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沉积非晶态镍磷合金晶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w(P)=12.3%的电沉积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的晶化过程.结果表明,w(P)=12.3%的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的DSC曲线具有4个放热峰:镀层在260℃热处理时仍保持非晶结构;在270、290、300和320℃热处理后,析出亚稳相Ni12P5和Ni5P2;在360℃热处理后,亚稳相Ni12P5减少,亚稳相Ni5P2消失,析出Ni3P和Ni;镀层经420℃热处理后,亚稳相Ni12P5和Ni5P2完全消失,晶化产物为Ni3P和Ni.  相似文献   

2.
液态Ni-P,Ni-Zr-P系的表面张力及其对Al_2O_3的润湿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卧滴法(Sessile drop method)测定了液态Ni-P和Ni-Zr-P合金的表面张力以及熔体与Al_2O_3的润湿性,并用AES测定了磷在上述合金表面层中沿深度的分布。结果表明,磷在液Ni中为表面活性元素,当Ni中有少量Zr存在时,促进磷更加明显地降低液Ni的表面张力,磷在液Ni表面的最大吸附值与AES实测值相近.Ni-P熔体对Al_2O_3的润湿性与磷的含量有关;当合金中含有少量Zr时,其润湿性降低。此外,还测定了镍基合金与Al_2O_3界面的表观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卧滴法(Sessile drop method)测定了液态Ni-P和Ni-Zr-P合金的表面张力以及熔体与Al_2O_3的润湿性,并用AES测定了磷在上述合金表面层中沿深度的分布。结果表明,磷在液Ni中为表面活性元素,当Ni中有少量Zr存在时,促进磷更加明显地降低液Ni的表面张力,磷在液Ni表面的最大吸附值与AES实测值相近.Ni-P熔体对Al_2O_3的润湿性与磷的含量有关;当合金中含有少量Zr时,其润湿性降低。此外,还测定了镍基合金与Al_2O_3界面的表观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4.
在45钢表面进行化学镀镍-磷-纳米金刚石复合膜,使用X射线衍射仪、刻划法和盐水浸蚀法研究了退火对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前为非晶镍磷合金和纳米金刚石粉的混合膜,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镍磷合金发生晶化和晶粒长大;退火前镀层硬度为930HV,退火后硬度超过1600HV;退火后的附着力提高;耐蚀性比0Cr18Ni9Ti要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低压烧结的方式制备了性能良好的 WC–Ni–Fe–Mo 硬质合金,研究分析了不同 Mo 添加量对 WC–Ni–Fe硬质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 Mo 添加量对 WC–Ni–Fe 硬质合金的微观结构与性能有着显著地影响。添加微量的 Mo 可以抑制 WC-Ni-Fe 硬质合金中 WC 晶粒的溶解再析出长大,一定程度上可以细化 WC 晶粒。随着 Mo 在 WC–Ni–Fe 合金中的含量增加,合金孔隙率逐渐下降。密度先下降后升高,而抗弯强度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当 Mo 添加量较少时,合金的硬度较为稳定,抗弯强度明显提升,而断裂韧性逐渐降低;当 Mo 添加量较大时,合金的硬度、抗弯强度降低,而断裂韧性上升。当 Mo 的添加量为0.5 wt %时,合金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可与同比例 Co 含量的 WC–Co 硬质合金相媲美,其维氏硬度为 HV 1460、抗弯强度为 4245 MPa、断裂韧性为 17.01 MPa·m1/2。  相似文献   

6.
采用极化曲线研究了不同磷含量的Ni-P镀层在盐化物料中的耐腐蚀性,对比了不同种类的复合化学镀层在盐化物料中的耐蚀性能,对镀层的组成、表面形貌以及镀层力学性能、孔隙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层在盐化物料中的耐腐蚀性与其成分关系密切。镍磷镀层的磷含量越高,耐腐蚀性越好;合金镀层中,Ni—Sn-P的耐蚀性能较Ni—Cu-P...  相似文献   

7.
钢和铝合金低温表面强化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沉积镍磷合金表面镀层,是提高零件表面耐磨、耐腐蚀的一种表面强化方法。五十年代末,化学沉积镍磷合金开始用于零部件的表面强化,以及随着复合镀技术的发展,化学沉积镍磷技术也得以不断完善和应用。至八十年代,化学沉积镍磷合金作为一种功能镀,已发展成为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表面技术。日本、欧美各国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并有定型的商品槽液出售。化学沉积镍磷合金层是在一定的催化条件下,采用强还原剂次亚磷酸盐,使镀液中镍盐的镍阳离子还原,同时次亚磷酸盐分解,产  相似文献   

8.
非晶态镍磷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研究了化学沉积非晶态镍磷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沉积层中磷含量的增加,合金的非晶化趋势提高,非晶态镍磷合金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下降,且明显低于晶态镍磷合金;经过大于613K的时效处理,非晶态镍磷合金晶化且有Ni3P生成,沉积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得以提高并超过晶态合金;非晶态镍磷合金经过时效处理晶化后且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耐腐蚀性能下降,硬化性能则提高。  相似文献   

9.
化学复合镀镍-磷-金刚石镀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英 《表面技术》2003,32(3):25-27
研究了在化学校镍磷合金镀液中加入金刚石微粒形成镍-磷-金刚石复合镀层的共沉积过程,分析镀液中各成分及操作条件对合金镀层沉积速度的影响,并对镀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Ni—P—金刚石复合镀层镀速可达28μm/h,硬度可达HV0.11850左右。  相似文献   

