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秘鲁著名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历时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何处是天堂》(涌泉出版社出版)自今年3月20日在利马发行,首印40000册。小说的英文译本亦将于今年10月出版。《何处是天堂》是根据法国19世纪著名印象派画家高更及其外祖母的亲身经历创作的。作者明确指出,因为是小说而非传记,所以历史事实仅仅只是依据,其余均为自己的想象和创作。弗洛拉·特里斯坦是《何处是天堂》中的女主人公。她1803年出生,其时秘鲁尚处于宗主国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弗洛拉·特里斯坦的父亲马里亚诺·特里斯坦便是一名出生于秘鲁的西班牙籍海军军官。马里亚…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化交流》2003,(12):46-47
2003年10月2日.瑞典文学院郑重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南非作家约翰&;#183;马克斯韦尔&;#183;库切。评论家认为,卡夫卡是库切的文学偶像之一,像卡夫卡一样,库切的写作语言达到一种近乎《圣经》式的简洁,他在反思种族隔离的南非社会的同时.深刻地揭露人性。他是一个天生的诺贝尔桂冠作家。  相似文献   

3.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册上,远有13世纪的马可·波罗、16世纪的利玛窦;近有20世纪的斯诺、史沫特莱和斯特朗……,这些为传播中国文化倾注毕生心血的外国人,早为世人熟知。与他们相似并日益引人瞩目的是,近年在拉美西班牙语国家文化界,备受尊敬的秘鲁天主教大学吉叶墨·达尼诺·里瓦托(GUILLERMO DAINORIBATTO)教授。达尼诺1929年生于秘鲁北部沿海城市特鲁希略一个殷实的商人之家,他是12个兄妹中最小的一个,其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达尼诺7岁丧父的次年,全家迁居利马,他就读于基督兄弟会注①办的学校。达尼诺聪颖好学,悟性极高且记忆力…  相似文献   

4.
侯颖 《世界文化》2005,(7):28-29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时还要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貌。”这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小说《情人》中写的一段话。那是一个让人震惊的故事,13岁的法国少女和三十多岁的中国男人发生在越南的一段深沉而无望的爱情故事。玛格丽特·杜拉斯以小说《情人》(L’Amant)获得1984年龚古尔文学奖。在此之前的一年,该书就销…  相似文献   

5.
文龙 《世界文化》2003,(3):29-30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三个国家的国防部史无前例地挑选女人担任掌门人。更有趣的是,这些统率一国军队凌驾于万千男人之上的女人,非但不是张牙舞爪的“男人婆”,相反,十分新潮时髦,极具魅力。法国国防部长:敢作敢为的新新人类在许多人看来,法国现任国防部长米歇尔·阿利澳特·玛丽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新新人类。她全身上下都不符合传统女性的概念。玛丽有一张吓坏全体法国人的利嘴。她只用一句话,就把法国议会延续100多年歧视妇女的陋俗废除了。那是玛丽当选议员到国会上班的第一天,她穿了一身无懈可击的套装,被戴白手套的卫兵拦在门口:“夫…  相似文献   

6.
从三藩市驱车北行,过金门大桥上37号高速公路东行,约1个小时便抵达索诺马县城,这是加州一个颇具历史意义的地方——美国独立前墨西哥人统治时的首府。索诺马县城距杰克·伦敦故居约15公里,经过索诺马山的一个缓坡,便到了杰克·伦敦故居——杰克·伦敦纪念博物馆。这里林木葱郁,流水潺潺,十分幽静。杰克·伦敦说:“我之所以来到这里,是我厌倦了城市生活。我要在这块美丽而原始的土地上定居。”自然,由于这里“幽深的峡谷,茂密的森林和终年不断的泉水溪流”,深深地吸引了他:“我需要的,是在乡间有一幽静处写作;在自然中生活并得到我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7.
无言的幽默     
捷克人喜欢和朋友开玩笑,认为幽默是表达友谊的方式之一。只有与一个人十分亲近时,那人才有可能成为被打趣的对象。捷克人认为,幽默是没有国界的,它能把全世界的人联系在一起而不分语言和国籍。而不久前在北京金台艺术馆展出的《米洛斯拉夫·巴尔塔克无字幽默》漫画展,便是一个极具捷克式幽默的漫画艺术展。 米洛斯拉夫·巴尔塔克——该漫画展的作者,1938年生于斯洛伐克的科西策。他自幼喜欢绘画,期望长大成为画家。因受父母影响而毕业于海运学院的巴尔塔克,1960年成为自由幽默作家、自由漫画家和插图画家。他的创作柔和与讽刺并重,以清晰、…  相似文献   

