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富硫原油产量不断增加,炼油厂脱硫系统中硫含量越来越高,脱硫设备和管道将承受更加严酷的环境介质的腐蚀.针对某炼化公司脱硫系统富液管道开裂失效,进行了外观检测、材料化学成分和显微组织分析、断口微观形貌扫描电镜分析和腐蚀产物的能谱分析.检测结果发现断口较平整,母材、焊缝的化学成分和显微组织均正常,微观断口表面呈现沿晶开裂现象,且存在树枝状二次裂纹.表明管道的开裂是由富含H2S环境介质再加上焊缝附近较高的焊接残余应力引起的应力腐蚀开裂.在开裂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护和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电厂锅炉水冷壁下联箱不锈钢定排管发生开裂并泄漏,泄漏点位于距离焊缝15mm的母材处。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以及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等对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装应力以及介质中的氯离子协同作用,诱发了不锈钢定排管的应力腐蚀开裂,最终导致泄漏。  相似文献   

3.
B101连续油管应力腐蚀开裂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连续油管的抗H2S环境应力腐蚀开裂(SSCC)行为.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断口形貌,用能谱仪(EDS)分析了断口元素组成,从环境因素、材料组织、化学成分等方面分析了断裂机理.结果表明,母材对应力腐蚀不敏感,焊缝是应力腐蚀的薄弱区域.焊缝断裂可分为裂纹孕育期、裂纹发展期、裂纹快速增长期、完全破坏期.应力在72...  相似文献   

4.
刘宝祥  刘杨 《焊接技术》2012,41(2):48-50
介绍了降膜蒸发器焊缝开裂的具体情况,判断开裂原因是焊缝轴向应力超过其许用应力,找出了轴向应力过大的具体原因,为防止今后出现类似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电厂锅炉水冷壁管与鳍板焊接处开裂原因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水冷壁管向火一侧表面氧化严重,管内侧存在结垢现象,同时水冷壁管珠光体发生球化,在运行过程中,在循环热应力和焊接残余应力叠加作用下,裂纹在焊缝接头处萌生,沿着拉应力区扩展,造成疲劳开裂.  相似文献   

6.
16MnR钢换热器壳体开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运行不足10个月即发生开裂的16MnR钢换热器壳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换热器壳体开裂是由应力腐蚀造成的,内壁焊缝打磨处存在大量划痕以及残余应力是引起腐蚀开裂的主要因素。同时,焊接应力的存在和水质不良加速了裂纹的扩展。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某石油三厂硫磺装置发现,酸性气分液罐液位计管的底部焊缝处发生了明显的开裂泄漏,通过对液位计进行宏观及低倍分析、材质分析、金相检验以及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液位计管和法兰材质均为S20430不锈钢(200系列);液位计管、法兰以及焊缝的金相组织分别为奥氏体、敏化倾向的奥氏体、铸态奥氏体和少量铁素体;液位计管的开裂失效性质为应力腐蚀,以穿晶扩展为主。造成液位计管与法兰焊接处发生开裂的主要原因为液位计管和法兰采用的均为对应力腐蚀较为敏感的材质,两者焊接区存在残余应力,液位计管底部是一个封闭区,存在酸性介质(H2S溶液和H2CO3溶液)。  相似文献   

8.
某液化石油气贮罐在定期检验中,发现其焊缝内表面存在大量裂纹,通过材质、硬度、宏观、金相等方面的分析,表明,裂纹属于典型的应力腐蚀开裂。通过对应力腐蚀机理、介质环境、应力水平等方面的探讨,分析了该罐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成因,并针对开裂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黄铜制品开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美转 《热加工工艺》2000,(1):50-51,56
针对黄铜开裂件进行了宏观分析、裂纹走向及断口分析;并对其金相组织及化学成分进行了测试分析。综合分析表明,该黄铜制品的开裂是由残余拉应力引起,属应力腐蚀开裂所致。从而找到了黄铜制品失效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断口形貌及腐蚀产物的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脱硫系统塔底重沸器产生裂纹的原因.结果表明,重沸器断口较平整,母材、焊缝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正常,断口表面呈现沿晶开裂现象,部分区域还存在树枝状二次裂纹,开裂的原因是由于长期在富含H2S环境中及焊缝附近有较高的焊接残余应力,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和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燃油管断裂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型发动机燃油管多次发生断裂故障,断裂部位在管接头端焊缝附近,采用断口分析、金相组织分析、管道强度计算、安装应力测量等方法,对燃油管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燃油管安装应力过大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原因。结合实际经验,加强装配过程控制,提高装配质量,可有效预防燃油管断裂故障。  相似文献   

