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博 《电气开关》2022,(3):11-14+55
爆炸性环境使用的设备需要兼顾电气防爆和非电防爆两种保护形式。其中非电防爆是通过对爆炸性环境中产生的机械高温、机械火花、静电放电等危险点燃源的分析,并采取消除、限制、隔离等保护措施抑制点燃源。本文重点分析煤矿用悬臂式掘进机工况和机械运动特点,对其可能存在的点燃危险进行评估并提出适宜的措施,使整机满足防爆要求。该方法在煤矿机械装备设计阶段应用可以有效抑制煤矿井下由非电点燃源导致的爆炸风险,提高煤矿井下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油气可燃性环境形成的条件、液体中静电的产生的条件及静电放电点燃特性,概括性探讨了油罐作业过程中静电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涂装方式存在涂料利用率不够充分、污染环境、伤害作业人员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进了Magicplus静电粉末喷房。针对我公司产品小批量、多品种、外形尺寸差异大的特点,设立了连续和间歇两条粉末静电喷涂生产线。经过三年多的生产对比,无论在日耗能、材料消耗、喷涂外观质量上都得到了显著的改进。同时,有益于营造清洁的作业环境。因此,静电粉末喷涂生产线在产品涂装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通过阐述固体绝缘材料的静电产生危害的机理,讨论其在有爆炸性气体环境中是否存在危险的判定方法,最后介绍了在实验室检验的方法和实际使用中如何有效地避免这一危险。  相似文献   

5.
陈玉基 《电力设备》2004,5(10):80-82
在电力生产过程的作业活动和服务工作中,客观存在着现实的和潜在的各种危害因素,如高处作业中存在着高空坠落造成人员伤亡的实际危险;土方开挖存在着塌方压死人的潜在危险;长期运行的220kV主变压器,如果一直没有进行吊心检查维修,则存在着突然爆炸毁坏设备的潜在危险等等。因此,在作业开始前,一定要对设备、设施、现场环境、作业方案和作业人员进行状况分析,找出危害因素,做好危害因素的识别工作,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针对火力发电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情况复杂、危险性大等特点,从有限空间危险因素、安全管理制度、现场安全管控措施和应急处置等四个方面,介绍了火力发电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及其实践应用,对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防范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聚酰亚胺因其良好的绝缘性能使得材料表面容易产生静电,静电的积累会引起燃烧、爆炸等危险,因此如何消除其表面静电是人们长期以来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静电产生的机理、静电带来的危害及其危害机理,综述了碳系、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系、导电高分子系及离子注入改性4类抗静电聚酰亚胺薄膜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抗静聚酰亚胺薄膜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易燃、可燃液体静电灾害的产生条件,找出了储运设备中发生静电放电的主要危险因素──液面静电,介绍了消除液面静电的实验及其结果。基于上述分析及实验,提出消除液体静电灾害的一种方法──浮式导电网法。此法可将液面电位降至安全以下任意低的水平(至到0),因而可以比较可靠地消除由于液面静电引起的静电灾害。它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易燃、可燃液体的储运设备中。  相似文献   

9.
汽包修复受限空间作业(汽包内)涉及打磨、焊接及热处理等多种工作,作业环境复杂,容易发生触电、窒息和机械损伤等事故,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针对某火电厂2号炉汽包修复过程中的受限空间作业,综合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提出了一整套受限空间作业工作程序,并制定了详尽的释放条件和施工流程。实践表明,整个施工过程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圆满完成了汽包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0.
《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电力企业应规范设置变电站设备与安全标志,以提醒、警告作业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使其能时刻清醒认识所处环境的危险,提高注意力,加强自身安全保护,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高压电器》2016,(11):42-46
针对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存在作业环境复杂等问题,文中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以带电作业环境、作业人员素质、技术设备条件及安全管理等因素为主体的递阶层次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带电作业安全评价等级,分析了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危险因素,并针对贵州宾金线±800 kV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进行了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该次带电作业安全等级为"较安全",其中影响作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为带电作业环境,且评价结果与该次带电作业安全检查报告结论一致,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该评价方法为±800 kV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电晕型有源静电消除器可以用来减少非导电性物质上的静电电荷,但是它偶尔也会引起包括点燃性放电在内的危险放电和其他各种工业危险。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对有源消除器在爆炸性环境中使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该项研究的民的是为设计能在爆炸性环境中安全运行的防爆型消除器提供实用性资料。我们针对有源消除器工作异常时所产生的点燃性放电进行了试验,且对点燃性放电的安全控制方法进行了试验性研究。最终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当有源消除器工作异常时,可以通过抑制电晕放电电流和瞬时吸收消除器上贮存的静电能量来抑制点燃性放电。现将试验结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有哪些权利? 答: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享有以下权利: (1) 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上有知情权和建议权 安全生产法第45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据本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知情权主要包括: ① 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作业场所是从业人员进行生产劳动的区域,包含3种不同的空间范围:人体在规定位置上进行作业时所必需的空间,也称作业接触空间…  相似文献   

