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数字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3S技术的数字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可以获取传统监测手段所无法取得的更多信息,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的重要技术手段。提出了基于3S技术与传统监测手段综合集成的数字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信息处理基本模式,对数字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以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石羊河为例,建立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指标库管理的思想,并用VC++6.0为开发工具,初步实现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指标库系统。  相似文献   

2.
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以立地因子为依据,运用数量化回归方法,建立一系列方程,对广西林朵林场的林地进行杉木立地类型的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拔、坡向、坡位和土层厚度是影响杉木生长的主导因子。所建立的方程具有较高的评价精度,可根据具体情况及对精度要求,选用适当方程.  相似文献   

3.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其危险度评价对实现区域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分析密云县泥石流灾害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系统理论的层次分析法,从影响泥石流危险度的泥石流历史活动情况和潜在形成条件中选取10个指标作为背景参数进行定量化研究,建立了密云县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所建立的模型中,历史活动情况所占权重为0.414,潜在形成条件所占权重为0.586。利用该模型对当地泥石流沟道进行危险度评价,其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密云县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是实用的和有效的,进一步工作应放在评价方法的可靠性研究上,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更为准确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经济系统分析角度出发,对小流域生态经济结构及其演变进行分析,以期评价小流域生态经济效益。对比分析了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土地利用结构及其适宜性、产业结构、消耗结构和饲料生产平衡,利用线性模型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优化模拟,采用描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多样性指数描述流域经济系统稳定性,并用静态和动态模型对治理经济效果进行评价。流域农、林、牧用地比例由1990年的6.2:2.0:1.0变为2003年的1.9:1.4:1.0;农业产值所占比重由79.6%下降为54.8%;林业、牧业、副业产值比例分别由9.6%、9.6%、1.1%上升为22.7%、15.1%、7.4%。收入多样性指数呈增加趋势,消耗结构趋向合理,饲料供需平衡,经济评价中各指标均显示经济效益显著,表明生态经济结构明显有利于生态经济系统的进展演变,流域生态经济结构趋于稳定,生态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基于GPS与GIS 技术的长江上游山地冲沟的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长江上游山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冲沟系统广泛分布,但对该区冲沟的发生演变一直缺乏定量研究数据。以西昌长山岭地区为对象,应用RTK-GPS对该区冲沟系统进行测量,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同时基于GIS技术,探讨了从DEM上提取冲沟系统的方法,并以实测冲沟系统为依据,对所提取的冲沟系统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DEM提取冲沟系统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与此同时,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山地冲沟系统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小流域的沟壑密度为46.7m/hm^2,冲沟侵蚀速率高达191.9t/(hm^2.a),小流域内的土壤侵蚀为极强度土壤侵蚀,以控制冲沟侵蚀为主的水土保持措施,是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值得重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县域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内涵,以县域的经济-能源-生态复合大系统的持续协调稳定发展为总体目标,提出了农村能源系统的效益、效率、发展变化率、系统协调度、发展潜力和农村能源系统支撑体系等评价指标,建立了县域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对其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和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技术的广西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广西是一个喀斯特特别发育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本文兼顾多方面的原因,建立了脆弱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确定了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的工作流程.包括数据库的建立、脆弱生态评价单元、评价指标及权重和评价方法的确定,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强大的输入、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采用综合评价与聚类方法,对广西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和分区.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家沟小流域水保林生态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森林各生态指标的评价,计算得出张家沟流域在1983-1992年10年间所种植的256.63hm^2水保林,到1993年为止共取得的潜在经济价值1556.6万元,约为直接价值的8.59倍,从而阐明了森林潜在经济价值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于婧  聂艳  周勇  何佑勇 《土壤学报》2006,43(2):190-196
