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QTi2.5/Cu同基合金离子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基合金电弧离子镀方法,在紫铜基体上制备了Cu-Ti合金薄膜,研究了弧电流和靶.基距离对膜层质量、沉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沉积速率随着弧电流的增加而增大,随靶-基距离的增大而下降;镀层近表面为层片状组织,镀层表面有颗粒存在,显示电弧源后期喷射的是Cu-Ti合金液滴;近界面处,组织细密,晶粒较小.镀层由沉积层和过渡层构成,Ti含量由表至里逐渐降低,过渡层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膜-基结合力.镀层显微硬度呈梯度分布,表面显微硬度约为铜基材的3倍.  相似文献   

2.
1Cr18Ni9Ti/45钢电弧低温离子镀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自制的单弧离子镀装置进行了以 1Cr18Ni9Ti为镀材、4 5钢为基材、试样温度 <6 0 0℃的同基合金电弧低温离子镀。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分析结果表明 :镀层由沉积层及过渡层构成 ,过渡层厚度约 1~ 2 μm ,使镀层与基材呈类冶金结合。沉积速率随弧电流的增大线性提高并随试样与靶面距离的缩短而提高。沉积层由γ +α两相组成。试样距靶面 15 0mm时 ,沉积层晶粒为直径 1~ 2 μm的超细颗粒 ;试样与靶面相距 10 0mm时沉积层具有层厚约 1μm的超细片层组织。沉积层与镀材成分接近。  相似文献   

3.
QAl9-4/Cu同基合金离子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QA19-4铝青铜及纯铜进行了QA19-4/Cu同基合金电弧离子镀试验。扫描电镜、能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加磁控的情况下,镀层组织为厚度约3μm的层片状,组织中除α相外还存在β、γ2等金属间化合物。镀层显微硬度高达216—256HV0.05,声发射划痕仪测试确认镀层与基材结合强度良好,未出现剥离信号;但镀层偏厚时试样出现崩裂信号,表明镀层有一定脆性,且存在较大的内应力。  相似文献   

4.
同基合金非磁控电弧离子镀镀层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QA19-4/Cu及1Cr18Ni9Ti/45钢等两类同基合金的非磁控电弧离子镀镀层进行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弧流携带的液滴较多,沉积层组织呈细密的片层状,层厚2-3μm.X射线衍射谱确认,这两类同基合金离子镀沉积分别由α(Cu)+CuAl2+CuAl及γ+α组成,与焊接或铸态组织相当。两种镀层都有一定厚度的过渡层,从而使镀层-基材呈类冶金结合。施镀时间较长时,在沉积层增厚的同时,过渡层厚度也有所增长。这使得本项技术的实际应用领域可大大拓宽,不仅可进行厚层改性,而且可用于微磨损精密零件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年来青铜/纯铜同基合金离子镀的研究现状.分别对镀层组织、镀层成分、显微硬度和沉积速率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青铜/纯铜离子沉积层组织由片层状薄片构成;过渡层的存在使镀层与基材具有令人满意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多弧离子镀铝对γ-TiAl合金850℃、950℃恒温氧化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讨论了镀铝层的氧化机制.结果表明:多弧离子镀铝后,形成的纯铝涂层均匀致密,无裂纹、孔洞,与基体结合良好.静态空气中,850℃氧化100 h后,形成了连续致密的Al2O3膜层及扩散层TiAl3相;950℃氧化100 h后,表面氧化膜由Al2O3及少量的TiO2组成,膜层中TiAl2为主要成膜相.多弧离子镀铝有效地提高了γ-TiAl合金高温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电弧离子镀QTi2.5/Cu镀层组织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磁控条件下进行QTi2.5/Cu同基合金离子镀试验,用TEM、EDS、XRD和数显显微硬度计以及球磨机对镀层结构、截面和表面的化学成分、相结构、显微硬度及耐磨损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镀层由沉积层和过渡层构成,近表面为层片状组织;镀层中Ti含量由表至里逐渐降低.镀层显微硬度呈梯度分布,镀层硬度(三点取平均值)约为铜基材的2倍.表面层耐磨损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以2Cr13马氏体不锈钢为镀材、在45钢基体上进行温度低于600℃的电弧低温离子镀。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2Cr13/45钢镀层的相结构及施镀工艺参数对镀层致密性和铬元素分布的影响,并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对镀层在3.5wt%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沉积速率对镀层的致密性无明显影响,但施镀工艺参数对镀层相组成和铬元素的分布均有一定影响,并且当施镀时间t=60min、弧电流I=50A及样-靶间距H=175mm时,施镀层与电镀铬层的耐蚀性至少相当。  相似文献   

