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手术治疗的28例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特点和术前、术中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甲状腺微小癌占同期收治的甲状腺癌的38.9%,男女之比1:4.6,年龄26~68岁,28.6%病灶为多发性。临床表现为甲状腺结节性肿大,8例为健康查体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20例(71.4%)术前超声检查提示可疑甲状腺癌。术中常规行快速病理检查。主要术式为腺叶、峡部和对侧腺叶大部切除术,其中10例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发病率较高,多伴有常见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多数病人预后好。注重术前超声检查和术中全面探查及快速病理检查有助于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酌情选择恰当的术式,既清除病灶又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8例PTMC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38例患者术前均无临床不适症状,为查体时超声波检查所发现.所有病例甲状腺超声显示结节直径≤1.0 cm,结节内有钙化122例,血流丰富84例,边界不清53例.其中术前通过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和细胞学检查54例,明确为微小癌46例,假阴性8例.其余均为术后病理证实.所有病例中单侧单发甲状腺微小癌96例,单侧多发甲状腺微小癌20例,双侧多发甲状腺微小癌22例.采用患侧+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64例;患侧+峡部腺叶切除35例;双侧甲状腺切除18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25例.行颈部淋巴结清扫76例,未行颈部淋巴结清扫62例.其中合并淋巴结转移26例,无淋巴结转移112例.术后随访1~6年,出现喉返神经损伤4例,喉上神经损伤2例,一过性甲状旁腺损伤2例.局部复发4例,无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结论 甲状腺高频超声波检查是发现PTMC的重要手段.术前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和细胞学检查是及时判定结节性质的最可靠方法.手术是治疗PTMC的最佳治疗方式.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升治疗效果、较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甲状腺微小癌病例资料。结果术前仅9例疑为甲状腺微小癌,术中冰冻切片确诊的35例,占94.59%。术后病理确诊2例,占5.41%。17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颈淋巴结转移8例。患侧腺叶加峡部全切对侧次全切除33例;双侧腺叶全部切除2例。双侧腺叶次全加峡部切除2例。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8例,随访全部健在。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在女性发病较多,以单发癌结节为主。运用B超、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等方法以求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的检出率,主张积极手术治疗,并根据肿块的数目、分布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手术方式。甲状腺微小癌手术治疗的预后较好,但术后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方法乳头状癌组12例,共16个结节,微小乳头状癌组23例,共29个结节,分析结节内部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规则、Ⅲ型血流信号及甲状腺最大横径与纵径比值(A/T)≥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结节Ⅲ型血流信号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最高,A/T≥1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A/T≥1有助于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节内紊乱血流信号有助于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诊断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超声征象,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对159例(169个结节)最大直径≤1.0 cm的甲状腺结节进行研究,所有患者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PTMC的发生率与甲状腺结节单发或多发关系不大;声像图表现为形态不规则(60.8%)、边界不清晰(70.6%)、周边无声晕(96.1%)、低回声(94.1%)、回声不均匀(78.4%)、实性结节(100%),内可见微小钙化(58.8%),颈部淋巴结肿大(43.1%),内部血流信号为主(68.6%).各征象对良、恶性结节诊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各征象,超声对于PTMC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0%、89.0%,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0.944.结论 超声对PTMC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为观察组,纳入同期体检的良性结节患者60例为对照组,均实施超声检查,分析两组超声征象,评估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主要的超声特征包括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周边无声晕、不均匀低回声、伴微小钙化及囊变。观察组患者的3、4型血流信号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经病理组织诊断,52例患者存在微小钙化;观察组经超声检查,50例患者存在微小钙化;超声对甲状腺结节微小钙化诊断灵敏度为94.23%、特异度87.5%、准确率93.33%,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Kappa值=0.930。结论: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癌的诊断准确性高,能获得清晰的超声特征图像,为后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是1988年由WHO定义为最大直径≤10 m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是其一个特殊亚型[1]。PTMC体积较小,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由于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发展,尤其是超声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PTMC被临床检测出来。本文对PTMC的临床概况、影像学检查和临床处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微小癌为甲状腺癌原发病灶最大的直径≤10mm的甲状腺癌,临床组织学最常见的为乳头状微小癌,大约占甲状腺微小癌的65%。99%。由于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的临床广泛普及,且因其分辨力较高、图像较清晰、显示血流灵敏等诸多特点,逐渐成为临床诊断甲状腺相关疾病的重要依据。作者对所有患者全部进行超声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易漏诊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 carcinoma,PTMC)是指直径≤10m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其发现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88年,WHO提出瘤体最大直径≤10mm的甲状腺癌称为微小癌,甲状腺微小癌约占甲状腺癌的6%-35%,其中,PTMC占绝大多数。PTMC由于癌灶小、病灶隐匿和无症状,多数与良性结节并存,大多数病例是在甲状腺手术中偶然发现或术后病理检查才发现,极易出现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7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男女比为1:11,术前疑甲状腺微小癌6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11例,其余20例诊为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单发结节31例,多发结节6例;31例为乳头状癌,甲状腺微小癌伴发病21例;37例甲状腺微小癌,前12年9例,近4年28例.