14.
针对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存在作业环境复杂等安全风险,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东莞某镇同塔多回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建立了包括作业环境、人员素质、作业机具与防护、安全作业综合管理、现场管理等配电作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定量分析,分析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危险因素,确定了该镇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等级。根据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价计算结果,该镇同塔多回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处于较好的状态,该法为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电网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改造工程能否顺利进展的关键因素,为了防止电力建设中人身伤害和人为责任事故的发生,对施工作业中危险点辨识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必须从企业的人员素质、工器具、现场管理、作业环境等方面抓好落实。本文将对配电线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进一步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实现作业安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运用"危险环境预测法",对10 kV配网架空线路带电作业诱发事故可能性因素进行危险点评价,再对事故致因结构重要度进行理论分析筛选,找出可实施危险点控制措施的对策,经过有针对性的对策实施,来完善作业活动的安全措施,从而达到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人员思想意识进行自觉的、科学的、有预见性的、加以实践指导的危险点分析及预控.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ESD(静电释放)的产生机理、防护措施以及相关的防护标准。提出了预防静电的具体措施,对危险场所预防设备静电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织物的引燃性能在不同环境下会有所不同,纯氧环境中较小能量的静电放电可能使织物燃烧而引起火灾。为研究织物的防静电性能,设计了高压纯氧环境静电引燃性测试装置,并测试性研究了纯氧环境下的静电放电的引燃性,分析了纯棉织物静电放电引燃性测试中的影响因素—氧气压力和编制工艺。3种纯棉织物引燃性的对比得出最易点燃的纯棉制品为纯棉手套,采用Bruceton法求得的纯棉手套在纯氧环境下最小点火能为106.4mJ。实验研究得出的结果是织物的静电放电引燃性最低能量—最小点火能随氧气压力的升高而降低且与织物的辅助材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LED静电防护     
有效地进行静电防护与控制,依赖于对静电现象的认识和对其发生、存在、消除的控制;依赖于掌握和了解静电与环境条件的关联性和静电发生的规律。主要介绍了一些关于静电方面的基本知识,静电防护原理,一些LED车间静电防护措施以及采用防静电电路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0.
静电场中带电浆液雾滴静电破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静电喷雾两相流动过程中高压静电场对雾滴破碎的影响,探讨雾滴静电破碎的机理,采用瑞利极限对石灰浆液雾滴的静电破碎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获得了影响石灰浆液雾滴静电破碎的因素及不同静电电压下雾滴的粒径分布与荷质比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静电场中雾滴在瑞利极限和泰勒极限的要求下产生破碎,影响其破碎的因素包括荷电量、射流速速、雾滴粒径、表面张力、浆液质量分数以及温度等,其中雾滴荷质比、射流速度在雾滴静电破碎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雾滴越大,其破碎的荷质比越大。对雾滴破碎的实验表明,雾滴粒径随着荷质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破碎的荷质比远小于其估算值,分析认为雾滴在静电力作用下确实产生了破碎,其破碎过程不但与静电力有关,同时与静电场、速度场及其他外界因素紧密相关,静电力是静电喷雾流场中雾滴发生破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