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寒热是临床常见症状,有单一性和复杂性不同,寒热信息的正确分析对于辨证诊断十分重要。辨证要素是对病变本质的认识,包含病位和病性两部分内容,运用证素辨证对寒热证候进行分析,既可准确把握单一证型的本质,又可实现对复杂证型的识别。本文运用证素辨证中频权剪叉算法对复杂寒热证候分析,可很好地实现精确辨证。因此,具有广泛实践意义的证素辨证,其作为辨证的核心,可用有限的证素统无限的证候与证名,具有学习容易、临床实践操作性强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
1589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复杂证候群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复杂证候群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对确诊的1 589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完整的四诊症状和体征的收集和整理,脏腑分类后,再进行辨证分析。结果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除心系证候外,还伴随其他各脏腑的复杂证候群,尤其是脾、肾、肝系的证候例数与心系证候的例数相当。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心系证候中虚证主要表现为心气阴两虚、心阴阳两虚、心气血两虚、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实证主要表现为心络脉瘀阻、心热(火);其中心气阴两虚和心络脉瘀阻分别是临证中两个较突出的单一证候。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可同时见有1~13个证候分型,其中同时存在6~9个证候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证候。结论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证候表现复杂,除心系外还兼有其他脏腑证候,且多存在3个以上的证候分型。  相似文献   

3.
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着手于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现状,从四诊信息采集、证候群特异性生物学基础研究、中医证候模型的建立以及证候辨证方法客观化4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四诊信息客观化是中医证候客观化的前提;系统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证候生物学物质基础的探索提供了可行条件;方证结合和建立证候动物模型是证候研究的重要突破口;复杂系统理论为辨证客观化提供新方法。证候客观化研究应当从中医整体性出发,多学科交叉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4.
依从于传统辨证体系下的证候规范化研究难以达到规范化的目的,进而从病机的角度,提出"病机证素"概念及其辨证思想。病机证素是指构成某种疾病、某一证候的病机要素,它能概括、体现该证候的病理特征,是决定证候诊断的基本元素。以此作为证候的最小分类单元和辨证的核心,可使复杂证候简单化;通过病机证素的兼夹组合,以不变应多变,从而适应临床证候繁杂多变的复杂局面。病机证素源自"审证求机",审证求机的核心则是求病理因素,而病理因素数量有限,内容清晰,易于达到规范化要求。病机证素辨证思想为解决证候规范化与辨证灵活性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综述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AD)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进展,并对AD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规范化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AD临床多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复杂证候。虚证可见肾虚、心虚,实证可见痰浊、血瘀等。以标准规范的证候要素为基础,具有中医特色的AD诊断标准及证候量表已使用于临床。AD的生物学研究可为中医证候微观辨证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有助于将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有机结合,进而制定出与AD整个病理发展过程相适应的证候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6.
回顾古代医家对肥胖证候的认识和演变,结合近年文献分析,认为肥胖证候研究存在病例数偏少、证候命名不规范、辨证方法未统一、判定标准不明确等局限和不足。证素独立规范,组合灵活多样,证素辨证可以用于肥胖的证候研究,挖掘、归纳肥胖人群的证候特征,有利于为本病的中医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历史的、经典证治方药的实例分析和举例,探讨中医证候量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同一性质的证候有着程度差异,不同性质的证候之间存在着大量过渡性证候,复杂病症中也存在着单一到多个证候的量化特征。中医证候量化的表达方式除通过直接的不同证候名称表述外,多数体现治则治法、方药的选用和药量药味多寡的选择上。强调中医证候的这种不确定性、模糊的诊断表述方式的局限,可以通过定量辨证的方法加以克服,以此完善和丰富中医辨证诊断方法,让中医学术更好地得到传承与科学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400例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证候辨证标准现场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临床证候辨证标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采用DME(design measurement evaluation)设计方法对400例更年期综合征的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盲法的统计学处理和分析,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本病的证候分布及各证所包含的四诊信息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 更年期综合征的证型可归为肝阳上亢证、肾阳亏虚证、肝肾阴虚证、肝郁伤神证。结论 病证辨证标准研究的思路是在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病中证的假设辨证标准进行现场调查,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临界理论确定病中证类分布及临界证、典型证、兼夹证、鉴别诊断指标,制订新的辨证标准。  相似文献   

9.
张兰凤  王阶 《中医杂志》2012,53(15):1312-1314
目的 研究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证候特点.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根据以往研究,设立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证候要素,按照证候诊断对100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疾病特点与证候要素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证候要素特点与年龄段、心绞痛类型、合并疾病等有关.证候要素分布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瘀、气虚、肾虚、肝郁、阴虚、痰浊、气滞、阳虚、脾虚、热蕴、寒凝.证候要素组合方式以四因素证组合最多,其次是六因素证、五因素证、三因素证、七因素证、八因素证、二因素证.结论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后,证候要素的组合较单纯冠心病更为复杂,其证候要素特点是在冠心病证候特点基础上肝郁与肾虚的比例明显增加,这与冠心病抑郁症的发病病因病机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证候研究中证候要素研究方法的不足,为证候研究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2000年1月—2011年5月有关证候要素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分析。结果:证候要素研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①对证候要素概念界定的不严格,部分研究所标称的证候要素并非是真正的证候要素。②对证候要素理论的背景及意义理解的不充分,采用先人工辨证后拆分证候要素的方式进行研究,违背证候要素理论提出的本义。③运用数理统计提取证候要素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很难做到正好将临床资料分成病性要素及病位要素,然后我们直接命名。多数是证候要素的组合,再人为进行拆分成病位证候要素和病性证候要素。拆分过程中人为因素明显。其次,对数理统计方法得出分类进行中医的理解并进行诠释,存在相当大的主观性。文章最后对证候要素理论进行了反思,对病性证候要素进行了有别于前人的界定。结论:证候研究中三个研究单元即证候、证候要素、单证是密不可分的,具体采用哪种研究单元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规范帕金森病的中医辨证。方法采用"降维升阶"的研究方法:先将复杂的证候分解为最简单的证候要素,再将证候要素之间有机组合,形成帕金森病的中医证候诊断规范。结果入选的126篇帕金森病中医证型文献,共涵盖临床病例数3495例,通过频数、频率统计及卡方检验,从中得出帕金森病常见的6个证候要素:阴虚、内风、血瘀、气虚、痰和血虚。6个证候要素之间有机组合,共得到34种应证组合形式。结论运用"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相结合的方法,即可达到规范中医证候的目的。该研究完善了帕金森病中医辨证体系,促进了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向规范化、标准化的转变,使其更为客观、科学。  相似文献   