10.
等离子重熔化学镀Ni—P合金层的溶质分布与相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压弧光等离子体加热重溶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得到细小树枝晶组织。用电子探针、透射电镜对镍磷合金层的溶质分布和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镀层与基体结合界面上的铁镍原子发生了互扩散,分别在两侧呈梯度分布,使化学镀层与基体由结合转化为冶金结合。经等离子加热生熔后,镀镍层析出Ni3P、Ni3P4、Ni7P3等金属间化合物,Ni3P和Ni5P4尺寸均在纳米范围内:次层基体形成马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11.
研究铝及其合金在含有复合添加剂m_1和m_2的酸性镀液中进行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高耐蚀性能;探讨影响高耐蚀性化学镀Ni-P合金层的因素,并通过AES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仪测定化学镀Ni-P合金层的组成元素和高耐蚀性能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与络合剂、磷含量、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并在烟道中进行了挂片实验。  相似文献   

13.
前处理工艺对镁合金化学镀Ni-P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扫描电镜和性能检测的方法,分析了表调、活化和浸锌等前处理工艺对镁合金化学镀Ni-P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表调可使晶界凸出于α-Mg基体,降低镁合金的表面粗糙度,提高化学镀层的结合强度.活化及浸锌后,促进了化学镀的进行.按表调、活化、一次浸锌、退镀、二次浸锌的工艺进行前处理后实施化学镀,得到的Ni-P镀层致密、平整,与基体结合力强,有效提高了镁合金表面耐蚀性及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锡酸盐转化膜中间层避免化学镀镍镀层与金属基体的直接接触,降低其产生原电池腐蚀的趋势,提高镁合金化学镀镍层的耐蚀性及稳定性。方法采用锡酸盐化学转化膜技术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锡酸盐转化膜层,然后通过直接化学镀镍技术在该膜层上沉积Ni-P镀层。利用SEM、EDS、浸泡析氢、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复合镀层的显微结构、相组成、耐蚀性。结果锡酸盐转化膜由细小均匀的球形颗粒堆积而成,颗粒之间存在空隙,为直接化学镀镍时镍磷的初始沉积提供了可能。化学转化膜表面沉积的化学镀镍层均匀致密,形成典型的胞状结构。基体-化学转化膜-化学镀Ni-P合金层三者之间的结合良好,保证了复合镀层优良的耐蚀性能。结论化学镀Ni-P层能够在不经过钯活化处理的条件下直接在锡酸盐转化膜上沉积,锡酸盐转化膜中间层避免了Ni-P阴极性镀层与阳极性镁基体的直接接触,降低了Ni-P镀层局部缺陷对整体防护效果的影响,提高了镀层的耐蚀性及耐久性。  相似文献   

15.
刘宏  卞建胜  李莎  张彪 《表面技术》2012,41(4):91-94,98
化学镀镍磷基合金镀层因硬度高、厚度均匀及耐磨性优异,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简述了化学镀镍磷基合金从二元、三元到复合镀层的发展历程,概述了化学镀镍磷基合金镀层耐磨性的影响因素——合金镀层的化学成分、镀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及镀层硬度,并从这三方面论述了改善耐磨性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在改善合金镀层耐磨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沟引宁  黄伟九  朱翊 《表面技术》2014,43(1):16-20,43
目的提高镁合金的耐磨性、耐蚀性,扩大其应用领域。方法采用"磷酸+钼酸铵酸洗→HF活化"的方法进行前处理,直接在AZ91D镁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合金镀层和Ni-P-SiC复合镀层。对两种镀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成分、结构、硬度、耐蚀性及耐磨性进行了系统比较。结果在Ni-P合金镀层中引入SiC粉末后,镀层的胞状颗粒细化,硬度提高至643HV,但其腐蚀电流密度有所增大。结论与Ni-P合金镀层相比,Ni-P-SiC复合镀层的耐蚀性有所下降,但耐磨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闫洪 《全面腐蚀控制》2006,20(2):6-8,11
本文对化学镀Ni-P合金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对镀层的成分和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得到Ni-P非晶态合金层。试验表明:镀层在15%H2SO4和10%HCI溶液中,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其外观有较好的光亮性。  相似文献   

18.
在合理选择化学镀Ni-P合金配方和工艺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实验研究了硫脲、Pb(AC)2、KIO3、KI、Bi(NO3)2几种稳定剂及其复合对镁合金化学镀Ni-P合金镀液及镀层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合NiSO4体系镁合金化学镀的稳定剂为KI KIO3,采用复合稳定剂的镀液稳定性及镀层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稳定剂,在优化的稳定剂及相应的工艺条件下,镀液的稳定性好,镀速高,镀层均匀、致密,孔隙率低,耐蚀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9.
Base on the analysis for the corrosion mechanism of the Mg alloys,the technology of Ni-P directly electroless plating on the Mg-10Li-1Zn alloys was studied.The effects of the pre-treatment on the morphologies of substrate and plating film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 shows that Ni-P electroless plating could be divided two steps:the induction period and the rapid deposition period.The Ni-P film is amorphous structure:A excellent Ni-P coating can be obtained under the optimal parameter.The Ni-P coating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g alloy in variety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0.
孙中子  孙瑞峰 《表面技术》1992,21(5):212-215
研究了黄铜化学镀镍磷合金的工艺。对镀层的成分、结构、结合力和耐腐蚀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表明:采用酸性镀液施镀,可得到结合力强,磷含量大于12%,非晶态结构的Ni-P合金镀层;并具有优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