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魏园园  程红 《光明中医》2024,(7):1296-1299
现代中医学家蒲辅周临床经验丰富,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治疗热病,对若干内、妇科疑难杂证,亦颇有治验。笔者研读《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中妇科崩漏验案,将蒲辅周先生治疗崩漏经验总结为:病机以瘀血为主,治疗以化瘀止血为总,其主张“气以通为补,血以和为补”,认为调理气血尤为重要;兼调理冲任,固冲止血。其治病主张灵活辨证,反对泥古不化,对现代中医药治疗崩漏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启发后学。  相似文献   

2.
当代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以治疗温热病和疑难病证而著称于世。蒲老在治疗疑难病证的临床实践中,突出体现《内经》中“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学术思想;强调辨证施治,治病求本,审证求因;病情复杂时,必须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击中要害,病愈复杂,用药愈精。学习继承蒲老治疗疑难病证的经验,探讨其学术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谈救绝神丹     
<正> 你志80年第7期刊登李兴培同志《蒲辅周老大夫用药经验初探》,对蒲老的遣方使药,论述精详,可供同道借镜,对初学中医者尤有裨益,诚为佳作!该文谈到蒲老亲自试用的痢疾验方……救绝神丹,查《蒲辅周医疗经验·方药杂谈》载有痢疾验方,谓:“余患慢性痢疾八年,用补中益气汤无效,后用此方而愈,  相似文献   

4.
阳世忠 《新中医》1989,21(1):7-9
先师蒲辅周(1888~1975),是我国中医界一代名宿,既秉承家学又善于博采众长,于医理及临床均有高深之造诣。周恩来总理曾多次赞扬:“蒲辅周是高明中医”。并指示跟随蒲老的学生要把他的宝贵经验学到手,加以系统总结。当《蒲辅周医案》一书整理完成,周总理看后非常高兴。已出版的《蒲辅周医案》  相似文献   

5.
蒲辅周是当代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在他诞生百年之际,笔者怀着对薄老崇敬的心情,重温了《浦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两书中的有关老年医案,深感蒲老在老年病治疗和老年保健方面,经验独特,颇值后辈师法。现冒昧作一探讨,以求正于蒲老的高足和同道。  相似文献   

6.
甘温除热法始创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李氏根据《素问 .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治疗原则 ,将甘温补益的药物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而导致的发热 ,这种治法称之为甘温除热法。当代名医蒲辅周就内伤低热产生的机理 ,曾提出与《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的“阳气者 ,烦劳则张”的理论相关。蒲老认为 :“‘烦劳则张’,实为阳虚 ,这个阳是指中焦脾胃之阳 ,亦谓之中气、中阳。虚则不内敛而外越 ,以致低烧”(《蒲辅周医疗经验》.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 976:54)。从上分析可知 ,甘温除热法的适应证是以脾胃气虚为主 ,导致气血阴阳…  相似文献   

7.
总结《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中配伍用量规律为"君臣佐使,各施其量""八法应用,蒲老特色""辨药配伍用量—制约药物偏性"三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 中医研究院蒲辅周(1888~1975)老大夫,四川梓潼人,乃我国当代已故名中医。他15岁随祖父习医,寝馈于《内经》、《难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经典巨著,融汇诸家,知识渊博,勤于实践,涉足临床各科,每起沉疴大疾,尤以治急性病见长而播誉中华。吾师、已故名医前卫生部顾问王文鼎老大夫,备赞蒲老治病殚精熟虑,法度谨严,精雕细琢。现将蒲老方药应用经验,作如下整理归纳和初步探讨。。漏误之处,同道正之。用药原则和指导思想一、药为病设,不可妄投 1.反对无病投药:蒲老认为:“用药如  相似文献   

