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塞55例患者,其中有20例发生心脏猝死患者,心电图衍变分析:对象:随访观察5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为门诊和住院病人,年龄42~85岁,其中男性40例,女性15例。55例按心电图衍变规律及血清酶谱变化等均符合WHO诊断标准。155例在急性期按定位诊断:在Ⅱ、Ⅲ、avF导联均出现Q波,ST段弓背抬高与T波呈单向曲线,若发病1周后,抬高的ST段仍不回降,其它导联,Ⅰ、avL和胸导联ST段下移>01mV,则病人易出现心脏猝死。本组病例有14例病人,4例发生猝死。2合并正后壁心肌梗死,其心电图除上述定位导联表现外,在V1、V2导联…  相似文献   

2.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从发生至猝死的动态心电图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从发生至猝死的动态心电图二例毛振华,蒋美娟通常认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心脏性猝死的原因大多是原发性室颤。我们在观察2例下壁AMI猝死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却发现以心室率变慢,以至突然停搏而无原发性室颤的猝死,现报道如下:例...  相似文献   

3.
心性猝死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态心电图是检出各类心律失常和心机缺血的有效手段之一。1991年Olshausen等总结了几组学者报告共61例心肌梗死后佩带动态心电图记录器时发生心性猝死(SCD)的患者,阜外医院于最近报告1例冠心病患者佩带动态心电图当天突然死亡,查阅国内佩带动态心...  相似文献   

