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浅谈肉桂在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肉桂在临床的应用潘长春郝明清安徽省怀宁县中医骨伤医院246100肉桂为樟科樟属植物,常绿乔木,皮入药用,含挥发油(桂皮油)及鞣质、粘液质、树脂等。油的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和少量乙酸桂皮脂、乙酸苯丙脂。现代药理:①对胃肠有缓和的刺激作用,能增强消化机能...  相似文献   

2.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或缩砂的干燥成熟果实或种子。呈长圆形,略呈三棱状。果皮深褐色,有很多小柔刺。捣碎后,内含许多种子,表面多为棕红色或暗褐色。种子砸破后内部白色油,有香气。含挥发油,主要为龙脑、右旋樟脑、龙脑乙酸酯、芬樟醇、橙花三烯醇等。性温、味辛,具有暖脾益胃,散热止吐,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计二种植物挥发油的抑制细菌与霉菌的活性,并比较了不同菌种用琼脂扩散法和系列稀释法所得的结果。这廿二种挥发油是:1.伞形科茴芹属植物茴香油,2.菊科春黄菊植物春黄菊油,3.伞形科茴芹属植物(艹贡)蒿油,4.松科雪松属植物雪松油,5.藜科硷蓬属植物油,6.禾本科香茅属植物香茅油,7.樟科樟属植物肉桂油,8.石竹科麝香石竹丁子香油,9.伞形科胡荽属植物芫荽油,10.伞形科孜然芹属植物枯茗油,11.伞形科植物莳萝莳萝油,12.桃金娘科按属植物桉树油,13.伞形科茴香属植物茴香  相似文献   

4.
桂枝为常用中药,收载于《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中药大辞典》等,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aia Prcsl.)的干燥嫩枝。桂枝一名,始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论》中,用桂枝竟达76方之多,其中《伤寒论》中有41方,《金匮要略》中有35方,在后世医疗实践中广为流传。桂枝的原植物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raomum cassia Presl.),桂枝药材是其当年生细小嫩枝,肉桂却为树干或多年生粗枝之皮,药用部位迥然有别。  相似文献   

5.
樟脑为樟科植物樟的枝、干、根、叶,经水蒸汽蒸馏得挥发油后,再用分馏法从中提取得到(天然樟脑)或用化学方法制得(合成樟脑)的一种饱和环状酮(C10H16O)。其性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或无色半透明的硬块。用于皮肤或粘膜上能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及疼痛。在中药...  相似文献   

6.
<正>豹皮樟(Litsea coreana Leve)属樟科、木姜子属,老鹰茶是用豹皮樟的嫩梢和叶片为原料,以简便的工艺(蒸汽杀青或沸水烫漂杀青后晒干或烤干)制成的饮品,为我国江南农村长期饮用的一种植物代用茶,俗称"白茶",民间饮用历史悠久。它是一种无污染且风味较佳的天然野生饮品,原料丰富,加工简单,  相似文献   

7.
<正> 樟树盛产我国东南沿海,台灣、閩、赣、湘、鄂、川、滇、二广,尤以台灣最多潦魈遒|細密,老干坚硬,可供建筑及制箱之用。每140斤樟木产樟腦4斤。广西产樟腦是用樟树枝干砍成碎塊,經过10—18小时的蒸熬而成的,所以它的品質是純淨而潔白的。鑑別方法樟腦以純淨、潔白,無水分杂質的为好。取樟腦一小撮放在槕上,以火柴燒燃,燃燒时注意看其如果發現有火花的爆炸狀,輕細而乒乓响声者,可認明樟腦中必定有水份,再等火息灭后,如果發現灰炭或其他东西存在,燒不尽的,就可以認明樟腦中必定摻有杂質。經驗認为火燒如果未發现上述的情  相似文献   

8.
中药品种繁多 ,其中有些品种在外观形态、质地、颜色等方面比较相似 ,在实际应用中易混淆 ,本文介绍肉桂与其混乱品种阴香从来源、性状、显微等方面进行了鉴别 ,具体内容如下。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阴香为樟科植物阴香C·burmanniBiume的树皮。1 性状鉴别肉桂呈槽状或卷筒状 ,长 30~ 40cm ,宽或直径 3~ 1 0cm ,厚 0 2~ 0 8cm。外表面灰棕色 ,稍粗糙 ,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 ,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 ,内表面红棕色 ,略平坦 ,有细纵纹 ,划之显油痕…  相似文献   

9.
不同来源桉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青业  王岩  周莉玲 《中药材》2003,26(10):724-725
目的:分析蓝桉油与由樟科植物樟蒸馏制得桉油成分的差异,确定口服用桉油的来源。方法:通过气质联用分析。结果:两种桉油成分存在一定差异,蓝桉油不含黄樟素成分。结论:口服用桉油应选用来源于蓝桉的挥发油。  相似文献   