8.
午夜,乔治·格什温喜欢身穿睡衣,嘴叼雪茄,坐在他的施泰因式钢琴旁。他在这间顶层小屋里,独自一人在琴键上搜寻新的、富有情调的旋律。  相似文献   

9.
暴动迷惑和殃及的许多哥萨克、居民,米哈伊尔·肖谘霍夫本人都是认识的。他也十分了解那些加入红军部队的人。巴兹基村的哥萨克、第十二顿河军团的少尉、乔治十字勋章获得者哈尔兰皮·瓦西里耶维奇·叶尔马科夫(1891—1927)是个颇有意思的人。肖洛霍夫不止一次说过,叶尔马科夫曾给他讲过许多关于自己、关于日耳曼战争、关于维约申斯克暴动的详情。叶尔马科夫的祖父1811年从土耳其战争中回来时,带回了一个俘获的土耳其女人。尽管父母反对,他还是跟她结了婚。哈尔兰皮的父亲,瓦西里·叶尔马科夫是这一婚姻的头生子。他长得像母亲:皮肤黝黑,  相似文献   

10.
在当时人们并不期望女人能写小说,因此她的小说以男人的名字乔治·艾略特署名一百年以前,人们并不期望*个女孩子多么聪明,能读多少书,当然更不指望她写书了。她只要能缝衣做饭,料理家务也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11.
六、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在中国的这么多年间 ,葛维汉对四川西藏交界地区、四川云南交界地区和四川省内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十五次夏季考察。这些关于他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情况是从《1 92 3年— 1 93 6年大卫·克罗克特·葛维汉论文指南》 (罗森威格 ,1 984年 )和各种葛维汉写的有关其搜集之旅的文章和书籍中搜集的。在可能的情况下 ,我已经试着写了一些与此相关的文章 ,描述这些考察。在一些情况下 ,没有关于这些考察的笔录 ,而找到的参考资料又没有注明日期。在本章末尾 ,是一份我尽可能搜集到的有关这些调查的暂时编年目录。1 92 1年 ,葛维汉第…  相似文献   

12.
法国19世纪两位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缪塞(1810-1857)与乔治·桑(1804—1876)的相识和相爱,是文坛一个富有传奇性的曲折爱情故事。只是这个曲折的爱情故事,对于风华正茂、热情似火而又深爱甚至痴爱着乔冶·桑的缪塞来说,太过痛苦甚至有点残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比尔·克林顿离任以后的生活,一如克林顿政府一样,十分热闹并引人关注。克林顿将取得什么成就,还是仍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自西奥多·罗斯福以来,克林顿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他仍然是民主党中最优秀的政客,他离任后所做的一切,将为那些未来离任但精力充沛的总统们树立一个先例。去年年末,我和比尔·克林顿在位于菲耶特维尔的阿肯萨大学聊了一个下午。谈完后,我想要的是一杯咖啡或啤酒。那天早些时候,克林顿已发表了一次演讲,还在其他场合出现了几次,计划当晚回到芝加哥。当我们走出采访室,发现有许多人等在外面,希望瞧克林顿一眼。他很…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并非生来就是女人,而是后天变成的。男人要求女人奉献一切。当女人照此贡献一切并一生时,男人又会为不堪重荷而痛苦。——波伏娃西蒙娜·德·波伏娃是20世纪法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她的显赫声名缘于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存在主义学者在文学界和思想界卓越的成就,以及与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奇特恋情。虽然她的作品和她的个人生活始终备受争议,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是20世纪法国作家中的大师级人物。她的无可置疑的才华,使她成为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新书《炙手可热的人》的摘要一经在《纽约邮报》头版刊登,立即引起轰动。该书作者苏珊·B.特伦托是前国会成员,她从原日内瓦核裁军会谈的美国代表路易斯·菲尔德那里得知,1984年身为副总统的乔治·布什出访日内瓦时,菲尔德曾为布什和他的前秘书珍妮弗·菲茨杰拉德安排了一幢幽静的别墅。菲尔德于1985年退休,1988年死于癌症。1986年,他向苏珊·B.特伦托的丈夫、前美国有线新闻网的记者约瑟夫·特伦托道出了布什与菲茨  相似文献   