9.
“以通为补”属于中医治则治法范畴,指某些疾病治疗中应用发汗、攻下、消导、行气等祛邪手段,即“通”法,最终起到使人体脏腑达到阴平阳秘状态的“补”的作用。“以通为补”学术思想自古而有之,随着医学发展,后世医家在其本义基础上进行扩展,至今对于指导临床治疗仍有重大意义。张仲景作为古代著名医家,虽其著作中未明确提出“以通为补”,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诸多理法方药无不透露出这种学术思想。此文对“以通为补”的理论源流及仲景理论下“以通为补”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遵"里则和其肝气"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子宫出血 ,属祖国医学崩漏的范围 ,是妇女常见病之一。近年来我们在唐容川“里则和其肝气”理论指导下 ,遵用“丹栀逍遥散加牡蛎、阿胶、蒲黄”无选择性的治疗了 5 1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 ,收到了满意效果。功能性子宫出血 ,是妇女常见病之一。中医治疗本病已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胶艾汤养血固冲 ,暖宫止血 ;傅山有益气止血、补肾摄血、平肝止血、逐瘀止血、清热凉血等法。后世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将崩漏之成因归纳为 :“血热”、“血瘀”、“脾虚”、“肾虚”四型进行辨证施治[1] 。以前我们多用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秦月好医师"止血、固本、调经"三步法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最有效方法。结果:秦月好医师经验方法"止血、固本、调经"三步疗法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结论:秦月好医师"止血、固本、调经"三步法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补中益气汤,出自元代李东垣《脾胃论》一书中,是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旨意而订出的以甘温为主的补剂。具有调补脾胃、升阳益气等功效,临床应用甚为广泛。如妇科病中的“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等脾阳不振、脾虚下陷而致者,均属补中益气汤的应用范围。五倍子一药,原载开宝本章,其味酸平,入肺、肾、大肠三经。有止血、涩肠,固脱  相似文献   

13.
新近我们访问了已故名中医蒲辅周之次子,在潼梓县人民医院工作的蒲志孝医师,他桌头上放满了资料.正利用诊余时间撰写《蒲辅周传》和多年来所收集蒲老信函、庭训、书刊眉批.未曾发表过的遗著,进行整理成册为《介寿堂随笔》。这两本书已着手多年.在国内期刊上也发表过一些篇章。我们以为蒲老学术水平.早有定论.不需我们多(?)。而蒲老能成为一代名医,绝非偶然。因此,将访问蒲志孝医师所得.选其蒲老早年学医轶事二三则以飧读者。想其对诱导一代名医成长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4.
蒲辅周老中医医疗经验琐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蒲辅周老中医,生前在北京中医研究院工作。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他认真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努力改造世界观,工作上勤勤恳恳,技术上精益求精,对病人极端负责任,在数十年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出版的《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医疗经验、学术思想和风格、特点。现蒲老儿子蒲忠孝同志将平时接触蒲老感受较深的经验回忆整理,用琐谈形式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鼎祺同志为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教授,是中西医结合专家,擅治心血管疾病。早年拜著名中医专家蒲辅周为师,继承蒲老的业绩,参加篡写《蒲辅周医案》等书藉。虽已年逾花甲,但还经常走街串户,为家庭病房病人诊病治疗,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德高望重的白衣战士。  相似文献   

16.
<正>"以通为用"是根据《素问·五脏别论篇》所载"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而引申出的关于六腑生理功能的描述,经后世历代医家演绎而成为一种治疗大法。叶天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实践提出"腑以通为补,脏以守为补"的观点。清代医家李宗源在《医纲提要》  相似文献   

17.
正百损丸载于《蒲辅周医疗经验》,由补骨脂、骨碎补、杜仲、川牛膝、续断、肉苁蓉、当归、鸡血藤、三七、琥珀、血竭、沉香和黑豆组成,"功专滋补肝肾,强壮筋骨,活血消瘀,续断伤,补骨髓,纯属以通为补,而无滞补之弊"[1]112。笔者用本方治疗慢性损伤内证屡获良效。兹不揣冒昧,谨选临床治验四则介绍如下。1痿软麻木案例1:患者,男,57岁,2008年3月10日初诊。  相似文献   

18.
崩漏,西医上又称功能性子宫出血,多于见于青春期或围绝经期,多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不足引起,中医上以其正气不足,邪气所干诱发疾病,治以补其不足,损其有余。胡晓华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分析其症状及发病特点,认为临床上气虚血热型较多见,以补气凉血止血为治疗原则,严重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现总结胡晓华教授治疗经验,为崩漏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新霞 《河南中医》2005,25(9):39-40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人(药)流术后出血、宫内放环后出血是妇科临床最常见的子宫出血性疾病,治疗以止血为首要措施。1999年1月2002年12月,笔者运用自拟安宫止血汤治疗子宫出血患者11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文中据《蒲辅周医疗经验》,将其临证四诊举隅为察神浮断病危、望白主情志伤、析动静知病候、验舌象辨病证、闻声音知虚实、问寒热辨气血、切脉象达常变等,旨在继承蒲老的四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