12.
探讨崩漏古代医案的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规律,为崩漏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崩漏古代医案的研究,提取崩漏的证候要素和靶位,应证组合规律。结果显示:通过对崩漏古代医案进行研究,提取的主要证候要素是:气虚、血虚、阴虚、内火、气郁、阳虚、血瘀。其靶位为:脾、肝、冲任、肾、心、肺。证候要素组合与临床证候诊断符合率的研究发现,7种证候要素可以组合成25种证候形式,涵盖了90.30%病案例数,临床涵盖率较高。得出结论:以“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构建崩漏辨证体系的新思路,其核心是证候要素。  相似文献   

13.
探讨崩漏古代医案的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规律,为崩漏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崩漏古代医案的研究,提取崩漏的证候要素和靶位,应证组合规律。结果显示:通过对崩漏古代医案进行研究,提取的主要证候要素是:气虚、血虚、阴虚、内火、气郁、阳虚、血瘀。其靶位为:脾、肝、冲任、肾、心、肺。证候要素组合与临床证候诊断符合率的研究发现,7种证候要素可以组合成25种证候形式,涵盖了90.30%病案例数,临床涵盖率较高。得出结论:以“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构建崩漏辨证体系的新思路,其核心是证候要素。  相似文献   

14.
李和平  李经选 《陕西中医》1997,18(8):373-373
证候辨析与药物之间有精确的对应关系;为了寻找中医药对现代病证治疗的证效关系,开拓了辨析证候的方法,因而辨证分型法具有统一诊断和衡量疗效标准的优点,故在临床上成为开发研究中成药的普遍模式,辨证分型开发中成药,受其证候群的影响,而且要结合现代药理、药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并确定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证候相关因素,探讨其证候量化诊断标准方法.方法: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建立甲亢证候判别规则,以此为参考辨证标准对临床资料进行辨证,然后应用统计方法结合专业知识筛选证候相关因素.结果:从190个指标中筛选出20个指标,其中症状指标15个,舌脉指标5个.结论:所选出的证候相关因素简洁,符合甲亢的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16.
论证候要素与证候靶点应证组合辨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只有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将复杂的证候系统分解为数量相对局限,内容相对清晰的证候要素;再通过各证候要素间的组合、证候要素与其他传统辨证方法系统的组合等不同的应证组合方式,使辨证方法体系不再是一种由各种具体证候单纯的线性联系组合的平面,而形成一个以证候要素,应证组合为核心的多维多阶的体系,具有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宫颈炎变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临床证候辨证标准的研究方法.方法: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表,Epidata3.1软件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本病的证候分布特点,SPSS13.0软件和AMOS 6.0软件做最后的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宫颈炎变的证型可归为脾虚湿困证、湿热下注证、湿毒蕴结证、肾阴亏虚证和肾阳不足证.脾虚湿困型和湿热下注型对宫颈炎变的影响最大,脾虚湿困型和肾阳不足型及湿热下注型和湿毒蕴结型关系密切.结论:本研究得出的宫颈炎变的证候类别及辨证标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临床实用价值,结构方程模型理论适用于中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杨梅  王雪梅  郭晟  魏宁颐  郭娟 《中医药学刊》2013,(10):2162-2165
目的:总结云南燥证的证候规律,为下一步研究燥证病因病机奠定基础。方法:充分利用中医文献学信息资源,选择云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论著与医案,回顾性地进行燥证症状与证候信息检索整理,选取频数较高症状,应用聚类分析找出云南燥证的证候群,再运用主成分分析确定主要证型。以明确云南燥证的证候特征与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医理论知识阐释统计结果,从而归纳总结出燥证的常见证型及证候特点。结果:云南燥证常见证型为燥邪犯肺证、肝火犯肺证、血燥证及肝郁脾虚证。结论:云南燥证的证候具有外燥与内燥并存,干燥与湿阻共见,常兼肝脾症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张新雅  李运伦 《光明中医》2014,(8):1583-1585
肝阳上亢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候类型之一,其理论的形成较为久远。本文通过将脏腑虚实与阴阳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肝阳上亢证的病因病机及演变规律,并从病机决定证候,证候指导方药的角度总结了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方药。  相似文献   

20.
证素辨证研究钩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阐发辨证思维规律,整合诸种辩证实质内容的基础上,创立证素辨证新方法.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组成证名,形成三阶双网结构的证素辨证体系.探索出双层频权剪又算法,制定证候辨证量表、证素诊断标准、常见证诊断标准.证素辨证是中医学术的重大发展,能更准确地指导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