16.
朱丽·尼克松·艾森豪威尔说,1971年7月,我的父亲,即当时的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宣布他将在第二年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问中国。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并就此改变了历史的发展方向。因为自1949年以来,美利坚合众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一直没有外交关系。很多人无法想象,这两个国家可以战胜意识形态和政治上的诸多分歧,走到一起。1972年2月21日,当我的父母踏上走向和平之旅的时候,我父亲情绪非常高昂……在走下“空军一号”的舷梯时,他决定在他的脚还未踏上中国国土之前,先主动将自己的手伸向周恩来总理……接下来,这被周恩来总理称之为“跨越世界最辽阔海洋的握手”,揭开了“改变世界的七天”访问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1960年,玛丽莲·梦露已成为一个心平气和的传奇式人物。她已与阿瑟·米勒结了婚,在演员排演场的讲习班里受到鼓励,她梦寐以求的成就似乎是近在咫尺。很难得,她给法国记者乔治·贝尔蒙特一次会面的机会。这也是她最后一次接待来访者。两年后,在她36岁时,她就与世长辞了。  相似文献   

18.
天生丽质,妙龄十八,白皮肤,褐眼睛,乌黑的头发,身高1.83米,在巴拿马城当地时间2003年6月3日,艳压群芳,从71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摘下第52届环球小姐桂冠,成为全球最美的女人并获得“最佳民族服装”奖。她,就是聪明过人的多米尼加共和国姑娘阿梅莉亚·维加。时隔半年,据路透社2003年11月13日从美国迈阿密报道,没有忘记成为人民歌唱家的这位环球小姐,将利用在亚洲与美洲慈善工作的时光,与她的叔叔——人民音乐家和歌唱家格拉一道灌制唱片。最近,她向路透社记者披露:他叔叔格拉将作为歌曲制作人和参与者为她灌制唱片。她正在开始汇编歌曲,并与有…  相似文献   

19.
一本风靡世界的童话书——关于《哈利·波特》系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什么全世界的孩子都热切地期待着下一期《哈利·波特》的问世?也许他们在这位小小的巫师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年夏季的一天,6岁小女孩凯蒂·霍克打破了自己连续100次的个人跳绳纪录;同时,她长期背痛的原因也查清了:她的肾上长了一个瘤。“得知消息的那一刻起,”凯蒂的母亲吉娜·贝卡回忆说,“你的整个生活都改变了。你得保持房间的绝对安全,给孩子提供适当的食物,你觉得自己应当能保证孩子的绝对安全,实际上你做不到这一点。”事情远非吉娜所能控制。随着癌细胞的扩散,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凯蒂做了7次化疗,肺部做了3次手术,肝部做了1次…  相似文献   

20.
1986年4月14日,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博瓦尔因患肺水肿医治无效,在巴黎科尚医院逝世,享年78岁。博瓦尔女士一生致力于妇女争取独立自主的运动,“人不要生为女人,要成为女人”就是她1949年写在《第二的性》开头的一句名言。她同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结为伉俪,历时半个世纪共同生活在一起。这些给全世界争取独立自主的妇女们以极大的影响。萨特于1980年4月15日去世后,博瓦尔以自己的日记为基础撰写的《离别的仪式》,于1981年问世。在书中,她以冷静、细腻而又饱含爱情的笔触描述了丈夫最后十年的活动。发表这部作品后,她几乎不再动笔,而一心投身于提高妇女地位的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