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兵  刘驰  万春  宋展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476-2477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诊治特点。方法对自2000年1月至2011年8月入住我院的30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间断性右上腹疼痛,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25例,术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5例,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确诊2例,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十二指肠漏2例、胃肠吻合口漏2例,均治愈,1例术后发现瘘口处癌变。结论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确诊困难,ERCP可明确诊断,术中处理易造成副损伤,应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声在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中的价值。方法37例经手术证实为胆囊十二指肠瘘的患者,回顾性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本组37例声像图中32例胆囊萎缩,5例胆囊结构显示不清,31例胆囊和,或胆管内积气,17例胆石性肠梗阻。结论超声检查为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的可靠方法,可用于术前评价。  相似文献   

3.
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3年1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55例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十二指肠瘘大多由胆石症引起,消化性溃疡、胆囊癌、外伤为少见病因。55例术前诊断率为18.1%(10/55),其余均在术中或行其他手术时发现的。全部经手术治愈。术后十二指肠漏、切口感染、败血症各1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胆囊十二指肠瘘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对长期胆囊结石患者尤其发现胆囊萎缩、囊区内胆汁暗区消失或肝内胆管系统积气应高度怀疑。对胆道疾病的及时诊断与治疗是减少胆囊十二指肠瘘发生率和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胆囊十二指肠内疾是胆囊慢性疾病中的一种少见病。1988~1995年,我科收治6例,占同期胆道手术病例的2%,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为45~65岁。临床表现:病程为4~22年,全部病例有反复右上腹隐痛或者绞痛;4例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恶心呕吐;l例有黄疽;2例有低位肠梗阻症状;2例有幽门不全性梗阻表现,X线钡餐排空时间8小时左右;5例有血白细胞增高;l例有肝功能损害,血脂红素增高。手术所见:6例均见胆囊已萎缩,周围粘连紧密,其中2例为明石性肠梗阻,l例位于空回肠交界处;l例位于…  相似文献   

5.
彭杰雄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1):1521-1522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与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全组12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胆囊十二指肠瘘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手术风险大,需提高认识,加强和完善术前检查以力求术前确诊,仔细和谨慎手术,尽量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分两组。?开放模式组给予开腹手术,?腔镜微创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机体应激因子、手术耗时以及总住院的时长、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机体应激因子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升高,而腔镜微创组明显地低于开放模式组,P<0.05。腔镜微创组手术耗时以及总住院的时长均短于开放模式组,P<0.05。腔镜微创组手术不良事件有2例感染,发生率5.71%,开放模式组其有4例感染,3例胆漏和2例腹腔出血,发生率25.71%,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胆囊十二指肠瘘是有效的。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疗程和恢复期,且腹腔镜相对于开腹手术而言,可更好的减轻患者的机体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胃大切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病因、预防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32例患者胃大切术后发生残端瘘的情况。结果老年患者残端瘘发病率远高于非老年组;而残端处理不当是其主要病因,十二指肠残端行单层间断内翻缝合法处理能减少术后发生残端瘘。结论胃大切手术前后的营养治疗及改支残端处理方式有助于预防老年患者发生残端瘘,其中后者是关键;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对老年患者本症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1·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 ,33岁 ,农民。因反复腹泻、进行性消瘦、乏力头晕 3月而入院。 3月前某晚患者饮大量啤酒后次日即开始腹泻 ,每日约 5~ 6次 ,进食 2~ 3h后即解大便 ,大便黄色水样含大量刚进食的未消化食物。无发热、腹痛、便血、里急后重等症状 ,起始患者食量大增 ,体力尚可 ,1月后患者进行性消瘦 ,体重由最初 6 0kg降至目前 4 0kg ,食欲减退 ,感头晕、乏力需终日卧床。 1月前曾在杭城省级大医院就诊 ,2次胃镜检查均报告浅表性胃炎 ,诊断为“消化不良” ,经肠胃康治疗后症状无缓解 ,本院内科拟诊“腹泻待查”收…  相似文献   

10.
11.
胆囊内瘘系胆囊与邻近空腔脏器间的异常通道,是胆囊结石引起的一种少见并发症。国内文献报道不多。我院自1987年~2004年共收治胆囊内瘘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胆囊结肠内瘘临床少见,我院1990年7月-2006年5月,经手术证实胆囊结肠内瘘22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55.4±12.6)岁。术前腹部X线检查6例,提示胆囊内瘘1例。钡剂灌肠检查4例,提示胆囊结肠内瘘1例。  相似文献   

13.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5~45%。我院近6年来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0例,无1例发生胰瘘。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23~57岁,平均41.3岁。其中乏特氏腹壶周围癌11  相似文献   

14.
胆囊结石病是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有日趋增长的倾向。大多数患者无症状(60%~80%),称为“静止”的结石,一旦出现症状,最常见的是胆绞痛。结石在胆囊内及移位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常见的有:急慢性胆囊炎、继发性胆管结石、急性胆管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囊肠道瘘等。  相似文献   

15.
胆囊内瘘是胆囊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少见的并发症,胆囊结石是其发病的主要病因,临床上难以在术前明确诊断,多是在术中发现。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腹腔镜治疗胆囊内瘘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我院于2006年10月—2011年10月经腹腔镜治疗胆囊内瘘13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胆石性胆囊穿孔致腹壁外瘘及十二指肠内瘘的发生机制和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年来收治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均行一期手术,其中2例患者行胃次全切除+胆囊切除十胆石清除术,3例患者行胆囊切除+瘘管切除术,6例患者行胆囊切除+小肠切开取石术十瘘口修补术,2例患者行胆囊切除+经瘘口取石术+瘘口修补术,4例患者行胆囊切除+瘘口修补术。术后患者全部康复,无一例死亡。结论 胆囊穿孔致内外瘘是胆石症的严重并发症,熟悉其发病规律,恰当的辅助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原则是切除胆囊、清除结石、切除瘘管、修补十二指肠瘘口。  相似文献   

17.
1病例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我国县级医院已广泛开展,并发症逐年下降,胆瘘是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常见并发症,但由胆囊下肝管损伤造成胆瘘比较少见,近日我院收治由胆囊下肝管损伤致胆漏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2岁,因右上腹反复疼痛4个月,加重1日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均正常,皮肤黏膜无黄染,心肺(-),腹平坦,右肋缘下压痛(+),墨非氏征(+)。肝胆B超显示:  相似文献   

18.
邵岩 《健康必读》2008,7(2):27-28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诊治手段。方法对我院10年来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部位:乳头区7例,降段3例,其他部位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9例),黄疸(3例)和消化道出血(7例),病理学类型以腺癌多见(10例),胃肠道间质瘤(1例)。8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3例行始息性手术。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以上腹痛、黄疸、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但缺乏特征性。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好发于十二指肠乳头区及降段。CT和B超及内镜检查是诊断检查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但预后甚差。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较少见的严重急腹症。此病术前难确诊,术中易漏诊,术后易发生十二指肠瘘,且死亡率高达10%~278%[1]。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1年~1997年收治18例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性13例,女性5例。...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77~1996年收治十二指肠损伤17例,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12例,女5例。年龄18~3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