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女性发病率高,且以单发癌结节多见,多数因良性疾病手术后病理发现,诊断中需注意并发病.甲状腺微小癌需手术治疗,愈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12.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手术范围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9月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行甲状腺患侧全切和峡部、对侧次全切15例,甲状腺患侧叶全或次全切除41例,随访2-6年,仅1例复发,其余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具有低侵袭性,患侧叶切除全切和峡部、对侧次全切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MNG)的超声诊断要点,以提高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比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PTMC(共45个结节)和44例MNG(共91个结节)患者的高频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特征。结果虽然部分PTMC与MNG的声像图表现可相互重叠及并发,但PTMC组与MNG组结节的内部回声(χ2=53.279,P﹤0.05)、回声水平(χ2=45.519,P﹤0.05)、纵横比(χ2=50.483,P﹤0.05)、微钙化(χ2=25.513,P﹤0.05)、数目(χ2=9.584,P﹤0.05)、边界(χ2=20.838,P﹤0.05)、血流信号(χ2=33.009,P﹤0.05)等声像特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MC易较早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对PTMC与MNG的声像特征进行逐项对比分析,可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0):1621-1622
目的分析超声用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探讨其检出率。方法把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经病理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2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的20例患者,分析当时超声报导,比较两组结节形态、回声、性质等情况,阻力指数,动脉收缩峰值速度以及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5%,对照组为90%,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和阻力指数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结节在形态、边界、回声、钙化情况方面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利用超声检查,能够有效诊断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微小癌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9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行术前B超检查,均发现甲状腺的微小占位,提示可疑癌5例,其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例经活检诊断为转移性甲状腺癌.均予手术并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阳性诊断23例,6例于术后经石蜡切片病理确诊.术后均获得随访,其中2例行患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后2、3年复发;1例死于脑出血.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术前不易确诊,术前B超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患侧甲状腺加峡部切除术可作为主要手术方式,甲状腺微小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增生活跃与微小乳头状癌(PM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PMC 1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活跃53例.对比两者病理形态特征、流行病学及外科治疗方式,并检测CK19、HBME-1、galectin-3、CD56和p63的表达.结果 100%(53/53)的乳头状增生活跃出现具有纤维血管轴心的真性乳头,73.6%(39/53)伴2级及以上分支.无1例出现典型毛玻璃核、核明显异型重叠、包涵体等微小乳头状癌的细胞核特征,亦无间质硬化及浸润特征.甲状腺PMC中98.6%(73/74)CK19、HBME-1和galectin-3出现弥漫强阳性,而乳头状增生活跃组中无1例出现.结论 乳头状增生活跃可出现2级分支的真性乳头,但不出现典型毛玻璃核、核异型、核内包涵体等微小乳头状癌的典型细胞学特征,把不具有细胞学特征的真性乳头诊为乳头状癌一定要慎重.CK19、HBME-1、galectin-3三者弥漫强阳性是鉴别乳头状增生活跃及微小乳头状癌的非常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常见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征象,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 8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误诊27例.病灶最大径0.5~1 cm组与≤0.5cm组误诊原因在边界、晕环及结节数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最大径在0.5~1 cm的病灶边界、微钙化、声晕在其正确提示组与误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径≤0.5cm的病灶,其中纵横比、结节数目在其正确提示组与误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MC误诊原因在不同病灶大小之间有所不同,病灶最大径在0.5~1 cm时表现为边界清晰、有声晕、无钙化等良性结节声像图特征时容易误诊,而最大径≤0.5 cm时表现为纵横比<1和多发结节时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癌的80%。研究其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对攻克该肿瘤很有必要。综合文献认为,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除了临床物理和影像学检查外,细针穿刺或通过穿刺与术中冷冻切片相结合是最准确的诊断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对于较小癌灶进行电视内镜手术或术中寻找前哨淋巴结,有转移者再做清扫术,是指导手术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和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声像图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照分析47例(51个)PTMC声像图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PTMC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实性不均匀低回声结节,可见微小钙化,周边无声晕,以内部血流为主。PTMC病理镜下观察形态多不规则,边界多不清晰,有纤维假包膜,内可见砂粒体。病灶内部组织细胞由乳头状或滤泡状结构排列的癌细胞和纤维间质组成,三者在不同病灶中所占比例不同。结论PTMC不同病理组织学特征决定了其声像图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71例(77个病灶)(PTMC组)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70例(134个病灶)(对照组)的超声声像图资料。结果PTMC组病灶超声表现为极低/低回声者76个(98.7%),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66个(85.7%),形状饱满纵横比≥1者73个(94.8%),回声不均匀内部可见微钙化者70个(90.9%);对照组病灶超声表现为低回声者98个(73.1%),边界清者99个(73.9%),形状规则纵横比<1者111个(82.8%),内部无微钙化者132个(98.5%);2组二维超声下病灶回声、边界、纵横比、微钙化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超声检查对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