4.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随着心血管介入性治疗的广泛开展,尤其是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将近年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分布的研究 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70.6%为单支病变(其中61.8%为右冠状动脉病变,8.8%为左旋支病变,无单独左前降支病变),右冠状动脉合并左前降支病变占8.8%;合并左旋支病变占14.7%;三支病变占2.9%;冠状动脉造影正常2.9%,右冠状动脉痉挛2.9%。结果表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91.2%为右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或合并左旋支、左前降支病变,少数为单独左旋支病变,个别梗死病例是右冠状动脉痉挛所致。 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心脏传导阻滞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有27.7%—39.5%合并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当房室传导阻滞发生在ST段抬高、T波直立、无或只有小Q波及高大R波者,大多数在12—28h内恢复正常传导,少数1周内恢复;房室传导阻滞发生在出现病理性Q波之后、T波倒置、ST段抬高已回到等电位线者,持续时间长,仅部分能在48h内恢复正常传导,无论早发或晚发者,均可以在9—10天内恢复正常传导,目前认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属可逆性,与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5.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74年Cohn等采用心电图等无创性检查方法,首先描术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临床表现以来,心电图在早期诊断右室梗死和预防严重并发症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回顾性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合并右室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照以探讨梗死相关动脉(IRA)与心电图关系。方法 对9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心电图进行回顾分析,所有病人于发病3周内行冠脉造影检查,将病人分为两组。结果78例IRA为无左旋支(LCX)狭窄的右冠状动脉(RCA)病变组。ST_Ⅲ段抬高>ST_Ⅱ在RCA组56例(71.7%)而16例无RCA狭窄的LCK病变组无1例(0%);ST_(aVL)段压低>ST_1压低,RCA组54例(69%)、LCX组2例(12.5%);ST_(V1V2)段压低LCX组14例(88%),RCA组14列(18%);RCA组ST_(V7-V9)段抬高4例(5%),LCX组12例(75%);RCA组ST_(V3R-5R)抬高36例(46%),而LCX无1例(0%)。它们之间P值均少于0.001,有非常显著差异性。结论ST_Ⅲ段抬高>ST_Ⅱ、ST_(aVL)压低>ST_Ⅰ、ST_(V1-V2)压低及V(7-9)和V_(3R-5R)ST段抬高对急性下壁心梗时IRA对临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52岁。高血压史4年,平时血压170/110mmHg.近2、3天自觉胸闷、气短、胸痛。我们采用TLC98系列24小时全息心电Holter监护系统全程记录。病人佩带当日下午15点感觉胸痛,全身出冷汗,恶心呕吐,出现短暂晕厥1次。21小时后回放心电图如下:11:15(佩带开始时)窦性心律、心率7lbpm。V5、aVF导联QRS波群呈R形、QRS时限0.08s、STV5、aVF分别下移0.5、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定心电图在判定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意义。方法对5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的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罪犯血管是右冠状动脉占85.7%,回旋支占14.3%;②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室颤是右冠状动脉闭塞指标;③STI.aVL压低≥1.0mm是右冠状动脉闭塞敏感指标(P<0.05及P<0.01),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9%、75%及92%、75%,而缺乏STI.aVL压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 7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组(观察组,31例)和未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组(对照组,40例),进行12导联及右胸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STV3R~V6R抬高≥1mm、STⅢ/STⅡ抬高≥1及两项联合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ST段抬高3项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敏感性分别为90.32%、83.87%和80.65%;特异性分别为95.00%、92.50%和97.50%。两项指标联合可获较高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结论 心电图STV3R~V6R抬高≥1mm及/或STⅢ/STⅡ抬高≥1有助于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脉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梗死相关冠脉结果,将15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右冠状动脉(RCA)闭塞组106例,回旋支(LCX)闭塞组47例。对两组患者心电图不同导联典型心肌梗死图形的发生率及ST-T改变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RCA组STaVL↓>STl↓①、STIII↑>STII↑②、①+②、STaVF+V2>0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LCX组(x2=14.23,29.86,p<0.01),敏感性分别为75.8%、87.2%、70.9%、84.8%,特异性分别为83.9%、85.1%、100%、100%。LCX组①②两项均不具备、STaVF+V2<0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CA组(x2=42.43,49.26,p<0.01),敏感性分别为83.7%和94.0%,特异性均为100%。结论心电图STaVL↓>STl↓①、STIII↑>STII↑②、①+②、STaVF+Ⅴ2>0与①②两项均不具备、STaVF+V2<0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动脉是RCA或LCX和闭塞位置有高度特异性,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简便迅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 ,我们对 8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MI)住院患者进行 ,分析并应用体表心电图Ⅱ、Ⅲ、aVF导联ΣQ∑ST结果来估计AIMI病人心律失常、心原性休克、心力衰竭 (心衰 )及住院死亡率发生的关系。对象与方法1.对象 :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AIMI患者共 87例 ,男性 5 4例 ,女性 3 3例 ,年龄 3 2~ 85岁 ,发病均在 72h以内 ,AIMI的诊断主要根据胸痛史、血清酶升高和心电图异常。本组病人入院后均采用AMI常规治疗 ,其中 9例进行了静脉内溶栓治疗。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每日上、下午各记录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改变在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7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右冠状动脉(RCA)组和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组,比较2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结果:①RCA组患者aVL导联ST段压低≥1 m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CX组患者(92%:24%,P<0.01);②RCA组患者aVL导联R/S比值明显低于LCX组[(2.7±0.4),(3.4±0.6),P<0.01],③aVL导联ST段压低≥1 mm和R/S比值≤3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为RC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90%、96%、77%和86%、95%、98%、70%.结论:aVL导联ST段压低和R/S比值缩小是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变动脉为RCA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首次诊断为下壁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常规心电图 a V L 导联的 Q RS波形态进行研究 ,根据 a VL 导联的 QRS波形态 ,探讨预测下壁 AMI时阻塞冠脉的心电图标准。研究对象为 83例首次诊断为下壁 A MI的患者 ,男性6 8例、女性 15例 ,平均年龄 5 7± 12岁。下壁 AMI的诊断标准为 :(1)胸痛持续时间 >30 min;(2 )下壁导联 ( 、 、a VF)≥ 2个导联 ST段抬高 >1m m ;(3)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 >正常值上限的两倍。有心肌梗死史、冠脉旁路手术、心电图示左室肥厚或束支传导阻滞、冠脉造影示右冠脉 (RCA)和冠脉左旋支 (L Cx)严重…  相似文献   