9.
轴对称磁场对电弧离子镀弧斑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轴对称磁场对电弧离子镀弧斑运动的影响规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对轴对称磁场的分布进行了模拟,采用SHT-V型磁场测试仪测试了磁场强度,分析了靶面不同磁场分量的分布规律.从电弧斑点放电的物理机制出发,探讨了不同磁场分量和轴对称磁场对电弧离子镀弧斑运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轴对称磁场通过影响空间正电荷密度n~+的分布而作用于弧斑运动;随着轴对称磁场横向分量的增加,电弧斑点由随机运动逐渐转变为向靶面边缘扩展的旋转运动,弧斑运动速度加快,电弧电压升高,电流下降;当横向分量增加到临界强度(B_T≈30 Gs)时,弧斑在靶材边缘稳定的快速旋转运动并在靶沿处上下抖动,弧斑分裂,靶面中心处每隔0.5 s左右出现多个细的圆斑线,然后很快向外扩展消失;靶材边缘出现明显的刻蚀轨道.  相似文献   

10.
TiA1N镀层硬质合金结构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WC基硬质合金基体上制备了TiAlN镀层,利用扫描电镜、扫描探针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努氏显微镜硬度计、划痕仪等分析设备对镀层的形貌、粗糙度、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WC基硬质合金基体上沉积的TiAlN镀层表面粗糙,平均粗糙度高达272.2 nm,而且镀层液滴的方向都向着圆心.TiAlN镀层显微硬度达到3208 HK,镀层与硬质合金基体之间的临界载荷最大为56.42 N.镀层的划痕沟比较平直,只在接近结束端时才出现密集而细小的裂纹,但是没有膜基开裂现象.切削试验表明,带镀层的硬质合金刀具其使用寿命是无镀层硬质合金刀具的3倍.  相似文献   

11.
硼铬稀土共渗层与渗硼层粘着磨损特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45钢固体硼铬稀土共渗层和渗硼层的粘着磨损特性,并对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硼铬稀土共渗层具有良好的抗咬合性和减摩性,其原因是共渗层的高温抗压强度高、表面氧化物膜致密并且与渗层的结合强度高。  相似文献   

12.
硼共晶处理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十多种钢硼共晶化处理后共晶层和过渡层的组织,测定了冲击值和耐磨性,分析了组织和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拉曼光谱法分析低碳钢模拟大气腐蚀锈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拉曼光谱研究了不同磷含量试验钢的模拟大气腐蚀锈层。结果表明:含磷低碳钢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锈层由双层结构构成,即内锈层是以α-FeOOH为主体的铁锈所覆盖,外层部分是以α-Fe_2O_3和γ- FeOOH为主体的铁锈层;不同磷含量试验钢锈层的主要区别是高磷钢锈层较薄较致密,且几乎全由黑色的内锈层组成,低磷试验钢的锈层较厚,且有大量白色疏松的外锈层存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阐述离子氮化基本工艺,依据实际生产中积累的经验重点阐述了离子氮化生产中出现白亮层、渗氮层不合格问题的分析及对策,这些经验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曲轴盐浴氮碳共渗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 WD615柴油机曲轴盐浴氮碳共渗工艺。结果表明:曲轴基体硬度和冷却方式对共渗层表面硬度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按时捞渣以净化盐浴可有效地防止疏松层过厚,同时可降低盐浴中CN-含量。  相似文献   

16.
45钢的B—Cr—RE共渗层显微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5钢B-Cr-RE共渗和渗硼层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发现,与渗硼层相比,B-Cr-RE共渗层主要由Fe2B相组成,齿状硼化物细长平直,中部组织更加致密,疏松较轻,外层空洞细小,淬火及氧化后的组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表面微观屈服应力的测量与计算方法及表面变形的应变曲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微观屈服应力与加载方式有关;表面变形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双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We report on lumin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op emissi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TEOLED) containing transparent cathode with various structures of buffer layers. Especially, we have focused on the buffer layers preventing OLED degradation from plasma damages which occur during deposition of inorganic passivation layer. The TEOLED with a double buffer layer showed much higher luminance and lower leakage current than that with single buffer layer of organic layer or inorganic layer.  相似文献   

19.
酸解罐是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在使用过程中,旧酸解罐底部特别是压缩空气分布器附近的瓷砖容易受热不均匀和受冲刷作用经常垮塌。设备防腐蚀施工周期长、造价高,防腐蚀层损坏将严重影响正常生产。通过与传统防腐蚀方案对比,对选择的材料进行分析,结合我厂酸解罐多年使用、维护情况,为132m3新酸解罐选择了一种耐用、经济的防腐蚀工艺:用4mm自硫化丁基橡胶作隔离层,用2层65mm厚的耐酸耐温瓷砖和KP-I型胶泥砌作衬里层。经应用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