10.
樟芝Antrodia camphorate(M.Zang&C.H.Su)Sheng H.Wu,Ryvaden & T.T.Chang,又名牛樟菇、牛樟芝,是一种寄生于台湾特有树种——牛樟树腐朽内壁的多孔菌。在民间,樟芝长久以来被用来治疗食物、酒精和药物所引起的中毒,以及腹泻、腹痛、高血压、乙型肝炎、肝癌和抗氧化等。有研究证实樟芝发酵液对四氯化碳所诱发的肝损伤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多糖、三萜类化合物和酚类物质被认为是樟芝中主要的活性成分。本实验采用大鼠急性乙醇性肝损伤模型来评价樟芝菌粉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1.
简讯     
1981年2月27日至28日,省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协作组在湖北中医学院召开会议。会上对前段工作作了总结和交流。光化县人民医院用古方定喘万应青和樟叶油乳剂治疗慢支患者1532例和200例,分别取得65.34%、60.5;'的疗效。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用活血祛淤、扶正固本法治疗慢支、肺心病缓解期患者  相似文献   

12.
肉桂油是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Presl 的枝、叶经蒸馏得到的挥发油。常用于医药与香料,是出口原料之一。近年来我们发现在肉桂油内有松节油、油脂、醇类等掺伪品。药典规定不得检出酚性物和重金属,对上述杂物未规定检查。为此,我们除了做药典的规定项目外,同时用下述简单而又快速的检验方法来鉴定杂物,供实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红  陈方 《中药材》1993,16(11):16-17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桂皮是樟属肉桂组Sect.Cin-namomum中多种供药用或香料植物树皮的统称,有些地区与肉桂同用或作为代用品。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桂皮类药材外形相似,原植物复杂,存在同名异物或同一地区多种桂皮同时销用的情况。关于肉桂与桂皮类药材的生药学研究已有报道,但薄层色谱鉴别、化学成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报道甚少,如野黄桂、银叶  相似文献   

14.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性味辛、甘、大热。主要功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肉桂不单以树皮(桂皮)入药,树枝(桂枝),幼果(桂子)及枝叶蒸油(肉桂油)均供药用,为常用中药。肉桂有企边桂、板桂、桂楠、油桂通等各种成品,但多系产地加工时的外在造形不同,不涉及内在质量。本品主产广西、广东等地,四川过去不产,均从省外购入或从国外进口。为了满足需要,我们对肉桂进行引种栽培,经过十多  相似文献   

15.
用南瓜种子油、大豆油、橄榄油、芝麻油、液体卵磷脂、有气味的油与一种软膏基质制成外用皮肤药膏。用于治疗皮肤干燥、应激性损伤、创伤或辐射损伤,有效缓解皮肤过敏性反应、过敏症、炎症或湿疹和关节炎,再生性急慢性皮肤干燥,促进擦伤、慢性溃疡、褥疮、肛裂或烧伤的外皮形成,治疗尿疹,减轻由辐射引起的皮炎(如X射线或晒伤)。  相似文献   

16.
山苍子油及其主要成分柠檬醛抗阴道滴虫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山苍子油系从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果实中提取的挥发油。实验证明其有明显的抗真菌作用(涂新义等:中药通报,10(5):39,1985)。本文取该油及其主要成份柠檬醛进行了体外抗阴道滴虫作用的实验观察,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牙痛塞耳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痛塞耳丸江苏省如皋市城西乡卫生院(226572)郭玉富关键词牙痛塞耳丸验方1组成细辛3g,芒硝3g,雄黄5g,牙皂6g,樟冰0.3g。2制法先将细辛、牙皂焙干研末,过筛;另将雄黄、芒硝、樟冰研末。将所研药末,共合一处,再研细末,用瓶收贮备用。3用法...  相似文献   

18.
钓樟在本草文献中又称乌樟或豫,而不是榆或枕.钓樟根皮的原植物应是山橿Lindera reflexa,而不是L.umbellata.  相似文献   

19.
百家园     
重新认识肉桂“发汗解肌”作用由于《伤寒论》桂枝汤有“发汗”、“解肌”之功,且以桂枝为君并名方,故桂枝的发汗解肌作用,已为历代医家公允。但据考证,仲景方中所用的“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树干或粗枝之皮,即今之肉桂。因此,如果说《伤寒论》所用“桂枝”能够发汗解肌,那么现在所用的中药肉桂亦同具此功。鉴于这种观点与目前教科书的内容出入较大,故有重新认识的必要。一、肉桂发汗解肌之功由来己久。笔者曾考证,唐以前本草记载的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树干或粗  相似文献   

20.
乌药的传说     
乌药,又名天台乌、白叶柴、矮樟,是樟科常绿灌木植物。关于它的药用,曾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