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两种不同的颈丛神经阻滞方法应用于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比较其麻醉效果及对循环的影响。方法:50例ASAⅠ-Ⅱ级择期甲状腺腺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Ⅰ组采用C3深丛阻滞(相当于C3横突处一点)及浅丛阻滞法(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Ⅱ组用C3、C4深丛阻滞法(相当于C3、C4横突处各一点)及浅丛阻滞法。均以20ml注射器及v号3.5cm针头进行须深丛和颈浅丛神经阻滞。颈深丛阻滞注入1.14%利多卡因与0.14%丁哌卡因混合液,单测一点4~6ml,两点即8-12ml,双侧一点8~12ml,两点即16~24ml(均不加肾上腺素)。颈浅丛阻滞用1.33%利多卡因及0.25%布比卡因,单侧10ml,双侧20ml。观察两组阻滞前后BP和HR变化情况。结论:两组阻滞麻醉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两种阻滞方法对循环的影响却不同,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阻滞后5~30minBP升高平均值和HR增加方面看Ⅰ组对循环影响较轻,Ⅱ组则较大。C3主要支配颈部区域,浅丛支配皮肤和浅表结构,对甲状腺腺瘤手术来说,二者配合应用,麻醉效果满意,用药量小,对迷走神经阻滞较轻,对循环系统影响相对轻,副作用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颈丛阻滞麻醉在中度甲亢,甲状腺腺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单、双侧单状腺次全切除,甲状腺腺瘤摘除的患者,做颈丛阻滞麻醉。结果:23例患者20例效果满意,2例效果一般,1例效果差。结论:对于中度甲亢及甲状腺腺瘤患者手术选择颈丛阻滞麻醉基本上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4.
颈丛阻滞麻醉法282例效果分析附属医院麻醉科李艳,周恩德关键词颈丛阻滞,甲状腺,外科手术颈丛阻滞是颈部甲状腺麻醉中常用的、较安全民可靠的麻醉方法。本文对1990~1993年间282例颈丛阻滞麻醉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282...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对比单纯颈丛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9月~2010年8月在本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种,即单纯颈丛阻滞组(60例)和全身麻醉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和麻醉结束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全身麻醉组血压与麻醉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血糖在麻醉前后无明显差异.单纯颈丛阻滞组血压、心率在术中与麻醉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且两组间也存在差异(P<0.05).单纯颈丛阻滞组发生5例并发症,全身麻醉组1例.结论 全身麻醉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麻醉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7.
8.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培俊  乌云 《包头医学》2003,27(1):37-37
颈丛神经阻滞最常用于甲状腺手术。甲状腺受高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因此,使颈丛阻滞非常完善,也难以达到手术时完全无痛及舒适的要求,也不能完全抑制因手术刺激喉头和气管所致的呛咳和心率、血压改变等不良反应。因此,加强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罗平  王丰慧  黄漓  谢佩仪  何秀冰 《吉林医学》2010,31(23):3846-3847
目的:探讨高位硬膜外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甲状腺手术分别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和单纯颈丛阻滞,观察两种麻醉对术中、后患者心率、血压和呼吸等方面的影响。结果:高位硬膜外麻醉与单纯颈丛阻滞麻醉在心率、血压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呼吸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位硬膜外麻醉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有心率、血压影响小,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镇痛效果好,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采用局麻药加地塞米松行浅颈丛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局麻药加地塞米松10mg,Ⅱ组局麻药不加任何药,均行双侧颈浅丛阻滞,术中有牵拉不适辅助强化麻(氟哌啶2.5mg+芬太尼0.05mg静脉滴注),仍无法缓解辅助静脉全麻(异丙酚200mg加芬太尼0.1mg混合液泵注)。观察麻醉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术毕评定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后两组血压、心率较麻醉前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但从升高数值上看,全组40例血压、心率变化均在正常值范围内;Ⅰ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Ⅱ组,Ⅰ组中无1例需辅助静脉全麻。结论浅颈丛阻滞应用于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发生心血管副反应程度低,加用地塞米松,可增强麻醉效果,患者能清醒配合手术,提高了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徐树莲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113-11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9月-2009年8月收治的120例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 );治疗组患者应用高位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颈丛阻滞,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和麻醉结束后的心率、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手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不大,对照组患者在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明显,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硬膜外麻醉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影响不大,麻醉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附40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明光  韦善铁  韦德高 《广西医学》2003,25(8):1536-1538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的治疗方法有 :内科药物治疗、13 1 放射治疗及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其具有最高的治愈率和治疗后甲功保持正常的比率。我院自 1 990年~ 2 0 0 1年间共手术治疗甲亢患者 40 5例。现总结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0 5例 ,男 79例 ,女 32 6例。年龄 1 2~ 61岁 ,平均 34.7岁。病程 3月到 8年。原发性甲亢 386例 ,继发性甲亢 1 9例。所有的病例均有典型的甲亢症状 ,T3 、T4升高。