33-35
传统纸质病案的数字化是整个医院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本文针对病案数字化采集和管理的需求特点,介绍了一个实用的病案影像存储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实现了对扫描得到的病案影像的存储、传输、浏览、打印和管理。且有界面友好、可靠性高、易于现有医疗信息系统集成等特点。通过较长时间的实际使用,该系统运行稳定,有效发挥了病案在医、教、研方面的真正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我校医学检验系93~96年级170余名本科在校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第一专业志愿与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比例约为1:2),通过对这两部分学生专业志愿与在校专业思想,学习成绩及政治表现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关系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专业志愿不是影响学生专业思想、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主要因素,学生在校专业思想受在校教育和多种因素影响。提示招生录取新生时不应歧视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肌钙蛋白Ⅰ(TnI)水平与心电图、冠脉病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8例,定量测定血TnI水平,分析其与患者ECG中ST段改变、冠脉造影中病变血管支数、血管狭窄程度。结果随着ST段压低程度的加深,TnI水平由0.30±0.08ng/ml升至0.82±0.09ng/ml(P<0.05);TnI水平与冠脉病变血管的支数无关,但随着狭窄的加重,其水平由0.38±0.09ng/ml升至0.78±0.26ng/ml(P<0.05)。结论TnI评价UAP患者心肌缺血程度的一项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它与ST段压低程度呈正相关,并可提示冠脉狭窄程度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0.
杨丽琼 《基层医学论坛》2016,(17):2321-232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前置胎盘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以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对81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种类型置胎盘发生产前出血、胎盘粘连/植入、产后出血的比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前置胎盘早产率59.3%,明显高于部分型(26.3%)和边缘型(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和部分型患者前置胎盘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前置胎盘发生1例死产,其他2组未发生围生儿死亡情况。结论前置胎盘类型与临床相关情况、妊娠结局关系密切,应根据不同类型及其风险,做好充分而科学的产科处置,以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