12.
用409L不锈钢作焊管的汽车排气系统后消连接管使用一段时间后焊缝部位发生开裂。采用扫描电镜、金相、能谱检测、化学成分测试等方法对失效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09L钢连接管缝部位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燃烧尾气中的SO2与冷凝水反应生成的硫酸、亚硫酸等酸性液体使焊缝部位形成应力腐蚀裂纹,另外,焊缝部位的晶粒粗大促进其晶间腐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使用宏观观察、金相分析、断口分析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分析手段对高频焊管焊后弯管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焊缝区域晶粒内部多边形化的亚晶是导致汽车排气管焊缝区域韧性下降、硬度升高的原因,最后在弯管成型时,焊缝处受到拉应力导致开裂。从焊缝处的发现的晶粒内存在的大量多边形化的亚晶的现象推断出出现问题的工艺段,通过改进,消除了弯管成型开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孔焕平  李君  张峥 《金属热处理》2012,37(5):126-128
通过对直缝焊管断口宏观检查、断口微观分析、材质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验、非金属夹杂分析、有限元分析,探讨焊管断裂原因。结果表明,焊管断裂为脆性断裂;焊接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裂纹造成应力集中,是焊管断裂的主要原因;焊接过热区出现的魏氏组织,降低了材料的韧性,促进了焊管的断裂。  相似文献   

15.
钢管混凝土拱桥大管径拱肋环焊缝焊接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阳  邓年春  郭晓 《焊接学报》2020,41(10):79-86
为了研究大管径拱肋环焊缝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用ANSYS软件对直径1 400 mm,厚度26 mm的拱肋环焊缝进行了焊接温度场及应力场数值模拟. 分析了焊接过程的温度分布云图及应力分布云图,获取了特征节点的热循环曲线,分析了焊后内外表面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及内表面残余应力形成过程. 结果表明,等效残余拉应力峰值出现在钢管内表面焊缝底部. 焊后径向和环向残余应力在内、外表面大部分区域形成压应力,轴向残余应力在内、外表面形成拉-压相间的应力分布,等效残余应力在内、外表面均为拉应力. 残余应力形成过程中,第2 ~ 7层的径向、环向、轴向及等效残余应力曲线与第1层径向、环向、轴向及等效残余应力曲线相比,除在波峰及波谷处有较小变化外,其它区域残余应力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6.
燃油测压导管服役中发生断裂,造成燃油泵报警。对断裂导管进行断口形貌和痕迹分析,结果表明:导管属疲劳断裂,与受到较大弯曲振动应力有关;管身磨损痕迹和位置说明卡箍未有效固定导管,这是造成导管应力载荷较大的原因。后续调查显示技术管理存在不足,使得执行装配工艺更改不及时,以致卡箍未起作用。导管在装配时由工人自弯成形,测得导管端头直线段长度小于技术要求,这会增加导管装配应力,对导管断裂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S135钻杆摩擦焊接头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36CrNiMo4A钢制S135钻杆的工具接头和管体采用摩擦方式进行焊接,对摩擦焊接头进行了适当热处理。对钻杆工具接头、管体、焊合区三点弯曲试样的断裂韧度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弯曲试样的微观组织和断裂形貌以及接头焊合区韧性损伤的原因。结果表明,S135钻杆经摩擦焊接和热处理后,改善和提高了摩擦焊接头焊合区的组织和性能,其断裂韧度值J1C达到48kJ/m^2,钻杆钻井深度超过5300m,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董俊慧  林燕 《焊接学报》2008,29(3):121-124
以热——弹塑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厚壁管环焊缝残余应力的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分析了三种焊接工艺参数对管道环焊缝残余应力的影响,计算中考虑了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和力学性能参数的温度相关性.结果表明,管道内表面焊缝和近缝区的轴向和环向残余应力均为拉应力,而管道外表面焊缝和近缝区的轴向残余应力和环向残余应力均为压应力;接头内表面应力水平高于外表面;残余应力的最大值均位于距管道外表面一定距离处,其数值接近于材料的屈服应力;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残余应力峰值变化不大,塑性变形区宽度增加.  相似文献   

19.
飞行时航空发动机滑油压力告警,分解检查后发现滑油供油管与盖板钎焊缝焊角处存在一条裂纹,裂纹沿周向扩展,约占整个圆周的4/5,采用断口观察、金相组织分析、有限元计算分析、装配应力和振动应力测试等方法,分析了滑油供油管裂纹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滑油供油管裂纹性质为高周疲劳开裂,裂纹起始于外壁表面钎焊缝焊角部位,裂纹位置处装配应力为280 MPa,振动应力为21 MPa,较大的振动应力和装配应力共同作用导致滑油供油管裂纹。通过增加卡箍,改善校形,可避免类似故障。  相似文献   

20.
以超超临界锅炉SA213?T23钢水冷壁失效管为试验对象,通过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和硬度试验,分析失效原因。结果表明:该水冷壁管化学成分正常,材质性能未发生明显劣化;水冷壁失效原因为鳍片焊缝开裂,该裂纹为沿晶界扩展的再热裂纹,起源于焊缝熔合线附近的热影响区粗晶区域,先沿热影响区横向扩展,然后扩展至母材区域,最终导致管壁泄漏失效;热影响区粗晶区域显微组织为粗大的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硬度明显偏高于焊缝熔合线另一侧的焊缝区域,脆性增大。两者在显微组织和硬度上的明显差别,使焊缝熔合线附近的热影响区粗晶区域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在高温运行中发生晶间开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