以江汉平原后湖地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将生态位适宜度方法引入到多宜性评价研究中,采用加权平均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各评价单元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4种作物的生态位适宜度值及限制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位适宜度值整体较高,最大值达0.958,生境条件基本能满足作物的需求;评价结果以1、2级为主,所占面积达75%;水稻的适宜性面积在该区最大,达65.54%,小麦次之;限制该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生态因子主要为:速效磷、CEC和道路通达度。该研究结果能直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促进耕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土壤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漳州市为研究区域,采用矢量数据结构模型,以评价因子图层叠加后生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在组件式GIS开发工具Super Map软件支持下,建立一种可以由用户任意选择进行适宜性评价的农作物对象,确定适宜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适宜性评价咨询系统。系统支持用户事先将不作评价的地物类型剔除,同时可以通过将用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建立的各种农作物生态指标库保存起来,从而使系统在用户的不断参与下更加方便实用。同时系统能够对收集的各类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具有相关的统计、分析和管理功能,可方便及时地为地区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依据。结合土壤适宜性评价系统的开发实践,对土壤适宜性评价的实现过程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农业专家系统生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面向对象思想和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农业专家系统生成工具,使农业专家无需知识工程师的帮助就能直接开发自己的专家系统。使用本工具已生成了黄瓜病害、苹果病害、苹果虫害、苹果树施肥、棉花病害等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2.
基于虚拟生长模型的温室番茄栽培管理专家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改进传统农业专家系统的决策性能,动态表达其决策结果,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虚拟生长模型的温室番茄栽培管理专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框架与功能模块,分析了系统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如开发工具、知识表示方法、知识库的构建、虚拟番茄生长模型等.系统综合运用推理、预测、可视化与解释等机制帮助用户设计栽培管理方案,可视化模拟和预测温室番茄的生长发育进程.基于虚拟生长模型的温室番茄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初步实现了积温模型、形态发生模型与专家系统知识模型的综合集成,更适合温室番茄栽培管理的实际需要.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当前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从信息载体、农民认知层次与接受程度、专家系统自身完善程度等方面分析了制约农业专家系统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兴信息载体,如移动通信网络、PDA、3G技术等在农业专家系统推广应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PDA作物施肥通专家系统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Palm OS的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作物施肥通的设计技术,构建了施肥专家系统的知识表,采用了模块化的编程技术,用C语言编写了基于PDA的作物施肥专家系统程序,并将程序固化在PDA存储器中。PDA施肥通内含小麦、玉米、水稻、棉花、油菜和烟草6种大田作物专家系统和一个可扩展的专家系统。它能选择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地区,根据土壤中养分的N、P、K或微量元素的含量,建立施肥指导方案,有效地解决了作物种植中科学施肥的问题,使肥料利用率大大提高。通过在农村基层的试验表明:PDA施肥通以其推荐施肥方案合理、体积小、便携性好、价廉和操作简便得到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5.
广西甘蔗施肥专家系统的验证与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整理国内外甘蔗施肥经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专家系统的理论方法,设计出甘蔗施肥专家系统,指导农民合理施肥,系统能在多个专家水平级上进行施肥决策。由于我国种蔗面积分布广阔,土壤、气候、品种及耕种水平等差异大,在甘蔗合理施肥方面存在严重不规范问题,甘蔗施肥成果难于应用于生产实际。该项研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方面有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农业专家系统在小麦栽培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述了农业专家系统的内涵及演变,分析了目前开发的小麦栽培管理专家系统,指出了开发小麦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的必要性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该文首次将专家系统应用于啤酒污染微生物控制领域之中,详细介绍了啤酒污染微生物控制专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包括对啤酒及污染微生物相关知识和实验技术知识,并对它们进行信息化处理和加工。啤酒污染微生物控制专家系统(beer-spoilage microorganism control expert system, BSMCES)是应用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利用Apache+PHP+MySQL作为开发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啤酒污染微生物控制专家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信息咨询、污染控制、决策支持、技术服务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运用知识工程和信息技术原理,将温室小型西瓜生长模型与AIP1.0专家系统平台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生长模型的温室小型西瓜栽培管理专家系统(ESWCM),包括知识库(KB)、模型库(MB)、数据库(DB)、推理机(IE)和人机界面。系统综合运用推理、预测、解释等机制帮助用户设计栽培管理方案,解答栽培技术问题,以及动态模拟和预测温室小型西瓜的生育进程。基于生长模型的温室小型西瓜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将模型的预测功能与专家系统的逻辑推理相结合,提高了温室小型西瓜的栽培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侯彦林  郭喆  任军 《土壤通报》2002,33(2):131-136
本文在前文基础上 ,重点介绍生态平衡施肥专家系统的模型构建和参数系统  相似文献   

20.
棉花管理专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运用专家系统技术完成了一个用于棉花管理决策的系统DECOCA。本系统针对作物管理知识的特点,试用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知识获取技术及定性推理控制策略。三年的应用表明,这些技术在实用,可靠性方面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