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按照国家教育部高教司[1995]58号文件(关于组织《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1995年6月,天津大学等多所院校提出了“工科基础课程化工类CAI系列课件的研究开发”的立项申请书,经教育部高教司组织专家评审,1996年14号文件被批准列入计划中03-9项———基础课程系列课件的研制开发,该项目中含计算机、电子电工、物理实验、化工类、机械设计类、制图类、力学类七大类基础课程,其中“工科基础课程化工类CAI系列课件的研究开发”项目主持单位为天津大学,参加单位为清华大学、华东…  相似文献   

2.
“面向21世纪工科(化工类)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由华东理工大学牵头,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南工业大学  相似文献   

3.
大学化学实验类CAI课件的特点及智能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日益普及,极大推动了以多媒体为基本特征的CAI课件的研制开发进程。自96年以来,我们陆续研究开发了大学分析化学实验类多媒体CAI系列课件,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较好效果。本文结合课件的研制,对该类课件应具备的一些特征和智能化实现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大学化学实验类CAI课件的定位与设计 按照国家教委98年元月下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制作规范》的定义,课件是指“实现和支持特定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配套的教学资料”。因此,开发一个CAI课件之前,要对开发的CAI课件明确定位。这里指的定位具有两重意义:一是明确课件要支持的课程;二是适用对象和要达到的目的及是否符合教学规律和认识行为。如我们所开发的分析化学多媒体系列课件之一的仪器分析CAI针对课程实验性强的特点,而定位在仪器分析的智能仿真模拟,并以教师和学生为使用对象,意在解决目前课程中存在的大型贵重精密仪器缺少、易损坏,学生学习难度大等问题,而不是为了取代仪器。而之二的化学分析CAI则是为了解决实验方案的设计,减少药品消耗、避免毒性较大药品的使用限制等,并为配合实验室全方位开放为目的。明确的定位和开发目的是大学化学类CAI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育部“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已公布了,这是高等教育界的一件大事。事实证明,四年一次的评选,成了展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舞台。本刊曾在2001年第3、4连续两期用相当的篇幅在重要位置介绍部分化学化工类获国家级奖的优秀教学成果,以示祝贺,同时供广大从事化学化工高等教育的同行学习和参考。本期再介绍3个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成果。●以改革为动力建立和实施“四大化学”融合的工科大学化学理论与实验新体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宽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工科基础课程化工类CAI系列课件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5.
一、编写过程 1995年初,华东理工大学开始了面向21世纪工科化工类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探索。经国内外教材和教学调查,走访北京和上海中学教学改革和教材编写组,研究工科化学系列课程面向21世纪整体改革方案,提出了一个在化学理论课程教学中以物理化学为枢纽,全面安排通用理论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的两个阶段新模式。物理化学既是化学各分支学科(无机、有机、分析、生化等)公共理论基础,又是工科(尤其是化工类)各专业必备的化学理论基础。为此对大一化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由无机化学起步的传统,将物理化学初步内容构成了化学原理部分,为后续化学课铺设台阶,安置接口,避免不必要的课程间的重复,并引导学生对化学理论有深入探究的欲望;进而展开现代化学知识概要介  相似文献   

6.
《化工热力学》教材的改革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以天津大学为牵头单位,华东理工大学、浙扛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为主持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为参加单位,由天津大学余国琮院土主持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化工类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组,历经4年多的研究实践,形成了《面向21世纪化工类人才培养方案》(本刊已于1998年第三期刊载),同时,编写、出版了—批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初步建成了3类教学实践样板基地。本刊本期集中刊载了由浙江大学承担的部分课程教材建设者所撰写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无机及化学分析CAI课件的结构框架、功能模块.该课件以Authorware5.0为开发工具,动画采用3Dmax、flash实现.应用该课件实现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的有机融合,适应工科系列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使用该课件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委立项的《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第二次会议,于1996年7月2日~4日在天津大学举行。项目牵头单位天津大学,项目主持单位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项目参加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四川联合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及化学工业出版社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天津大学教务长陈荣金教授出席了开幕式。陈教务长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光泉教授对与会的兄弟院校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感谢兄弟院校代表远道而来参加会议,为天津大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他说,正如教委领导同志所谈,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一场大规模的、高层次的、高起点的教学改革活动,是一个把什么样的高等  相似文献   

9.
梁铣  张晓艳  魏亦军  梁鹏  陈召财 《广州化工》2012,40(23):156-158,172
以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系为例,在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发现了多媒体技术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缺点,提出了多媒体CAI教学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等三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金属学课程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特点,介绍了金属学课程中位错部分CAI课件开发与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工程硕士是提升国家工程科技创新能力和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和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从传统思维方式、教学方式和科研成果评价方式等方面,剖析我国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求异思维、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提出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崔琍  王芬 《化学工业》2011,29(6):44-46
将价值工程引入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阐述了价值工程在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要求,分析了目前我国应用价值工程进行全寿命期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价值工程进行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提高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质量是深化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围绕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领域细化和完善工程硕士实践过程的培养要求、构建和健全实践基地管理体制、建立工程实践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从注重工程实践教育、打造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工程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组建校企优秀导师队伍、突出案例教学和工程伦理教育、提升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建立国家级和上海市示范工程硕士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化工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工程性很强的应用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工程意识,提高分析工程问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该文总结了教学中涉及的工程研究方法,充分探讨和论证了该课程对培养与强化学生工程观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化工设计通讯》2019,(12):132-133
天然气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在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煤炭燃料已经从舞台上退出,这主要是因为煤炭燃料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程度比较严重,这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天然气所占据的比例。在市政管线工程项目中,燃气管道工程项目是其核心板块,占据的地位极高,涉及面也十分广泛,包含城市规划以及能源管理等各项内容。主要就市政工程燃气管道工程的合规化管理进行分析,探究市政工程燃气管道工程合规化管理的内涵,制定出更为完整的管理措施,以提升燃气管道工程项目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倪立君 《化工设计》2011,21(3):15-29,1
介绍安全系统工程在工程项目设计中的重要性,使用多种安全识别方式找出工程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隐患,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和一旦出现突发性的故障通过安全设置的有效途径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18.
张春芳  白云翔  孙余凭  顾谨 《广东化工》2010,37(10):99-99,106
为了适应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化工原理教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从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多种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理论课与实验课间的紧密结合以及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环境工程专业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加强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培养其实验创新能力及工程意识,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石油的储量越来越少,石油工程的实地开采科学化显得尤其重要。石油工程的推进实施存在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在实地开采技术以及地质结构的复杂性方面,使得石油工程难以进行。文章从石油工程的实地开采与地质结构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石油工程技术中的压裂以及带压作业。  相似文献   

20.
制药工业是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特殊工业,由于多学科的交叉,专业成立时间不长,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工程缺乏工程意识。本文结合吉首大学实际,提出了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工程类人才培养的一些建议和措施,探讨高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为制药工程专业更好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