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沈红  赵海燕  杨志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0):598-599
目的 :探讨经腹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0例子宫良性病变需子宫切除者采用新术式为研究组 ,选同期传统子宫全切术 30例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术中出血 ,手术时间 ,术后病率 ,术后 1年随访慢性下腹痛发生率 ,性生活质量 ,手术后的性激素水平 ,卵巢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短 ,术后病率低 ,慢性下腹痛发生率少 ,性生活无变化 ;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改变 ,卵巢无囊性增大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改良子宫全切除术是手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切除术(试验组)与传统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全切除术(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术后血清FSH、E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更年期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安全易行,是低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8例子宫良性病变需子宫切除者进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楔形切除术,监测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测定,子宫大小,月经量等.结果: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性激素水平无改变,提示此术式对卵巢功能无影响.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楔形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较好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01/2008-01在兖州市人民医院妇科住院的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要切除子宫的患者200例,采用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20例(研究组),传统子宫切除术80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阴道长度,术后性生活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阴道长度及性生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用于临床方便、可行、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传统子宫切除术后的妇女卵巢衰退较自然绝经提前2~4年,其原因是由于卵巢的血供50%是来自于子宫动脉上行支-卵巢支,且有10%人群的卵巢血供完全靠子宫动脉提供。因此我们改变了切除子宫时一并切断子宫动脉的传统方法,保留了子宫动脉向卵巢的血管分支,即子宫动脉上行支-卵巢支,保障术后卵巢血供,从而保持卵巢功能。现将这种新式子宫切除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的子宫切除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子宫肌瘤患者术前未用激素治疗,术后自愿接受二次生殖内分泌检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切除术;B组行子宫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较A组高(P<0.05)。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大,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切除术是尽可能维持女性卵巢内分泌机能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孟庆琴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7):3892-3893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部分子宫内膜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疾患(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功血)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35例为研究组,同期同样疾病行传统子宫切除术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性生活质量、围绝经期症状,以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检测血清中性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和性生活质量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前、术后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与术前比较E2明显降低(P<0.01),FSH和LH明显升高(P<0.01)。结论: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是子宫良性疾病年轻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子宫切除术后的妇女卵巢衰退较自然绝经提前2~4年,其原因是由于卵巢的血供50%是来自于子宫动脉上行支-卵巢支,且有10%人群的卵巢血供完全靠子宫动脉提供。因此我们改变了切除子宫时一并切断子宫动脉的传统方法,保留了子宫动脉向卵巢的血管分支,即子宫动脉上行支-卵巢支,保障术后卵巢血供,从而保持卵巢功能。现将这种新式子宫切除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三角形子宫切除术是一种不切断子宫血管及周围韧带的手术,由此保留完整的子宫动脉上行支,卵巢血供不受影响,卵巢功能不会受损,对提高子宫切除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护妇女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0年行三角形子宫切除术,并与传统次全子宫切除术比较,测定术前、术后血清E2、FSH、LH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性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剖宫产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117例临床资料,其中56例术中胎儿娩出后先预防性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然后处理胎盘的为研究组;61例术中胎儿娩出后常规处理胎盘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结果中央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量与是否合并瘢痕子宫、胎盘植入、前壁胎盘显著相关(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特别适用于合并瘢痕子宫、胎盘植入、前壁胎盘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对卵巢组织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①对子宫肌瘤需手术患者 30例采用保留双侧子宫动脉的大部子宫切除成型手术方式 (研究组), 同期进行 30例常规全子宫切除 (对照组 1)、30例子宫次全切除作为对照 (对照组2), 3组手术前及手术后 3个月、6个月及 12个月性激素测定; ②进行兔实验, 手术后 3月取兔卵巢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3手术组术前性激素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5, 2对照组手术后 6个月开始出现的内分泌改变, 12个月后出现明显改变P<0 05;子宫切除的兔卵巢组织 3月后有缺氧改变。结论: 子宫动脉是卵巢的主要血液来源, 直接影响卵巢组织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78例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单采用直接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两组随访36 48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个月内恢复月经来潮,观察组第一次月经来潮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2.56%)小于对照组(15.38%)(P0.05)。结论:腹腔镜下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短期内可能有影响,但是一般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TLRH+LPL)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盆底、性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97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3例采用腹腔镜下TLRH+LPL手术治疗(腹腔镜组),44例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对比两种方法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盆底、性功能指标差异。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患者(t=12.88,t=19.96,t=8.31,t=5.19,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导尿管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t=0.88,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9.3%)低于开腹组(25.0%)(χ~2=4.23,P0.05);腹腔镜组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1.9%)低于开腹组(13.6%)(χ~2=4.96,P0.05);腹腔镜组的性生活满意率(42.2%)高于开腹组(24.3%)(Z=-2.30,P0.05)。结论:腹腔镜下TLRH+LPL治疗子宫恶性肿瘤较传统开腹手术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外,同时具有对患者盆底功能及性生活质量影响较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子宫切除对卵巢血供和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使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子宫切除前后卵巢血供的变化,在血液动力学水平上了解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子宫全切35例,子宫次全切15例)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于术前及术后3、6个月、2年测定子宫动脉卵巢支及卵巢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根据E2术后2年变化情况,将其作为卵巢功能是否减退的依据。将50例病人分为2组:卵巢功能无减退组(Ⅰ组)16人,卵巢功能减退组(Ⅱ组)34人。结果:对手术前两组子宫动脉卵巢支及卵巢动脉的各血流参数进行比较发现,仅子宫动脉卵巢支的Vmax[Ⅰ组(0·55±0·14)m/s,Ⅱ组(0·45±0·12)m/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参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的卵巢动脉Vmax、Vmin值下降,RI、PI值升高,两组间各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组内手术前后卵巢动脉各参数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两组间E2[Ⅰ组(75·43±37·11)pg/ml,Ⅱ组(197·85±112·46)pg/ml]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对子宫全切及子宫次全切不同手术方式患者进行手术前后卵巢动脉的各血流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切除可导致术后卵巢动脉Vmax、Vmin值下降,RI、PI值升高;术前子宫动脉卵巢支的Vmax低、E2水平高的患者(Ⅱ组)术后卵巢功能明显下降;术前子宫动脉卵巢支的Vmax高、E2水平低的患者(Ⅰ组)术后2年内卵巢功能不受影响。故术前彩色多普勒检查子宫动脉卵巢支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并参考血清雌二醇水平对预测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影响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卫金线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641-1643
目的:探索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辅助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4月就诊的71例子宫肌瘤患者,机械抽样随机将其中24例分为Ⅰ组,采取上行支阻断辅助术式;余者47例分为Ⅱ组,采取常规术式。对照分析Ⅰ组和Ⅱ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卵巢功能者构成比、激素值、卵巢窦状卵泡数及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Ⅰ组和Ⅱ组患者手术前卵巢功能正常者和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Ⅰ组和Ⅱ组患者E2、FSH、LH、FSH/LH比值及AFC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结论:由于样本资料有限,虽然该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辅助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应该慎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在临床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7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患者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观察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4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既切除了病灶,又保留了子宫部分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广阔的开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超重与肥胖对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对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因子宫肌瘤行CISH的患者按体重指数(BMI)进行分组,超重组(BMI≥24)40例,肥胖组(BMI≥28)36例,正常组50例,比较3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3组术前情况(年龄、腹部手术史、子宫大小、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病率、并发症(切口并发症、泌尿系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重、肥胖并非CISH的禁忌证。CIS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为超重或肥胖者需要保留子宫颈的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了较好的手术方式,手术的价值和安全性取决于正确地选择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其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