甲状腺肿大 度以上者达 98例 ,有明显的气管压迫症状 9例 ,并甲亢性心脏病 2 2例 ,心电图异…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应用全身麻醉加颈丛阻滞观察全身麻醉加颈丛阻滞与单纯全麻,单纯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甲状腺手术病人分三组以全麻加颈丛阻滞、单纯全麻、单纯颈丛阻滞实施手术.结果 Ⅰ组异丙酚一七氟醚用量较Ⅱ组明显减少(p<0.01),气管拨管时间明显提前(p<0.01).Ⅲ组病人多数需增加辅助用药.结论 全身麻醉加颈丛阻滞两者互补,减少全麻的用药量,可以维持呼吸道通畅,消除手术牵拉不适,增加手术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其中突眼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现对在手术中麻醉方法一般采用颈丛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5例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7例采用穴位注射麻醉,对照组48例采用颈丛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对比,在手术开始、剥离甲状腺、术毕及术后24小时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术前、麻醉后5分钟、手术开始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差异无显著性;剥离甲状腺、术毕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膈神经麻痹、喉返神经麻痹、霍纳氏综合征等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可起到与颈丛阻滞麻醉同样的效果,无颈丛阻滞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颈浅丛阻滞麻醉对甲状腺术后躁动和术中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随机将行甲状腺手术患者84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颈浅丛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1 min(T1)、切开皮肤时(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手术结束时(T4)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测定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水平。 结果观察组T2、T3、T4点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甲状腺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T3、T4点FT3、T3、TS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2、T3、T4点FT4、T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12、24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157,P=0.017)。 结论全身麻醉复合颈浅丛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术中甲状腺素水平比较稳定,且抑制术后躁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与全身麻醉复合不同成分局麻药行双侧颈浅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气管内全麻术后芬太尼静脉泵镇痛;BL组与BLF组气管内全麻复合双侧颈浅丛阻滞,BL组局麻药为0.3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BLF组局麻药为0.3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1 μg/kg芬太尼.三组均采用相同药物诱导、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并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分别记录麻醉前(T0)、切皮(T1)、切皮后15 min(T2)、缝皮(T3)、气管拔管时(T4)、气管拔管后5 min (T5)、气管拔管后10 min(T6)的血压及心率变化、麻醉药物用量、苏醒及气管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时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MAP和HR在T1-6明显高于BL组和B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组与BL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丙泊酚(10 mg/mL)及瑞芬太尼(40 μg/mL)输注速率,A组明显高于BL组和B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组与BL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甲状腺至切除,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苏醒、拔管及开口回答问题时间,A组明显高于BL组和B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组与BL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6、12、24 h疼痛VAS评分,A组在2h内评分明显高于BL组和B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组术后4、6h评分高于A组与B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h后A组与BLF组疼痛时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L组4h内VAS评分与BL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例发生恶心、呕吐及嗜睡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BL组(3例)和BLF组(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组与B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盐酸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混合液行双侧颈浅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心血管系统平稳,麻醉药用量少,苏醒快且平稳无躁动,术后镇痛效果好,时间长,不良反应小,可安全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颈浅神经丛阻滞对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40例.B组患者术中静脉泵注负荷剂量1.0μg/kg右美托咪定,之后以0.6~0.8μg/kg·h维持,A组泵注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患者麻醉前,切皮时,分离腺体,腺体切除,切口缝合等时间点的HR、MAP、SpO2、RR等生命体征和Ramsay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内脏牵拉反应的改善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HR、MAP较A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SpO2变化不显著.结果显示B组患者T0~T2时间段呼吸频率与A组比较较少,且差异显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发现手术开始之后B组患者的镇静状态优于A组.B组患者术中内脏牵拉反应的改善情况优于A组患者.术后苏醒期60 min时,B组患者较A组患者安静,没有明显的躁动行为.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B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颈浅神经丛阻滞对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临床上改善麻醉效果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