14.
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将51例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右冠状动脉闭塞组35例和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组16例,根据aVL导联QRS形态分为Ⅰ型(S/R≤1/3,ST段压低≤1mm)和Ⅱ型(S/R>1/3,ST段压低>1mm),结果:右冠状动脉闭塞时,aVL导联QRS波多呈Ⅱ型变化,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1%,81.3%,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时,则为I型变化,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3%、77.1%。结论: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aVL导联QRS波导呈Ⅱ型者是右冠状动脉阻塞敏感,特异的标志,呈I型则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阻塞敏感,特异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不同指标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7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可以预测罪犯血管[即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电图改变.结果 7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右冠状动脉(RCA)闭塞者59例(81%),左回旋支动脉(LCx)闭塞者1...  相似文献   

16.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995年4月-2003年8月收入我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病人,行冠脉造影者68例,其中男55例,女13例,年龄40岁~75岁,平均年龄55.7岁,均在入院后4周内行冠脉造影.单支病变41例(60.3%),其中右冠脉(RCA)病变26例(63.4%),左旋支(LCX)病变15例(36.6%);多支病变27例(39.7%).合并右心室梗死者8例(11.8%).以右冠脉病变单支病变或合并左旋支病变、左前降支病变77.9%,单独左旋支病变22.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判断罪犯血管的准确性。方法对照分析2013年~2015年我院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入院时心电图Ⅱ、Ⅲ标准导联的ST段抬高比例及Ⅰ、AVL导联的ST段是否偏移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梗死相关罪犯血管的对应关系。结果 100例患者中,76例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致ST段抬高Ⅲ/Ⅱ1占71例,ST段抬Ⅲ/Ⅱ≤1占5例;Ⅰ、AVL导联ST段抬高或等电位线5例,Ⅰ、AVL导联ST段压低71例;24例左回旋支急性闭塞所致者ST段抬高Ⅲ/Ⅱ1占5例、ST段抬Ⅲ/Ⅱ≤1占19例;Ⅰ、AVL导联ST段抬高或等电位线19例,Ⅰ、AVL导联ST段压低5例。结论急性下壁心肌硬死相关罪犯血管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多,少部分为回旋支病变;Ⅰ、AVL导联抬高或等电位线多见于回旋支闭塞,Ⅰ、AVL导联ST段压低则对诊断右冠状动脉闭塞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后QT离散度与心性猝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发生心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近几年国内外一些文献报道用 QT离散度 (QTd)可以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的发生 ,作者对AMI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 QTd作为 AMI后危险性预测指标的可靠性。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1994- 0 1~ 1999- 12期间的 AMI住院患者115 (男 82 ,女 33)例 ,年龄 6 1± 11(30~ 82 )岁。心电图示 :前壁心梗 (包括 :前间壁、广泛前壁、高侧壁 ) 83例 ,下后壁心梗2 8例 ,前壁 下壁心梗 4例。1.4 分组与随访 以 10~ 2 0 d QTcd上限为标准 [1 ]将患者分为 …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体表心电图可以定位梗死相关动脉,本文就体表心电图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动脉的研究近况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电图用于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塞部位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标准12导心电图预测冠状动脉梗塞部位.如:右冠状动脉(RCA)右心室分支的近端梗塞,RCA右心室分支的远端梗塞,左回旋支(LCX)梗塞.选择152名首次发生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发生后12h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血管造影前全部患者采用标准12导心电图.结果V_3/Ⅲ比率分别是0.2±0.3,0.8±0.5,2.5±2.5,(P=0.0001).V_3/Ⅲ比率<0.5为RCA近端梗塞,V_3/Ⅲ比率>0.5或≤1.2为RCA远端梗塞V_3/Ⅲ比率>1.2为LCX梗塞,其敏感性分别为91%,93%,95%.结论 V_3/Ⅲ比率对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梗塞部位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